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区域经济联盟组织机制研究--以成渝经济区域为例/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丛书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作者 靳景玉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目录

丛书序

前言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成果述评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述评

 1.3 本章小结

2 合作性组织分析

 2.1 国家(地区)与国家(地区)之间的合作性组织介绍

 2.2 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合作性组织介绍

 2.3 产业与产业之间的合作性组织介绍

 2.4 合作性组织结构分析

2.4.1 控股公司制(H型组织结构)

2.4.2 直线职能制(U型组织结构)

2.4.3 事业部制(M型组织结构)

 2.5 合作性组织形式分析

2.5.1 城市群运行中组织制度缺陷及其影响

2.5.2 城市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5.3 城市联盟是城市群的组织形式

 2.6 本章小结

3 区域经济联盟的形成分析

 3.1 区域之间的竞争行为分析

3.1.1 区域之间竞争行为的原因分析

3.1.2 区域之间竞争的理论模式

3.1.3 区域之间竞争的策略框架

 3.2 区域之间的合作行为分析

3.2.1 区域之间合作行为的原因分析

3.2.2 从“友好合作”到“区域经济联盟”的变迁

 3.3 区域之间的竞合行为分析

 3.4 区域经济联盟形成机制

3.4.1 基于资源理论的区域经济联盟形成机制

3.4.2 联盟伙伴的选择机制

 3.5 本章小结

4 区域经济联盟的运作分析

 4.1 区域经济联盟的实现与价值创造分析

4.1.1 区域经济联盟的实现

4.1.2 区域经济联盟的价值创造分析

 4.2 区域经济联盟的维护机制

4.2.1 信任机制

4.2.2 协调机制

4.2.3 奖惩机制

 4.3 本章小结

5 区域经济联盟的动力分析

 5.1 区域经济联盟的动力系统

5.1.1 区域经济联盟动力的构成

5.1.2 区域经济联盟的主体

5.1.3 区域经济联盟的弓弦箭模型

 5.2 区域经济联盟的协同理论分析

5.2.1 协同理论的基本理论

5.2.2 区域经济联盟的协同学分析

5.2.3 区域经济联盟的自组织运动及演化过程

 5.3 本章小结

6 区域经济联盟组织分析

 6.1 区域经济联盟组织的发展与内涵

6.1.1 区域经济联盟的产生和发展

6.1.2 区域经济联盟的内涵

 6.2 区域经济联盟组织机制的理论分析

6.2.1 联盟组织机制的理论分析

6.2.2 组织机制的内涵

6.2.3 合作性组织机制

6.2.4 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形式

 6.3 区域经济联盟的动因

6.3.1 外部驱动因素

6.3.2 内部驱动力

 6.4 区域经济联盟的效应与作用

6.4.1 区域经济联盟的效应分析

6.4.2 区域经济联盟是提高区域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6.5 本章小结

7 区域经济联盟的博弈分析

 7.1 区域经济联盟的静态博弈分析

7.1.1 区域经济联盟的利益分配

7.1.2 区域经济联盟的合作动力机制模型研究

 7.2 区域经济联盟合作的进化博弈分析

7.2.1 基于报酬率分配下的区域经济联盟进化博弈模型

7.2.2 带有位势优势掠夺下的区域经济联盟进化博弈分析

 7.3 区域经济联盟的平衡与稳定条件

7.3.1 基于报酬率分配下的区域经济联盟进化博弈模型的稳定分析

7.3.2 带有位势优势掠夺下的区域经济联盟进化博弈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城市联盟的经验实证

 8.1 实证研究设计

8.1.1 调查量表的形成

8.1.2 实证研究数据采集

 8.2 城市联盟发展的动因

 8.3 城市联盟的组织管理形式

 8.4 影响城市联盟稳定发展的因素

 8.5 本章小结

9 成渝经济区区域经济联盟的实证分析

 9.1 成渝经济区概况

9.1.1 成渝经济区资源概况

9.1.2 成渝经济区产业基础

 9.2 成渝经济区区域产业关联度分析

 9.3 本章小结

10 成渝经济区区域经济联盟——中国经济第四极

 10.1 三大经济区简介

 10.2 成渝经济区的发展历史

 10.3 成渝经济区的现状特征

10.3.1 经济基本面发展状况

10.3.2 形成一批有较大影响力的特色产业市(区)

10.3.3 合作共建西部地区一级经济区

 10.4 成渝经济区产业结构特征分析

 10.5 成渝经济区的发展优势

 10.6 成渝经济区的发展规划

 10.7 成渝经济区的发展意义

 10.8 本章小结

11 成渝经济区区域经济联盟组织机制分析

 11.1 成渝经济区区域合作性组织分析

 11.2 区域经济联盟的组织机制设计分析

11.2.1 城市联盟的组织形式

11.2.2 城市联盟的模式

11.2.3 城市联盟的设计原则

11.2.4 成渝经济区区域经济联盟组织机制的顶层设计

 11.3 成渝经济区区域经济联盟动力分析

 11.4 成渝经济区区域经济联盟的发展

参考文献

内容推荐

成渝经济区的发展战略上升到国家发展层面,将其打造中国第四经济增长极,将为中国经济新一轮快速发展添加新的强有力的发动机。

靳景玉著的《区域经济联盟组织机制研究--以成渝经济区域为例/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丛书》对不同行政级别,不同经济结构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盟采取何种组织形式进行分析,以交易费用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与博弈论、区域经济管理理论、组织理论为理论基础,揭示了区域经济联盟组织机制形成过程中其实质就是一个多方利益博弈的过程。区域经济联盟的平衡与稳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而联盟方的博弈均衡点是构建其组织结构的重要依据。本书以成渝经济区和成渝城乡统筹试验区为样本,对其产业联盟进行实证分析,形成经济区域联盟组织机制理论及顶层设计。

本书对区域经济研究者,高年级本科生及研究生都有阅读价值。

编辑推荐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产物,是生产力要素和现代化因素最密集的地区,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集聚中心。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新的城市不断涌现,城市由少到多、由分散孤立到聚集成片,不断聚集和扩散,形成新的城市空间结构,重新形成多个城市群。城市化进程推动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经济发展促进城市化进程,城市间的联系也愈加紧密,城市之间的合作博弈时代亦随之来临。城市之间的合作博弈产生城市联盟,城市联盟成为提高城市竞争力、发展城市经济的有效途径,是城市群组织制度创新。城市联盟很好的解决了不同区域、不同行政级别城市之间的合作关系。靳景玉著的《区域经济联盟组织机制研究--以成渝经济区域为例/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丛书》通过对成渝经济区联盟组织的研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4: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