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格林童话精选(插图精华本)(精)/世界文学名著名译典藏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德)雅各布·格林//威廉·格林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傻大胆学害怕

有位父亲养了两个儿子。大儿子聪明又伶俐,事事都能应付自如;小儿子却呆头傻脑,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学,难怪人家一见他都说:“这个包袱还够他父亲背呀!”遇上有什么事,总得大儿子去办,可要是天晚了,或者深更半夜父亲还叫他去取东西,而且路又穿过墓地或者其他阴森可怖的地方,他多半就会回答:“啊,不,爸爸,我不去。我害怕哩!”他呀,确实会胆战心惊。有时,夜里围着火炉讲故事,当讲到令人毛骨悚然的时候,听的人经常会说:“啊,真可怕!”小儿子呢坐在屋角里,听见其他人讲“害怕”,却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他们总说‘我害怕!我害怕!’我呢就是从来不害怕。没准儿呐,这是一种本领,一种我完全不会的本领吧。”他心想。

终于有一天,父亲对他说:“你待在角落里听好了,你已经长得又高又壮,也该学点本事挣饭吃啦。你瞧,你哥哥多能干;可你呢.真不中用!”“嗨,爸,”小儿子回答,“我非常愿意学点本领。对了.要是可以,我很想学习害怕,我真是一点儿还不会害怕哩。”他哥听见这话笑了,心想:亲爱的主呵,我兄弟怎么是这么个傻瓜,他一辈子也甭想有出息。俗话说,钩子得早弯,成才看幼时嘛。父亲叹了一口气.回答小儿子说:“你想学害怕就去学好了,不过靠它你是挣不来饭吃的。”

过了不久,教堂的执事来家访问,父亲向他诉苦,说他的小儿子糟糕透顶,什么也不会,什么也不学。“您想想,我问他将来打算靠什么挣饭吃,他竟要求去学习害怕!”“如果别的没什么,”执事回答.“那他可以上我那儿学习去。只管送他来好了,我会打磨好他的。”

父亲挺满意,心想:这小子到底有治啦。于是,教堂执事把小儿子带回家,交给他打钟的任务。几天后的一个深夜,执事把他从床上叫起来,要他爬到钟楼上去打钟。“你小子该学会害怕啦。”执事想,同时偷偷赶到了他的前面。等小伙子爬上钟楼,转过身来正打算抓打钟的绳子,却看见楼梯上正对着传声口立着一个白色的人影子。“谁在那儿?”他大声问。影子却不回答,一动也不动。”陕回答,”小伙子吼道,“要不就滚开,深更半夜的这儿没你的事!”执事呢仍旧站着不动弹,想使小伙子相信他是个鬼怪。小伙子第二次吼:“你在这儿干吗?讲,要是你是个好东西;不讲我摔你下楼去”。执事想:不会这样严重吧,因此仍旧一声不响地站着,活像一根石柱。小伙子又第三次冲他吼,还是没有用,就猛地一下蹿过去,把鬼怪推下了楼梯,叫他接连滚了十多级,才躺在墙角上不动了。小伙子打完钟回到房里,一句话不讲就上床继续睡觉。执事的太太一等二等总不见丈夫回来,终于害怕了,就唤醒小伙子问他:“你不知道我丈夫在哪儿吗?他在你前边上钟楼去了。”“不知道,”小伙子回答,“只是在传声口对面的楼梯上站着个人影子。因为他又不答话又不走开,我想一定是个坏家伙,就把他给推下去了。去看看是不是他呗。要是,我真抱歉。”

执事太太急忙跑去,发现丈夫正躺在墙角落里哎哟哎哟叫唤:他的一条腿摔折啦。他妻子把他背下钟楼,随后跑到小伙子的父亲面前大喊大叫:“你那小子闯了大祸!他把我丈夫从钟楼楼梯上往下扔,摔断了一条腿。把你这废物给我领回去吧!”父亲吓坏了,跑来大骂小伙子一顿:“你着了魔怎么的,竟干出这等混账事!”“爸,”小伙子回答,“先听我说,我一点儿没有错。他深更半夜站在那里,像个心里有鬼的坏蛋。我不知道是谁,一连三次警告他要么开腔,要么滚开。”“唉.”父亲说,“有你在我只会倒霉。给我走得远远的吧,我不想再看见你。”“好的,爸,我很愿意走,只是得等到天亮。天一亮我就离开家去学习害怕,将来也好有一种自己养活自己的本领嘛。”“你爱学什么学什么,”父亲说,“对我反正全一样。这儿有五十个银币,拿去闯荡世界吧,可别告诉任何人你从哪儿去的,你的父亲是谁。我真为你感到羞耻呀。”P7-8

目录

永远的温馨——代译序

青蛙王子

猫和老鼠

傻大胆学害怕

狼和七只小山羊

忠诚的约翰

怪乐师

十二兄弟

小弟弟和小姐姐

莴苣姑娘

森林中的三个小矮人儿

三个纺纱女

亨塞尔与格莱特

三片蛇叶

白蛇

麦秆、煤块和豆子

渔夫和他的妻子

勇敢的小裁缝

灰姑娘

耗子、小鸟和香肠

霍勒太太

七只乌鸦

小红帽

布来梅市的乐师

魔鬼的三根金发

机灵的汉斯

聪明的艾尔莎

自动上菜的桌子、吐金子的毛驴和

自个儿从口袋里蹦出来的棒子

大拇指儿

小精灵

强盗未婚夫

科尔伯斯先生

特露德太太

死神教父

大拇指儿漫游记

菲切尔的怪鸟

六只天鹅

玫瑰公主

鸟弃儿

画眉嘴国王

白雪公主

名字古怪的小矮人儿

狗和麻雀

三片羽毛

金鹅

杂毛丫头

十二个猎手

约林德和约林格

六好汉走遍天下

聪明的格蕾特

母鸡之死

汉斯交好运

金娃娃

狮子和会唱会跳的百灵鸟

牧鹅姑娘

年轻的巨人

金山王

乌鸦

聪明的农家女

活命水

万能博士

玻璃瓶中的妖怪

魔鬼的邋遢兄弟

鹪鹩和熊

甜粥

穷磨工和小花猫

汉斯我的刺猬

训练有素的猎人

天上取回的连枷

蓝灯

犟孩子

七个施瓦本人

森林中的老婆子

魔鬼和他的祖母

铁炉子

本领高强的四弟兄

一只眼、两只眼和三只眼

跳舞跳破了的鞋子

白新娘和黑新娘

铁汉斯

思默里山

星星银元

白雪与红玫

懒虫海因茨

强壮的汉斯

林中小屋

篱笆国王

死神的使者

池塘里的水妖

矮人的礼物

巨人和裁缝

纺锤、梭子和针

农民和魔鬼

神偷手

鼓手

玛琳姑娘

水牛皮靴

金钥匙

补遗

 傻瓜汉斯

 呼儿勒布勒布茨!

 蓝胡子

 忠诚的动物

 附录·1

序言

格林童话谈片

杨武能

北方、西方和南方分崩离析。

宝座破碎,王国战栗……

歌德著名的《西东合集》这开头两行诗,极其概括而生动地描述出了欧洲在十九世纪初急剧动荡和危机四伏的情景。可就是在这极不安定的时代,就是在四分五裂、兵荒马乱的德国,《格林童话》诞生了!它的搜集工作开始于1806年,正值拿破仑发布大陆封锁令,着手全面征服欧洲的时候;它的第一卷出版于1812年,正值拿破仑进军莫斯科并且遭到惨败,第二年又紧接着在德国的土地上进行规模空前的莱比锡大会战;它的第二卷出版于1815年.这时野心勃勃的拿破仑彻底失败了,欧洲出现反动复辟。然而谁会想到.在将近两百年后的今天,当那些夺去千百万人身家性命的血肉横飞的战争已被人淡忘,当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皇帝、元帅、宰相都仅仅在历史书中留下苍白的影子,一部似乎并不起眼的《格林童话》却流传了下来,从德国流传到整个欧洲,从欧洲流传到全世界.而且显然还会千百年地继续流传下去。

这难道不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奇特现象,不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个奇观!念及此,禁不住浮想联翩,感叹不已:文学的伟力.精神的不朽,心智劳动的巨大价值,全从《格林童话》得到了证明啊!

就文学谈文学,《格林童话》也确实“不起眼”,因为它只是童话.只是所谓的“小儿科”“哄哄孩子们的玩意儿”罢了,而且还并非创作.只是民间文学的搜集和整理。要知道,在一些人的意识中.只有创作才与创造性的劳动画上了等号,才是艰巨而伟大的;其他如外国文学的翻译和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似乎都不可与创作同日而语。谁知《格林童话》就创造一个奇迹,令人惊叹,令人深思!据统计,历来以德语印行的书籍,除去马丁路德1521年翻译的《圣经》以外,《格林童话》。就是最多的了。是啊,《格林童话》正是孩子们的《圣经》,哪儿有孩子有家庭就有《格林童话》,何止在德语国家.何止在欧洲!在我们中国,它不是也早已家喻户晓,并且把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儿时的梦境装饰得更加美丽,更加奇幻么?没有人统计,但我敢断言,《格林童话》是实际读者最多的一部德语文学作品乃至外国文学作品,超过了歌德的《维特》,超过了莎士比亚的《汉姆莱特》,超过了巴尔扎克……超过了普希金,等等。

《格林童话》不是又证明,民间文学和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者,同样可以伟大和不朽?常被视为“小儿科”的童话创作和搜集整理,实在不可小视。

在色彩斑斓、瑰丽奇幻的世界童话之园,与《格林童话》差不多同样引人注目、同样广为流传,只有《安徒生童话》。我说“差不多”,是因为它们之间确有许多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根源主要在于:后者是作家个人的创作,前者是民间童话的搜集整理。当然,归根结底,《格林童话》也可以讲是创作,不过它的作者不仅仅为格林哥儿俩,而是千百万人民群众,而是几百年来讲述它、聆听它、聆听后又再讲述它的一代代人。我们今天之所以称它为《格林童话》,而不用《儿童和家庭童话集》这个原来的题名,实在是因为它的搜集整理者功不可没。

作为伟大作家的精心创造,《安徒生童话》的优点很明显。在艺术方面,它谋篇布局更合理,叙事言情乃至心理描写更加细腻也更加精练;《格林童话》则有不少粗糙、重复、不合理,而且几乎不存在心理描写,只有单纯的情节向前发展。在内容方面,《安徒生童话》主题思想更明确,更富于时代性和社会性,往往提出了一些尖锐的问题,让读者自己去解答,自己去深思;《格林童话》则不然,它提出的多是善与恶、勤与懒、贫与富和类似的带普遍意义的问题,更富于趣味性和娱悦性,几乎总给读者一个满意解答。一个千篇一律的Happyend,如此等等。

《安徒生童话》的上述优点,特别是内容方面的优点,受到我们热烈的推崇和高度的重视,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在有着“文以载道”的悠久传统的古老国度,在十分强调文学的教育作用的现代中国。不过,要是以千百万小读者自己幼稚的眼睛来看,而不请我们的评论家来作精到的阐述分析,上面的优点仍旧是优点吗?我怀疑。试想想,我们的女儿在读完《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是多么不愿看见一具“小小的尸体”,而希望有个白马王子来带走那可怜的小姊妹呵!还有作为家长的我们。内心中似乎也并不乐意自己的孩子过早地领略人世的苦难,而希望他们的童梦更纯、更美、更长,更加温暖、更加光明,充满幸福和希望。

这样讲,丝毫没有贬低《安徒生童话》的意思。作为创作童话——德语文学里也叫“艺术童话”——它自有区别于纯粹的“童话”的任务和价值。例如,众所周知,安徒生的童话也是他帮助认识其巨大价值,而且代为联系好了出版社。这就难怪,书在1812年圣诞节前一问世.格林兄弟就怀着感激的心情立刻寄给阿尔尼姆一本。书前印有给他妻子即布伦塔诺的妹妹贝蒂娜的献词,因为她也参与过兄弟俩的搜集工作。

我似乎在不厌其烦地扯《格林童话》与浪漫派的关系,但并非没有原因。经过了很久的酝酿,最近我国德语文学界终于采取像样的集体行动,开始为德国浪漫派正名,做替他们摘“消极”和“反动”帽子的工作。我个人认为,要对他们评价得实事求是。以理服人,重要的一端便在摆出他们各方面的实绩——包括创作、理论建树以及民间文学搜集整理和外国文学翻译介绍的实绩。而这当中.《格林童话》不是一块非常压秤的砝码.光彩耀眼的砝码.可以放到衡量德国浪漫派功过是非的天平上去吗?

《格林童话》产生于十九世纪初的德国,具体讲“几乎就在黑森、莱茵河、金齐希河一带”靠北部的地区,自然便带有浓重的地域色彩、民族色彩和时代色彩。随便列举几点,以说明这个问题:

故事经常发生在黑黝黝的森林中和茫茫的原野上.有时也出现河流和湖泊,但却绝少提到大海——偶尔提到也只与漂泊到远方的异国有关——山呢,也多为幻想出的不高却难爬的“玻璃山”。这些都告诉我们:当时的德国也和现在一样,是个多森林和草原的内陆国。

自十七世纪的“三十年战争”以后,德国分裂成了数以百计的小国小邦,其中势力较大的也多达三十六个。它们之间相互争斗.还不时地与周围的邻国争斗,使德国几百年间战火不断.一直充当欧洲的战场。因此,在《格林童话》中东一个国家西一个国家,国王、王子、公主更是难以尽数,且有相当多关于退伍老兵的故事,例如《蓝灯》和《魔鬼的邋遢兄弟》,等等。除去士兵,经常出现的还有手艺人、农民和看林人,这些职业自然与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准紧相联系。说到德国的手艺人,他们有一个古老而特别的传统,就是出师以后都必须长时间外出漫游,在漫游途中讨生活.长见识,磨炼技艺。这样做很有好处,但也使他们经历许多危险.碰见许多怪事。因此漫游途中的手艺人,特别是文弱而招人同情的小裁缝,就常常成为民间童话的主人公——不只是民间童话.在凯勒、海涅等许多作家的创作里同样如此。还有森林中的巫婆、强盗以及各式各样的小精灵、小侏儒,等等,不管是现实的还是幻想的,也通通有鲜明的德国色彩。至于那些涉及基督教信仰的内容——例如在最后的十篇“儿童宗教传说”中——则是欧洲童话乃至整个西方文学的共通性问题。还有对公主、王子的崇拜.对后母和兄弟姊妹中的长者一律加以贬斥,等等,同样如此,就不细说了。

与内容相比较,《格林童话》在艺术形式方面则具更多的欧洲民间童话的共性。它们的主要特点可以用单纯、明晰、稚拙这些符合儿童心理特征的字眼来概括:

情节几乎全是单线的,只是在向前发展时往往会出现一个两个波折或反复;没有倒叙和伏笔之类较复杂的东西;故事开头往往是一个人面临着难题、困境和强烈的不可抑制的欲望,等等,诸如必须把美丽的公主送给凶龙做妻子,必须去为重病的国王寻找长命水,急欲去世界上冒险、发财、娶一个好妻子什么的。接着便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努力奋斗,不畏艰险,不怕挫折,终于获得成功或者胜利,一律地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Happyend告终。

故事中的人物包括动物善恶分明,内心的好坏黑白一目了然.而且始终如一、各走极端。他们大致可分为三类:1.主人公多为大好人;2.主人公的对立面,总是大坏蛋诸如恶毒的继母、巫婆、凶龙、狼等;3.主人公的助手或是嫉妒者或是失败的竞争者这样一些起陪衬对比作用的人物。

故事多限于情节的叙述,极少人物心理和自然环境的描写.更无时代历史背景的交代。当困难无法克服时,往往出现外来的神奇力量的帮助,诸如善良的小精灵、小动物、仙女和忠心而呆傻的巨人,当需要抒发感情时,往往插入简单的民歌、儿歌,而且反复使用……

以上所有的艺术特点,都来自民间文学口传易记的需要.也适合儿童幼小心灵的接受能力。

顺便提一下,总共210多篇格林童话中,有一小部分严格地讲并非童话,而只能算寓言、笑话或幽默故事——它们可以从《伊索寓言》和德国十六世纪的民间滑稽故事书里找到源头——自然也就没法纳入欧洲民间童话“模式”。

没必要再谈《格林童话》本身在文学史上不可取代的地位、在世界各国的广泛影响,却不能不说一说它的两位搜集整理者,说一说他们为此而付出的巨大劳动。而表现的卓识远见和坚强毅力。

格林兄弟原本都是语言学家,他们编汇的《德语语法》和大型《德语词典》,堪称现代日尔曼语言的奠基之作和丰碑。可是,从1806年开始,在人心惶惶的多事之秋,在寂寞孤单和尚无出版前景的情况下,他们凭着为了子孙后代恢复和保存民间文学遗产的信念,做了六年的努力,终于完成第一卷的搜集整理工作。随后。他们又花了两年多时间,第二卷才得以问世,整个计划才大功告成。在这过程里,他们不知做了多少艰难跋涉,哪儿有善讲故事的老奶奶或老大爷,他们就一定纡尊降贵,去说服、去恳求、去聆听人家讲述,同时一字一句完整忠实地记录下来。忠实.这是他们信守的搜集和记录的原则,是就内容和总体格调而言:另一方面.他们又坚持对语言做必须的清理、加工,以实现完整和统一。对于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者,单看这样的工作精神和态度,不也令人钦佩吗?

关于格林童话,赫尔曼·黑塞讲:“在记录它们时所表现的高贵的忠诚,我们尽可心安理得地写进德国人的光荣册中。就童话的内容本身,很容易归纳出某些德意志民族的特点,但却不应该这样做。恰恰是童话和民间传说这样的文学向我们表明,以其常常是惊人的相互一致有力地向我们表明:文学是一种超越疆界的东西.人类这个概念对它正合适。”

引黑塞这段话,不只为补充和修正前文关于《格林童话》的民族及地域特色的说法,而更想强调:它确实属于全人类.属于我们大家。

早在1915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就印过时谐译的《儿童与家庭童话集》,至今我国(包括台湾省)已出版格林童话的各种本子四五十种,只不过其中全译本不多,且相当数量系从其他文字转译。

笔者有幸应约把它们重新全部译出,而且比魏以新前辈译于1934年、1959年校订重版的《格林童话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还多收了5篇,即216篇。做这件工作心情格外愉快,体力却不轻松。幸得都是学德文的妻女积极协助和参与,终于将它完成。此刻,跟郭沫若前辈当年译完《浮士德》时一样,我也自认为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

内容推荐

雅各布·格林、威廉·格林编著的《格林童话精选(插图精华本)(精)》呈现了一个神奇的童话王国,里边住着美丽的白雪公主、温柔的睡美人和机智的灰姑娘,还住着善良的青蛙王子、勇敢的小裁缝和可爱的小红帽,他们与冷酷的继母、邪恶的巫师、凶残的大灰狼等恶势力斗智斗勇,最终打败对手,与所爱的人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了一起。

编辑推荐

雅各布·格林、威廉·格林编著的《格林童话精选(插图精华本)(精)》在19世纪初搜集、整理的德国古老传说和民间故事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广泛流传。本书精选了其中最经典的童话故事,如《猫和老鼠》《忠诚的约翰》《莴苣姑娘》《白蛇》《霍勒太太》等。格林兄弟以其丰富的想象和优美的语言,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个神奇而又梦幻的童话故事,对孩子们的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21: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