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疯癫苦难一画圣(徐渭传)/艺术的故事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周时奋
出版社 贵州教育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明清艺术研究专家深度解读,融合时代背景综合讲述。全景式展现徐渭传奇人生。

徐渭精美画作完美呈现,另附专家解说赏析。

周时奋著的《疯癫苦难一画圣(徐渭传)》运用浪漫主义小说笔法描绘一篇篇曲折故事,带给读者美好的阅读体验并留下想象空间。

对徐渭画作内容进行深度解读,融合创作的时代背景、创作环境及画家心境对画作的深层隐喻进行解释,便于读者对绘画艺术有更深的了解。

内容推荐

“踽踽穷巷一老生,崛起不肯从世议。”

他是“青藤画派”之鼻祖,让郑板桥甘愿做其“门下走狗”。

他的画件件价值连城,但在其生前却是“笔底明珠无处卖”。

他被人称为“中国的梵高”,但他或许比梵高还要传奇。

他和胡宗宪一起抗倭,眼见胡宗宪下狱,他发狂之下自杀多次却未死。

他四次婚姻,皆是惨淡结局。精神失常,最后竟将妻子杀死,但自己却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最后,他在“两间东倒西歪屋”之贫苦境遇中,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周时奋著的《疯癫苦难一画圣(徐渭传)》是一部收录了大量徐渭画作的传记小说,作者周时奋经过对徐渭细致严谨的研究,用生动、悲切的语言和大胆却合乎情理的想象还原了徐渭传奇的一生。

目录

第一章 水乡 1521-1532

第二章 越中叶子 1534-1546

第三章 蹉跎年华 1544-1555

第四章 幕府 1554-1562

第五章 几度风霜 1562-1565

第六章 在狱中 1566-1572

第七章 北地 1573-1577

第八章 暮云 1577-1588

第九章 水墨之花 1588-1593

附:徐渭年表

代后记

试读章节

1521年的初春是一个暖和的小阳春。二月里,暖洋洋的阳光驱散了料峭的春寒,给了江南小城绍兴的人们一个明媚灿烂的印象。这一年,是大明王朝的正德十六年。

农历二月初四上午,城南大云坊观桥巷西里的徐家大宅,传出了一阵忙乱的嘈杂声。进进出出的女婢们慌乱而兴奋的身影,让人们感觉到有什么大事将要降临这座濒水的官宦人家。

五十九岁的男主人徐鏓正坐在他的榴花书屋里静静地看书,显然并没有被家宅里的嘈杂声所感染。他是个因病而过早退休的官员,离任前是四川夔州府的同知(相当于地区副专员)。徐家是个书香门第,徐鏓的大弟徐钥是成化年间的进士,当过宝应知县,这时候已经是京城某个部的郎中(相当于司长),二弟徐鎡也是个贡生。

他的夫人苗宜人急急地穿过花厅快步向书房走来。夫人行动很灵便,看不出是个四十六岁的妇女,快到书屋跟前时,已经把她的陪侍丫头侍琴远远地抛在花厅的那一头了。

“恭喜老爷了,”夫人很兴奋,“苗丫头又为您添了个儿子哕。”

“哦,”徐鏓抬起头来,呷了一口茶,“为什么不是个闺女呢?”

是的,他已经有两个儿子了,如果这次得的是一个女儿,他暮年的生活也许会更多彩些。当然这仅仅是老官员心血来潮的想法。

夫人有些尴尬。

徐鏓看出了夫人表情里的细微变化,马上意识到自己的失言,忙说:“好,好,儿子也好。儿子更好。人丁兴旺嘛。”

丫鬟侍琴这才赶到书屋,一进门就气喘吁吁地说:“老爷,姨娘得的可是个大胖儿子,奴婢给老爷叩喜了。”

徐鏓笑了起来:“你还是给夫人叩喜吧,夫人更高兴呢。”

“老爷的儿子,我高兴什么?”虽这么说,苗宜人的嘴却已经合不上了。

“我的儿子,当然也是夫人你的儿子。”徐鏓说,“是啊,也算是老来得子,当称吉事。只是我老了,多个孩子,对夫人也许是个累赘。”

侍琴是个聪颖的姑娘,他听出主人的话锋里有一丝悲凉的叹息,忙打岔道:“老爷呀,这三公子恐怕是个不平凡的人呢,你看他一生下来,既不啼哭,又不闹,先是打了个喷嚏,接着又打了个哈欠,再接着,就‘呃儿呃儿’地打起冷嗝来了,就跟大人一样。”

“是吗?”徐鏓的表情明朗起来,“岂不是三打徐门,给了我一个下马威?”

夫人笑了起来。  侍琴说:“老爷,你真逗。”

徐鏓苦笑了一下。“老年得子,老年得子……”他喃喃地自言自语,推开了榴花书屋的窗子。外而是明媚的春光。

老官员对着春光反而感伤起来。

是啊,他这一辈子算是不容易了。徐鏓生在水乡绍兴,这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古城,俗话说“江南多才子”,才子多的地方对读书求仕的知识分子并不一定是好事,科举毕竟是多少人往一条狭路上挤轧,竞争太激烈。好在祖上在贵州龙里卫列有军籍,可以参加那里的考试。为了求取功名,徐鏓二十岁出头就去了贵州,一边教书,一边准备应乡试。1489年,二十七岁的徐鏓中了举人。边远地区缺少官员人才,他就被任命为巨津州的知州。这是丽江土司管辖的一个小小的军州,相当于县的建制。这以后,他又转任过五六个州县,才到夔州府当了同知。夫人苗宜人并不是他的原配。那一年他带着家眷到巨津州上任的时候,原配夫人童氏殁于滇阳驿道中,留下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徐淮才九岁,次子徐潞还未断奶。年轻的知州又当爹又当娘,拉扯着两个孩子实在不容易,于是有人为他介绍了云南澄江府江川的苗有文寡居在家的女儿,她比徐鏓小十三岁。这婚姻经一番周折终于撮合成了,她就是今天的正室夫人苗宜人。徐鏓因病退休离任,苗宜人便随夫来到了绍兴。(P3-5)

后记

周时奋老师离世已整整五年了,五年间,周老师生前的知交、亲友都会以不同的方式缅怀。今年重新出版周老师的“中外画传丛书”以志纪念,周时奋纪念工作室来电嘱我写这篇后记,十五年前的往事浮上心头。

早年读欧文·斯通的《渴望生活——梵高传》,梵高痛苦却热爱生活和艺术的一生经历,令我印象深刻。2000年始我从事出版业,一直想策划出版一套中外画传丛书,而这一构想自《梵高画传》始,作者是周时奋老师。周老师在《梵高画传》后记中写道:“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和许多刚从一场浩劫的阴影中走出来的中国人一样,读到了这本书的中译本。我当时正在从事油画和连环画的创作,因此,倍觉亲切和激动。这次,出版人王仁定先生告诉我他有这样一个选题,出一本《梵高画传》,他当时的意思是要在这本书中包含三方面信息:梵高的传记、他的代表作品,以及他与弟弟提奥之间关于创作的有关通信的片段,以构成一种新颖的图文版的画家传记。我非常赞同这一主意,当他把传记的撰写任务交给我时,也当然欣然答应。”

《梵高画传》初版不久就重印,令人欣喜。之后,周老师笔耕不辍,《文艺复兴三杰画传》(台湾版书名《天才的交锋》,比大陆版有噱头)、《毕加索画传》、《八大山人画传》、《扬州八怪画传》、《徐渭画传》、《石涛画传》(徐渭、石涛二种版权输出韩国)等在二三年间陆续出版,若干年后又有再版。

回想当年我与周老师谈这套丛书创作的时候,他已身陷囹圄,但热爱文事的周老师,全身心投入创作,不知身置何处,度过了外人看来无以言表的艰难岁月。因了周老师的清誉和声望,狱警也是热心相助,我每次的探监变成了工作访问,可以在喝茶、抽烟中与周老师交流。

五周年祭之际,我的心情可用悲欣交集来形容。悲的是自古文人命运多舛,天妒英才,勿使久驻人世;欣的是斯人虽逝,然其文以载道,文以载思,可流传久远。

是以记。

王仁定

上海新沪商联合会执行会长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16:2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