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性情魏室(曹氏家族传)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杨益//郑嘉伟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历史上曾经有一些小姓干出惊天大事的历史奇迹,曹氏家族就是其中之一。由杨益和郑嘉伟共同著写的《性情魏室(曹氏家族传)》一书和“司马家族”“慕容家族”一起,以家族史的形式,通过家族的兴衰讲述整个三国两晋时期的历史,可以说,用一个全新的角度阐述了这一时期,是一种创新。

曹氏家族在历史上的名声响当当,本书从曹氏家族的源头开始,再简单叙述曹氏家族的曹参等名人之后,重点介绍以曹操、曹丕、曹叡、曹髦等曹家天下为开始,讲述从曹魏政权的建立和灭亡的全过程。之后,简单介绍北宋、民国等时期的曹氏名人。

内容推荐

由杨益和郑嘉伟共同著写的《性情魏室(曹氏家族传)》一书主要讲述三国时期曹魏政权的政治、军事、经济、外交、人物故事等。全书分为七章,第一章为三国之前曹氏知名人物;第二章到第六章讲述了曹操、曹丕之后历代曹魏政权的曹氏家族人物的经历;第七章讲述了两晋之后曹氏知名人物。同时,内含姓氏知识、成语知识、历史知识等多方面的知识块。

目录

第一章 曹姓起源与早期曹姓

 1 性情国家性情姓

 2 不按常理出牌的男人

 3 循规蹈矩的丞相

第二章 乱世奸雄夸风流——曹操

 1 爷爷是个大太监

 2 会玩的熊孩子

 3 报国的梦想

 4 生死的考验

 5 屈辱的居住证

 6 重振旗鼓

 7 杀父之仇

 8 无家可归

 9 绝望中的曙光

 10 百废待兴

 11 东征西讨

 12 决战的前夜

 13 坚持到底

 14 一群无形的敌人

 15 永别了,袁本初!

 16 三分天下的焰火

 17 永别了,荀文若!

 18 永别了,汉征西将军曹侯!

 19 你永不是周文王

第三章 煮豆燃萁的兄弟——曹家第二代

 1 忧心忡忡的长子

 2 奋不顾身的将军

 3 才高八斗的才子

 4 “影帝”曹子桓

 5 不争气的爱子

 6 斩草除根

 7 称象神童

 8 魏讽之叛

 9 攘外安内

 10 巾帼不让男儿

 11 自恋还是叔嫂恋?

 12 坐山观虎斗

 13 扬武青徐擒臧霸

 14 九品中正立国策

 15 建安风骨

 16 早逝的开国之君

第四章 曾经年少无梦追——曹叡

 1 曹丕差点戴绿帽子

 2 丧母的幼鹿

 3 忍辱负重讨公道

 4 坐定天下四方事

 5 少年驭朝

 6 浮华案

 7 最怕家贼常惦记

 8 托孤之臣又选谁?

第五章 开一国的将军们——曹魏宗室众将

 1 舍得命舍不得钱

 2 无敌“神龟”

 3 过度自责的孝子

 4 四平八稳的西线司令

第六章 困于皇位的群星——曹魏的没落

 1 浮华首领

 2 冒进的改革

 3 逞强的代价

 4 权力的顶峰

 5 高平陵之变

 6 郁闷的傀儡

 7 夹着尾巴登基

 8 话中有话的课堂

 9 灯蛾的辉煌

 10 最后一位曹姓皇帝

第七章 三国之后的曹氏

 1 老好人将军

 2 西贼闻之心胆摇

 3 红楼玉园生宝玉

 4 从布贩到总统

 5 曹氏郡望堂号

 6 曹魏皇室主要人物关系

 7 曹氏家族大事年表

后记

试读章节

1 性情国家性情姓

“曹”是中国人常见的姓氏之一。这个姓氏的起源主要有两支。其中一支源自于颛顼后人。“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有一个曾孙叫吴回,吴回又生了个儿子陆终。陆终六个孩子当中的老五名字叫晏安。晏安后来以曹为姓,成了曹氏家族的祖师爷。曹安建立了一个部落国家,称为曹国。夏商时期曹国屡遭打击,最后搬迁到山东定陶一带。

小贴士:威猛的祖师爷

传说顓顼帝的玄孙陆终在鬼方娶了个老婆。老婆怀孕三年都没能把孩子生下来。没办法,陆终只好自己动手。他拿了把刀子.在老婆左肋划了一刀,掏出来三个娃娃,又在右肋再划一刀。又挖出来三个娃娃。也不知道如花似玉的鬼方妹子被自家老公这么划两刀后有没有活下来,总之陆终先生盼星星盼月亮,总算是“三年抱六”,得偿所愿了。

曹氏的另一支源流则是西周王室。周武王姬发灭掉商朝以后,把诸位兄弟、功臣叫到一起,开始分地。姬发把曹安的后人改封为邾国(山东邹县一带)。空出来的曹国就封给弟弟姬振铎。为了纪念祖先,姬振铎的后人也以曹为姓。秦汉以后的曹氏,大多数都是姬姓的后人。

曹国是个三流小国,在春秋时期的混战里,曹国并没能掀起什么大风浪,经常担任“联合军”中的一员,随着大伙儿打这个,打那个,还吃了不少败仗。在各国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时代里,曹国的君主们终究没能保住祖先的产业,迎来亡国的悲惨结局。

不过,国家虽小,曹国君主们却颇多性情中人,经常干一些潇洒得匪夷所思的事情。比如说春秋中期有位曹共公,他这天吃饱了没事干在宫里待着,忽然有大臣报告,说是晋国的公子重耳流亡路过,问老大要怎么接待?

晋国是当时的一流大国,曹国得罪不起。但曹共公想,说你是晋国公子,都混到流亡要饭的地步了,我何必还要拍你的马屁?招待你还要花钱,多不划算。这时,却有个近侍低声对曹共公说:“老大,听说那重耳公子的肋骨是连成一块的,这种稀奇,可是平时花钱都看不到的哦!”

曹共公一听立刻来了兴趣,赶紧吩咐臣子把重耳公子迎接进来,安排了些粗茶淡饭招待,随后郑重其事地烧了一大桶热水,请重耳公子洗澡。

那重耳公子吃了饭,不见曹国君主出来迎接,正在纳闷,仆役送来一大桶洗澡水。重耳奔波了这么远,浑身汗臭,倒也正想洗个澡,于是脱得一丝不挂,准备下水。

这时,却看眼前一花,几个人掀开帘子,走了过来,站在身边指指点点:

“哎哎,你看,真的是一块呢!”

“啥眼神,明明还是有分开的。”

“但是好平啊。”  “这几个钱花得值,以前真没见过。”

重耳定睛一看,却是曹共公和几个宠臣嬉皮笑脸地过来围观,气得七窍生烟,赶紧抓起衣服挡住身体,一溜烟跑了。

风水轮流转。没过几年,重耳回国继位,成为春秋五霸中的晋文公。几年前曹共公偷看他裸体的耻辱,岂能忘记?于是晋文公出兵包围曹国,对曹国攻打一番,还把曹共公抓了起来,关了很长一段时间才放,估计关押期间也没少看他的裸体。

又过了lOO多年,春秋临近末尾。曹国君主换成一位叫曹阳的人。他喜欢打猎,于是就把一位打猎专家公孙疆用为心腹,对他言听计,国家大权尽付与此人。在公孙疆的怂恿下,曹阳穷兵黩武,还背叛了盟主晋国,去招惹宋国。宋国是当时的二流大国,对曹国还是有优势的,宋景公派出大军包围了曹国。攻了几个月,没有攻下来。曹国的盟友郑国这时出兵进攻宋国,宋军就开始撤退了。

这时,曹阳看宋军陆续撤退,兴高采烈,就派出一群人出城,追着宋军殿后的部队破口大骂:“你们这些蛮子,敢来侵犯我大曹国,现在知道厉害了吧?滚回去吃大便吧!”这群人越骂越高兴,越骂越来劲,污言秽语,层出不穷。

宋国殿后的将军原本想军令如山,忍忍算了。不想这群人追着越骂越大声,宋将大怒,下令后军停下来不走了!宋军元帅看后军停步,赶紧派人来问怎么回事?后军将领说了原因,宋军元帅一挥手:“曹国既然这么兴奋,咱再陪他们玩玩!”

于是宋国大军满怀激愤,又杀了个回马枪。曹国的人正在城里面庆祝解围呢,完全毫无防备,看宋军兵临城下,顿时傻了。一阵砍杀。宋军攻破曹国城池,俘虏了国君曹阳,斩首示众。于是,传承五百多年的曹国灭亡了。

尽管曹国的下场有点凄惨,但国君们的这种性情还是比较有趣的。管你一等霸主、二等强国,玩就要玩得痛快。事实上,从姬振铎被封于曹国开始算起,曹氏的名人们,就一直在历史的大舞台上,一次又一次地登场书写张扬的性情。大家就一起来欣赏一番吧。(P2-4)

序言

曹姓是中国最古老、最常见的姓氏之一。在《百家姓》当中,“曹”排在第二十六位。据统计,全国姓曹的人士多达730余万人,占全国总人口0.59%。中国历史上,曹氏家族涌现出不少高质量的顶尖人才,对历史发展有巨大影响。本书将挑选部分曹氏名人,让读者了解他们的事迹。

由于篇幅有限,一本书不可能涵盖历史上所有曹氏名人。因此,在这里我们只能选取部分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展开描写。他们中包括先秦时期的曹刿,汉代的曹参,后汉三国的曹操家族,北宋的曹彬,明朝的曹文诏,清朝的曹雪芹以及民国时期的曹锟等。需要注意的是,没有“入选”本书的其他曹氏名人,并不代表他们的功绩不如本书的主角们。本书记述的主角们,基本上都拥有独特的人格魅力。换句话讲,本书在讲述一个历史人物的时候,将会更注重描写主角的内心世界,体现主角们“性情”的一面。

在众多曹氏名人当中,最广为人知也最具有争议性的,要算三国时期以曹操为首的曹氏家族。曹操是一个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政治家,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互相矛盾的性格,在曹操身上得到神奇的融合。曹操张扬的性格和屠戮俘虏的暴行令他在古代备受唾弃,同样的性格却让他在追求个性的现代社会中翻身成为许多人的“偶像”。实际上,无论是因为曹操的暴行就忽视他的功绩,还是因为崇拜曹操的个性就无视甚至粉饰他的残暴,都是不可取的。曹操是一个伟人,同时他也是一个普通人。他曾经犯下不少错误,这些错误是构成曹操性格的一个重要部分,我们不能因为盲目崇拜就无视这些错误。那样子的曹操,不是真正的曹操,更不是“性情”的曹操。同样道理,曹丕、曹植、曹叡等主角们,身上都有不同的优点和缺点,正是这些不同的优缺点,才构成了性格各异的曹氏主角们,也谱写了一个个精彩的历史故事。

历史故事可以很呆板严肃,也可以很活泼生动。曹参到底为什么甘于一辈子充当绿叶,衬托他人?曹操为什么从爱国青年,蜕变成一个“奸雄”?作为开国皇帝,曹丕到底对魏国做出过哪些贡献?曹植到底为什么会输掉与兄长的继位之争?曹叡到底是否信任司马懿……这些问题,都是非常有趣,值得研究的。过去课本上强调历史的必然性,淡化偶然事件在历史中的作用。诚然,历史发展的确存在必然性,所以哪怕如曹操那样强悍的人,也没法以一己之力扭转历史潮流。但笔者认为,在研究历史的过程中,如果单纯只强调必然性,忽略了人物在历史分岔口时,个人感情起到的影响作用,“历史”就显得非常冷酷、冷血。有一句这样的名言:性格决定命运,正是这些历史人物们各自不同的性格,令他们面对不同的历史关口,做出了各种各样的选择,才令我们的历史故事如此精彩。

这本书的宗旨在于,以诸多登场主角的“性情”作为线索脉络,为读者展现历史上那些精彩的故事、精彩的人。但是这并不代表笔者颂扬本书所有的主角,更不表示笔者鼓吹本书中部分人物的一些暴行。性格无所谓对错,但因为性格而做出来的行为则有对错之分。不能因为“真性情”做的“真错事”就不挨批,否则,历史也会显得很肮脏。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本书描写涉及相关人物的心理活动时,都是笔者根据历史人物的所作所为,结合具体历史背景,尽量合情合理地演绎。读者若对本书提及的历史人物和事件感兴趣,想进一步加深了解的话,可以自行查阅相关正史资料。另外,本书提及人物年龄时,均按虚龄统计。由于笔者知识水平有限,准备时间也比较仓促。本书必定存在不少的纰漏甚至谬误,还望广大读者见谅!

郑嘉伟 于2015年4月

后记

从学校毕业以后,我发现自己越来越羡慕学生了。

高中的时候,我很懒,不愿意背书、做卷子。老师们经常对我痛心疾首地说:“你这么聪明,为什么不肯多努力一点呢?”当时我傻乎乎地以为自己真的很聪明,于是更加得意扬扬,更加不肯用功。当时的我最喜欢瞎想一些自以为很有深度的问题,比如,读书有什么用呢?

对啊,学校教给我的那些二元一次方程、楞次定律、过去将来时……在毕业以后,我都没能用上。这些知识许久不用,自然而然也渐渐忘记了。我花了十几年的时间,在学校里学的那些东西,岂不是真的一点用处都没有?

今年春节,为了赶稿,我依旧把自己埋在书堆里面。来拜访的亲戚当中,有一些人会很好奇地问我:“你是要考试吗?”“不是?不是考试,你为什么还这么用功看书?”

我竟然无言以对。

不仅一次有人问过我,你那么喜欢看历史书,学历史有用吗?能赚钱吗?以前,我会很认真地回答他:学历史,可知前朝兴衰,可鉴未来。学历史,可明古人智慧,可修心养德。但是后来我发现,根本不是那回事。人类历史几千年,其实都在反反复复干着性质差不多的事情,历史根本不能充当“明镜”的作用。同样是历史爱好者,有人仰慕忠贞之士的气节,有人却奉杀人王为偶像。所谓的“明智”,看来也是瞎说的。如此看来,历史真不是“有用”的学科。至于“赚钱”?就更加谈不上了。

但是,历史真的没用吗?读书真的没用吗?

我至今仍然记得我人生中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看电视剧看到眼睛湿的情景。当时百无聊赖,拿着遥控器不停地换频道,最后终于停在了某个重播老版《三国演义》的地方台。当看到唐国强演的诸葛亮在五丈原苦苦支撑,送饭的小兵哭着拜在丞相面前,劝他要保重身体的时候:“丞相!您吃一点吧!”

那一刻,真的,眼眶湿润了,视线模糊了。类似的情况还有不少;看《明朝那些事儿》时,于谦誓死保护京师;看《关原之战》时,大谷吉继为了友人义无反顾……就这样,我一次又一次地沉溺在历史的故事里,为先人们的志气所感动。

既然如此,有没有用,还重要吗?所以,现在只要有人再问我,“看书有用吗”这样的问题时,我一般都回答他:“没用,但我喜欢。”

我认为,读书就应该这样。只为了自己的兴趣,随心所至,能为书中的内容感动就足够了。于是,在完成这本书的时候,我尽力地表达了自己在浏览资料时所受的感动,我希望以这份感动去打动每一位读者,让这个国家有更多的人去关注我们民族的历史,去感受我们民族的精神。如果能做到这一点的话,我也算死而无憾了。  最后,还要感谢几个人。

首先要感谢我的父母。在我的第一本书《不可不知的法国史》出版后,爹妈居然高兴得去饭馆“扛”了只烤乳猪回家,供在家里的神台面前。老妈摆好烤猪,毕恭毕敬地把书放在爷爷的灵牌面前,口中念念有词。最后,她跪在地上,“咚咚咚”三声,叩了三个响头。我在一旁,被她脑袋敲地板发出的清脆碰撞声吓坏了。我这人一辈子也没啥本事,至今也没给父母买过什么特别好的东西,也没给他们做过什么特别体贴的事,工作上也没取得什么值得让他们夸耀的成绩。但是他们依旧是那样疼爱我这个不争气的傻儿子,我知道我一辈子也不可能报答他们的爱,我能做的,唯有守候在他们身边,陪伴他们到最后。

除了父母以外,依旧要感谢前辈杨益。他像以前一样,严格地要求我,如果我有那么一丁点进步的话,最大的功劳必定是他。希望他依旧能像以往一样,生龙活虎,生活顺利。

这一次,我要感谢的人,比上次多了一个。我要感谢她,在我完成本书的这段时间里,给了我最充分的理解和最有力的支持。我想对她说:谢谢你,希望在以后的El子里,我也能像这次一样,体会到有你在身边的温暖和力量。

按照惯例,鸣谢创作团队的诸位前辈:

刘文韬、王琳玥、蔡悦、杨蕾煦、徐晓慧、聂志勇、王书凤、赖伟、刘宁、沈雷、舒弘毅、纪中亮、管雯、郑妍、张进、王超君、屈真。

也祝愿各位读者生活顺利。希望大家能在繁忙的工作中,有闲暇的时间,安安静静地看一本书。去感受浩瀚书海中,那些让人感动的人和事。

郑嘉伟于2015年6月

书评(媒体评论)

·司马迁:(曹)参为汉相国,清静极言合道。然百姓离秦之酷后,参与休息无为,故天下俱称其美矣。

·李世民:帝(曹操)以雄武之姿,常艰难之运。栋梁之任,同乎曩时;匡正之功,异乎往代。

·锰三国演义挣:今卞氏生四子:丕,彰,植,熊。孤平生所爱第三子曹植,然其为人虚华,少诚实,嗜酒放纵,因而不能立;次子曹彰,勇而无谋;四子曹熊,多病难保;唯长子曹丕,笃厚恭谨,可继我业。

·北魏孝庄帝元子攸:宁为高贵乡公死(曹髦),不倣汉献帝生。

·毛泽东:我国过去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不是帝国主义,历来受人欺负。工农业不发达,科学技术水平低,除了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历史悠久,以及在文学上有部《红楼梦》等等以外,很多地方不如人家。

·孟锛:曹锟虽有贿选惹天下笑,然以卑微之身竟入枭雄之列,其智勇可佩。晚年拒曰寇厚禄于门外,其保民族大义之心可敬。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10: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