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尔·巴克桑德尔著的《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椴木雕刻家》引用了各种资料。作者使用这些资料的方式令人拍案称奇。最令人称道的是,作者将这种方式同对雕塑品的精妙细致观察紧密结合起来。读者的最终印象当然是帕切尔或者里门施奈德的雕塑作品的力度和精妙。所有的这些要素——宗教活动,木雕技艺,帕拉塞尔苏斯的手相学概念,行会背后的经济学原理——都使得本书既是艺术史的杰作,叉是文化史的佳作。本书论述有力,文笔优美,极具可读性。瓦萨里曾评价施托斯的圣洛奇雕塑是“尽善尽美”,这一评语也适用于本书。
《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椴木雕刻家》是英国著名艺术史家麦克尔·巴克桑德尔的代表作之一,整理自1974年作者在牛津大学史莱德讲座中使用的讲稿。本书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德国城市生活的长卷,分别探讨了椴木的属性、椴木雕塑的市场状况、艺术家的社会地位,并介绍了德国三代雕塑家及其作品。本书完善了巴克桑德尔在《15世纪意大利的绘画与经验》中提出的“社会史中绘画风格的原形”观念,并完整地阐述了巴克桑德尔艺术史观中最为核心的理念:“时代之眼”。在巴克桑德尔看来:由于地域的不同、时代的变迁和知识文化背景的差异,今天的观看者或许无法轻而易举地理解图像的全部意义。但历史学家却可以借助文本和语境做到这一点。《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椴木雕刻家》正是对巴克桑德尔这种艺术史观念的精彩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