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西域简史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萧绰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西域始终是一个令人感兴趣的地区。无论从战略、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方面来看,它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东西方之间,亚、非、拉三大洲之间,从未停止以那里为走廊而从事丰富多彩的交流,既有友好往来,也有军事对峙。

萧绰著的《西域简史》探寻丝绸之路的源头,揭开西域古国的神秘面纱;

梳理西域三十六国的前生后世讲述一段朴朔迷离的西域往事。

内容推荐

西域为汉代以来玉门关、阳关以西地区的总称。在丝绸之路影响下,西域特指汉、唐两代所管辖的今中国新疆大部及中亚部分地区,位于欧亚大陆中心,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沟通中西的走廊。

西域从汉武帝刘彻时起属于汉朝,最初有三十六国。这些古国有着迷离传奇的历史:曾经兴盛的楼兰文明,又谜一样地悄然消逝;汉朝、匈奴和西域诸国的世代恩仇,惊心动魄;张骞、班超经营西域的丰功伟绩,令人景仰……这里有着丰富的物产,有闻名于世的汗血宝马,有汉代才传播到中原的葡萄、石榴……

萧绰著的《西域简史》以通俗生动的笔墨,梳理西域三十六国的前生后世,讲述一段扑朔迷离的西域往事。

目录

第一章 西域三十六国之前

 中华神系的西域组成

 新疆考古奇异现象

 中西方人种的分界线

 巨人时代:人类的未知文明史

 玉石之路

 草原丝绸之路

 塞种人由三部分组成

 羌人是炎黄后代

 月氏人是历史记载中第一个西迁的民族

 乌孙人的来历

 匈奴是丝绸之路开辟前西域的统治者

 西域有很多神秘的人种

 张骞发现了新大陆

 西汉和匈奴的战争

 西域三十六国概念确定

 西域三十六国政治、地缘因素初探

 几点常见错误的更正

 丝绸之路和三十六国的关系

第二章 三十六国本传

 车师前王国

 车师后国

 车师都尉国

 车师后城长国

 蒲类国

 蒲类后国

 婼羌

 鄯善和楼兰

 且末国

 小宛国

 精绝国

 戎卢国

 扜弥国

 于阗王国

 渠勒国

 皮山国

 西夜子合

 蒲犁国

 莎车国

 捐毒国

 无雷国

 依耐国

 桃槐国

 休循国

 乌秅国

 山国

 焉耆国

 危须国

 尉犁国

 渠梨国

 乌垒国

 龟兹国

 姑墨国

 温宿国

 尉头国

 疏勒国

第三章 域外诸国

 乌孙

 大宛

 罽宾

 乌弋山离国

 安息

 大月氏国

 康居

第四章 两汉时期的西域三十六国风云录

 傅介子立功异域

 常惠从北海到西域

 公主出关,夫人持节

 郑吉是西域内属的标志人物

 甘延寿和陈汤

 西域三十六国都怀念段会宗

 匈奴溃败

 班超经营西域三十年

 班勇失意

 梁慬是东汉在西域的绝唱

 尘封西域三十六国

试读章节

中华神系的西域组成

据说,在昆仑山上住着西王母,这是一位经常长啸的神仙,虽有人的样子,但是有一条豹子一样的尾巴,长着老虎獠牙。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对西王母的这些记载,我们一般认为是齐东野语,是古代无所事事的人编造出来的,因为世界上毕竟没有豹尾虎牙的人。但是很多时候,仅仅存在于传说中的或者典籍记载中的那些神乎其神的东西,会忽然出土,出现在我们面前,亮瞎我们的双眼,比如后面要提到的巨人。当然,这并不是就要说明西王母的长相的确如此,或者西王母的确存在过,但是我们不能因为我们没有见过就主观推断西王母是编造出来的。

人们说,西王母是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的神话,因为既然是王母,而不是王公,那就是女的。女神主宰着昆仑山,说明那时候的昆仑山人类处于母系氏族社会。这几乎成为共识。就在中国历史的记载中,西域就有两个女儿国,其中离我们最近的一个在帕米尔高原南侧,那其实就是女性掌握部族大权的社会。这个女儿国被称为女国,他们的国王是女性,一国之内乾纲独断,除了这个女王之外还有一个小女王,是这个国王的辅助者。西王母的原型是不是就是这两个部族中的某一个首领呢?不得而知。

有一种说法,西域有一位西王母国,西王母便是这个国家的首领,这一说法和历史记载的女儿国是很吻合的。但是在中国古典记载中,只有西王母,没有西王母国。

《山海经》中记载,西王母住在昆仑之丘,后来人们就说,她住在昆仑山。但这个昆仑山不是我们今天见到的昆仑山,而是传说中的仙山。最开始,人们认为书中的昆仑仙山在河西走廊一带,随着人们视野的拓展,昆仑仙山的位置也越来越向西,班固在《汉书》中,认为在里海西边,那时候汉朝的使者最远走到了里海。到了东汉时代,班超因为被诽谤在西域沉湎于老婆孩子热炕头,所以他让自己在西域娶的妻子带着儿子班勇到处游历,走过了很多前人没有走到的地方,最西边到达了黑海东岸,他听人说,黑海的西岸有一座山,山上住着西王母,也就是说,昆仑仙山已经移到欧洲去了。在这之前,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知道西域南北都有高山,汉武帝便根据传说中的仙山的名称把南面的山命名为昆仑山,也即今天的昆仑山。不过,汉武帝通过张骞知道在这座昆仑山上并没有西王母。

西王母这么飘忽不定,更加显得神秘。但是自从进入了中原人的视野,她的形象其实一天天具体化起来了,在道教兴起之后,西王母成了中华神系中的一员。根据道教故事,天地原本混沌在一起,自然之气凝结成了盘古和太元圣母,盘古即元始天尊,盘古和太元圣母神交而产生了后代,其中一个是东王公扶桑大帝,另一个就是西王母,也就是说,西王母是道教神系中最原始的神灵之一,到了后来,有人认为西王母是玉皇大帝的妻子。是与不是,莫衷一是,反正谁也没有见过他们的结婚证,这些都不用管,但是王母娘娘的的确确成了道教神祗。普通群众记忆最深刻的,恐怕是王母娘娘所居的瑶池有一种蟠桃,3000年开花,3000年结果,人吃了可以长生不老。还有就是她不允许织女下凡和牛郎结婚,大家对其恨之人骨,她也成了中国民间故事当中的著名反面形象。

不管怎么说,来自西域的西王母从神的角度很早就融人了中原文化。在战国时期的典籍中,就有关于西王母的记载,那时候也就是认为“昆仑之丘”在河西走廊的时候。而且,在晋朝时候出土的《穆天子传》中,记载了周穆王西游昆仑,和西王母见面的事情。

周穆王用八匹能飞的骏马拉车,从今天的洛阳出发,渡过漳水以后,第一个重要停留地是河宗氏居住地,穆王曾在此举行祭河的盛典,然后折而向西,沿黄河而上,经过燕然山。燕然山在后来的历史记载中是很清晰的,就是今天蒙古国境内的杭爱山。之后还经过了乐都(在今青海省)、积石山等,见到了西王母。穆王受到隆重接待,双方互赠礼品,互致交好之辞,宴饮唱和,以至于“乐而忘归”。估计周穆王吃到了西王母的蟠桃,因为据记载他最终活了105岁,如果属实,那么这在周朝时期是很高龄的了。穆王临别前,在瑶池设宴回报西王母。之后,穆王又登上山顶,手植一株槐树,以示友谊,并在山顶上题写了“西王母之山”五字。最后,穆王一行顺黑水而返,向北两千里到达西北大旷原,按照行程推测应该是今天的哈萨克大草原。最后,周穆王取道伊犁河经天山北路东归。《穆天子传》还记载了周穆王到了一个产玉的地方,于是周穆王大量采购玉石,运回关中。根据这可以推测,周穆王可能到过今天的和田。

至于西王母所居住的瑶池,那肯定是一个湖,而新疆湖泊众多,就算是高山上的湖?白,也不计其数,所以无法用这个因素判断具体位置。到了今天,旅游策划人把阜康市的天山天池作为西王母居住的瑶池宣传,虽然牵强附会得厉害,也算有点道理吧。

西王母的故事是西域文明的源头。这个源头到底是虚无的,还是真实存在过,现在是说不清了,不过正统的史学家都认为是虚构的。因为没有考古发现,用现存的理论也不能解释的事情,比如希腊神话,比如盘古开天辟地,一般都会被认为是想象出来的,但是实际上,如果这些神话都真的存在过,那么像神奇的金字塔、百慕大三角死亡之谜等就可以迎刃而解了。能够开天辟地,那肯定能够搬动巨石建造金字塔;能够呼风唤雨,当然能制造一片吞噬一切的死亡之地。当然,如果西王母是真的,目前还解决不了什么未解之谜,不过我们还是希望她真实存在过。她应该是西域三十六国以及西域其他人民的守护神。P3-6

序言

来新疆十多年了。这十多年的前半部分时间,基本没有走出过乌鲁木齐,倒是对乌鲁木齐的大街小巷逐渐熟悉了。曾经,乌鲁木齐其实是三座城市,或者说,这座城市分为三部分,即回城、汉城和满城,分别是本地少数民族、汉族和来乌鲁木齐戍边或者从政的清朝满族官员以及他们的家属随从居住的地方。那时候,这三部分是有明显分界线的。清朝灭亡,在近现代史上一系列大事件的影响下,在这三部分之间,逐渐有了建筑,有了人员居住,在改革开放后,城市迅速发展,三个部分很快就连在了一起。到如今,除了还剩下“老满城”这个公交站名之外,没有人能看出当年的回城、汉城和满城所在的地方到底有什么不同。

后来,因为工作的原因,经常走出乌鲁木齐,来到新疆的各地、市、州,很快发现了新疆大地上众多的奇异之处,很多让人难以解释的东西实实在在地出现在我的面前。比如阿拉尔的巨人骨骸,比如被发掘出来的曾经掩埋在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的古城,比如一辈子离不开马的哈萨克族,等等,实在是过于引人人胜。我自幼喜欢历史,对新疆的历史也涉猎较多,但是很多亲眼见到的、无法和历史的记载相对照的事物,让我无法停止思考。在喀什,我遇到一个朋友,她在喀什师范学院工作,她本来有机会离开春夏风沙、秋冬冰雪的新疆,回老家江苏的,但并没有离开,她说:“只要你喜欢上了新疆文化,就会让你欲罢不能。”她因为新疆文化,选择了留下来,我也因为新疆文化,成了说着四川话的新疆人。

在新疆,你可以在一个村子里遇到很多省份的人,他们说着不同的方言,但互相都能听懂,也经常能遇到一些普通的老百姓,他们会说汉语之外,还能说一口当地少数民族的语言。我认识的一位民俗专家,能说维吾尔语、哈萨克语、俄语、蒙古语、塔吉克语和汉语。有一次,巴州的一个团场遇到一个维吾尔族人,一口标准的河南方言,让我们怎么听怎么觉得喜剧。其实,这些是有原因的,只要了解了新疆历史的发展脉络,你就知道了,新疆是一个融合的地方,汉朝的丝绸之路开通,为融合创造了条件,本地民族之间的融合、西域和中央政权之间的融合、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如果说丝绸之路是一首延续千年的壮歌,那么,融合就是这首歌永恒不变年的主题。新疆漫长的历史就是融合的历史,融合是趋势,纵然有时候小国林立,有时候出现倒退,但是这个大方向是没有变的,现在也还在继续融合之中。

到了2014年前后,新疆各地州几乎被我跑遍了,见得多了,思考得多了,自然有了写作的冲动,希望心中的资料能和相同爱好的人共享。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23:4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