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读人群 :3-6岁
1.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变成孩子爱不释手的玩具,抢不下来,又摆脱不开,怎么办?
贾森·布格教你如何在有意义的互动中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不再沉迷电子设备。
2.在飞速变化的时代中,如何让孩子拥有永远不被时代抛弃的资本?
15种方法,帮你培养出拥有终身学习能力的天生小读者,让孩子能够逐浪飞速变化的时代。
3.新手父母,面对庞杂的童书手足无措?
近200位作家、育儿专家及儿童发展领域专家,提供选书思路,详细列出适合孩子每一年的书目,帮你打造专属于孩子的个性化图书馆。
4.学会读书、热爱读书、学会自主学习、热爱自主学习才是孩子的*强翅膀。
5.随书附赠小书签。
贾森?布格(Jason Boog)曾在著名出版博客传媒小馆(Mediabistro)担任编辑,负责出版猫(GalleyCat)和应用新闻(AppNewser)网站的博客。他就读于纽约大学的阿瑟?L?卡特新闻研究院,后在《司法报道》(Judicial Reports)担任调查记者。其作品曾出现在《信徒》(The Believer)、《沙龙》(Salon)、《洛杉矶书评》(The Los Angeles Review of Books)、《和平队作家》(Peace Corps Writers)及NPR(美国国家公共电台)图书等平台。
本书解释了父母与孩子互动式阅读的重要性,以及与0-5岁孩子一起读书的方法。向读者展示如何将互动式阅读基础的技能运用到孩子的各个人生阶段里去。每一章都设有“生而阅读指南”板块,书中运用不同年纪的案例,来引导读者感受这种技巧并掌握这些重要技能。生而阅读指南既适用于电子化阅读,也适用于纸质书阅读,为人父母者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热爱阅读的人,通过在孩子学龄前期间的阅读培养,鼓励孩子从天生阅读者的角度出发,进行比较、详细的阐述和互动,让孩子为未来做好准备。这些技能不仅仅能在学校教育中发挥优势,更能令孩子在语言表达、逻辑思维等方面赢在起点,从小的点滴培养更能成就他们终生阅读的好习惯,让阅读融入孩子一生的气质。
推荐序 阅读照亮童年
序
前言 给孩子读书知易行难
第一章 孩子出生前
电子设备多少是太多
关于使用电子设备的专业意见:专家怎么说
引入电子设备的时间(和频率)
一日以书终,非设备也
小心家里的其他玩具
负责人的电子设备使用三原则:让设备更有互动性
好应用的关键是亲子互动
设备以外:阅读比形式更重要
鼓励多样性
附录:手语如何改变孩子的一生
第二章 人生第一年
最初的六个月阅读:为你和孩子进行练习
早期阅读:为日后埋下种子
六个月后的于都:辨认与回应
人生第一年的荐书
在人生第一年里,关于电子设备的决定
附录:培养图书馆宝宝
第三章 给一岁的孩子读书
幼儿的大脑:时刻准备学习
制造关联:将书用作讨论现实生活的工具
屏幕时间的危险:最好加以限制
孩子能说话前的阅读:让孩子参与其中
给坏心情阅读:像孩子一样做游戏
夸张地表现书籍内容:互动式阅读又一利器
了解一岁孩子的兴趣:基于孩子(和家长)已有的喜好
给一岁孩子的荐书
附录:如何鼓舞不情愿的读者
第四章 给恼人的两岁孩子读书
恼人两岁时的电子阅读:适当允许一些屏幕时间
给两岁孩子推荐的应用程序
在恼人的两岁阅读纸质书:跟着孩子走
共同读书和使用应用程序
给两岁孩子的荐书
附录:手工书和活动的乐趣
第五章 三岁小读者
和三岁的孩子一起读纸质书
将书籍和电子资源结合起来
电子产品的互动问题解决方案:如何为孩子评估电子产品
阅读字母:认图案和字母
用阅读的方式搞定如厕训练
用阅读鼓励运动和活动:书虫们的锻炼
有声书:你最近听过什么好书吗
生而阅读诗歌
给三岁孩子的荐书
给三岁孩子推荐的应用程序
附录:为什么孩子应该读漫画书
第六章 和四岁小读者一起学习
和四岁的孩子一起读书
模仿情绪
把读的内容画出来
重读生而阅读指南
大声阅读游戏技巧
和四岁孩子读电子书:互动式关键
阅读童话:讲故事时间变成游戏时间
音乐和阅读:将故事放进音乐里
阅读彩虹和文学类节目:慎重选择
《PBS儿童》节目及其配套纸质书
和孩子一起读数学类书籍:找乐子
和孩子一起阅读科学:走到书本之外
给四岁孩子的荐书
给四岁孩子推荐的应用程序
附录:掌握讲故事的艺术
第七章 幼儿园及以上
如何为天生小读者上学做准备
读而为学:让天生小读者准备好去掌握信息类阅读
自定义式互动阅读体验:为孩子定制一个故事
教孩子如何编码:一种新型识字能力
和天生小读者一起探索社交网络
孩子们的社交网络
在标准化考试的世界里生存
当天生小读者进
阶到中年级阅读阶段
信息类和非虚构类阅读推荐
给幼儿园及以上读者推荐的应用
结语
阅读清单
应用清单
致谢
参考文献
索引
生而阅读指南
1.一起阅读。研究人员将这种行为称为“共同合作”,如分享一本书、一个应用、一本电子书、一本有声书或者任意一种文学体验。不要让你的孩子在电子设备上耗费太多时间。确保你们每天都一起做游戏、一起阅读。
对话开场白:我们能一起读那本书吗?你能告诉我在这个应用里,应该怎么做菜吗?
2.提许多许多问题。问题是互动式阅读的基础,你也可以向孩子们提出问题,即使他们无法用语言来回答问题也没关系。
对话开场白:兔子要去哪里呢?花是什么颜色的?
3.分享书中的细节。指出你最喜欢的插画,将画中的颜色、动物、人物和情绪都描述出来。刚开始的时候,孩子可能不会和你一起做,但他们会在成长的过程中无意中学会你的互动习惯。
对话开场白:那辆车是红色的——你还看到别的什么是红色的吗?你想数数有多少只动物吗?
4.夸张地表现故事。你可以在看到扫把时模仿扫地的动作,或者假装要吃掉角色的食物。这样做能帮助孩子将概念与词汇联系起来,形成互动式阅读体验的基础。
对话开场白:毛毛虫吃了一个 。后来他看到了一个人——那个人是谁呢?
5.帮助孩子分辨角色。从讨论简单的情绪入手。这些技能会随着孩子的成长而提升,到那时,你可以提出一些更加复杂的问题。
对话开场白:兔子想睡觉了——你能摸摸它的脑袋吗?你有没有和这个宝宝一样生气?
6.在阅读中称赞孩子。对孩子的简单反馈进行奖励,在一段阅读体验之后,抱抱他们,或者在他们选了好书或优秀的应用后,夸奖他们。
对话开场白:你选了这本书我太高兴了。你在智能平板上的计数玩儿得真棒!
7.就书本讨论个人观点。如果你的孩子爱上一本书,去找找原因。如果他们在使用故事书应用时摇摇摆摆地走开了,去找找原因。这些问题会帮助你和孩子形成更坚实的阅读关系。
对话开场白:那本书让你觉得开心吗?为什么你还想再读一遍?
8.跟着孩子的兴趣走。如果孩子喜欢读大熊猫的书,就去找图书管理员借更多大熊猫的书。读孩子喜欢的书籍,并利用应用、视频和在线研究帮他们学习更多的内容。
对话开场白:你还想读大熊猫的故事吗?我们要不要去向图书管理员咨询一下?
9.停下来讨论发生了什么。成人往往会很快就能把书或应用翻完,但是,对孩子的理解来说,停顿很重要。
对话开场白:我们停下来,看看这座山吧。我们要不要休息一下,聊聊刚才发生了什么?
10.猜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此类问题会增强孩子的叙事感,巩固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童书是最适合提出这类问题的素材,期待满满地用简单的方式向他们提问。这些问题会激发出长篇对话,一直持续到孩子成人后。我现在仍然会在看电影时玩这个游戏。
对话开场白:你觉得谁会赢得比赛?你觉得盒子里有什么?
11.继续谈话。不要在阅读体验结束后,就不再讨论那本书或者那项电子阅读应用。在现实生活中提一提那本书,并持续问一些问题。
对话开场白:我们要不要现在看看豪猪的照片呢?你还记得手风琴是什么吗?
12.引导孩子去开拓未知领域。研究者将这种方法称为“支架式教学”。因为孩子们不知道该怎么进行阅读,所以这种方法只需要你读书给孩子听即可。尽可能多地去这么做,不断引导孩子去阅读新的材料。
对话开场白:你知道为什么他的车坏了吗?要我跟你说说他的汤是怎么做出来的吗?
13.向孩子展示邻里之外的世界。作为一个在密歇根农村地区长大的孩子,我觉得这一点非常重要。在我还没有亲眼见识过法国、纽约、危地马拉和太平洋的时候,书本已经向我展示了这些地方。去选择那些探索不同地区、文化和故事的书籍,然后在孩子爱上其中某个地方时,顺势而动。
对话开场白:你想聊聊南极洲吗?要我告诉你法国在哪儿吗?
14.将故事和个人经历联系起来。帮助孩子把书本里的内容和吸引他们的体验联系起来。人类正是靠着这种方法理解世界,将书本或应用里的细节与生活联系起来是一项重要的技能。
对话开场白:你是不是在动物园也见过那种动物?我们离开公园的时候,你是不是也生气了?
15.鼓励孩子复述故事。我喜欢让奥利芙在早餐时给我讲述她最喜欢的故事,这是一种强化阅读体验、传授讲故事能力的绝佳方法。
对话开场白:你可以给泰迪熊读读那本书吗?大象把冰激凌弄掉后会发生什么呀?
推荐序
阅读照亮童年
对孩子来说,阅读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可以说,阅读几乎建构了孩子世界的全部。惠特曼曾写下这样的诗歌:“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这完全就是对阅读对于孩子的重要性的形象说法。
“阅读真的很重要”是我们的共识,如果一个人想要在有限的一生中不断提升自己,那么,有效的阅读,几乎是唯一的途径。而在孩提时代奠定热爱阅读的基础,将使孩子一生受益,正如纽曼所指出的,阅读力非但能有助于学业,更有助于收获成功的人生。
关于阅读的书,我读过很多,比如最著名的一本就是《如何阅读一本书》,而日本的奥野宣之,也写了一本《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然而这些书都是给成年人看的,告诉成年人如何阅读。
关于对孩子的阅读指导究竟应该怎么样有效展开,其实并没有多少特别专业的书籍进行说明。《打造儿童阅读环境》和《朗读手册》是其中较为传统、较有影响力的两本。现在,中信出版集团这两本新书,将会成为我们知道孩子阅读的重要参考书。
贾森·布格有一个可爱的女儿叫奥利芙,从女儿0岁开始,他就与女儿亲子共读。《阅读力——未来小公民的阅读培养计划》就是他多年来的亲子共读心得,以及基于实践之上的阅读指导建议。
而《阅读力——简明五步点燃孩子阅读激情》的作者南希·纽曼是一位小说家、老师和母亲,正如所有人对她的评价所说,她的愿景,就是创造一个热爱阅读的世界。并且,纽曼发明了一套方法来实现这个愿景,让每个孩子都可以专注阅读,并且一生享受阅读时光!
这两本书的作者都是学者,同时又为人父母,他们身体力行,以自己的观察与亲身经历为依据,旁征博引各种教育与阅读理论,写出了既轻松好读,又对读者大有裨益的著作。简单地说,这两本书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值得读者关注。
首先,这两本书陈义甚高,作者深知阅读的重要性,是以从公民培养、人生方向的层面入手,这样可以显著地提升我们队阅读这件事的认知。阅读如呼吸,它给心灵营养,是一个人的精神初乳。所以,阅读首先是非功利的,同时,又能带来实际的知识的增加和技能的提高,重要性不言而喻。
其次,这两本书都是问题指导型的,并非理论研究或者道理说教。作者从儿童,甚至婴儿的层面来考虑问题,是以行文亲切,内容读起来毫不费力。又因为两本书都是问题指导型的,所以往往有的放矢,能够解决我们常见的疑虑。
再次,这两本书的一大共同特点就是具有时代性,这两位作者一直与时代同步前进,是以他们在阅读教育中遇到的问题,大多是我们当下遇到的问题,他们的文字颇能切中时弊。比如,两本书都谈到了一个问题,就是孩子如何与电子产品相处。这正是我们这个时代育儿过程中习见的一个难题。平板电脑与智能手机确实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但是,我们的孩子在与这些电子产品相处时,又经常会沉溺其中,不能自拔。那么我们身为家长,又该如何处理呢?两位作者分别给出了中肯的意见,一方面并不全然排斥,一方面又有所节制,甚至布格还给出了很多利用电子产品与孩子有效沟通的好点子,推荐了一系列适合孩子玩的手机应用。看来,阅读也是与时俱进说的,不可自外于时代与科技的发展啊。
阅读当然是一件好事。而我们面临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家长或老师,并没有太多技巧与手段。在指导孩子阅读时,家长和老师究竟怎么做,才能让孩子更好地享受到阅读带来的益处,同时自己也享受到指导孩子阅读的乐趣?如果诸君带着这样的需求去读书,那么在翻阅这两本书时,定能有所收获。
蔡朝阳
阅读如呼吸,它给予心灵营养,是一个人的精神初乳。
——阅读推广人 蔡朝阳
以前阅读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今天倒成了要被推荐的稀罕事。生活中美好的事莫过于一个孩子坐在窗边读书,而更美的,就是有一天,这个孩子长大了,还记得自己读过些什么!
——演员、导演 黄磊
阅读、阅读,给孩子阅读更多的内容,鼓励孩子每天都去拿起书表演出他们心爱书籍里的场景,不同的角色用不同的声音。告诉孩子们,你和他们一样乐在其中。
斯坦·李
美国著名漫画家、演员、编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