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发现无所不知的内心
在生活中,人们认为自己能够自由地选择自己的思考和行动,这就是著名的自由意志论。很多人因此认为他们是自己生活的主人,他们认为只要有良好的意愿,生活就能够变得更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正确的。然而,生活的轨迹总是起起落落,当现实不遂人意时,尽管主观意愿美好,但在现实面前也无能为力。这时,人们的潜意识会接收到一些意见,这些意见可能向我们施加压力、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者带来精神上的痛苦。这样的意见将我们从梦中拉回现实,迫使我们做出改变。
其实,潜意识提出的意见就是指引人生前进道路的信号。当我们需要这些信号的时候就会看到它们。这是多么宝贵的援助之手!更棒的是,我们的内心世界拥有这种不易察觉的财富,一旦我们唤醒它们,它们就能为我们所用,帮我们进行积极的改蛮。
现在就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
在我们前进的路途上,当遇到小溪、绊脚石或者暴风雨导致无法前行时,我们通常会被迫选择别的道路。在生活中也是同理,当不适的情绪刚刚涌现时,我们就应该立刻停下来看看发生了什么,有没有别的解决办法。
不仅仅成年人应该这样做,孩子也应该这样做。孩子也会感受到围绕他四周的与情绪有关的问题:被压抑的欲望、没有说出口的话、内心的沮丧、抑制住的怒火等等。所有这些问题来源于你,或他的祖父母,甚至是他的曾祖父母很显然,孩子无法意识到这一点。但孩子可能继承了所有来自于这些亲属的基因。孩子出现的这些问题反映了家中长辈过往的经历。孩子是应该无视这些情绪,还是应当摆脱这些情绪?
在面对孩子产生的心理问题时,我们除了给予孩子帮助,也应当进行自省,因为这是一次促使我们解决家庭中悬而未决的问题的机会。
从不理解到问题明朗
我通常都会询问孩子的父母,在孩子身上发生的症状,是否曾经在他们身上出现过。令人吃惊的是,同样的情况大多曾经发生在这些父母身上,当时他们的年龄跟现在来咨询的他们的孩子的年龄相差无几。
我还记得有一次,在妇幼保健中心接诊过一个4岁的小男孩,他被幼儿园送回家了,因为他在班里总是哭,打扰了其他小朋友。当时是10月中旬,从开学一直到10月中旬,那个小可怜一上幼儿园就开始哭。他的父母是塞尔维亚人,他们从小就定居法国。这对父母坚持要让孩子去幼儿园,因为他俩都要去工作。现在孩子被幼儿园送了回来,他的母亲只能停下工作,甚至有可能为此把工作丢了。
我探寻是什么使得孩子如此悲伤。我问这对无助的父母,孩子的这种情绪会不会是来源于他们中哪位的家族遗传。我的问题一开始令他们感到震惊,因为父母经常会觉得问题只出在孩子身上。但紧接着,孩子的母亲抽泣道:“当我4岁时,妈妈去离家很远的地方工作,从此以后我只有在夏天才能看到她。”我又询问孩子的父亲,他说:“我的父亲在我4岁时去世了。”原来,这对父母在他们处于自己的孩子这般年龄的时候,都发生过与父母分离的事件。父亲和母亲从未就这件事进行交谈,也从没有对他们的儿子说起过。
但孩子继承了二人身上携带的记忆这种信息的基因,这些信息在孩子的潜意识中发挥作用,使得那些经历带来的情绪问题在孩子身上重现。
孩子,信息的携带者
当我在跟孩子的父母交谈时,孩子把他画的鱼拿来给我看,他不会说法语,所以这幅画是他与我交流的方式。我很重视这一点,我对孩子说,你画的鱼很漂亮(孩子的父母在为我们翻译),我接着说,你很擅长画鱼,很显然你想跟我说些什么,但我现在还不知道你想表达的内容。我问他,是不是想在画上补充点儿内容。他说不是,同时他将怀里的毛绒玩偶抱得更紧了,这个毛绒玩偶就是迪士尼动画片《海底总动员》里的尼莫——一条生下来就失去了妈妈的小鱼。孩子的父母告诉我,他有这部动画片的光碟,他喜欢一遍又一遍地看这部动画片。我一直对新出的动画片非常感兴趣,动画形象是滋养孩子想象力的沃土。因为我知道尼莫的故事,所以我试图把孩子的糟糕感受与小鱼的故事联系在一起。
我蹲下来,让自己跟孩子等高,然后问他:“尼莫发生了什么事?”这时,孩子的父母投来非常不安的目光。我给了孩子一个新的玩具,让他到旁边去玩,以便跟他的父母交谈。他们告诉我,孩子从来没有看过这部动画片的开头部分,“这对他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太残忍了!”他们总是从尼莫的妈妈死了之后的内容开始播放。
这种为孩子过滤掉残酷片头的行为,表明这对父母曾经遭受过失去父母的切身痛苦——对父亲来说是实实在在地失去了自己的父亲,对母亲来说是每年与自己的母亲分离11个月。他们不希望孩子也经历同样的痛苦,所以他们过滤掉了影片的开头部分,但他们却没有意识到这样做会使整个动画片失去逻辑性和本应有的教育意义。我告诉他们,这部动画片最有影响力的部分正是在开头,因为孩子会从中明白:即使我们失去一个心爱的人,我们也能够坚强面对生活,甚至还能够发展出令人惊叹的才能,有时这种才能甚至大大超过常人。在电影里,尼莫最后救了所有人。
当这个孩子看过完整的动画片,又进行了两次复诊之后,他已经能够毫不焦虑地回归幼儿园了。
这个故事证明了两件事:
第一,孩子是家中长辈(如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潜意识信息的携带者;
第二,当长辈的痛苦悬而未决时,这份痛苦有可能在孩子身上重新出现,仿佛在对孩子说:“现在就是解决问题的好时机。”正如这个例子,孩子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告诉父母那些他们曾经不敢去面对的事。
妄想将曾经发生过的事永远埋藏起来,觉得“毕竟过了这么久都相安无事”的想法是很天真的。时间概念对潜意识来说是不存在的!发生在10年、30年、50年或100年前的事与1小时之前发生的事对潜意识具有同样的影响。人们对于发生过的情绪波动有鲜活的记忆,因为它们是属于我们自己或者我们家族的历史。
P16-20
通过阅读这本书,你编的故事让你的孩子获得了自信或改变了困扰他的行为吗?你可以把孩子的问题和你为孩子编的故事告诉作者,为作者提供素材。当其他父母在网站上或作者日后的作品中看到你的故事时,他们的想象力也能够得到提升。你可以访问作者的网站www.lisebartoli.com来提供或寻找故事素材。
非常感谢克里斯多夫·吉拉斯对于我的所有项目表现出的极大热情,感谢盖尔·方丹在这本书的创作期间给予我的关注与支持。我不会忘记我的小咨询者们,是你们带给我如此多的启发。每一次咨询都让我见证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他们进行积极转变的神奇能力。
引言
找回作为父母的直觉
·换一种沟通方式·父母的作用是第一位的·孩子拥有感
应天线·作用于潜意识
PART 1 发现自己无所不知的内心
01 如何使用这本书
安抚孩子的工具
理解孩子身上发生了什么
·我的孩子正常吗?·父母不自责,孩子更安心
我的建议
想象力练习
·就像做游戏一样·也是与潜意识进行沟通的方法·孩子
是自我改变的主角·理解孩子内心世界的方法
隐喻故事
现在轮到你了,针对不同情形,给孩子编一个独一无
二的故事
·其实你已经会编故事了,只是你不知道
·最简单的语言反而是最有效的
02 发现无所不知的内心
现在就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
·从不理解到问题明朗·孩子,信息的携带者
信任无所不知的潜意识
·孩子身上就有解决方法·承认内心世界的丰富性·无所
不知的部分——一位盟友
简单和形象化的语言
·弦外之音
完全放松下来,积极面对变化
·改变意识的状态·生理上的变化·放松法
“故事里的主人公成功了,我为什么不行?”
·“我不再是独自一人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
问题
讲故事,不要去分析
·不要谈论孩子的问题·轻柔地讲·不要去分析
PART 2 15个问题,15个故事,15个解决方案
01 孩子怕黑,怕怪物
理解孩子身上发生了什么
·折射出的压力·有用的畏惧
我的建议
·安抚孩子的恐惧情绪·和孩子谈论使他害怕的事物·帮
孩子战胜恐惧·让睡觉变得有仪式感·给孩子留一点儿
光·做到原则分明
积极的想象力练习——为了让怪物变得没有攻击性
·一个滑稽的怪物
让孩子安睡的故事
·星星仙女艾斯黛枉
02 孩子不自信
理解孩子身上发生了什么
·害羞从何而来?·孩子会沿袭一种普遍的行为模式·你
有可能会强化这种害羞·如何增强自信·孩子要求与众不
同·这是独立自主的信号·帮助孩子获得更多自信
我的建议
·不要给孩子贴标签·给予孩子鼓励·不要对孩子评价过
高·注意不要因期待过高而导致失败
积极的想象力练习——为了让孩子更自信
·我的信心之石
使孩子重拾信心的故事
·旋风旋转木马的银环
03 孩子尿床
理解孩子身上发生了什么
·一种非自愿的邋遢·有指向含义的行为
我的建议
·更多的自主权-不要批评孩子·帮助孩子重拾信心
积极的想象力练习——为了不再尿床
·密封的水壶
增强自我控制力的故事
·财政大臣的空钱袋
04 孩子有睡眠问题
理解孩子身上发生了什么
·睡眠的不同阶段·噩梦·焦虑是如何作用于孩子的‘夜
惊·孩子仍然“在梦游”
我的建议——当孩子做了噩梦之后
·让孩子冷静下来·谈论噩梦,区分梦境与现实·摆脱噩
梦·预防噩梦的诀窍
我的建议——当孩子发生夜惊之后
·不要叫醒孩子·不要勉强孩子说出来
积极的想象力练习——为了过滤梦境
·我的睡眠球
不再害怕噩梦的故事
·诺西亚森林里的箭
05 当父母分开了
理解孩子身上发生了什么
·孩子感到无助,这是正常的·告诉孩子:你可以走出困境,
而且还能过得比以前更好·没有所谓的“最佳离婚时机”
我的建议
·告诉孩子发生了什么·倾听孩子的感受,帮助孩子说出
来·让孩子摆脱负罪感·不要增加其他改变·维持与前任
的联系·不要撒谎
积极的想象力练习——为了积极地设想未来
·我的未来之门
历经挫折后,更好地生活的故事
·从一朵云到另一朵云
06 孩子软弱
理解孩子身上发生了什么
·集体生活带来的问题·逐渐降低的自我认知
我的建议
·学习说“不”·针对情绪的角色扮演游戏
积极的想象力练习——为了让自己能够被尊重
·我的私人领地
学会说“不”的故事
·埃萝迪的重担
07 孩子焦虑
理解孩子身上发生了什么
·一种自发的自我防御机制·注意力被完全占据·当孩子
出现压力过大的症状时要警惕
我的建议
·面对压力,放轻松·做孩子的榜样·创造宁静的氛
围·告诉孩子,压力会自我消解·对抗紧张的办法:放松
与想象力练习
积极的想象力练习——为了控制压力
·我的压力球
让孩子放轻松的故事
·紧张的邮轮
08 孩子爱生气
理解孩子身上发生了什么
·一时冲动的生气与爱生气是不同的·孩子叛逆,这很正
常·调整沮丧的情绪
我的建议
·家里的规则·坚定的规则·规则需要一次性建立起
来·不要对孩子表示同情,孩子应当学会调整自己的沮丧
情绪·控制你的愤怒情绪
积极的想象力练习——为了迅速冷静下来
·给愤怒涂上色彩
让自己平静下来的故事
·愤怒的台球
09 孩子什么都想做好(孩子是完美主义者)
理解孩子身上发生了什么
·无用的压力·过高的自我要求·要求严苛的父母
我的建议
·帮助孩子在放松方面也做到最好·让孩子感到安心·让
孩子积极起来!·把顺序打乱的游戏
积极的想象力练习——为了掌握放松的要领
·我的抗压仪
让孩子从容生活的故事
·小小狼的完美洞穴
10 孩子嫉妒
理解孩子身上发生了什么
·孩子对公平很敏感·嫉妒心·孩子抱怨家长不够爱他
·学习分享并尊重别人
我的建议
·不要总是为自己辩护·不要指责孩子·花时间在孩子身
上·重视孩子长子的地位·告诉孩子,他是独一无二的
积极的想象力练习——为了将不公平感表达出来
·秘密树
使自己感到独一无二的故事
·瘸腿猫
11 孩子爱撒谎
理解孩子身上发生了什么
·这不是我干的!·为了脱罪·为了让自己受到重视·为
了掩盖残酷的现实·为了包庇亲近的人
我的建议
·要采取怎样的态度?·不要混淆惩罚与爱·不要总盯着
每一丝可疑的迹象·榜样的作用
积极的想象力练习——为了摆脱谎言的重负
·我的谎言口袋
让孩子说出真话的故事
·天使的谎言
12 孩子被人嘲笑
理解孩子身上发生了什么
·被嘲笑的原因·同情心并非与生俱来,而是需要学习
的·被嘲笑将导致心理问题
我的建议
·察觉孩子的变化·不要被情绪淹没-帮助孩子爱自
己·结盟的策略·角色扮演
积极的想象力练习——为了让自己的内心变强大
·我的水晶奖杯
认识自身真正价值的故事
·农民的奖赏
13 孩子需要面对死亡
理解孩子身上发生了什么
·即使孩子还小,也应该告诉他·明确告诉他
我的建议
·最好说出真相·谎言与忽略真相会困扰孩子·孩子会学
习适应生活中的坎坷·消除孩子的负罪感·让孩子感到安
心·追思会·当孩子失去了自己的宠物
积极的想象力练习——为了能够再次见到逝去的亲人
·光之门
珍惜生命的故事
·花朵的秘密
14 孩子有分离焦虑
理解孩子身上发生了什么
·从很小开始,孩子就会害怕陌生人·有一些害怕,这是
正常的·何时应当警惕?·你是否也害怕分离?·是否
唤醒了孩子关于分离的痛苦回忆?·你的焦虑会影响孩
子·你是否有过同样的经历?·探索其他可能
我的建议
·玩捉迷藏·不要嘲笑孩子·改变你对分离的看法·逐渐
分离·就说一句再见!
积极的想象力练习——为了回忆起独自完成任务的成
功点滴
·胜利万岁!
敢于独处的故事
·小水滴欧珀
15 孩子容易赌气
理解孩子身上发生了什么
·非常敏感的孩子·小牢骚鬼
我的建议
·反思你与孩子的沟通方式·注意你的言辞·试着感同身受
积极的想象力练习——为了安抚孩子的心
·我的幸福箱子
让自己感觉被爱着的故事
·小红裙
PART 3 轮到你了!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编出故事
01 你与孩子都放松
放松
唤醒孩子“无所不知的部分”
02 引导孩子进入自己的魔法世界
闭上眼睛,我们能看得更远
你的孩子去了魔法世界
让魔法发挥作用
孩子畅游自己的魔法世界
无所不知的部分像什么?
03 编故事的方法
确立故事的框架
接纳孩子的内心世界
·解决方法就在孩子身上·故事的主人公·配角
不加分析地将所有想法收集起来
·玩造句游戏·由你来引导
你觉得自己做不到?
·作用于创造力·找到灵感·显然,这是一种随机选择
创造一个积极的结局,而不是神奇的结局
后记
找回作为父母的直觉
当孩子生病的时候,父母会带着孩子去看专科医生;当孩子焦虑不安或为不良情绪困扰时,父母倾向于带他去看心理医生。心理医生解决心理问题,就像专科医生治疗生理疾病一样。如果孩子的心理问题很严重或者长期存在,这种做法是可行的。然而有些时候,在孩子的很多心理问题产生的初期阶段,父母可以在孩子身上发现一些蛛丝马迹,这时,父母可以给孩子做出安抚的回应。因为当孩子感到不适时,在他还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他其实已经向父母传递了一种信号,表明他需要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情绪。如果孩子的不适感增强,造成孩子的心理问题时,父母会因此而焦虑,甚至感到很无助。
但是要知道,有许多孩子都面临类似的问题,并且这些问题只是暂时性的。当父母具备养育知识、重拾为人父母的信心时,就能够帮助孩子摆脱困境。父母在保持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情绪平衡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换一种沟通方式
本书会提供一些帮助你找回父母教育能力的方法,你将会学习正确安抚孩子的方法。在帮助孩子成长的同时,你也会经历自我成长——在学习的过程中与孩子一同发生改变。弗洛伊德说过,为人父母是最难的工作之一。写作这本书的初衷是希望它能成为你的支柱,让你依靠,并帮助你轻松地解决看似棘手的问题。
我希望向你展示倾听孩子心声的方法,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你可以学习或者重新学习。运用这种方法,你不但能主动与孩子沟通,而且能用你的直觉去感受孩子,这种方法将全面帮助你去解决孩子的问题,或者缓解孩子的不适。
父母的作用是第一位的
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有先天的优势,他们了解孩子的过去,当孩子出现不适时能最先察觉。父母也了解家庭情况,在家族内部,是否已经有成员有过类似的症状?这种症状是“遗传”自爸爸那边,妈妈那边,还是祖父母那边呢?了解上几辈人的过去是有必要的,因为有时孩子会“遗传”长辈这样或那样的特性。要想让孩子摆脱这种“遗传”的影响,需要观察孩子的行为。其实根据孩子产生的问题或痛苦可以得知,现在就应该帮助孩子摆脱家族中“遗传问题”所带来的影响。
孩子拥有感应天线
孩子们正在经历的问题或折磨,经常会引导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人们通常会说,孩子有“感应天线”;或者说他们是“海绵”,孩子能像海绵吸收水分一样吸收周围的所有情绪。孩子确实能感应到周围人的情绪,并且在潜意识里判断出阻碍家庭成员情感交流的因素。在我们的社会,大家都认可的一件事就是,成年人掌握着知识,孩子应当向其学习,但我们却忽视了应该尽最大努力倾听孩子教给我们的东西。因为在孩子的身上,在他们成长为青少年之前,都保留着用直觉判断事物的能力。相反地,成年人会把直觉放在一边,因为他们倾向于使用逻辑分析能力来解决问题。
作用于潜意识
不要等孩子来向你解释什么使他困扰。“为什么大家都欺负你?”“为什么你这段时间这么腼腆?”家长的这类问话只会加重孩子的不适。因为是潜意识里的东西在作怪,孩子通常很难给你一个符合逻辑的解释,你可以试着通过孩子的行为来找到根源性的答案。
告诉孩子你对使他困扰的事情的看法,并且就你的看法讲道理也是非常有帮助的。例如,你可以这样说:“如果这个小孩还是嘲笑你,你就不要再理他了,你可以跟别的朋友玩,跟那些玩得来的人玩。你也可以想一想,他在气头上,可能是他生活不如意,但这和你没有关系”。但这样的建议不是总能奏效,就算孩子想改变某种行为,也不一定真的能改变。如果想改变而又未能做到,反而有可能会削弱他的自信心。
为了能够对孩子的行为产生真正的影响,你应当经常深入到他们的潜意识里去。这种做法更为直接、有趣、高效!这本书里给出了一些能够直接提高孩子想象力的方法,这些方法拥有无与伦比的积极力量,能够帮助孩子做出改变。陪伴孩子一同成长的家长也可以通过巧妙地倾听孩子的心声,重新找回自己的想象力,而想象力可以帮助家长巩固与孩子之间的感情。
15个妙趣横生的想象力练习。这些练习就像是做游戏和表演魔术,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是生活的掌控者,重拾自信,感受到强大的自我,激励孩子在面对挑战时主动寻找新的解决方法。
15个隐喻故事解决15个常见的问题。故事承载着强烈的信号,帮助孩子经历考验,战胜困难。故事告诉孩子:既然故事中的主人公在历经磨难之后成功摆脱了困境,你也一定能做到!在潜移默化中,孩子增强了信心,增强了积极掌控未来生活的能力。
丽兹·巴多里著的《安抚孩子的艺术:用故事帮孩子找到力量与自信》教你从零开始给孩子编故事,一个只属于孩子的故事。孩子将感受到来自父母的重视,并将故事当作父母用心馈赠的礼物。
儿童成长时期有许多挑战,我们如何尽量让孩子准备好去面对挑战,并且能够超越这些挑战?作为父母,我们知道无论多爱孩子,都无法让他不感冒,不从自行车上摔下来,以及避免其他糟糕的事情的发生。我们无法为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所有事情承担责任,即便我们努力地想去那么做:如果你摔断了腿,无论我多么爱你,你仍然是那个不得不打石膏的人。
即便我们真的能够控制情境,避免逆境对孩子造成影响,这么做必然又会带来新问题:孩子无法准备好如何有技巧地面对逆境并从逆境中重整旗鼓。
不过,有些技能会让成长变得更容易一些。比如良好的社会技能、良好的问题解决技能、冲动控制、耐挫力、应变力和自我安抚技能等。作为家长的你应该给孩子传授这些技能,就幸福感和成功而言,这些技能能够让孩子的一生有所不同。
丽兹·巴多里著的《安抚孩子的艺术:用故事帮孩子找到力量与自信》依托想象力练习和讲故事来给孩子传递积极的信息,家长以这种方式安抚孩子,孩子从中学会认识自己的情绪,收获自控力、耐挫力以及自我安抚的能力,从而积极面对人生的困难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