作者杰拉德·德兰蒂为西利物浦大学社会学教授,对现代性问题有专门研究,在西方学术界较有影响。《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知识、权力与自我》围绕着近十年西方学术界对现代性和后现代性问题的争论,深入分析了后现代性与现代性复杂的关联。作者认为,后现代性是现代性怀疑论的产物,因此与现代性密切相关。启蒙所倡导的反思和怀疑精神塑造了现代和后现代精神。全书分别讨论了现代性的话语、现代性与世俗化、启蒙的局限、现代性的不可能性、拯救现代性、后现代性和社区的可能性、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后辩证法与社会的审美化。
| 书名 |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知识权力与自我)/现代性研究译丛 |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
| 作者 | (英)杰拉德·德兰蒂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作者杰拉德·德兰蒂为西利物浦大学社会学教授,对现代性问题有专门研究,在西方学术界较有影响。《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知识、权力与自我》围绕着近十年西方学术界对现代性和后现代性问题的争论,深入分析了后现代性与现代性复杂的关联。作者认为,后现代性是现代性怀疑论的产物,因此与现代性密切相关。启蒙所倡导的反思和怀疑精神塑造了现代和后现代精神。全书分别讨论了现代性的话语、现代性与世俗化、启蒙的局限、现代性的不可能性、拯救现代性、后现代性和社区的可能性、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后辩证法与社会的审美化。 内容推荐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知识、权力与自我》围绕着近十年西方学术界对现代性和后现代性问题的争论,深入分析了后现代性与现代性复杂的关联。作者认为,后现代性是现代性怀疑论的产物,因此与现代性密切相关。启蒙所倡导的反思和怀疑精神塑造了现代和后现代精神。全书分别讨论了现代性的话语、现代性与世俗化、启蒙的局限、现代性的不可能性、拯救现代性、后现代主义和社群的可能性、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后辩证法与社会的审美化。 作者杰拉德·德兰蒂写作本书的着眼点,是要让关于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一些主要经典论争能够为一般读者和社会科学研习者所理解。作者在全书中表达了自己在这些论争中的立场。其立场本质上就是这样一个论点:现代性和后现代性不应被看作对立的立场或现代社会的不同阶段,它们更应该看作有连续性的。简言之,《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知识、权力与自我》提出了一个关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之连续性的论点,只不过这种连续性是根据发展逻辑的观念来构想的。这一发展逻辑是一种运动,即从前现代(在知识领域里)对怀疑主义的关切,到现代(在权力领域里)对话语性的关切,再到后现代(在自我领域里)对反思性的关注。因此后现代性可以看作是对在现代性之前即已出现的一个问题的增强了的意识。本书的论点可以用布鲁诺·拉托尔的说法概括为:我们不是后现代的,因为我们从来不曾现代。 目录 前言与致谢 导言 知识、权力与自我 一 现代性的话语:启蒙、现代主义和世纪末社会学 现代性的出现 走向现代主义 世纪末对现代性的批判 结论:竞争的现代性 二 现代性与世俗化:宗教与后现代挑战 布卢门伯格与现代性 现代性与传统 后现代主义与否定神学 结论:受到质疑的后传统主义 三 现代性的发病机理:启蒙的局限 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启蒙作为大众欺骗 科瑟勒克:批判与危机 图尔明:现代性的隐秘议程 沃格林:现代性作为诺斯替教 阿伦特:政治之失落 结论:发展逻辑 四 现代性的不可能:文化的结晶化和偶然性问题 后历史与文化结晶化 列奥·施特劳斯:现代性作为确定性的丧失 卢曼:自我限制的现代性 结论:偶然性与交往 五 拯救现代性:社会领域的恢复 哈贝马斯:从历史到话语 勒斐伏尔和赫勒论日常生活 卡斯托里亚迪斯和图兰论现代性与后现代性 结论:话语空间 六 后现代主义与社群的可能性 什么是社群? 社群在当代的恢复 超越社群主义:社群的后现代化 作为文化想象的社群 结论:反思的社群 七 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后辩证法与社会领域的 审美化 后现代美学 作为解构理论的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化 后现代政治 结论:西方之外的后现代性 八 进一步的思考:后现代性之后的建构主义 注释 参考书目 索引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