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就不必了!”这几个字最终没有说出口,但非非想拒绝,真的。
诗诗就像个发光体,很容易聚集所有人的目光。她的动作和话让非非再一次成了所有孩子们关注的焦点,大家围绕过来。
“真好,可以和诗诗一起猜字。”有小朋友说。
“诗诗最会玩猜字了。”另一个声音说。
“对了,非非有一段时间没去学校上课了。”
“不过,大家看,今天她终于戴了帽子了。”
“是呀,但是……那个帽子看起来又大、又丑、又旧。”
孩子们叽叽喳喳说个不停,笑声像海浪一样拍打过来。
非非最讨厌的就是这样的情况。
“谁又大、又丑、又旧?真是一群有眼不识泰山的小东西。”博士也一样。
非非发出嘘声,暗示博士别说话。
“好了。”诗诗拍拍手,孩子们突然安静下来,笑声消失了。“大家赶快找好搭档,游戏要开始了,我和非非第一组。”
孩子们乱哄哄的,不一会儿,大家都找好了搭档,两人一组。
“非非,要有信心。”诗诗笑嘻嘻地拿出一个紫色的小盒子,一打开盒盖,跳出了一朵白云。
云慢慢飘,飘到非非头上,遮住了博士的视线。
非非再一次翻白眼。
“我不喜欢这朵白云。”博士小声抗议,得假装自己是一顶不会说话的普通帽子。
“我也是。”丁丁说。
博士偷偷对丁丁眨眼,现在他们开始羡慕起沙沙了,被藏在庆生会外,至少不必参与整个过程。
诗诗拍了拍手:“好了,游戏要开始了。”
孩子们围绕过来,大家瞪大眼睛,注视着非非的头上。博士被看得不自在,就怕自己等一下会汗流浃背。
诗诗弹了一下手指,那朵自云改变了形状,头尾慢慢拉长,尾部变成了长长的握柄,头的部分四四方方,像一排整齐的刷毛。
然后,游戏正式开始了。诗诗往前一站,大约距离非非三步远,开始比手画脚起来:她张开嘴巴,很夸张地露出所有的牙齿,一手握起拳头,在牙齿边上下移动。
因为这个动作,诗诗的蛀牙被看得好清楚。非非忍住笑,围观的孩子却笑得东倒西歪。
“就这样。”诗诗闭上嘴巴,停止动作。
孩子们的笑声也停了,很自然非非成了注目的焦点。
“这很容易猜的,诗诗的动作做得很好。”有孩子说。
“快一点,非非。”有孩子催促。 “规定十五秒内要说出答案,没答案就丢蛋糕。”
不知是谁先开口说的,孩子们开始鼓噪了起来。诗诗还是一脸期待,但非非的脑中一片空白,什么也说不出来。
或许她天生就不适合玩这个游戏,或许是诗诗的蛀牙太明显、太有吸引力了,让她完全没注意到诗诗的动作。
“时间到了,丢蛋糕,丢蛋糕,丢蛋糕。”
孩子们嘻嘻哈哈地叫嚷起来,有人边喊还边拍手鼓掌。
非非的眉头慢慢皱了起来。
有个孩子注意到了,他屏住呼吸,推推身边的人。被推的孩子也注意到了,对身旁的人做了一样的动作。这些动作像海浪一样,朝着四周扩散,嘻嘻哈哈声突然消失了,鼓掌声也停了,大家紧张地瞪着眼,看着非非,只有一人还在状况外。
是诗诗。“好了,非非,说说你的答案吧!”
孩子们倒抽了一口气,那吸气声整齐一致,像经过长久训练,宣告着危险接近了。
“诗……诗。”有孩子提醒,不过声音太小,还颤抖着。
“没关系的,非非,我相信你可以的。”诗诗没听到。
所有孩子都瞪大了双眼,闭住呼吸,夸张一点的已经转身准备逃跑。他们都害怕,怕非非失控时可怕尖叫的后果,大家对此余悸犹存。
P14-16
作者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但在精彩的故事背后,我更看到了作者对儿童情绪问题所做的了解、研究。这是一套好看更有用的书。
——特级教师、教授、全国劳动模范 王崧舟
别致的童年视角,丰沛的情感唤醒,使这套作品拥有了令人感动的力量;而图像呈现中富有童趣的线条和纯净明快的色彩,又使整部作品充满了活力。
——浙江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方卫平
两位作者用关爱儿童的诚挚的心,创作了如此生动有趣的故事,这样的故事才能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心中。
——儿童文学作家、资深出版人 刘海栖
小魔女非非身上有很多孩子的影子。如何认识自己的情绪并积极地应对,是一个重要的教育主题。
在读故事的乐趣中引导孩子,才会真正地起到效果。
——特级教师、教授级教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孙双金
故事的精彩有趣几乎到了大小读者通吃的程度,里面探讨的情绪问题更值得引起每位家长的思考。
本书尊重孩子的阅读兴趣,更展现了对于儿童教育的引导性。
——悠贝亲子图书馆创始人 林丹
怪兽常在比较中产生
还记得几年前,曾经在某所大学校园里见到一幅有趣的喷画。画是被喷在柏油路面上的,有个大怪兽带着一个小怪兽。看了后得花点心思想想,方能会意画中想表达的意思。如今拿那幅画作为这篇序文的开场,该说是因缘巧合,或这个问题值得深思?
深思什么?在面对情绪怪兽时,不管大人还是小孩,都是一样的,同样会被坏情绪所困扰。
而那些所谓的坏情绪怪兽,又是如何产生的?也许,就在不知不觉中。
情绪,每天冲击着我们的心,这些发自内心自然而然的感受,相对所产生的反应,是细腻的、很难察觉的。尤其在“比较”这件事上,如果没有好的引导或正面的思考,是极度容易让坏情绪快速滋长的。
讲个小经验。还记得小时候,那是一个物质上不丰裕的年代,家中的孩子又多,我是家里最小的女儿,在我之上有三个姐姐,所以在我们家对于东西的使用,是这样分配的:以上学穿的制服为例,妈妈会买一件最大的,大概就是大姐能穿的尺寸,隔一年二姐就能穿了,再隔一年换三姐穿,最后才变成了我的制服。那时候我常想,为什么自己老是穿旧衣服呢?会这么想,当然是出于比较的心态。
比较是人之常情。但比较后,所产生的心态和情绪,可就需要一点智慧或良好的引导,才不至于陷入坏情绪里。
还好我不平的心态并没有无限扩大,所以没长出坏的情绪怪。为什么我没让坏心态无限扩大?
因为我发现了一件事,平日里虽然没有新制服可以穿,但每次过年妈妈给我买了新衣服时,我心中的快乐,可以持续一整年,是姐姐们的好多倍。这样的发现,让我的想法转为正面。我把快乐视为一种储蓄,每天储存。当快乐储存得越多,我就越能发现,遇到事情时往正面思考的好处。正面思考让我换角度看待事情,不落入往“不好”方向发展的单线思考模式。
而且,在长大后,因为读了经济学的关系,当我回想起旧制服的事,我发觉这刚好符合经济学里的“边际效用递减法则”。如果我们每天都穿新衣,新衣就变成习以为常伸手就有的物质,那么再给一件新衣时,能感受到的快乐和满足是极低微的,因为此时的快乐与之前每次穿新衣的快乐是递减的关系。当然,这和一整年都平淡度过,过年时才穿新衣的满足和快乐,是绝对不能相比的。
大家说,这是不是件很奇妙的事?
林秀穗著的《飞天小魔女(4讨厌讨厌有怪兽)》讲述小魔女非非遇到了脾气和自己相似的女孩小宝。在坏脾气的包装下,小宝其实拥有一颗善良的心。明明爱笑又懂得分享,为何开口闭口都说讨厌?是横行霸道的情绪螃蟹怪在作祟吗?还是有其他原因?这座城市是丁丁的故乡,沙沙决定陪着丁丁一起回家。少了两个成员的怪兽事务所团队,能顺利收服螃蟹怪吗?非非又会遇到什么麻烦呢?
林秀穗著的《飞天小魔女(4讨厌讨厌有怪兽)》是一本如此可爱的书!以一个脾气火爆的小魔女创下的祸事为开端,讲述了小魔女非非自身的成长,并通过她的经历,让小学生读者们更好地了解愤怒、慌张、忧郁、嫉妒等情绪特征,被这些情绪所裹挟的危害以及如何克服这些负面情绪,更好地把控自己。
书中塑造了一个奇妙的魔法丘世界,并将这些小学生成长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负面情绪幻化成一个个情绪怪兽,小魔女非非和她的团队们在收服它们的过程中可吃了不少苦头,也发生了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但是非非和她的团队成员们——巫师帽博士、变成鹅的猫丁丁、扫帚沙沙之间的温馨友情也十分令人动容,在帮助别人摆脱负面情绪的所见所闻中,也收获了自己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