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回 老虔婆设金蝉巧计 沈三郎蹈杀身危机
却说那王妈原系是个虔婆,把苏氏说得春心引动,脸泛桃花,暗想:“我只道世间男子,都是一般,岂知却有这许多好处。据婆子说,那姓沈的本领,却不胜如丈夫十倍?若得与他春风一度,倒也未为不可。想我丈夫时常出外经营,我怎挨得这孤单长夜。王妈既有此妙物,就试他一试何妨。若果然奇妙,亦可借此行乐。”便道:“王妈,你说的那件古董,却怎的试用?”王妈道:“这件东西一人不能用,却要两个女人更替落换。我明日去拿了回来,等到夜里,灭了灯火,在匣内请出来。上面有二条带子,把来束在我腰内,此物恰好在两腿中间,与男人的一般。大娘若不嫌我身上龌龊,我就与大娘同衾共枕,你只当做我是男子,便与你行事,还你胜如真的十倍。”苏氏只道当真有此妙物,心中想道:“我往常听得人说,尼姑们常用一件东西,拿来当做男人,杀杀欲火,叫什么角先生,谅来就是此物。却不道这般好法。且等他拿来一试便知。”当夜主仆二人说笑了一回,各自安寝。 到了明日午牌时候,王妈妈出来买物,走到山河轩门前,早望见沈三伸着头颈,在那里张望。见了王妈走进茶肆,好似天上落了宝贝下来,连忙问道:“成就么?这两天等得我好苦!”王妈道:“休说休说,此事再也不成!你的银子,只好原物奉还。我只露得半句,被他足足骂了一夜。大官人,你休起了念头罢!”沈三听了,好似一桶冷水在头上淋下。呆了半晌,皱着眉头说道:“妈妈怎的与我想法,那怕与他会只一会,我就感恩不尽。”王妈妈笑道:“大官人,你且说一声看,若然成就,毕竟肯谢我多少?”沈三道:“你若干得成功,一准谢你十五两银子,十足十兑,厘毫不少便了。”王妈道:“倘有失信如何?”沈三道:“我若失信,死了脑袋都没下落。”当时沈三这厮随口说了一句,那知出口有愿。莫道无神却有神,后来果然脑袋没有下落,应了此言,也是他奸淫之报。晚生奉劝列位,切勿淫人妻女,做那偷香窃玉之事。你只看历古以来,无论稗官正史,所言淫欲之徒,那个有得善终?即使漏网,终不免妻女出丑,子孙落薄,弄得做了鬼还没羹饭吃。所以昔人有副对联说道:
妓女之祖宗,尽是贪花浪子;
绝嗣之坟墓,无非好色狂徒。
且说王妈见沈三立了重誓,谅不失信,便笑着说道:“计是有一条在此,你只要依我行事。”沈三道:“全凭妈妈调度,我终依你。”王妈就把昨夜之事,一是一,二是二,从头说了一遍。沈三大喜。王妈道:“少停到了黄昏后,你只悄悄来到我家楼门口。你只看后门上面,有一个镇风水八卦的,就在此等候。我安排停当,便来开你进来,领你到我房内,卧在我的床上。我去灭了他的灯火,只推忘携了东西,便出来换你进去。你只不要开口,便上床去干事。这叫做金蝉脱壳之计。你道好么?三十两银子,值也不值?”沈三大喜道:“好计好计,日后重重谢你。只是那姓包的,防他露眼。”王妈道:“这个不妨。他一到家里,就在厢房内睡了。莫说不到内里,连客堂都坐不定的。只是月明皎洁的天气,有时黄昏过后,在园内使剑,老身自来关照。”说罢出门去了。
沈三巴不得红日西沉,用过晚膳,便到孙家后门首来。抬头一看,果然户上钉着一个八卦。便侧着耳朵,向门缝内听时,里头并无声息。那知门内还隔开一片空地,故此听不出来。这个时苏氏正在用夜膳,包行恭方才回来。苏氏道:“王妈,安排叔叔用夜膳。”行恭道:“多谢嫂嫂费心。”行恭吃了夜饭,便到厢房内安睡。那王妈服侍苏氏用过夜膳,先上楼去,他把碗盏收拾停当,暗暗来到后边,把后门轻轻开了。只见沈三钻了进来,依旧关好后门,引领了沈三,来到扶梯旁边,低低说道:“大官人,把鞋子脱了,提在手中,轻轻随我上楼。”婆子在前,沈三在后跟着,捏手捏脚,走上楼来。王妈把嘴向左边门内一歪,沈三会意,便直钻进去。见里面一张榻床,一条半桌,便轻轻坐在榻上,把帐子下了等着。(P170-172)
《上》
序
第一回 徐公子轻财好客 藜道人重义传徒
第二回 海鸥子临别显才能 鹤阳楼英雄初出手
第三回 伍天豹大闹宜春院 李文孝鞭打扑天雕
第四回 赛孟尝怒打小霸王 方国才避难走他方
第五回 徐定标寻访一枝梅 伍天熊私下九龙山
第六回 神箭手逆旅逢侠客 铁头陀行刺遇英豪
第七回 一枝梅徐府杀头陀 慕容贞李庄还首级
第八回 徐鸣皋弟兄观打擂 飞云子风鉴识英雄
第九回 雅仙楼鸣皋遇师伯 玄都观严虎摆擂台
第十回 赛孟尝拳打严虎 罗季芳扯倒擂台
第十一回 救义兄反牢劫狱 换犯人李代桃僵
第十二回 铁稜关挑灯大战 救妹丈弃邪归正
第十三回 警奸王剑仙呈绝技 杀土豪义士报冤仇
第十四回 扬州府严拿凶手 轩辕庙锤打夜叉
第十五回 赛元庆误落李家店 杨小舫大闹清风镇
第十六回 除黑店兄弟相逢 明报应三娘再嫁
第十七回 避冤仇四海远游 徐鸣皋一上金山
第十八回 非非设计擒众杰 徐庆神箭射了凡
第十九回 徐义士二次上金山 众英雄一同陷地穴
第二十回 一枝梅金山救兄弟 狄洪道千里请师尊
第二十一回 句曲山侠客遇高人 华阳洞众妖谈邪道
第二十二回 徐鸣皋刀斩七怪 狄洪道路遇妖人
第二十三回 皇甫良杀人医病 狄洪道失陷王能
第二十四回 草上飞踪寻表弟 狄洪道喜遇焦生
第二十五回 草上飞斩符常谭闵 狄洪道擒皇甫医生
第二十六回 云阳生仗义下江南 王守仁惧祸投钱塘
第二十七回 红衣娘单身入地穴 徐鸣皋三次上金山
第二十八回 大雄殿众杰逞威能 地穴门侠女显绝技
第二十九回 云阳生斩非非和尚 赛孟尝破金山禅寺
第三十回 徐鸣皋焚烧淫窟 林兰英父女团圆
第三十一回 太平县弟兄失散 石埭镇故友相逢
第三十二回 石埭山强徒作窟 望山楼义士施威
第三十三回 徐鸣皋力斩五虎将 飞龙岭火炸五雷峰
第三十四回 霓裳仙救鸣皋李武 山中子劫罗德王能
第三十五回 朱宸濠献美人巧计 唐子畏绘十美图容
第三十六回 杨小舫穷途逢义友 周湘帆好侠结金兰
第三十七回 王守仁谏纳美人 包行恭遵师下山
第三十八回 孙寄安为财轻离别 沈醴泉设计抛钱银
第三十九回 睹娇容沈三思恶意 用奸谋苏氏入牢笼
第四十回 老虔婆设金蝉巧计 沈三郎蹈杀身危机
第四十一回 除奸淫夜斩沈三郎 包行恭大闹杏花村
第四十二回 张家堡厮打成相识 英雄馆举鼎遇故人
第四十三回 南昌府群英聚首 兴隆楼兄弟重逢
第四十四回 一枝梅安义山寻友 徐鸣皋元宵节遇妖
第四十五回 安义山主仆重逢 梅村道弟兄齐会
第四十六回 黄三保狐假虎威 徐鸣皋为朋雪耻
第四十七回 众义士大闹勾栏院 徐鸣皋痛打铁教头
第四十八回 军师府铁昂求计 郑元龙走马报信
第四十九回 徐鸣皋智料奸谋 李自然发兵遣将
第五十回 小侠客箭射至刚僧 邺将军力擒三勇士
第五十一回 徐鸣皋一探宁王府 朱宸濠疏劾俞巡抚
第五十二回 王府戒严防刺客 村店谈心遇异人
第五十三回 宁藩府禁军为盗 赵王庄歃血练兵
第五十四回 一枝梅弹打铁教头 三侠士大战邺将军
第五十五回 鹪寄生逼走邺天庆 徐鸣皋相会焦大鹏
第五十六回 备御敌造奇法炮箭 结同盟合佐玉良才
第五十七回 李自然狠心施毒计 邺天庆再打赵王庄
第五十八回 霓裳子独救赵王庄 邺天庆枪挑草上飞
第五十九回 余半仙祭炼招魂法 霓裳子金殿显奇能
第六十回 徐鸣皋二探宁王府 朱宸濠叛逆动刀兵
第六十一回 朱宸濠传檄江南 玄贞子投书海外
第六十二回 傀儡生度脱凡胎 飞云子斩除淫恶
第六十三回 王妈妈谋利亡身 苏月娥贪淫自缢
第六十四回 飞云子名言劝世 玄贞子妙术传徒
第六十五回 焦大鹏独救苏州城 徐鸣皋三探宁王府
第六十六回 傀儡生救万人性命 徐鸣皋遇十世姻缘
第六十七回 徐鸣皋了结宿世缘 余半仙摆设迷魂阵
第六十八回 孙大娘错斗王凤姑 狄洪道打死常德保
第六十九回 十三生大破迷魂阵 众剑客齐会赵王庄
第七十回 约后会玄贞子回山 传圣旨张太监遇盗
第七十一回 张太监落水庆重生 陆松年设筵款良友
第七十二回 陆家湾庄汉说前因 葫芦套英雄诛众寇
第七十三回 宁寿宫垂询往事 武英殿召见英雄
第七十四回 挂帅印杨御史讨贼 拒叛逆毕知府出征
第七十五回 知府尽忠参戎死节 将军建议元帅分兵
第七十六回 郭汝曾议守宁远县 徐鸣皋伏兵土耳墩
第七十七回 投密约射矢遗书 慢军心设计骄敌
第七十八回 徐鸣皋活捉左天成 一枝梅计败吴方杰
第七十九回 西和城慕容行刺 安化县徐庆进兵
第八十回 仇游击暗地说前情 杨元帅督兵攻逆贼
第八十一回 高铭智败杨小舫 刘杰弹打周湘帆
第八十二回 周湘帆中弹昏沉 鹪寄生送药解救
第八十三回 鹪寄生力辞杨元帅 王文龙巧激一枝梅
第八十四回 李智诚献书诈降 杨元帅运筹决胜
第八十五回 一枝梅弹打魏光达 徐鸣皋枪挑王文龙
第八十六回 寘败投兰州城 鸣皋暂领巩昌府
第八十七回 拒王师周昂设毒计 审奸细元帅探军情
第八十八回 杨元帅误困兰州 徐指挥踏翻贼寨
第八十九回 上密书元帅得消息 托疾病游击设奇谋
第九十回 轻骑飞来叛王受缚 诸城克复元帅班师
第九十一回 平逆藩论功受赏 避近幸决计归田
第九十二回 杨丞相上表乞休 王御史奉旨招讨
《下》
第九十三回 料敌情一番议论 剿贼寨五路进兵
第九十四回 询土人将军思破贼 献野味猎户暗行刁
第九十五回 假奉承强盗入牢笼 真顺从村民献密计
第九十六回 改装衣服将士潜行 巧语花言强人受骗
第九十七回 探路径密记情形 发号令进攻山寨
第九十八回 徐鸣皋火烧浰头寨 卧山虎被围枣木林
第九十九回 枣木林卧山虎丧身 大庾营徐鸣皋报捷
第一百回 咨诹野老元帅尊贤 试探贼情将军诱敌
第一百一回 运筹帷幄三次骄兵 决胜疆场一番出令
第一百二回 徐鸣皋奉令助三军 池大鬓枵腹敌二将
第一百三回 徐鸣皋力斩二寇 任大海独战三人
第一百四回 徐将军义勇兼施 王元帅恩威并用
第一百五回 卜大武矢志投诚 王远谋现身说法
第一百六回 献妙计卜大武陈词 去诈降谢志山受骗
第一百七回 一枝梅盗箭斩冯云 赛花荣暗器伤徐寿
第一百八回 一枝梅得箭还箭 玄贞子知灾救灾
第一百九回 一枝梅再盗弩箭 卜大武初下说词
第一百十回 弃邪归正独力锄强 阳助阴违双刀杀贼
第一百十一回 驰奏章元帅报捷 论战绩武宗加封
第一百十二回 击杀命官宸濠造反 奉旨征讨守仁督师
第一百十三回 徐鸣皋分兵驰救 邺天庆督队进攻
第一百十四回 一枝梅独奋神勇 邺天庆误听人言
第一百十五回 设妙策令派官兵 因劫寨火焚贼众
第一百十六回 牵羊担酒太守犒师 折将损兵逆贼请罪
第一百十七回 分雄师急救南康城 刺降贼夜入按察署
第一百十八回 劝儿夫妻妾进良言 杀从贼英雄留首级
第一百十九回 见首级吓倒奸王 发弹子打伤贼将
第一百二十回 挟异端余七保逆贼 仗邪术非幻败王师
第一百二十一回 刘养正议围安庆 王守仁再打南昌
第一百二十二回 擅绝技一箭射降贼 仗邪术二次败官军
第一百二十三回 解药施丹救全军士 反风灭火败走妖人
第一百二十四回 非幻妖召神劫大寨 傀儡生遗法代官兵
第一百二十五回 丁人虎面禀细根由 王守仁预设反间计
第一百二十六回 王元帅移檄召诸侯 众官军黑夜劫贼寨
第一百二十七回 众英雄大破非幻寨 一枝梅夜入南昌城
第一百二十八回 遗书反间布散谣言 度势陈词力排众议
第一百二十九回 刘养正议取金陵城 一枝梅力打南昌府
第一百三十回 一枝梅诱敌围贼兵 邺天庆守城战官将
第一百三十一回 马耳山英雄齐却敌 南昌府贼将再兴兵
第一百三十二回 用火攻官军大败 摆恶阵妖道逞能
第一百三十三回 徐鸣皋探阵陷阵 海鸥子知情说情
第一百三十四回 海鸥子演说非幻阵 狄洪道借宿独家村
第一百三十五回 狄洪道除害斩山魈 白乐山殷情留勇士
第一百三十六回 独家村赠金辞金 飞霞楼遇旧叙旧
第一百三十七回 赶路程二义士御风 具杯酒两盟嫂设馔
第一百三十八回 焦大鹏初见王元帅 玄贞子遣盗招凉珠
第一百三十九回 焦大鹏设计盗宝 一枝梅奋勇杀官
第一百四十回 自然建议请鸿儒 余七回山延师父
第一百四十一回 徐鸿儒下山奉伪诏 河海生盗扇得真情
第一百四十二回 同类相仇恨如切齿 终身谁托刻不忘心
第一百四十三回 一尘子劝秀英归诚 徐鸿儒约守仁开战
第一百四十四回 比剑术玄贞子对敌 助破阵傀儡生重来
第一百四十五回 余秀英敬献光明镜 王元帅允从美满缘
第一百四十六回 徐鸣皋救出亡门阵 众守军昏倒落魂亭
第一百四十七回 余秀英嘘寒送暖 徐鸣皋倚玉偎香
第一百四十八回 知恋新恩秀英盗扇 不忘旧德鸣皋遗书
第一百四十九回 王元帅回书约内应 御风生见面说前因
第一百五十回 伍天熊率眷来归 玄贞子登坛发令
第一百五十一回 十三生大破非非阵 众剑客齐攻逆贼营
第一百五十二回 闻内变妖道惊心 遇仇人鸿儒切齿
第一百五十三回 焦大鹏独救余秀英 王凤姑力斩非幻道
第一百五十四回 玄贞子飞剑斩妖人 王守仁分兵取二郡
第一百五十五回 朱宸濠议救二郡 徐鸣皋智败三军
第一百五十六回 攻大寨贼将丧师 献计谋元帅诈病
第一百五十七回 徐庆夜夺广顺门 自然遁出南昌府
第一百五十八回 众官兵巧获宜春王 余秀英智赚王元帅
第一百五十九回 徐鸣皋奉书遵大令 余秀英暗地说私情
第一百六十回 逞绝技女将破离宫 听良言从贼甘投地
第一百六十一回 徐鸣皋抄检宁王宫 朱宸濠逼走盘螺谷
第一百六十二回 朱宸濠退保樵舍 雷大春进攻九江
第一百六十三回 明武宗御驾亲征 朱宸濠暗遣刺客
第一百六十四回 巧立水军联舟作阵 议破战舰用火为工
第一百六十五回 师成熊罴大队南征 性本豺狼中宵行刺
第一百六十六回 焦大鹏行宫救圣驾 明武宗便殿审强徒
第一百六十七回 明武宗移跸驻荆州 孙知府奉命审刺客
第一百六十八回 用骗供刺客承招 上表章知府覆命
第一百六十九回 伍定谋遗书约战 一枝梅奉调进兵
第一百七十回 鄱阳湖轻舟试练 潜谷口黑夜烧粮
第一百七十一回 用奇谋官军纵火 施奋勇贼将亡身
第一百七十二回 觐天颜元帅辞功 奏逆状娄妃引罪
第一百七十三回 朱宸濠夜遁小安山 洪广武安居德兴县
第一百七十四回 雷大春诚心投表弟 洪广武设计绊奸王
第一百七十五回 用反言喁喁试妾妇 明大义侃侃责夫君
第一百七十六回 殷勤款待假意留宾 激烈陈辞真心劝主
第一百七十七回 投机密义仆奔驰 入网罗奸王就擒
第一百七十八回 朱宸濠割舌敲牙 明武宗散财发粟
第一百七十九回 明武宗西山看剑术 众英雄黑店灭强人
第一百八十回 大奸已殛御驾班师 丑虏悉平功臣受赏
尝见稗官小说记载剑仙侠客之流,殊足娱心悦人,羡无已。第类皆雪泥鸿爪,略见一斑。偶叙一事,如神龙之首见尾隐,令人追想其生平,未必别无惊人之事更有可观,惜无从考之为憾。友人宏仁堂主人携来《七剑十三侠》一书,嘱余为序。翻阅一过,乃余门人唐生芸洲所纪有明宁藩作乱始末也。其时俞谦、王守仁手下一班豪杰,类飞檐走壁,毅勇绝伦,如昆仑奴、古押衙一流。然卒难奏其全功,当时逆藩之势焰可知。幸赖众剑仙相助,始得荡平巢穴,藩逆成禽。其间奇踪异迹,不胜枚举,源源本本,尽致淋漓,令人色舞眉飞,拍案叫绝,诚集历来剑侠之大观,稗官之翘楚也。吾知是书一出,其不胫而走也必矣。是为序。
光绪二十二年四月立夏后三日
听珊江文蒲序并书
《七剑十三侠(上下)》是一部著名的公案侠义小说,又名《七子十三生》,作者为清末桃花馆主唐芸洲。该书写明武宗正德年间以“赛孟尝”徐鸣皋为首的十二英雄聚义,劫富济贫,除暴安良,后在七子(以“子”命名的七位剑仙)及十三生(以“生”命名的十三位剑仙)的帮助下,随右都御史杨一清平定甘肃安化王朱寘鐇叛乱,随佥都御史王守仁平定江西宁王朱宸濠叛乱,其间穿插许多怪异和不平情事,环环相扣,波浪迭起。
唐芸洲撰的《七剑十三侠(上下)》问世后,续作与仿作纷出,以至于在清末民初形成了一个武侠小说的新流派。这种既贯穿惩恶扬善的传统侠义精神,又闪烁着剑光侠影、亦真亦幻的剑侠小说,不但以其“令人色舞眉飞、拍案叫绝”(江文蒲“初集”序)的奇妙笔墨影响了同代人的创作,而且对于五十年代兴起的以金庸、梁羽生为代表的所谓“新武侠小说”的创作也有着直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