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爱分离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陈玉慧
出版社 四川文艺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你敢不来,不来便杀了你。

她最要好的朋友何之静结婚十周年,在日内瓦湖边一栋豪宅办派对。是之静的瑞士高中同学为她办的,那人的父亲是瑞士最有钱的企业家之一,豪宅上过建筑杂志的封面。何之静一早便打电话来提醒她。

她犹豫了好一会儿,原因之一是她没有晚礼服。她找出一件洋装,贴了假睫毛,终于去了。那一天,万国宫前有大型示威,车塞了好久。她到时,湖边花园的现场音乐都开始演奏了。

一群之静的高中同学,多半是瑞士富裕人家的子弟,都喝了酒,可能也吸了大麻,或者还有其他什么,一群人又疯又闹。她和他们谈话没有交集,也听不懂他们的笑话,一直很安静地喝她手上那杯Chardonnay。

他过来和她聊了一下,在之静面前,寒暄了几句,然后,她没再看到他的身影。她陪着之静的老板说话,一家台湾手机零件公司的负责人,年纪跟她差不多,未婚,身价几十亿台币,何之静一直想撮合他们。

但她和那人谈话提不起劲,她已经喝了四五杯白酒,才看到他又出现。随后的晚上,他虽然和不同的来客谈话,但她知道,他都在注意着她。他是法国人,来自里昂,也是何之静的高中同学。

她认识他也两年了,最近三个月没看到过他,上次见面是之静的生日,他们在旧城和之静的父母吃起司火锅(fondue)。那一次,他开车送之静的父母回家,再送她,在后视镜里,她觉得他看她的眼神好奇怪,有点害羞也有点任性,好像要跟她说什么话似的。她和他从来没有单独见过面。之静是她小学同学,中学起便和父母来瑞士定居,她则是大学毕业先去法国三年,这两年才来瑞士。来日内瓦也是因为之静,之静非常照顾她。

她在巴黎八大念社会学硕士班时,和一位法国同学在一起,那是她人生第一次,她明白了爱情,她爱过他。但他占有欲太重,窥视和控制她,最后甚至反锁她,她无处可逃,坐火车来找之静,她帮助她找了一个小公寓。她住了好几个星期后,决定搬来日内瓦。

她离开手机零件小开方言,有“富二代”的意思。,去上洗手间。他跟着她,并挤了进来。她看他一眼,没出声。他先把灯关掉后,很快便抱住她。他吻她,她来不及反应,挣扎了一会儿,推开他。“难道你不怕吗?”她在黑暗中小声地问。“怕什么呢?”他的声音听起来无所谓似的。她沉默着。他也沉默着。然后他似乎想说服她,“小女孩,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你不知道吗?”

她在暗处摇头。不,不,我不知道,她想说,但什么都说不出来。她一动也不动,仿佛想把自己站成一块坚固的石头。她终于明白为什么曾经想过不参加今晚的派对了,她怕遇见他。但矛盾的是,她也想遇见他。

他没说话,二人站在黑暗中,很长一段时间,仿佛沉默便是他们的对答。她闻到他身上的气息,也闻到一点酒气。他打开了浴室的灯,突然来的灯光亮得刺眼,她觉得自己好像已全身赤裸,真希望他把灯关了。好像心电感应般,他真的把灯关了,他说着法文,“我是被你吸引进来的,我几乎没有抵抗,就跟着你走进来。”他还说,“Tu me manques.法语,意为“我想你”。”

他不停地开灯,关灯,开灯,关灯。重复了十几次。他没有等她做任何回答,便开门走了出去。

他才离身,她便明白,原来她希望他留下。但他走了。她一个人站在全白的大理石浴室里,回味着刚才经历的一切。她闻到他的味道,她记得这个味道,这气味提醒她一种不祥的预感。她靠近洗手台,仔细地在镜中端详自己的脸,仿佛脸上有什么答案。

她走出浴室,回到晚宴,手机零件小开还在。他问她,还想喝吗?她摇了头。“你注意到没,从那个角度望过去,看得到大喷泉。”他告诉她,她点了头。“你知道大喷泉到底有多高吗?”

她在人群里找他,他搂着之静和几个人有说有笑。“你知道吗?”小开问她。“呃,不知道。”她看着一张不知情的脸,他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一百五十公尺。”

那一天是何之静结婚十周年纪念日,大家都喝多了,之静看起来很开心,她走过来,对着小开笑着说,“我就说你们俩一定聊得来,是不是?”而她没多说话,最多也只是嗯嗯对啊,她看着那个跟她一起走进浴室的人走向她和之静。

他就是何之静结婚十周年的丈夫。

目录

告别威尼斯

正常的生活

雪林街之夜

在维林的房间

幸福洗衣机

你今天到底怎么了

勃拉姆斯D小调

那个女人是谁

阳台

巴黎的一天

游魂

之静的派对

总得喝完这杯茶再走吧

别忘了头上带朵花

谁来爱我

请问,那是你父亲吗?

大马士革的女子

情感生活

序言

书写感情的世界

我一生都在旅行,这本短篇集其实是我的生活迁移史。

十八个城市,十八则感情故事。幸福的感情,只有一种,不幸福的感情则有千万种。故事发生在那些我住过的城市,我把自己对城市的观察和情感写入十八个故事中。

这书的繁体字版书名便是《感情世界》,我把发生在地球上不同角落的故事,联结成为一本书,象征世界和人生的一本书。

我一向喜欢契诃夫(Chekhov)和雷蒙德·卡佛(Raymond Carver)的短篇小说,尤其是卡佛。卡佛节约的文字影响了我。我知道,村上春树也很推崇他。我从他那里理解了短篇小说的创作。冗长的人物心理叙述远不如情境的描写,远不如客观地把周遭和氛围写出来,从而更能烘托故事的戏剧性。

我年轻时在巴黎学过戏剧,之后也当过演员和编剧,甚至电影导演,我的戏剧经验让我知道,直接投入人物的心理,设身处地去想象与模拟,当事件发生时当事者的反应,我描绘人物的身体行为和情绪,对白因而产生。

我也曾对心理分析这件事兴趣,长年住在欧洲,做过许多不同学派的心理分析,但最终归向荣格。在《在维林的房间》这个故事中,我刻画一个把血迹包裹起来的男人,不敢面对生活,直到他女友的出现,女友把他的过去掀开后,他和她都必须勇敢地活下去。

而在《之静的派对》中,我试图描绘人和人之间一种压抑的情绪,那种连对朋友都无法说出的秘密,其实孤独并非你独自一人,而更是你身旁有人,但你说不出你想说的话。我以为,这无非便是现代都会生活中经常存在的疏离感。

《勃拉姆斯D小调》这一篇非常短,我试图在短篇小说中表现一种极为无能的情感。又或者在《情感生活》那一篇,当历史走过,我只写下那一刻,“请进,我一个人在家,请进。”命运便已敲门。

我常常觉得,人生的一些事件,在当下可能不足以向外人道,但很可能就是一个人的命运决裂点,而作者不需要说教,只消把情节和情境准确地描绘出来,就能让读者从小窥大,一叶知秋。我努力做这样的尝试。

我是一个常常旅行的人,短篇故事集之所以发生在不同的城市似乎也是一种必然。我一向对异地文化充满探索的热情,故事描绘国外生活,以感情之名,写的人物多半是华人女性。

法国作家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说过,她不喜欢温柔的情感,她的意思无非是说,其实温柔只是一种姿态,而她喜欢的是激情的状态,那种情感不会是温柔的。

我一直在想,过于粗暴的爱能如何表达?  已逝德国作家伦茨(Siegfried Lenz)曾经跟我提过写作。他有一个说法,作家最好和他写作的人物保持一个中等的距离。他是说,写作者不需要把自己的情感完全投入人物的书写,去描绘周遭发生的,反而更能使读者感同身受。我同意他的看法。

这本书大抵是用类似的书写态度来着墨人和人之间的情感生活,所谓的感情世界。

内容推荐

在陈玉慧著的《爱分离》里,城市仿佛是人类性情的骨干,既是背景,亦是脉络,在地球各时区里千回百转,无论形色光影,终究探索的是情感生活的本质。书中每一篇皆以精练纯粹之姿存在,温柔的强悍或盈满的伤怀,穿绕本书的众女性角色,面对婚姻、身世、感情生活甚至命运的抉择,其幽微情绪时而暗中酝酿,时而如乍现灵光,珠玑字句里悬挂着一种无形的张力,或说悬念,近乎真实地贯串其间。一幕幕高度影像化的城市转场,杂棵了伍迪·艾伦(Woody Allen)式的犬儒世故与贾木许(Jim Jarmusch)般的冷静洞察,又有罗伊·安德森(Roy Anderson)的怪诞剧场风格,从容自若的文字铺陈,流露着一如法国新浪潮电影年代的激昂、敏感;既能逼近人性写实,同时反求诸己,读者永远能从中深悟,并遭遇自我的另一种真实。

编辑推荐

现代个体的单子化越来越明显,都市青年不婚、恐婚以及彼此绝缘,本质上都是越来越深的现代“孤独症”。陈玉慧著的《爱分离》无处不在的孤独与游离情绪,正在于此。旅居全球的经历背景,让本书作者的视野更具有国际性和现代性。阅读中,也许你会在未曾到过的遥远时区,不经意撞见另一个自己。一幕幕高度影像化的城市转场,杂糅了卡佛式的简约疏离、伍迪·艾伦式的犬儒世故、贾木许般的冷静洞察,又有罗伊·安德森的怪诞剧场风格,从容自若的文字铺陈,流露着一如法国新浪潮电影年代的激昂、敏感。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2:2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