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经典点亮儿童的童年是本丛书的宗旨。在这套丛书中,我们精心选择了10部具有代表性、影响深远的文学作品:《小王子》《老人与海》《鲁宾逊漂流记》《海底两万里》《小飞侠彼得·潘》《柳林风声》《爱的教育》《吹牛大王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绿野仙踪》,它们或收录于新课程语文教材,或列入义务教育课外阅读书目,是公认的少儿必读书。丛书的译者、编者都是从事语言研究、文学研究及教育培训的专家学者,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丛书的编译准确流程,可读性很强,部分稍显深奥的品种,配有插图与赏析,方便小读者阅读使用。本册为埃·拉斯伯、戈·毕尔格著的《吹牛大王历险记》。
埃·拉斯伯、戈·毕尔格著的《吹牛大王历险记》是拉斯伯和毕尔格两位作家根据18世纪德国男爵明希豪森所讲的故事,经过再度创作而写成的。《吹牛大王历险记》通过讲述明希豪森的旅游历险故事,刻画了一个既爱说大话,同时又具有机智、勇敢、正直、热情等可贵品质的神秘骑士形象。其中大多数故事情节夸张、荒诞离奇、风趣幽默、想象大胆,使人读来忍俊不禁。
第一章
男爵先生的第一次海上探险——一场风暴的浩劫;勇斗雄狮和鳄鱼。
在我正式长大前几年,脸上开始冒出毛茸茸的小胡须。换句话说。那会儿,既算不上成年男子,也不再是个乳臭未干的小男孩。平常与人交谈时,我时常表达出自己想外出闯荡,去看看这个世界的强烈愿望,却遭到父母的强烈反对。虽然父亲年轻时也曾四处旅行,但是他一直不愿放我出远门。直到我结束精彩纷呈的旅程,回到家中,他们仍对此充满担忧。
我的一位表亲对我一直青睐有加,经常夸赞我是个有为青年,并且,他常常讲述一些探险故事,来满足我的好奇心,令我蠢蠢欲动。终于有一天,他发挥超然卓群的口才,竟然说动父亲,同意我跟他一起去锡兰(斯里兰卡)的一座岛上旅游。他的叔叔是那座岛的总督,多年来一直定居在那里。
我们与荷兰国王的派遣队一起,从阿姆斯特丹出发。旅途十分顺利,一路平安无事,唯一值得一提的,便是在半路上遇到一场前所未有的大风暴。途中,我们抛锚停船,登上附近的一座小岛,补给燃料与水源。岛上的树木高耸人云,挺拔粗壮。
不料,突然间狂风肆虐,乌云密布,只看见天空中电闪雷鸣。树木经不住风暴的摧残,都被连根拔起,即使是一些重达几吨的大树,也被抛到九霄云外,像飞鸟的羽毛一样,在离地至少5英里高的半空中,飘飘荡荡。
然而,飓风平息后,它们又奇迹般垂直落入原本的树洞中,重新扎根,丝毫看不出刚刚经历过风暴的痕迹。但是,唯独一棵最为高大的巨树,情况有所不同。暴风来临时,刚好有一对农民夫妇正在树上采摘黄瓜(不错,这座岛上的蔬果都长在树上),夫妇俩都非常憨厚老实,已经上了年纪,没来得及下树,只得紧紧抱着树干,任由狂风将他们连同大树一起卷入空中。但是,在下降过程中,由于他们的体重使树干失去平衡,所以,整棵树是横着掉下来的,并没有落到原本的坑中。不过,幸运的是,它刚好砸中这座小岛的酋长,使他当场毙命。当时,酋长正慌忙逃出自己的府宅,穿过花园,准备去防空洞中避难,谁知天降大树,正好落在他头上。
大家肯定正在想,我怎么这么残忍,一个人被砸死,我居然还说幸运!在这里,我得向你们解释一下。这位酋长性情贪婪暴虐。没有父母兄弟,更没有妻妾子女,岛上的居民在他的横征暴敛和雪压霜欺下,食不果腹。他从大家手中抢去的粮食物品,宁愿烂在仓库里,也不拿出来救济穷苦的人民,任由他们在贫困中辗转反侧。“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用来形容岛上的现状最是贴切不过。虽然,暴君的死亡是个意外,但是,人们对那对夫妇仍然感恩戴德,为了报答他们救人于水火的恩情,纷纷推举那个丈夫为新任酋长。 后来,我们修好在风暴中遭受创伤的船,便与新酋长和酋长夫人告别,向着目的地,扬帆起航。6个星期后,顺利抵达锡兰。在那儿,我们感受到真挚的友谊与热情的款待,这让接下来的旅行变得格外有趣。
抵达锡兰两周后,总督的弟弟邀我与他一同狩猎,我欣然同意。他身材高大,体格健壮。虽然当地气候异常炎热,但他早已习以为常,而我对此极不适应,没走多久,就已气喘吁吁,汗流浃背。我们徒步穿越一片茂密的森林时,他轻而易举地就把我远远抛在身后。P3-5
有的光转瞬即逝,有的则较为长久,耀人眼目,比如阳光和星光。文学作品亦如是,比如那些文学经典,过去很多年,当你重新捧读,仍会被它的魅力深深折服。即使是在夜晚,你的心也亮如白昼。
有的事情可以缓缓再做,但阅读不行。年轻的时候记忆力好,看什么东西都不容易忘。再小一点,满身都是好奇,信息的仓库房间宽大,很容易储存。等到了一定年龄回头看,能记得住、背得过的文字,大都是小时候阅读过的。
从小爱上阅读,从小就读文学经典,渐渐养成习惯,慢慢理解生活和世界,是一件特别美好的事情,也是不能丝毫有所拖延的。孩子认识到这一点,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很多大人要首先认识到这一点。
之所以重新来翻译这些耳熟能详的作品,不是对过去那些权威译著的不敬,而是想换一个更为朴素与新鲜的姿态,进行一次新的学习。当然,也不排除对那些为数不少、不负责任译作的疏离,免得它们误导了我们的孩子。
这套书的译者中,有学者,也有学子,有的年至天命,也有的不到弱冠、桃李之年。其中,王佳存先生在中国驻美大使馆工作多年,不仅常年研习中外语言,有译作多种,且认真异常,丛书有他帮助把关,质量无可忧虑。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为使丛书规模大致接近,个别篇幅过多的,部分章节进行了删减,而另几本页码较少的,或配插图,或加赏析,或附原文,只为更贴近孩子的阅读实际。
名著之名,在于有光。好的翻译,就是让那些光不要丢失。这是我们努力的目标,也是我们恳切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