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德·J.伯恩斯坦编著的《根本恶》追述并重构了从康德到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的关于道德恶的研究传统,认为正是康德使我们能够看透所有那些合理化活动都试图消除阿伦特如此犀利地刻画的根本恶的责任。 本书虽是一本哲学探讨之作,但从公众关注的话题切入,视角独到,具有较好的话题性。
| 书名 | 根本恶/人文与社会译丛 |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
| 作者 | (美国)理查德·J.伯恩斯坦 |
| 出版社 | 译林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理查德·J.伯恩斯坦编著的《根本恶》追述并重构了从康德到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的关于道德恶的研究传统,认为正是康德使我们能够看透所有那些合理化活动都试图消除阿伦特如此犀利地刻画的根本恶的责任。 本书虽是一本哲学探讨之作,但从公众关注的话题切入,视角独到,具有较好的话题性。 内容推荐 当今,根本恶显性地存在于我们四周,但我们智识资源的缺乏使得我们难以充分地把握住它。我们面对的信息充斥着集中营、恐怖袭击和极端人类苦难的照片和影像,可当问及何为根本恶时,我们却失语了,无法找到合适的话语去描述它。《根本恶》是理查德·J.伯恩斯坦试图发掘根本恶与人类责任的意涵。他转向康德、黑格尔、尼采、列维纳斯、阿伦特等哲学家,依照他们各自对根本恶的不同体验和思考,为我们梳理出根本恶这一观念在奥斯维辛前后的发展脉络,阐明了我们面对根本恶时所肩负的不可推卸的责任。 目录 前言 导论 第一部分 恶、意志与自由 第一章 根本恶:自相矛盾的康德 恶的准则 根本恶 歹毒恶 无条件的道德责任 第二章 黑格尔:精神的医治? 有限与无限 恶与有限性 亚当的堕落 恶的必要性与证成? 黑格尔反对黑格尔 第三章 谢林:恶的形而上学 实在恶 根据与实存 自我意志与黑暗原则 恶的道德心理学 插曲 第二部分 恶的道德心理学 第四章 尼采:超越善与恶? “好坏”对峙“善恶” 辩证反讽家 恶与憎恨 超越善与恶 我们从尼采那里学到的关于恶的教诲 第五章 弗洛伊德:无法根除的恶与矛盾情感 兄弟团体的矛盾情感 本能理论 尼采与弗洛伊德 对恶负责 第三部分 奥斯维辛之后 开场白 第六章 列维纳斯:恶与神义论的诱惑 神义论的终结 恶的现象学 无限责任 第七章 约纳斯:一种新的责任伦理 回应虚无主义 恶与我们的天启处境 约纳斯神话的“去神话化” 约纳斯与列维纳斯 第八章 阿伦特:根本恶与平庸的恶 多余性、自发性与复数性 恶的意图与动机? 艾希曼:人性的,太人性的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主题索引 人名索引 译后记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