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顺从内心过一生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梁实秋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读书苦?读书乐?一言难尽。

从前读书自识字起。开蒙时首先是念字号,方块纸上写大字,一天读三五个,慢慢增加到十来个,先是由父母手写,后来书局也有印制成盒的,背面还往往有画图,名曰看图识字。小孩子淘气,谁肯沉下心来一遍一遍地认识那几个单字?若不是靠父母的抚慰,甚至糖果的奖诱,我想孩子开始识字时不会有多大的乐趣。

光是认字还不够,需要练习写字,于是以描红模子开始,“上大人,孔乙己,化三千……”,再不就是“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或是“王子去求仙,丹成上九天,洞中才一日,世上几千年”。手搦毛笔管,硬是不听使唤,若不是先由父母把着小手写,多半就会描出一串串的大黑猪。事实上,没有一次写字不曾打翻墨盒砚台弄得满手乌黑,狼藉不堪。稍后写小楷,白折子乌丝栏,写上三五行就觉得很吃力。大致说来,写字还算是愉快的事。

进过私塾或从“人,手,足,刀,尺”读过初小教科书的人,对于体罚一事大概不觉陌生。念、背、打三部曲,是我们传统的教学法。一目十行而能牢记于心,那是天才的行径;普通智商的儿童,非打是很难背诵如流的。英国十八世纪的约翰逊博士就赞成体罚,他说那是最直截了当的教学法,颇合于我们所谓“扑作教刑”之意。私塾老师大概都爱抽旱烟,一二尺长的旱烟袋总是随时不离手的,那烟袋锅子最可怕,白铜制,如果孩子背书疙疙瘩瘩的上气不接下气,当心那烟袋锅子敲在脑袋壳上,“砰”的一声就是一个大包。谁疼谁知道。小学教室讲台桌子抽屉里通常藏有戒尺一条,古所谓槚檚,也就是竹板一块,打在手掌上其声清脆,感觉是又热又辣又麻又疼。早年的孩子没尝过打手板的滋味的大概不太多。如今体罚悬为禁例,偶一为之便会成为新闻。现代的孩子比较有福了。

从前的孩子认字,全凭记忆,记不住便要硬打进去。如今的孩子读书,开端第一册是先学注音符号,这是一大改革。本来是,先有语言,后有文字。我们的文字不是拼音的,虽然其中一部分是形声字,究竟无法看字即能读出声音,或是发音即能写出文字。注音符号(比反切高明多了)是帮助把语言文字合而为一的一种工具,对于儿童读书实在是无比的方便。我们中国的文字不是没有严密的体系,所谓六书即是一套提纲挈领的理论,虽然号称“小学”,小学生谁能理解其中的道理?《说文解字》五百四十个部首就会使人晕头转向。章太炎编了一个《部首歌》,“一、上、三、示、王、玉、珏……”煞费苦心,谁能背得上来?陈独秀编了一部《小学识字读本》(台湾印行改名为《文字新论》),是文字学方面一部杰出的大作,但是显然不是适合小学识字的读本。我们中国的语言文字,说难不难,说易不易,高本汉说过这样一段话——

北京语实在是一种最可怜的方言,总共只有四百二十个音缀;普通的语词不下四千个,这四千多个的语词,统须支配于四百二十个音缀当中。同音语词的增进,使听受者受了极大的困难,于此也可以想见了……(见《中国语与中国文》)

这是外国人对外国人所说的话,我们中国儿童国语娴熟,四声准确,并不觉得北京语“可怜”。我们的困难不在语言,在语言与文字之间的不易沟通。所以读书从注音符号开始,这方法是绝对正确的。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是旧式的启蒙教材。《百家姓》有其实用价值,对初学并不相宜,且置勿论。《三字经》《千字文》都编得不错,内容丰富妥当,而且文字简练,应该是很好的教材,所以直到今日还有人怀念这两部匠心独运的著作,但是对于儿童并不相宜。孩子懂得什么“人之初,性本善”“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民国初年,我在北平陶氏学堂读过一个时期的小学,记得国文一课是由老师领头高吟“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全班一遍遍地循声朗诵,老师喉咙干了,就指派一个学生(班长之类)代表他领头高吟。朗诵一小时,下课。好多首《诗经》作品就是这样注入我的记忆,可是过了五六十年之后自己摸索才略知那几首诗的大意。小时候多少时间都浪费掉了。教我读《诗经》的那位老师的姓名已不记得,他那副不讨人敬爱的音容笑貌至今不能忘!P139-142

目录

人生在世,步履不停

厨房

吃相

说酒

包装

童年生活

点名

讲演

讲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想我的母亲

感情的动物

钱的教育

健忘

忙什么

晒书记

顺其自然,知足常乐

散步

小花

黑猫公主

白猫王子九岁

美国去来

尼亚加拉瀑布

盆景

四君子

树犹如此

画梅小记

雅人雅事

纽约的旧书铺

手不释卷,自在从容

流行的谬论

谈学者

谈时间

时间即生命

利用零碎时间

剽窃

出了象牙塔

了生死

读书苦?读书乐?

影响我的几本书

日记

漫谈读书

好书谈

听戏,看戏,读戏

文艺与道德

世间百态,随遇而安

房东与房客

市容

闲暇

说胖

谈幽默

谈话的艺术

废话

沉默

小声些

礼貌

养成好习惯

谈友谊

代沟

悲观

快乐

内容推荐

顺从内心过一生,就是要随心所欲地活出自己与众不同的样子。

生活没有想象中的复杂,吃自己喜欢的食物、看自己喜欢的书、做自己喜欢的事。一辈子很短,要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这一生。

人生不会重来,没有人能代替我们感受这只有一次的生命。世上的每个人都是不可复制的存在,想要在千篇一律的世界里活出与众不同的人生,只需诚实地直面内心。我们不用刻意改变自己、无须盲目追逐别人。生活是自己的,要做自己喜欢的事,为自己而活。 梁实秋说,人类崇高理想应该是有闲暇去享受生活。这其实一点也不难,遵循生命本来的样子,顺从内心的声音,舒服、自在地过好这一生。这一生就已足够精彩。

《顺从内心过一生》是梁实秋精选生活散文集。

编辑推荐

《顺从内心过一生》是梁实秋精选生活散文集,是他关于艺术、旅行、读书和美食的生活感悟,翻开这本书,在他简单雅致的文字之中,感悟人生的智慧,步履不停也要勿失初心。

精选梁实秋脍炙人口的生活美文,美好的生活,就是能够随心所欲,活得自在从容。

梁实秋作品入选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教育部新课标必读书目,受到全国各地语文老师的一致推荐。

人民网、新周刊、青年文摘、读者、新浪读书、文汇报、大公报等媒体推崇作家,亿万网友口碑传播的文学经典。

向往的生活就是和喜欢的一切在一起,在喧嚣的世界里获得内心的宁静与享受。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2:5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