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的庆典
2014年5月3日(周六)清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市。这是一个以美国中西部绿洲而闻名的市区。在市区中心的一个格调迥异的舞台上,正聚集着4万多人,他们正在期盼着本土出身的超级明星登场。
这里既不是在举办音乐会,也不是在进行体育比赛,他们只是为了听某位投资者的讲话。这种情景在世界上,也较为少见。环顾四周,你会发现这里有人西装笔挺,显然是因公而来的商务人士,但也有许多游客。
看到这样神态各异的听众,我这个从纽约乘飞机而来的日本人更想看看这场盛典了。就在此时,灯光熄灭,开始播放宣传片了。片中出现的自然是大家翘首以待的超级明星的特辑,其中有讥讽,有歌颂,有名人的污点,有欢笑与感动,最终把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在影片结束时,现场观众们的期待感几乎爆棚。
伴随着现场的热烈气氛,人们期待已久的超级明星登场了。
是的,奥马哈的超级明星,就是人称“奥马哈的贤者”的沃伦·巴菲特。他出现了,查理·芒格也随之出现。如果将沃伦·巴菲特比作福尔摩斯,那么查理·芒格就是他身边的华生。他们坐在舞台中间最前面的位置,轻声与观众打招呼。在这一绝好的摄影时间里,大家将手机调成了摄影模式,纷纷对准了舞台上的两位银头发的投资者。
在两位打完招呼、全场摄影告一段落后,当天的主要活动开始了。本次的主要活动就是提问,2个人要针对3位著名金融记者、3位著名证券分析师以及现场观众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记者们的问题,一般是从公开征集的问题中挑选出来的。人们的提问顺序,也是事先设定好的,记者、证券分析师、观众通过场馆内各处放置的麦克风进行提问,每人提一个问题,随后大家就按这一顺序在几小时内循环提问。
提问内容基本上没有限制。但有一点,就是不能提问“现在应该买什么股票,或者卖什么股票”(可针对已投资公司进行提问)。提问内容,从美国整体经济到与巴菲特和芒格两人相关的问题等,五花八门。当然,也不乏有人提出较为严肃的问题,比如,“为什么您今年投资的部分公司业绩很差”“两位的接班人会怎样安排”等。
回答问题的基本上都是巴菲特,芒格只是在旁加以补充。有着“金融喜剧演员”之称的两人,就像是在说相声一样,让人不知厌倦。因而,这一问答活动竟然持续了6个小时。
两人也并不拘谨,他们有时会拿起放在身边的See's candies(他们投资的公司之一)巧克力,边吃边说“好吃”,然后再继续回答问题。当然,来宾们可以在会场内买到seet’s candies等很多两人名下投资企业的商品。这种高明的销售方式,或许也是他们两人投资成功的秘诀之一。另外,他们投资的公司中还有私人飞机公司,来宾们可以到近郊的奥哈马机场,进入机舱内参观。
能够获得这一问答会入场券的唯一方法,就是成为巴菲特旗下的投资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 Hathawav Cooperation)的股东。
是的,这一问答会,就是股东大会的前奏。
提到股东大会,人们的印象往往是极为商业化的,但这次会议很明显与伯克希尔的股东会议不同。这应该说是巴菲特主导的一场“投资者的庆典”。
6个小时的活动结束后,伯克希尔的股东大会正式开始。这一部分本该是重头戏,但却简单收场。另外,虽然活动进行了6个小时,但股东们基本上都可以在会场中自由出入,他们可以外出就餐,然后再回来继续听讲话。
即便是在股东大会结束后,围绕“奥马哈的贤者”所展开的庆典却还没有结束。周六、周日,奥哈马市各处举办活动,到处都能看到巴菲特的身影。在巴菲特自己的珠宝店里,巴菲特本人亲自做店员,人们可以向他咨询、购买珠宝。另外,与巴菲特私交很好的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每年都会参加这一股东大会,人们还会看到他们两人的乒乓球对决。
巴菲特的住宅与其个人资产规模相比,显得极为贫寒,但他的住宅距离活动地点很近,而且也没有用篱笆或者围墙遮挡,只要开车到那里,就能进行简单参观。由于附近还有很多类似的普通住宅,所以要提前查好地址,否则就有可能错过。
能够带来这种盛典的股东大会,世界罕见。为什么巴菲特会成为超级名人?
……
P2-4
第一章
明星投资者的秘密——什么是鉴别力
投资者的庆典
什么是投资
为什么要投资——“机会之神”稍纵即逝
投资就是增加未来能够获得的价值
投资与投机的区别
什么是鉴别力
投资的一切都在于鉴别力
HBS关注鉴别力的原因
鉴别力的等价报酬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鉴别力的等价报酬
商业的基础是创造附加价值后再进行享受——鉴别力也是如此
大多数职业投资者没有鉴别力?
第二章
明星投资者培养基地——HBS
明星投资者辈出的HBS
为什么投资者是HBS里最受欢迎的职业?
HBS的投资课程与教授阵容
HBS的明星教授们与明星投资者的互补关系
投资者需要学习MBA吗?
第三章
HBS教你投资术
HBS告诉你鉴别力的基础
与其关注知名企业,不如关注默默无名的企业
与其关注风头正劲的企业,不如关注老企业
与其关注股票价格没有波动的企业,不如关注有波动的企业
从HBS的最前沿研究开始学习(一)
“投资方向”——控制情报之人控制投资
情报会因获取人的不同而产生差异
1.情报要亲自整理
2.在本地寻找投资对象
3.活用社交网站
情报会因解读方法而产生差异
1.因知情人暗示而促成的生意
2.暂时不要对决算差的企业出手
3.注意企业间的关系
4.隐藏在企业公开电话会议中的信息
5.活用行业间谍?
从HBS的最前沿研究开始学习(二)
“如何投资”一一控制自我之人控制投资
投资的最大敌人是自己?
投资者掉入的典型陷阱
1.利益与损失不等
2.不对判断本身做出判断
3.对容易回忆起来的事项给出过度评价
4.HOT HAND和均值回归
5.先说出数字的人获得胜利?——锚定效应
6.金钱分为三六九等?——心理账单
7.回顾过去,事物总是清晰可见?——事后聪明偏差
投资靠经验?——利用过去的经历的认知偏差
自动运作资金回避陷阱?——量化投资者与基本投资者
探寻投资中的珍宝——寻找“—物二价”
构筑投资战略
1.特定市场错误
2.特定催化剂
3.特定交易方法
从HBS的最前沿研究开始学习(三)
“谁来投资”——理解动机之人控制投资
理解被雇佣的投资者的动机
动机带来的千载难逢的机遇——日经平均构成品种变更的案例分析
交易动机的重要性——非经济卖家
积极投资者真是为了改善经营吗?
理解企业的动机——上市企业中大多为母子公司的日本机会多多?
国会动向左右股票价格?
从实践HBS的投资手法开始学习
“投资什么”“谁来投资”“如何投资”——哈佛大学基金的鉴别力
HBS引以为傲的案例——哈佛大学是世界首屈一指的投资者
拥有投资界圣杯的哈佛大学基金
看清投资者鉴别力的鉴别力
鉴别力会在利基市场产生不同的价值——关联的重要性
培养改变世界的领导者被视为世界顶尖MBA学府的哈佛商学院(HBS)的教育方针
它是年轻商人们梦寐以求的学府,他们梦想通过商业改变世界,他们想要接受它的培养。即便在毕业后,他们也希望能够获得它的支持。它就是培养出一代代改变世界的领导者的教育机构—一哈佛商学院。
改变世界的方法不止一种。成功的经营者、实业家,能够改变世界;给社会带来冲击的成功企业家,能够改变世界;成功的投资者,也能够改变世界。HBS的众多毕业生,都印证了它的这一教育方针。他们作为给予世界冲击的领导者,在各自的赛场上,取得了诸多成就。
本书从被誉为“世界明星投资者培养机构”的HBS的一个侧面着手,通过作者在HBS的体验,全方位地为您介绍了HBS所讲授的投资的精髓。
每年都有很多年轻的专业人士,为了能够踏上与其他HBS出身的明星投资者前辈相同的道路,叩响了HBS的大门。有过HBS经历的活跃的著名投资者,都会利用复杂的投资经营战略,或是创办向市场发起挑战的对冲基金,或是将企业自身视为投资对象,通过自己的参与提升价值,获得大有收益的私募股权基金。为了发掘下一个Facebook,他们会每天与企业家们接触,进行风险投资;他们会针对不同的投资对象与投资战略,利用“投资”这一行为进行创业。
为什么投资人这一职业会对HBS的学生们产生如此大的吸引力呢?从某方面来说,或许是因为它是致富的捷径。很多世界级大富豪都是对冲基金、私募股权基金的创始人或参与者,这是事实。但仅止于此吗?
我也是日本的机构投资者之一,参与全球化市场最前线的商战已有十多年一我深深地感觉到了投资人这一职业所蕴含的超过巨额财富的魅力。我在HBS上学期间,也曾与如今已是明星的投资者密切接触,并且每晚都会对“投资的魅力”这一话题进行讨论。之所以说投资带有魅力是因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出现的活跃的竞技场上,可以坚定我们面对风险时的信念,了解管理他人资本并使其资本增加的责任,体会自己目标实现时的喜悦……也许在这诸多侧面中,很难找到一个确切的词语来说明投资所隐藏的魅力,所以人们才会说投资是一门艺术吧。衷心希望您能通过本书,对投资的魅力有所感知。
日本对投资人这一职业其实也没有太深的认识。假如一说到投资人,你的脑海中浮现出的是坐在家里、看着好几台电脑进行股票买卖这样的人,那么你想到的是日问操盘手。在日本,人们也把日间操盘手称作“投资人”。但在海外,他们并不属于这一范畴。当然,海外也有日问操盘手,但他们并不被定义为“投资者(人)”,而是被定义为“投机者”。
当然,无论是投资者还是投机者,他们都是利用股票交易获取财富。金钱并不分三六九等,投资者能够赚取百万美元,投机者也能够赚取百万美元,两者之间并没有什么本质差别。
但他们在社会上所获得的尊重程度.却有所差别。特别是在海外,这种差异倾向会更明显。海外的明星投资者,所获得的尊重与企业家、实业家相当。他们通过自身的能力,在市场中发现独特的投资机会,说服其他投资者集资,并使投资战略获得成功,从而也为自身带来财富。这一成功的过程,使投资变得更有意义,这类投资者也会作为商务成功人士而受到尊重。职业投资者之所以备受欢迎,大部分是因为除被贴上了致富的标签外,还能获得这种“尊重”。
另外,海外的投资行为主要渗透在日常的生活中。日本也正在由“固定收益”养老金转变为“规定缴费制”养老金。例如,在美国,“养老金要靠自己投资储备”这一思想,是理所当然的。证券公司会开设养老金专用账户,其投资收益不交税,可作为养老金本金递增。个人如何进行金融投资,也由本人决定,既可以是单独的股票,也可以是投资信托基金。投资人可在众多的金融产品中进行自由选择。这样自然也就提升了大众对投资的关注度。
日本在开始实施NIsA制度(小额投资非课税制度)后,大众才开始关心投资,并期待着加速从储蓄到投资的这一过程。日本是拥有个人金融资产约1700兆日元的资产大国。如何经营这一巨额资产,可称得上是国家级课题。我认为,如果国家能够有效利用这一巨额金融资产,那不仅能够增加国家财富,而且也能够给世界带来冲击。而这不仅是一个国家的话题,同时也是个人的话题。个人金融资产1700兆这一数字,终究只是每个个体集合而成的数字。只有当每个人注重投资并培养出投资能力后,国家的投资能力才会得到提升。
HBS的财务相关课程与领导力课程相比,给人的感觉有些乏味。的确,在财务相关课程中,很少出现案例分析中的主人公以及结合过去的自身经验、泪流满面地发言的同学。而在领导力课程中,这样的场景却毫不稀奇。通常人们都会认为财务与投资的知识,是作为专业商务人士必须具备的技能,是能够让你的职业前景得到有效扩展的工具。也有人说财务与投资是需要热情的领域,需要人们不断进行怀疑、思考。
在这里,作为投资界的一员,我反而要提出不同的意见。借用某位教授的话说,“财务是种浪漫”。投资的世界,是一个充满着不确定性的领域。同时,对于职业投资人来说,它也是一个能够让人获得无限成长可能性的竞技场。作为本书的作者,我希望您能通过本书,对投资的魅力有所感知,为此我将感到无上荣幸。
哈佛流派“超强投资人”的培养方法。
哈佛商学院(HBS)人才辈出,培养出了众多优秀经营者。这里不仅有商务课程,还针对“投资”进行了缜密的研究,并积累了丰硕的成果。作者中泽知宽将自己在哈佛商学院留学时的三位著名教授的授课、案例分析、论文、课外活动等内容融入《哈佛商学院投资课》,并通过本书介绍在哈佛商学院“吸收”的“世界顶级投资之道”。书中还针对个人投资该如何灵活运用的方法进行了解说。
《哈佛商学院投资课》所介绍的内容,均从立志成为明星投资者的HBS学员的课程、案例分析、论文、课外活动等内容中严格挑选而来。第一章介绍的是明星投资者的鉴别力。第二章对“明星投资者培养基地”HBS进行介绍。第三章开始进入HBS讲授的投资术的本质。第四章则是介绍如何将HBS教授的投资术运用到大家平日的投资中。
以上是本书的结构。如果您能通过本书介绍的HBS的投资术以及实践方法等,对明星投资者所着迷的投资领域的本质有所了解,作者中泽知宽的将不胜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