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邵伯镇/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
分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作者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邵伯镇,东临京沪高速公路,南卧扬粟高速和宁启铁路,西傍京杭大运河,北与高邮市接壤。邵伯湖是国家级AAA级风景旅游区,邵伯镇先后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徐耀新主编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邵伯镇》是一本休闲旅游读物,在尊重真实性与兼顾可读性的基础上,向读者全面展示了邵伯镇的历史文化以及风土人情。

内容推荐

21世纪是品牌世纪。文化建设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打造文化品牌,使之走入群众、走进市场、走向世界。近几年来,江苏文化系统致力于打造“精彩江苏”文化品牌,传承精彩、传播精彩、创造精彩,把江苏的精彩传向全国和世界。围绕打造“精彩江苏”文化品牌,“精彩江苏”丛书应运而生。本丛书包括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地方戏曲、江苏画派、博物馆、红色文化、民风民俗、江苏的桥、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年老店、饮食文化等十个系列。丛书以“口袋书”的形式,以江苏特有的文化风貌为内容,以文字、图片为呈现手段,讲好江苏故事,弘扬优秀文化。

徐耀新主编的这本《邵伯镇》就是该系列丛书之一。

本书是一本通俗读物、休闲读物,它不同于一般的学术著作。编者们力图运用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语言,全面介绍邵伯镇的精彩之处,引领读者前往旅游观光。在那里可游、可看、可怀古、可探幽,可选购富有特色的物产,也可领略当地的民俗风情。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太傅埭开流福泽 舟车孔道清明图

 第一节 埭起肇兴

 第二节 建镇历史

 第三节 建制沿革

第二章 我有扬州鹤 谁存邵伯棠

 第一节 风景名胜

 第二节 历史遗存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三章 群贤翰墨思元祜 六代风流续谢公

 第一节 传说掌故

 第二节 民风习俗

 第三节 邵伯关食

第四章 名流人杰竞璀璨 化雨甘棠桃李秾

 第一节 进士与举人

 第二节 甘棠人物

 第三节 历代名人与邵伯

第五章 古今并谐相辉映 重灿明珠系运河

 第一节 古迹新貌

 第二节 古韵新风

 第三节 古镇新景

 第四节 旅游线路

参考书目

后记

试读章节

邵伯湖

邵伯湖(图8)又名“棠湖”,古属三十六陂。唐宋以后,扬州至淮安一线,有36座大小湖泊连绵不断。清代邵伯湖西大堤外有楼阁名“三十六湖楼”,登楼远眺,湖上风光尽收眼底。清人何俊《登三十六湖楼》诗:“望中惟一别,风露浣清秋。三十六湖水,苍茫吞一楼。波平鸥鸟适,滩远荻花稠。此境红尘隔,萧间称雅游。”其旷远萧散最能道尽湖西景状与登临胸臆。

邵伯湖风光绝佳,临河大堤绿树成荫,柳枝摇曳、水杉高立。临湖远眺,帆影点点,鸥鹭翻飞,亦能勾起游人的思古情怀。明代赵鹤《过邵伯湖》诗云:“湖口人家住处幽,桃花溪下晚驱牛。水耕谁信为农苦,春望何妨作客游。落日波声浸短竹,平沙风色带眠鸥。送行最爱长堤柳,直到官河绿未休。”清代学者钱大听过邵伯也曾有诗云:“泽国微茫长绿芜,薄游踪迹感羁孤。疏钟夜火盂城驿,官柳长堤邵伯湖。往日漂流悲雁户,只今村落足鱼租。波光面面清于镜,得似沙鸥稳宿无?”

邵伯船闸

景区位于淮河、运河入江要冲,这里历代曾建有各种不同的过船设施:东晋谢安建筑的邵伯埭、唐代的斗闸、宋代的“西河船闸”、明代的“邵伯六闸”及民国二十三年所建由蒋介石题名的老船闸。现在的邵伯复线船闸主体建于1959年和1982年,是京杭运河上重要的水运工程,年通载量已逾8000多万吨、45万艘次。

民国二十三年(1934),国民政府决定用“庚子赔款”的减免款在邵伯、淮阴、刘老涧三地建新式船闸,二月,邵伯新式船闸破土动工。闸址选在邵伯镇古运河西岸。闸室宽10米,长100米,上下游最大水位差为7.7米。闸门钢制,附设开关井,以四人之力手摇启闭,即可开关自如。

民国二十五年(1936)11月,邵伯新式船闸建成通航,历时两年零九个月,实用国币87.8万余元。建闸期间,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立法院长孙科、党政要员陈果夫亲临视察。通航之日,孙中山先生长子孙科亲率各部委和省府要员到场剪彩。蒋介石亲笔书写“邵伯船闸”四个大字,高嵌于朝北的船闸正面。

1958年,邵伯在原老船闸之西建造了一座新型船闸。闸室宽20米,长230米,年通行量为200万吨,闸门启闭,全由电脑自动控制,既安全迅速,又省时省力。

1984年,作为国家“六五”计划重点建设项目之一的邵伯复线船闸,在邵伯大船闸之西又一次破土动工,1987年12月15日建成通航。该闸室长度仍为230米,宽度却扩展,1123米,可容纳干吨级船只自由驰骋。

邵伯船闸方圆辽阔,闸区内古木参天,绿树成荫,树形奇特,千姿百态。广玉兰、白玉兰、樱花、桂花、牡丹、芍药,奇花异卉,迎风怒放,蜂飞蝶舞,异彩纷呈。假山水池,点缀其中,亭台楼阁,错落有致,不是公园胜似公园。漫步其间,恍如置身于江南园林。(图9)

河东湖泊

运河之东,有荇丝、艾菱、星荡等湖泊,但均已围垦。

艾菱湖,位于邵伯镇东3.5公里处,呈菱形,盛产鱼虾、菱(当地称“大甲马”)。南朝齐建武五年(498)即有“遏艾菱湖水,立裘塘屯”之记载。原来湖泊南北最长处5公里,东西最宽处2.3公里,面积6.97平方公里,属里下河洼地河道型湖泊。“湖水阔无际,苍茫兼落晖。客帆东北下,水鸟来去飞。”这是清代江都诗人程湄行经艾菱湖所留下的诗句。1955年筑圩垦殖,成为邵伯镇的一个村。

荇丝湖又名“恒子湖”“封塞湖”,湖中生有“荇菜”,嫩时可食用,群众俗称“荇丝草”,湖因而得名。

1955年9月筑圩垦殖,围垦辟为农场,现已成为研究繁育水稻良种的基地。江都诗人郭元针曾作过一首《封塞湖牛鸣双村》诗,其中前四句是:“石架瓜篱白竹门,桔槔声歇打场喧。老农八十今闲得,捕虱残阳倚废垣。”反映了当时湖边农村的悠闲情景。(图10)

P14-19

序言

邵伯镇,东临京沪高速公路,南卧扬溧高速和宁启铁路,西傍京杭大运河,北与高邮市接壤。属江淮冲积平原,是淮河入江尾间,又是南水北调渠首,水资源极为丰富。

“东西南北四湖通”促进了邵伯的繁华,老街“四方商贾集如云,直到三更户不闭。岸上杂迟人语喧,灯光灿烂如星悬。”建镇1600年来,积淀下丰厚的文化遗产,是运河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邵伯湖是国家AAA级风景旅游区,邵伯镇先后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全国重点镇”。

后记

本书是一本通俗读物、休闲读物,它不同于一般的学术著作。我们力图运用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语言,全面介绍邵伯镇的精彩之处,引领读者前往旅游观光。在那里可游、可看、可怀古、可探幽,可选购富有特色的物产,也可领略当地的民俗风情。

此书的编写,得到了江苏省文化厅、江苏省文物局、江苏人民出版社、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与邵伯镇市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和指导;董记、朱友光、罗志、陈瑾等提供了图片资料;管世俊、赵亮、马晓平为本书统稿;书中引用了部分已经出版或发表过的关于当地历史、文化、艺术、科学的专著、志书、文章的相关资料;我们还得到了其他热心宣传精彩江苏、精彩邵伯镇的相关群体和个人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谢意。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加之时间较为紧迫,书中难免会出现疏漏和不足,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8年2月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13: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