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缪尔是一位天才的发明家,一位激情的探险家,一位著名的生态作家,美国总统罗斯福认为其作品是“可以并存于书架上的自然文学典范”。
《夏季走过山间(精)/轻经典》为翻译家刘英凯经典全译本,全新升级精装典藏版!与《瓦尔登湖》《沙乡年鉴》《寂静的春天》并誉为自然文学四部曲!
| 书名 | 夏季走过山间(精)/轻经典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 作者 | (美)约翰·缪尔 |
| 出版社 |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约翰·缪尔是一位天才的发明家,一位激情的探险家,一位著名的生态作家,美国总统罗斯福认为其作品是“可以并存于书架上的自然文学典范”。 《夏季走过山间(精)/轻经典》为翻译家刘英凯经典全译本,全新升级精装典藏版!与《瓦尔登湖》《沙乡年鉴》《寂静的春天》并誉为自然文学四部曲! 内容推荐 《夏季走过山间(精)/轻经典》是约翰·缪尔在内华达山区生活了三个多月的日记,作者以令人赞叹的笔触,对大自然的由衷的喜爱和深厚的感情,通过细致的观察及本身的一种科学精神,对山区的动植物和自然美景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字里行间流露其对大自然的挚爱与赞美。缪尔的作品自然纯朴,充满了清新的气息。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与羊群一起穿越山麓丘陵 第二章 在默塞德河的北支流露营 第三章 面包荒 第四章 向高山进发 第五章 优胜美地 第六章 霍夫曼山和特纳亚湖 第七章 一次奇妙的经历 第八章 莫诺山道 第九章 血峡和莫诺湖 第十章 托鲁姆涅营地 第十一章 回到低地 译后记 试读章节 第一章 与羊群一起穿越山麓丘陵 在加利福尼亚广袤的中央谷(Central Valley)地区只有两个季节——春天和夏天。春天总是伴随着每年的第一场暴风雨开始,这通常都是在十一月间。几个月后,植被妙境毕现:绿色蓊郁中一片花团锦簇。到了五月底,它们又都了无生气,干燥,焦黄,仿佛每一株植物都已经在烤箱里面烘烤了一番似的。 随后,那些懒散委顿、气喘吁吁的羊群和牛群让人赶往凉爽爽、绿油油的内华达山区(Sierra)的高山牧场。我正渴望着这个时候能去山区,但是由于囊中羞涩,实在没有办法想象怎么能维持我的生计。面包问题对于流浪者是件令人烦扰的事儿。我在为吃喝问题焦灼地冥思苦想,甚至努力地认定我可以学会像野生动物那样生活:一、可以这儿拣点种子,那儿拣点浆果来凑足营养;二、可以摆脱金钱和行李的负累,快乐地闲逛和攀缘。就在这时候,德莱尼先生登门造访。德莱尼先生是一位养羊牧主,我曾经帮他打了几个星期的工。他要雇我和他的牧羊人一起赶羊到默塞德(Merced)和托鲁姆涅河(Tuolumne Rivers)的源头——这恰恰是我最朝思暮想的地方。我当时的心情是,只要能让我到山上去,随便什么工作我都愿意接受。因为去年夏天,我在优胜美地(Yosemite)山区亲自领略过山区的绝好景致。德莱尼先生解释说,羊群会随着积雪的融化,慢慢地顺着绵延的林带往高处走,在所到的最好的地方停上几个星期。我觉得,这正好能让我以营地为中心,向周围8~10英里为半径的距离多来上几次畅快的短途旅行,研究植物、动物和石头。德莱尼先生向我保证,我有完全的自由留在那儿从事研究。然而,我权衡后判定自己绝对不是做这件事的合适人选。于是我坦率地介绍了我的缺点,承认我完全不了解较高山区的地形,不了解那些我们必须要穿越的河流,那些吃羊的野兽等等;简而言之,我担心熊,山狗(coyotes),河流,峡谷和荆棘遍布、令人容易迷路的灌木丛会让他羊群中的一半或者更多的羊都走丢或丧命。幸运的是,我的这些短处对于德莱尼先生似乎微不足道。他说,重要的是得有一个他可以信任的人,能在营地上监督牧羊人工作时做到尽忠职守。他向我保证,那些看似十分棘手的困难在进程中会自然消失;他还进一步鼓励我说,牧羊人会处理所有的放牧活计,我可以研究植物、岩石和风景,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而且他还要亲自陪我们到第一个主营地去,以后还会隔三差五地到更高的营地探望我们,补充供给,看我们的生活如何蒸蒸日上。于是我决定前往,虽然在看到那些憨羊从家里狭窄的羊圈门中一只一只蹦出来,让主人清点数目的时候,心里仍然忐忑不安,担心着,这2?050只羊中有不少会再也回不来了。 我非常幸运,得到一只优秀的圣伯纳德犬(St. Bernard)当伙伴。他的主人,与我只是有泛泛之交的一位猎人,听说我夏天要到内华达山区去,就马上跑来,求我带上他最钟爱的狗——卡洛(Carlo)一起上路。因为他担心如果卡洛不得不在平原地区度过整个夏天,这里的酷热会要了它的命。“我相信你一定会好好待它,”他说,“我也担保它一定会对你有用。所有的山区动物它都熟悉,它会守着帐篷,帮你管羊,在哪一方面你都会发现它既能干又忠诚。”卡洛知道我们在谈论它,它观察着我们的脸,聚精会神地听我们讲话,甚至让我感觉它听懂了这些话。我叫着它的名字,问它愿不愿意跟我走。它直视着我的脸,眼睛里闪烁着奇妙的灵性光辉,然后转向它的主人。它的主人朝我挥了挥手,允许我带走它,又爱抚地轻轻拍拍它,跟它道别。于是它就安静地跟着我走了,似乎它参透了我们所有的对话内容,并且一直就和我熟识着呢。(P1-3) 序言 关于约翰·缪尔的《夏季走过山间——内华达山区盛夏日记》的随想 一、从自己说开去 我的同事和朋友——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何道宽教授最近把他翻译出版的英国学者德斯蒙德·莫利斯的一套3本精装版名著送给了我,其中的一本《人类动物园》指出:“近代以后,人类社群不再是人人熟悉的小型部落,也不再是鸡犬之声相闻的小国寡民,而是人口爆炸的超大型部落。”莫利斯此书在1967年第一版问世时,世界人口是30亿;在第一版和第二版之间的20年时间里,世界人口增加到40亿。从1987年到现在又是20多年过去了,世界人口已经增加到接近70亿。 随着“人口爆炸”,现代都市人最直接的感受是过分拥挤的生存空间以及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2000年,我们一家在深圳郊区买了著名的万科公司开发的一套近有绿树、香花、小桥、流水,远可眺望绵绵群山的“四季花城”新居。装修之后住进来的第一天,我写了旧体诗《题新居四季花城诗八首》,其中的三首云: 1.小楼新住立花丛,远近青山浓淡中。 阳台窗牖向空阔,易迎十里绿春风。 2.花城四季看鲜花,王者香中有我家。 最喜水容山色里,尘嚣隔断近烟霞。 3.青山对面见悠然,远隔嚣尘地自偏。 如此清幽宜隐者,何劳远赴子陵滩。 (注:“子陵”指东汉隐士严光) 然而时移事易,“远近青山浓淡中”的窗前美景已经被新起的楼群全部掩蔽;人工的小桥流水也已经不复当年,或是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或是因为新鲜劲儿过去之后的怠惰,管理处已经很少提供流水,因此除了少数特殊日子,桥下只剩下已显得颇为陈旧的马赛克拼接图案了。当年的“尘嚣隔断”或“远隔嚣尘”也成了不可复得的美好记忆。窗前原来的宁静小街因为两个偌大新区的开辟变得时时人声鼎沸,即使是夜深人静之时也是车声辚辚,汽笛扰攘!夜半无人之时,也会不时有猛然刹车或汽车与不知什么物件相撞而发出的巨响,把人从甜梦中惊醒,有时竟然可能一夕数惊! 面对远离自然、生存空间变得日益局促逼仄、处处纷纷扰扰的现状,我特别渴望山野之趣,渴望满眼蓝天、白云、绿树、鲜花,满耳大自然的天籁之音。去年年末和今年上半年,女儿和我共同翻译了美国约翰·缪尔的《夏季走过山间——内华达山区盛夏日记》。这一过程让我从已经习以为常的心劳形役的生涯中拔擢出来,让每日受到污染的心灵接受了一次纯净大自然的美好洗涤。回忆2009年4月份曾在美国优胜美地(osemite)旅行,而这正是缪尔在该书中仔细描述过的地区,两相印证,尤感亲切。在上网仔细查阅了缪尔的生平以及中外人士对他所著本书的种种评论后,油然而生的感触有如优胜美地山区的道道溪流,在我心中奔涌。一种必须好好介绍缪尔及其著作的不能已于言的冲动攫住了我,使我感到,我必须让自己心中感触的道道溪流也流到万千读者的心中! …… 5.表现了缪尔的诚挚的宗教热情 大科学家牛顿说:“上帝的《圣经》是最崇高的哲学。我从《圣经》中所找到的真理事实多过任何淑世的史书”。大政治家杰弗逊说:“我曾屡次说,且要继续说,精读《圣经》可以造就更好的公民、更好的父亲、更好的丈夫。”在这里,我们不是作《圣经》和基督教的宣传,只是想说,我们可以不信基督教,不信别的宗教,但是我们不能没有如上的真诚信仰。人类一切伟大的信念都来自于信仰,一个信仰真空的国度必然是腐败充斥!必然是对自然环境的无休止的破坏!上文讲到,缪尔自幼接受了严格的宗教训练,他对上帝的信仰是发自内心的纯真热情。例如“在它的光照下,万物都似乎同样神圣,仿佛打开了千百扇窗户让我们看到上帝”(0623);“这是收获颇丰的一天,没有刻意的预计就开始了,又结束了。尘寰中的永恒,仁慈的上帝送给我的一份礼物”(0721);“念及这一点,不由感慨生命的如斯短暂。不过,没有关系。在这样神圣的天国荣耀中哪怕停驻一天,那么生活、辛劳和挨饿也都是值得的”(0804)。而下面的评论尤其令人深思:“这些山丘和树林是上帝的第一圣殿。越是砍倒树木建成各类大小教堂,上帝本身似乎离得越远,身影越是模糊。用石头做的教堂也是一样的后果。”(0724)缪尔在这里把大自然当作“上帝的第一圣殿”,把环境保护、生态保护同上帝的旨意合而为一!而把上帝还原为大自然本身的这一思想正是19世纪斯宾诺莎泛神论的重要思想。我们可以不信上帝,可以不信斯宾诺莎,但是对大自然怀有一颗敬畏之心也是国粹的题中应有之意,“上天有好生之德”以及“天之道,利而不害”是从正面阐述“敬天”的道理;而“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以及“天施地化,不以仁恩,任自然也”都是强调要尊崇自然之道,不要一味地追求“人定胜天”,一味地“与天奋斗,与地奋斗”,一味地“向大自然进军,向大自然索取”!我们现在从理性上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已经有了明确的认识,重要的是不要“口惠而实不至”,要超越一时一地的经济利益,在促进人与大自然的和谐方面一点一滴的具体行动中,作一丝不苟的努力。在这个领域,约翰·缪尔的思想是全人类的精神食粮。让我们把它也当作普世价值,从中不断地汲取营养吧! 刘英凯 2010年5月3日于深圳 后记 《夏季走过山间——内华达山区盛夏日记》 约翰·缪尔的山间日记——My First Summer in the Sierra已有3个译本(最近在网上发现,又有新译本出现,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但是手头不备,无法置评)。3月28日晚上6点05分,我把我们的新译本全部校读完毕。校读的过程催生了不少感触。之后,我又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把最终凑齐的3个译本认真逐字拜读,这期间又有了一些新的感触。 一、关于翻译和复译的若干基本原则 以上3个译本因为种种原因都有不少误译,限于篇幅我们只谈具有普遍意义的几个重要问题,而且每个问题一般只举1个英汉对照的例子进行分析和说明。为求严谨,我在每个汉语例子后边的括号里面都标有P.和阿拉伯数字,以示该例子在所属译本中的页数。 1.翻译首先要吃透原文 缪尔的原书大体上属于文学文本,翻译文学文本的难度大于翻译普通文本,而作为多学科的科学家,缪尔用了不少科学术语,这又增加了译者的理解难度,因此译者稍一粗心就会产生误解。例如,“……or the sod was full of blue gentians and daisies,kalmia and dwarf vaccinium, calling for recognition as oldfriends……”三联版的译文是:“因为草地上开满蓝色龙胆、雏菊、山月桂和矮雏菊,它们都已成为我的老朋友,非得驻足问候不可。”(P.198)当代世界版(下称当代版)译为:“路边的草地上长满了蓝色龙胆、雏菊、山月桂和矮雏菊,我不停地驻足问候这些老朋友。”(P.90)人民文学版(下称人文版)的译文是:“草甸上茂密地生长着蓝色的龙胆根和雏菊,以及美国石楠和矮雏菊,它们是需要打招呼的老朋友。”以上3种译文都把“calling”这一现在分词的逻辑主语误解为“我”。我们只要仔细阅读就会发现,无论这句话还是前前后后的语境都已经昭示:“calling”的行为发出者只能是那几种花,而绝不是“我”。而且常识告诉我们,一个成年人只要精神正常,就不会向花“问候”或跟花“打招呼”,甚至“不停地驻足问候”。纠正3种译文的误解,我们的新译文是:“草地上长满了蓝色的龙胆根、雏菊、美国石楠和矮越橘,它们像老朋友一样跟我打招呼致意。”(“recognition”不该理解为“承认”,而是“致意”,有陆谷孙词典P.1525第4个定义为证)把植物在风中的摇摆“拟人”为跟人打招呼是修辞手法,可以增加文学情趣,这在文学作品中十分常见。 2.在英语同形同音异义词的语义选择中必须十分小心 …… 我要感谢我在深圳大学的同事Susan King博士。她在解决我校读的过程中碰到的疑问方面,对我帮助甚大!有的词汇在所有词典上都找不到,她会立即指出这是个苏格兰词汇,并立即告诉我它的含义。我发现旧译本有的句型似乎有理解上的错误,但是没有把握敲定,经过她的确认,我的笔落下来就没有丝毫的忐忑了。她给我解答的问题有100个以上,而且她的回答有2/3都是通过电子媒介。我发去问题,绝大部分都是当日就得到回答!我要向她致以衷心的谢意! 书中有5个英语典故。由于数量太少,我们没有采取脚注的形式,而是在文内加上解释性说明予以译出,然后紧接着附上英文原词,例如7月8日日记中的“可是它们在饥饿难耐状况下竭力奔跑的表现与圣经中所述的因为有了鬼而坠海而死的‘加大拉猪群’(Gadarene swine)相去无几”。其中黑体字就是我们的解释性说明。 书中还有为数不少的植物、动物、矿物以及不常见的地名、人名,我们没有设置索引,因为那样太间接,会给阅读造成障碍。我们学习三联版和人民文学版的做法,直接在英语原词后面加上带括号的英文单词。 我们还要向三联版的译者陈雅云女士致以衷心的敬意,虽然她的译本中有不少理解上的失误和推敲不够的缺憾,但是她作为首译者的筚路蓝缕之功不可抹杀!此外,她除了在正文中给专有名词后加上括号,内附英文单词之外,还在书的末尾专门附上了台湾大学植物系郭城孟教授的《植物译名索引》。我们在确定植物译名时从中受益不浅。 我们特别要向北京创美时代国际文化传播公司表示敬意,该公司的总负责人表示他们出这一类书不是为了赚钱,而是出于社会责任感和人文情怀,因此,在缪尔的山间日记已经有了4个译本的情况下,他们还乐于再次出版新的译本,这充分地体现这一公司宏阔的精神视野和美好的人文追求!他们可贵的价值观和对我们的信任是我们认真做好这份翻译工作的力量源泉。 刘英凯 2010年4月16日于深圳 书评(媒体评论) 以其对美国风景丰富而文彩四射的描述,对植物、树木和岩石博学的编目,对自洪荒时代以来沧海桑田的直觉的再创造式的地理叙事,缪尔吸引了现代读者的注意力。 ——《环境主义者书架》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