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活出美丽人生(精)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 (美)佩玛·丘卓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佩玛·丘卓在《活出美丽人生(精)》中所阐述的智慧都是有关放开河岸,离开河岸来到河中间的方法。这是有关锻造灵活开放的心灵的教导。她教导人们直面人生本无常的实相,安住于脆弱之处,练习面对生命的丰富性,不躲避难以接受的、让人尴尬的、不合意、让人恐惧和屈辱的部分,允许自己变得柔软、温柔,更友善、更好奇、更宽广、更自信和更无畏。当人们如她所引导的那样去做时,即便在艰难的时代、困难的情境下也能感受生活的美好,进而活出美丽人生。

这是一部常读常新的作品,因为我们寻找确定性的本性和习性是如此牢固,稍不留意就会恢复原样。常常阅读它,在脆弱和心烦意乱的时候,让佩玛睿智的声音温和地提醒你,应对人生无常的方法,是拥抱变化无常的生命本质。

内容推荐

人生本无常,这不是少数人的痛苦,而是我们共同的处境和根本焦虑。面对这一我们无法逃避的问题,抗拒只会造成永无止境的痛苦挣扎。

但当熟悉的模式和习性主宰我们的言行,当基于恐惧的执着一次又一次地勾住我们,如何做才能欣然接纳人生固有的不确定性,在变化中优雅地活着?

佩玛·丘卓在《活出美丽人生(精)》中提出的对治方法,是立下不伤害、互相照顾、如实拥抱世界三个誓愿。不伤害:对自己的念头和情绪下功夫,摆脱给自己带来痛苦的习性,不造下伤害自己和他人的身、口、意业;互相照顾:保持头脑和心的开放,培养自己的慈悲心:如实拥抱世界:如实拥抱所遭遇的一切,无论好坏与苦乐。

通过遵守三个誓愿,不断地练习,打破积习和我执,锻造出灵活而开放的心灵,从而与世界建立起一种更为慈悲和诚实的关系,即便在最艰难的时代、最困难的情境下也能无畏地全然安住在当下,活出美丽人生。

目录

前言

概述

 第一章 人生固有的暧昧不明

 第二章 不编造剧情的人生

第一个誓愿 不伤害

 第三章 打基础

 第四章 全然安住于当下,感觉你的心,然后迈步向前

 第五章 保持中道

第二个誓愿 互相照顾

 第六章 走出舒适区

 第七章 吸入痛苦,呼出缓解

 第八章 慈悲的催化剂

第三个誓愿 如实拥抱世界

 第九章 无处可藏

 第十章 在天葬台觉醒

结语

 第十一章 人们需要我们

致谢

延伸阅读

佩玛·丘卓的著作

试读章节

第一章 人生固有的暧昧不明

人生就像踏上一艘即将出海,然后沉没的船。

——铃木俊隆禅师

作为人类,我们都有一种倾向,那就是每当我们意识到周遭的一切都在变化时,就会迫不及待地去寻找确定性。在困难时,想方设法地找到稳固之地——安全的、可预知的、可以仰赖的事物——的紧迫感似乎会变得更强烈。但事实上,变化不息正是我们存在的本质。一切都在不断变化,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得到。

这是怎样的困境啊!我们似乎注定要受苦,只是因为我们对真相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恐惧。我们试图找到持久的快乐,持久的安全感,这与我们都是动态系统的一部分这一实相相冲突。在这个动态系统中,所有的事物、所有的人都在变动。

正是在这样的困境中,我们发现了自身。它也让我们思索一些发人深思的问题:面对无常,知道自己有一天终将死去,我们如何全然活着?意识到我们永远也无法全然安顿自己的身心,是什么感觉呢?这会让我们更能容忍无常和变化吗?我们如何与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做朋友,欣然接纳它们,把它们当作转化人生的媒介呢?

佛陀将无常称为存在所具有的三个显著标志之一,是生命无可辩驳的真相。但我们却似乎相当抗拒它。我们认为只要我们做这件事,或者不做那件事,我们就能以某种方式拥有安全的、可靠的、可掌控的人生。当事情没有按照我们的预期发展时,我们是多么失望啊!

不久前,我读了一篇采访战地记者克里斯.赫奇斯(Chris Hedges)的文章。在这篇访谈中,他所用的一个短语似乎很好地描绘了我们的处境:“人类存在固有的暧昧不明。”我想,这与我们所有人都面临的一个重大选择相关:是固着于我们僵固的想法、族群的观点带来的虚假安全感,即使它们只带给我们短暂的满足感,还是克服我们的恐惧,往前迈一大步,去过一种真实的人生?我和“人类存在固有的暧昧不明”这个短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因为这正是我多年来一直在探索的:我们如何如实而热情地拥抱人生固有的不确定性、无依无恃感,并安住于其中呢?

我的第一位上师过去常常谈到人类的根本焦虑。面对无常时的这种焦虑或者说不安,并不只是让我们中的少数人痛苦,这是人类共有的一种处境。不过,与因为人生中的这种暧昧不明、不确定性而沮丧相比,要是我们接纳它,并安住于其中会怎么样呢?要是我们说,“是的,人生就是这样,这就是人类的处境”,并决定坐下来,享受这趟旅程会怎么样呢?

幸运的是,对于如何做到这一点,佛陀给予了我们很多教导。在这些教导当中,就有藏传佛教传统所称的“三律仪”,或者说“三律戒”。三律仪是我们欣然接纳混乱、变化、无常、具有挑战性的存在本质,以获得觉悟的三个法门。第一个律仪,传统上称为“别解脱律仪”,是个人获得解脱的基础。这是一个誓愿,发愿竭尽全力不造下身、口、意业,不伤害自己和他人,发愿善待彼此。它提供了一个架构,在这个架构下,我们学习对自己的念头和情绪下功夫,学习出离,不在混乱无明的情形下说话、行事。对无依无恃感到自在的下一步是发愿去帮助他人,传统上称为“菩萨律仪”。这是一个誓愿,发愿终生都保持头脑和心的开放,带着减轻世间痛苦的愿望,来培养自己的慈悲心。最后一个律仪,传统上称为“三昧耶律仪”,决意不带任何偏见地如实拥抱世界。这是一个誓愿,发愿将我们所遭遇的一切,无论好坏、苦乐,都当作觉醒的能量的示现,将一切事物都当作进一步觉醒的媒介。(P3-7)

序言

本书收录的是2009年甘波修道院的冬季闭关开示。甘波修道院是位于加拿大新斯科舍布雷顿的一座藏传佛教寺院。闭关持续六周,名为冬安居(Yame)。这些开示基本上来自传统佛教中与三律仪相关的教义。这三律仪是别解脱律仪、菩萨律仪、三昧耶律仪。

通常,传授这些教义时,弟子会正式向一位老师宣誓持守这些律仪。先是别解脱律仪,然后是菩萨律仪。最后,如果弟子决定追随一位金刚乘上师,他或者她需要立下三昧耶律仪。

这里,我决定采用一种更适合大众的方法来介绍这三个律仪。我将它们描述为任何人,无论信奉何种宗教,甚或不信奉宗教,都可以立下的三个誓愿,以此来与我们体验到的无常、不断变化的生命本质安然共处,利用我们的日常经验来觉醒、振作、放松,增进我们对其他生命的爱与觉知。

但愿所有读到这本书的人,都能从这种确实不依常规来阐释传统主题的方法中,获得助益和鼓舞,有些读者甚至会对佛教徒在证悟路上立下这些誓愿的传承产生兴趣。

佩玛·丘卓

书评(媒体评论)

佩玛·丘卓的著作,对无数试图在不安的世界中为自己的存有寻找依恃的人来说很有帮助。

——比尔·莫耶斯(美国知名电视制作人)

佩玛·丘卓应用佛法的智慧来摆脱根深蒂固的习性反应。她对人类的艰难困境所怀有的慈悲心以及对自身挫败所持的坦诚态度,令人赞佩。

——《出版人周刊》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23:5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