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为何总插在“牛粪”上
古代诗人石崇的作品《明君怨》中,将王昭君写成了颠沛流离、任人摆布的怨妇形象。在石崇的笔下,昭君活脱是被迫出塞的悲催典型。他形容昭君离开汉宫时的气氛是“仆御涕流离,辕马悲且鸣”,昭君也“哀郁伤五内,泣泪湿朱缨”。昭君即将远离故土,身至异乡,虽然贵为阏氏,但始终因为对方是蛮夷之地而认为“殊类非所安,虽贵非所荣”……最后石崇还借昭君的口写道“昔为匣中玉,今为粪上英”,这大概是鲜花与牛粪的最早比喻。
鲜花插在牛粪上,这在生活中常常可以见到,美女嫁给了让人跌破眼镜的男士,一些帅哥也有可能选择了比自己年纪大、相貌一般的女性,这在一定程度上恰恰体现了博弈论中的纳什均衡。
纳什均衡用最简单的解释来说,即如果对方的策略是确定的,那么我的策略是最优的;而如果对方的策略是不肯定的,那么我的策略就很难是最优的……有一个ABCD男女理论,A代表最优秀,D代表最差。由于男性的节制性偏向,所以在选择异性的时候常常降低一个档次,所以实际社会中的典范完配是A男配B女,B男配C女,C男配D女,而A女与D男轮空。这个时候发生了两个确定性:A女(鲜花)确定D男(牛粪)是没人要的,而D男确定A女是追不到的。
这种确定导致了两个最有可能的均衡策略:最优秀的A女如果在某种情形下选择了D男,则D男一定会欢喜地接受;而如果条件最差的D男去追A女,则应该是无所收获的,但反正A女和D男都没人要,则互相追不追都一样不会有损失,所以最终两个人在一起的可能性加大……
在纳什本身的假定情景下,A、B、C、D四位男士看到A美女的时候,都觉得大家会去追那个A美女,所以每个男士都在心里盘算追到A美女的可能性最低,不确定性最强,所以为了防止自己“赔了夫人又折兵”,每个男士最后都会选择去追比自己稍微差一些的普通美女。而普通美女与一类的美女比拟,也知道本身的差距,在有确定的追求者时,会采取机智的逢迎策略,因此一般美女对于很多人来说更具吸引力,结果导致A美女无人敢认真追的尴尬境地。
将男女反过来,这一定律也是行得通的。
除此之外,纳什假设中没有斟酌一类情况,就是增添有高度不确定性的花心男的存在。这个花心男很可能条件十分优越,是A类的男士,甚至是“超A男”。这类男士拥有众多的资源,A、B、C女都可能是他的追求对象。花心男除了符合优良男士的诸多外在条件外,由于某种无意与任何一女成为长期确定组合的心理,所以在分寸上更懂得拿捏,气质上更有潇洒性,而花心经验又使其比较了解女性的心理,并知道怎样把持自己。花心男自然是成功率极高的,在追逐了A、B、C女之后,又成功地将她们抛弃,当其中的A女上钩后,又发现了花心男的不确定性和不靠谱,绝色的A女伤心欲绝,她们被抛弃之后情绪的懦弱性使她们最终选择了那本无可选择或毫无盼望的D男(牛粪男),“鲜花插在牛粪上”正式成立。
生活中,鲜花插在牛粪上的案例层出不穷,在电影《怪物史莱克》中,美丽的公主也与绿色的外星怪物产生了感情,这说明“牛粪”也许有着自己更独特的魅力。对于鲜花本人来说,比起插在花瓶里不断地走向枯萎,或者插在可乐里产生化学反应致死,远不如插在牛粪上更科学、更理性一些。
这一观点虽然让人难以接受,却也是一条符合美学原则的规律。其美学原则可列举为以下几条:
(1)早在畜牧业发达的时期,草原上的人们常常把脚插在牛粪里取暖,所以看似不起眼的牛粪,实际上使人感觉暖和、舒服。因此,鲜花插在牛粪上永远不会受到“冷遇”。
(2)牛粪不仅有水分,而且营养丰富。它能更好地滋润鲜花,使其得到更好的绽放,插在牛粪里的鲜花远比养在花瓶里务实、长久。“花瓶式”的男人没有几个能积攒财富与人脉,可谓中看不中用。
(3)“牛粪”朴实无华,不端架子,平易近人,使人感觉能够亲近。可能有些异味,但习惯了之后几乎就是青草的芬芳。
(4)牛粪实用,晾干之后用处更多,可以取暖,烤牛羊肉,烤出的牛羊肉味道最地道,是上帝赐给人类“过冬”的首选燃料。
(5)“牛粪”不会朝三暮四,也不易吸引异性的注意,相对更加牢靠。
(6)鲜花插在牛粪上,最初会让人们觉得不和谐、不美,但这种不和谐也只是暂时的,鞋子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牛粪”很可能就是“鲜花”最合适的港湾。
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