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星传著的《虞姬传》介绍:虞姬的一生,是被历史赋予了令人神思遐想的传奇魅力的一生;虞姬的一生,是女性敢爱敢恨,生而为爱的一生。
项羽,这位“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面对四面楚歌,他不求天,不求地,甚至不像楚人先民那样求助于神鬼,却只是对着自己心爱的女人发出“虞兮虞兮奈若何”的仰天长吟。这位叱咤风云的英雄。此刻儿女情长、英雄气短的
| 书名 | 虞姬传/跨度传记文库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作者 | 文星传 |
| 出版社 | 中国文史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文星传著的《虞姬传》介绍:虞姬的一生,是被历史赋予了令人神思遐想的传奇魅力的一生;虞姬的一生,是女性敢爱敢恨,生而为爱的一生。 项羽,这位“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面对四面楚歌,他不求天,不求地,甚至不像楚人先民那样求助于神鬼,却只是对着自己心爱的女人发出“虞兮虞兮奈若何”的仰天长吟。这位叱咤风云的英雄。此刻儿女情长、英雄气短的 内容推荐 虞姬,是楚汉之争时期西楚霸王项羽的美人,名虞。文星传著的《虞姬传》介绍:将能查到虞姬之史实连缀丰富成书,尽力还原了这位历史上有名的忠贞女子形象,同时,也描写了“四面楚歌”“霸王别姬”这些故事的详细经过。 目录 一曲楚歌动地来(序) 第一章 小溪浣纱,郎骑竹马天边来 第二章 秦晋难结,天降横祸惹命案 第三章 千里送别,少年意气情若山 第四章 狼烟四起,不羡嫦娥奔皓月 第五章 一诺千金,披肝沥胆故人情 第六章 裙裾飘飞,玉洁冰清气若虹 第七章 为君狂野,偏随竖子傲长空 第八章 一路凯旋,青萍三尺为君舞 第九章 鸿门释手,生为人杰死亦雄 第十章 纵马咸阳,六宫粉黛无颜色 第十一章 火焚阿房,不叫琼楼胜楚宫 第十二章 列土封侯,女儿千里思归乡 第十三章 善待吕氏,烽火狼烟姊妹情 第十四章 送走范增,玉碎之心鉴河山 第十五章 汉兵略地,不叫夫君过江东 第十六章 四面楚歌,饮剑何如楚帐中 死竞成神,魂犹舞草湿胭脂(后记) 试读章节 第一章 小溪浣纱,郎骑竹马天边来 虞姬那时虽豆蔻年华,却已晓男女之事,哪里经得男人这般似火目光,她羞得脸都烫了,头勾得低低的。她还以为是自己衣衫不整,露了那不该露的地方,便慌慌张张拉了下衣领,又将那双浸在水中白皙的小脚拼命地往回缩。 只那目光依然肆无忌惮,直直的,一眨不眨,让她的肌肤灼热,甚至出汗,如烈日的炙烤一般,仿佛穿透了她的衣裳,穿透了她的躯壳,直直地照见了她怀里那怦怦跳动的心。 虞姬初感觉到那目光时,她往那边瞟了一眼,并没有看见人,怪了,莫非真是日光?她听爹爹说过,华夏之内,唯太昊伏羲有这般目光,那是华夏的天皇,是华夏太阳神啊,自然目光如炬。虞姬能感觉到那炯炯目光来自旁边小石桥,那是座极小的桥,红石砌的,长不过几丈,高不过两人。村里人农闲时玩透索(跳绳),一根绳子便从这头牵到了那头,所以便将这桥唤作一绳桥。清晨的朝阳将那人影投将到水面上,虞姬鼓起勇气微微抬起眼皮,斜斜望去,她窥见了那随着波光晃动的影子,她甚至看见了那布满青苔的桥墩。那桥墩不高,绿色青苔之间露着红色石头。一些在水中漂流的水草,被桥墩挂住,像绿色的带子一般,在水面上摇曳,被拉得好长好长。虞姬不敢再往上看了。她猜得出这目光绝不是来自他们村子的人,皇然村子里的人都说她漂亮,村子里那些男人似乎也都愿意多看她几眼。可村子里任何男人,哪怕再野性,再无所顾忌,也发不出这般灼热的目光。这哪里是人的目光,分明是一道烈焰,能穿透人体,能穿透她心的烈焰。虞姬几乎忘了洗衣,她一动不动,等着那目光离开,等着那水中倒影消失。 那目光仿佛执意要与虞姬作对,并无离开的意思,水面的影子依然在水中晃动,波光粼粼。眼看太阳升高,阳光倒映于水面,分外闪亮,那泛起的浪花亦是金光闪闪。河边的知了也开始鸣叫了,一阵一阵,还有风从树梢飞过的声音,亦是一阵一阵。 虞姬心里怦怦直跳,她愈想让自己平静,愈是平静不得。她胡乱捣了几下洗衣石上的衣服,那捣衣的棒槌却没捣在衣服上,倒是将衣服下面的石块捣得咔咔直响。那衣服里裹着的草木灰也被捣得散在水里,像水墨一般浸染开来,让她脚下的水变了颜色。 于是那石桥上便传来一阵笑声,那个影子道:“这妹子,如何便将那草灰捣了去,没了草灰衣服又如何洗得干净?天下无有这般洗衣的!,, 虞姬这才不由自主地朝那石桥望去,这不看不知道,一看着实吓了一跳。那是怎样的一个男子啊。那男子看来方及弱冠,虽青春年少,却十分的身高马大,肩宽腰细,玉树临风般立在桥面上,那桥上的石栏在他旁边仿佛矮了许多。那少年身着交领长衫,窄袖长手,上衣下裳皆为白色,头上的巾子亦为白色。好一个翩翩少年郎,如此挺拔伟岸!虞姬心中一颤,倒是愈发羞涩了,赶紧将那头颅又勾下,居然不敢再抬起,不敢去看那双闪光的眼睛。 那少年又笑道:“妹子,不如小生来帮帮妹子,要不了三下两下,便将那衣物洗干净了,俺有的是力气呢。” 虞姬听了这话,赶紧仰起头道:“哥哥休要哂笑,奴家自己洗来便是,几件薄衣短裳,哪里便需要人家帮忙。”这回虞姬看清了那双眼。那是一双让人震撼的眼睛,眉毛浓重,却也显得清秀俊俏,眼窝深陷,却更是目光炯炯。那目光可以迷人眼,乱人心,那瞳孔亦是非凡人所有,若不细看时,便如重瞳一般。好一个怪人!明明是头次见到这般眼眸,虞姬心中却有一种别样的感觉,好熟悉的感觉,分明早便见过的感觉,是何处?是梦里,是前生,还是在她此生曾经过的某个地方? 虞姬想起了爹爹给她讲的舜的故事,舜便是重瞳。爹爹还说重瞳能看到常人看不到的神鬼,并有能力使用幻术咒语,游走于阴阳两界,这种人魂魄不散的。虞姬这里惊讶慌张不已,那边却又说话了:“哈哈哈,我看妹子细皮嫩肉,天生丽质,必是生在那钟鸣鼎食之家,岂是河边洗衣浣纱之人。” 此话让虞姬心中愈加慌乱,差点儿又将棒槌捣到水里了,心想天下哪有这等泼皮无赖,硬是盯着人家的皮肉看。 虞姬正慌乱之际,那边的田野上传来了一阵歌声,乃那田中农夫们所吟。歌声随风从小河的上游传过来,这旋律温情甜美,似赞歌一般,带着对故乡田野的挚爱与礼赞,带着浓浓的乡情。这是在楚国大地流传甚广的《鸡鸣歌》。虞姬的乡人无有不会唱的。每日清晨,天蒙蒙亮,那些农夫便荷锄下田,在晨曦里,在晓风中,在流水陪伴下,他们唱着这首《鸡鸣歌》,开始了一天的劳作。农夫们劳作间隙,倚树休息时也爱唱这首《鸡鸣歌》,那歌声与他们生生不息的劳作一样渗透在他们生活的每个细节里。虞姬也喜欢这首歌,这是她学会的第一支歌,是伴她长大的歌,是她爹娘和族人们日日唱着的歌。那歌是这样的: 东方欲明星烂烂,汝南晨鸡登坛唤。 曲终漏尽严具陈,月没星稀天下旦。 千门万户递鱼钥,宫中城上飞乌鹊。P1-3 序言 一曲楚歌动地来 楚歌是汉代的主流文学形式之一。楚歌独特的历史和文学性决定了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史记》作为司马迁的绝唱,受到了楚歌的重大影响,其所展示的生命、生命价值和生命精神与楚歌所展示的生命、生命价值和生命精神完全一致,它们共同构建了汉初文学。我们知道,正是因为有了楚歌,《史记》才成了“无韵之离骚”;正是因为有了楚歌,一部《史记》才如此荡气回肠。我总在想司马迁那壮怀激烈的情怀,那无所畏惧的精神,会不会是受了项羽和《垓下歌》所代表的艺术形象感染。 项羽,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为苍生而放弃天下的人,也是唯一一个在战场打仗还将自己女人搂在怀里的武将,其浪漫气质亦空前绝后。他一生轰轰烈烈、气势恢宏,最后竞选择了自杀,并不是他没有最后的反击之力,也不是他不留恋美好的人间,只是他始终追求着那种人格的尊严,他以死成志。项羽失去了江山,却赢回了自己,他的肉体毁灭了,但却以独特的方式完成了伟岸人格的塑造,令人震撼,发人深省。 而项羽的女人——虞姬,更具传奇色彩。楚汉争霸的硝烟已散去两千多年,虞姬的动人传说却是经久不衰,“霸王别姬”的经典篇章更是被后人一次次翻新、传唱,广为流传。 虞姬的一生,是被历史赋予了令人神思遐想的传奇魅力的一生;虞姬的一生,是女性敢爱敢恨,生而为爱的一生。 项羽,这位“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面对四面楚歌,他不求天,不求地,甚至不像楚人先民那样求助于神鬼,却只是对着自己心爱的女人发出“虞兮虞兮奈若何”的仰天长吟。这位叱咤风云的英雄。此刻儿女情长、英雄气短的哀叹,是那样地刺痛我们,引起我们内心的共鸣,让我们痛彻心扉。 而跟随项羽南征北战的绝代佳人虞姬,一个柔弱的女子,却怆然以歌和之: 汉兵已略地, 四方楚歌声; 大王意气尽, 贱妾何聊生。 歌罢竞拔剑自刎,以断项羽后顾之情。虞姬的死虽没有改变项羽命归乌江的结局,但虞姬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忠于爱情的义举,使她成为值得称颂的英烈女子。当我们翻开《史记》,当我们翻看先人祭奠虞姬的诗篇,两千多年前金戈铁马的惊心动魄和“霸王别姬”的委婉凄美,无不恍若眼前。 两千多年来,历朝历代,无数的文人墨客被虞姬的形象打动,他们吟诗作赋,抒发情怀,来祭奠这位奇女子,来抒发自己内心的英雄气概与儿女情长。那样的诗不胜枚举,似乎比赞美任何女子的都多。在这浩如烟海的诗歌中,我最爱这两首。一首是清朝诗人何浦的《虞美人》: 遗恨江东应未消, 芳魂零乱任风飘。 八千子弟同归汉, 不负君恩是棼腰。 这首诗将一弱女子与那八千雄壮的男儿做比较,更加凸显了虞姬的忠贞与悲壮。另一首我喜欢的是一首七律《虞姬》: 虞家有女过江东,玉洁冰清气若虹。 不羡嫦娥奔皓月,偏随竖子傲长空。 青萍三尺为君舞,珠泪一帘因尔笼。 勿叹势如墙上草,妾魂化剑斩奸雄。 这首诗我尤喜“偏随竖子傲长空”这一句,即便那项羽是一竖子,即便那项羽鸿门宴上放走刘邦,即便那项羽掌控了天下大势后,依然依约列土封侯,导致最后饮剑乌江,虞姬依然爱他。在虞姬眼中,他是她的大英雄!虞姬其实是最懂得项羽的,同为贵族出身的他们早已心心相印,她知道他有不可放弃的人格尊严,他有着契约精神,他有着不会低下的高贵头颅。只有虞姬这样的女子,才不以胜败论英雄,才愿随一失败的竖子而去。这首诗真正写出了虞姬的精神,表现了虞姬艺术形象的精神内涵。 后人们总是把虞姬与美连接在一起,虞姬的名字已经成为美的象征,这不仅仅是外在的美,更是精神层面的美。虞姬的形象也跟着进入了艺术的殿堂,成为中国文学、戏剧、电影的创作题材。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的京剧《霸王别姬》更是家喻户晓,使虞姬成为京剧的艺术经典。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楚汉之争的硝烟早已不见了踪影,沧海桑田,江东或早已非当年模样,那田宅小河或已不复存在。然而霸王别姬的凄美绝伦还余音绕梁,还在江东,还在中国人的文化记忆与传承里。虞姬,她刚毅、忠贞和传奇的一生,深深为世人所铭记。 虞姬,这便是虞姬。十面埋伏,四面楚歌,虞美人已看到了项羽最后的结局。死算什么?面对死亡,我可以笑着、跳着、扭着、显摆着给你看,面对死亡,我不愿独生,我不愿后死,这便是妖艳的虞姬。死算什么?我可以先死给你看,死给我的英雄看,死给我的情人看,这便是美人虞姬!这绝对是天下第一浪漫和凄美的死法,为英雄!为所爱!为性情! 项羽,那个被唤作楚霸王的项羽,当然的大英雄。或许是虞姬的死启示了他,或许是虞姬的浪漫感染了他,当他看见自己过去的旧将吕马童时,笑从心中来,他笑着对马童说:你不是我过去的老朋友吗?我听说汉王悬赏千金购我人头,并赏万户封地,来来来,来来来,我便成全你吧,语罢挥剑自刎而死。这是何等的蔑视,又是何等的悲壮!他自杀了。死算什么?死给敌人看,死给朋友看,死给天下人看,死给后世子孙看。这便是项羽。 我想说天下英雄与美人的故事,有哪个比它更精彩?有哪个比它更令人荡气回肠?英雄项羽,美人虞姬,一个遗恨于乌江故渡,一个落寞于田间荒冢。曾经的楚河汉界,曾经的田园小河,曾经的硝烟弥漫,都在世事的起落中泯灭,唯有这段英雄美人的故事仍在传唱,在文学里,在戏剧里,在电影里,在我今天的小说里。 试想一下,两千年前的那个日子,他在仰天高唱楚歌,寻找死亡前生命最后的支撑,“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她再以楚歌和之,与其说是在表达爱的忠贞,不如说是在给他生命最后的安慰与力量,“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这便是英雄项羽与美人虞姬。为这样的英雄美人,我愿悲歌!我愿楚歌长存! 真的很庆幸,我们有一部《史记》;真的很庆幸,我们有霸王与虞姬,这是我们民族血性的证明,这是我们所有浪漫的根基。我庆幸,我们的先人有着最为高贵的贵族的精神;我庆幸,我们民族的女性,亦是为爱而生,亦可为爱而死! 我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什么比爱更高贵!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