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在国内学术界,还是在国际汉学界,对于康有为的研究成果,似因此,萧公权教授晚年的这部平心之作,才更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作者在大批康氏未刊手稿的支持下,以同情的了解和细密的笔触,既凸显了这位“南海圣人”特重人际关系的问题意识,也还原了他纵笔代圣贤立言的畅想过程。由是,本书就通过对一位“儒家具备正主义者”的追述,提示了一种激发古代思想生机的哲学式态度,和一条活泼传承文化资源的创造性思想。
| 书名 | 近代中国与新世界(康有为变法与大同思想研究)/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作者 | (美)萧公权 |
| 出版社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无论在国内学术界,还是在国际汉学界,对于康有为的研究成果,似因此,萧公权教授晚年的这部平心之作,才更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作者在大批康氏未刊手稿的支持下,以同情的了解和细密的笔触,既凸显了这位“南海圣人”特重人际关系的问题意识,也还原了他纵笔代圣贤立言的畅想过程。由是,本书就通过对一位“儒家具备正主义者”的追述,提示了一种激发古代思想生机的哲学式态度,和一条活泼传承文化资源的创造性思想。 内容推荐 康有为的名字,既象征着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又包孕着亟待发掘的丰富内涵。他忧患多思的情怀,使之在实践层面上居为疾呼改革的活动家;他超迈磅礴的才气,又使之在精神向度上成为富于创意的思想家。上述双重因素构成了有机的张力,激励他既在儒家价值范式之导引下渴望与时俱进的制度创新,以期当今世界能走向变法图强的中国,更在外缘文化的刺激下憧憬儒家思想的自我递进,以期其命维新的中国能走向未来的世界。 然而,无论在国内学术界,还是在国际汉学界,对于康有为的研究成果,似都难与其显要的地位相称。正因此,萧公权先生晚年的这部平心之作,才更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萧先生在大批的康氏未刊手稿的支持下,以同情的了解和细密的笔触,既凸显了这位“南海圣人”特重人际关系的问题意识,也还原了他纵笔代圣贤立言的畅想过程。由是,本书就通过对一位“儒家修正主义者”的追述,提示了一种激发古代思想生机的哲学式态度,和一条活泼的传承文化资源的创造性思路。 目录 序言/1 第一编 家世与生平/1 第一章 家世/3 第二章 生平/13 第二编 哲学思想/29 第三章 儒学新诂/31 第四章 以儒变法与以儒为教/74 第五章 哲学的整合/104 第三编 变法蓝图/145 第六章 政治改革/147 第七章 行政改革/198 第八章 经济改革/227 第九章 教育改革/282 第四编 大同理想/307 第十章 到大同之路/309 第十一章 到工业社会的迂回路/387 跋:现代中国与新世界/451 引用书目/455 附录:萧公权先生学术次第(汪荣祖)/515 译后记/538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