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烽火金华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施化果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记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共金(华)属地区充分发动群众组织建立“第八大队”,与侵华日军进行的多次抗击。该书以大量的历史事实揭发了日本军国主义侵华的滔天罪行。虽然时隔七十余年,但作者施化果通过深人山西忻州、浙江富阳、金东等革命根据地,探访当年抗日老兵、历史见证人、革命后代,搜集了许多抗战英雄人物的历史资料,且结合档案文史资料,著成了纪实文学《烽火金华》。这是一部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内容推荐

1937年12月,杭州沦陷,浙江省政府迁居金华。施化果著的《烽火金华》讲述我国军民奋起还击的那段悲壮的抗日战争史;有重点地反映金华人民在抗日根据地上,面对凶恶的日本侵略者,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前赴后继、英勇斗争,展开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全民族的伟大抗战,他们用血肉之躯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彪炳千古的壮丽篇章。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引 子

 第一节 主要人物

 第二节 抗战队伍

 第三节 轰炸金华

第二章 国共携手血染沙场

 第一节 精忠报国

 第二节 死亡黑线

第三章 英雄少年金华梦园

 第一节 种子萌芽

 第二节 吃刀会

第四章 顽强抗敌血战萧山

 第一节 萧山阻击战

 第二节 枪口对外

第五章 养精蓄锐厚积薄发

 第一节 暗号蝴蝶

 第二节 英雄少年

 第三节 接受任务

 第四节 梦想英雄

 第五节 寻突破口

 第六节 聚集能量

第六章 昼夜阻击三日大捷

 第一节 冤家路窄

 第二节 夺回阵地

 第三节 死守阵地

 第四节 兵谋敌阵

 第五节 殊死搏斗

第七章 民族团结剿杀日寇

 第一节 紧急暗号

 第二节 枪口朝外

 第三节 秘密会议

 第四节 抵制诱惑

 第五节 日本鬼胎

第八章 海峡两岸一脉同根

 第一节 惊魂码头

 第二节 炮制阴谋

第九章 吃刀会交保家卫国

 第一节 杀死日军

 第二节 保卫天使

第十章 组织农民抗敌暴动

 第一节 商量对策

 第二节 “二五”减租

 第三节 扶植

 第四节 暴动

第十一章 细菌杀戮透明之前

 第一节 日军食人

 第二节 灭绝人性

 第三节 灰色隐蔽

第十二章 习文演武抗日攻坚

 第一节 出 山

 第二节 柳村会议

 第三节 发动武装

第十三章 犯我中华虽远必诛

 第一节 金华沦陷

 第二节 天地同悲

 第三节 汉奸行动

 第四节 参军杀日寇

 第五节 狼的本性

 第六节 第八大队

第十四章 决战山下施伏击出奇胜

 第一节 切断线路

 第二节 鬼子“扫荡”

 第三节 侦察

 第四节 伏击

 第五节 情报

 第六节 出击

 第七节 交战

 第八节 解救

附件一

附件二

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第三节 轰炸金华

金华位于浙江省中部偏西,处于金衢盆地东部,城区北边的山叫北山,南面的山称南山,形成南北两山对峙;中部平原丘陵相间,为两山夹一川的走廊式地形。义乌江和武义江在金华城南燕尾洲汇人婺江,江水自东向西流入兰江。东邻台州、绍兴,南毗丽水,西连衢州,北接杭州。公元前222年建县,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

关于“金华”一名的由来,民间有一个传说。相传婺州大地年年闹水灾,滔天巨浪包围了山城,铁岭头、醋坊岭被洪水淹没只剩下一个鸡头,造成“五谷不登,禽兽逼人”,百姓无处安身,“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生活困苦不堪。城内匪首劫民,搞得满城人心惶惶,府衙官员面对水灾造成社会乱象而束手无策。公元1062年,婺州府衙呈奏皇上,在城东建一座以砖雕如来佛镶嵌在塔外的万佛塔,供市民祭拜,祈求雨神恩典平天下,以消除水灾隐患。翌年,皇上恩准,万佛塔建成。但衙门花了真金白银后,洪水继续泛滥婺州城。两年后,皇上巡视天下,发现婺州府衙治水不力,再下圣旨加高塔层,一共十三层,塔高五十余米,方圆百里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然而,婺州城拥有了万佛塔,并没有消除水灾。玉皇大帝获知凡间婺州府灾难重重,就指派一对原定于农历四月初八结婚的新人推迟成婚,男的叫华金星,女的称法华星。这对新人顾不上个人婚姻大事,怀着拯救天下苍生的抱负,义无反顾地担负起治水安民的重任,踏上了人间婺州府治水的道路。

在治水期间,他俩动员全城百姓动手建筑城墙。新人率先垂范,身先士卒,带头干最苦最脏的活;穿着破烂的衣服,吃粗劣的食物,住简陋的席棚。几年下来,华金星的手掌和脚掌结了厚厚的老茧,全身的汗毛也脱得光光了。经过六年六个月的努力,他们修筑了长仙门、通远门、赤松门、清波门等“心”字形的婺州城墙,还疏浚了江流,修筑了堤坝,使婺江之水流向西去的兰江。

由于这对新人治水成功,玉皇大帝在隆重的祭祀仪式上,将一批价值连城的金银财宝赐给他们,以表彰他俩的功绩。华金星和法华星收下财物后,就雇佣铁匠铸造成铜铸佛像、铜铸金涂塔、铜镜铜钱币、石雕像佛像、石雕经幢、石座等167件,将这些财宝作为灾年救济金华百姓之用,并挖密道将其深藏于万佛塔下,密道上方用大块石座密封,上面刻着“仙法随求即得大自在陀罗尼神咒”。不久,华金星和法华星被玉皇大帝召回天上完婚。然而,他俩在回天路途中却遭到雷神和雨神的暗算,被打下凡间,困守在双尖山腰,对峙观望。一场乱风刮起,天上乌云滚滚,四野雷声隆隆,他们看得见却喊不应。山洪下来,水越来越深,他俩就往高处爬,越爬越高;他们擦干眼泪,此时雨过天晴,只见华金星和法华星已化为两座青山——位于双尖山(源东境内)的华金尖和法华尖。人间为了纪念华金星和法华星这两位治水功臣,府衙根据百姓要求取两人名字中间各一字,将婺州改名为金华。

道光《金华县志》记载,其镇北面高山,双峰耸入云霄,名双尖山,其东北面一峰名华金尖,其西南面一峰名法华尖,以两峰的“金”“华”得名金华山。它的得名与壶瓶山一样以双尖名称而名,此名沿袭至今。由此可见,实际上位于孝顺镇北面的双尖山(源东)才是真正的古金华山。《旧唐书·地理志》等史志记载,“隋改长山为金华,取州界山为名”等叙述,金华府、金华县之名实以金华山而名,早有定论,毋庸置疑。

金华之城,松竹挺拔,树木葱郁可悦。

公元1937年9月26日,时值秋分,已有些凉意。往昔蓝蓝的江水仿佛变得浑浊了一些;天,也比以前低了一些。三三两两的乘客,提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先后进入金华火车站候车室,以等候上车。突然,一阵轰隆隆的轰鸣声从东北方向直冲过来、由远而近,金华城被这种震耳欲聋的声响恐怖地笼罩着……

P15-17

序言

在中国共产党创建前后,金华地区就涌现了施复亮(原名施存统)、冯雪峰、陈望道等一批先进分子登上了中共党史。他们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等先进思想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对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的积累起了极大的作用。

1927年,中共浙西特委派代表施鸣鸿在金华县搜集情报,组建地下党组织。1938年5月,中共浙江省工作委员会决定成立中共金衢特委,以全面加强地下党组织的建设和维护抗日统一战线,时任金衢特委特派员陈雨笠,组织发动群众、有识之士一致共同抗日,并先后建立了“台湾义勇队”“第八大队”“吃刀会”“坚勇大队”及各乡村自卫队、村级游击小组等武装抗日力量,为抗日救亡运动作出了贡献。

1939年3月,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周恩来在金华视察浙江抗战工作,由我党地下组织和时任浙江省政府主席黄绍兹暗中保护。

《烽火金华》记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共金(华)属地区充分发动群众组织建立“第八大队”,与侵华日军进行的多次抗击。该书以大量的历史事实揭发了日本军国主义侵华的滔天罪行。虽然时隔七十余年,但作者通过深人山西忻州、浙江富阳、金东等革命根据地,探访当年抗日老兵、历史见证人、革命后代,搜集了许多抗战英雄人物的历史资料,且结合档案文史资料,著成了纪实文学《烽火金华》。这是一部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在那场反击日本侵略的战争中,金华军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正确领导下,为了祖国的反侵略战争作出了贡献,金华人民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众多无名无姓的地下工作者、革命烈士,他们为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默默无闻地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没有革命先辈的英勇献身,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也没有今天的我;每当想起这些,我的心情像是大海中的波浪,久久不能平静。

今天,我们中国不但站起来了,而且国家强大,幸福生活欣欣向荣,人民扬眉吐气。我们要高举伟大的革命旗帜,沿着革命先烈们开辟的道路,发扬和继承革命传统的爱国主义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朱光

2017年8月1日

后记

八年前,我开始着手研究金华人民英勇反击侵华日军的历史,并由此创作了一部长篇历史纪实文学《烽火金华》。创作之初,金字火腿董事长施延军提出了“要从侵华日军如何残害我国同胞,以及地下党组织如何与敌对势力进行斗争着手”的宝贵意见。我的表嫂退休教师沈雪兰,获知我在创作这部历史纪实文学时,对我说:“你应该好好研究姨爷在源东一带如何发展地下党组织。”为了尊重历史,我查阅了民国档案、党史等诸多文献档案资料。我从中获知1942年7月,中共金属特委义乌县委下属金东义西区成立了正规编制人员超过一千五百人的“第八大队”。这支队伍,击毙日军一百八十余人,伤俘日军二百六十余人,毙伤俘获投靠日军的伪军八百六十余人。期间,源东吃刀会(暗杀队)、源东游击小组参加战斗人员超过六百人。在源东境内,第八大队打响了“山下施附近伏击战,,等有影响的抗日伏击战。  

在深入山西沂洲和浙江衢州、富阳、萧山、金东、义乌、兰溪等革命老区调查取证时,我深怕漏掉只言片语,采用视频、拍照、文字记录等方式,将调研过程逐一记录下来;在寻找抗战老兵、历史见证人和本书中提到的革命后代时,不能直接联系到的,我就通过熟人联系;一次联系不上的抗战老兵,我就第二次、第三次去他家,直至见到其本人。在调查中,我发现1942年侵华日军在源东实施细菌战,受害者人数众多,令人触目惊心。这段历史,我们的地方党史却未记载。调查中还发现,源东籍李孝森在尖岭脚歼灭战中光荣牺牲,孤胆英雄刘四弟乔装打扮从日本炮楼中盗取枪支,他虽没有死在日寇手中,却被特务曹聚溪杀害,并被挖取心肝做了下酒菜。义乌籍丁凤品、建德籍周杰、四川籍朱天佑等英烈,均牺牲于1943年7月在源东的两次伏击战中;其中埋葬在大路村山凹的抗日英烈无名墓碑,经过八九个月时间的多方寻找,最终确认这位英烈系新四军金萧支队第八大队湖南省宁乡籍丁志远。

1939年3月,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的周恩来在金华视察抗日准备工作;1940年4月,梁启超的女儿来金华寻找新四军;二人都受到中共金衢特委安插在国民党内部时任金华县国民党部秘书、县政府副县长、粮食科科长的童贵孙,以及地下党组织领导的源东吃刀会的保护。时任浙江省政府主席的黄绍竑弦,也一直暗中支持中共金属地委组织“金萧支队”的队伍建设。这些历史只是零零碎碎地被记载于国民政府档案和党史的史料中。

在施延军和我表嫂的提示下,这段尘封的历史在几经走访和查证后被我一一梳理成章。源东与孝顺两地地处要冲,浙赣线从孝顺镇中穿过,往北是一片开阔地带,进入洞殿口则是四面环山的源东,这里地处兰溪、浦江、义乌、金华等地交界处,是历代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率军攻打金华时,就曾在源东境内的普明寺避难。当时,中共方面委派施鸣鸿发展地下党党员,充分考虑到施鸣鸿在孝顺镇是个大户人家,祖籍源东,有社会背景;由其发展党组织更有利于工作展开。调研中,我发现施鸣鸿发展党组织存有脉络,本书中提到的施长江、施鸣许、施长福、施买儿、徐正溪、徐作猷、童贵孙、邢品璋、施鸿裕、施世梅(施枚)、施金芳、施鸣杨、施世福等等,都与施鸣鸿家庭有一定的社会关系,他们分别在国民政府或第八大队,以及村游击小组中担任要职。在施鸣鸿的发展下,施世樟、施冠如、施宝金、施冬机、施长弟等施氏家族中思想进步的年轻人,先后加入到救国救民的抗战革命队伍中。

在调查中,由施氏家族组织领导的源东吃刀会(暗杀队),引起我的浓厚兴趣。山下施村施远红、施来抛等人曾对我说,源东吃刀会有施金芳、施世松、施长福、施世福、施冬机、施金力、傅鸿棋、张启圭、施金福、曹聚溪、曹宝彩等36个兄弟。当时,这个组织有600多人(党史记载300多人),人人都有一身好武功,最后与敌人拼死在沙场上。为了弄清原委,我在民国档案中找到了当时金华县国民政府有关源东暗杀队的《报告》,《报告》于(年份不详)12月25日由时任塘雅区署区长赵勋鉴签署。在这份《报告》中,提到“源东一带由国术会亦称吃刀会,组成的暗杀队组织,其成员武功高强,活跃在源东各个村庄;其中施金福(施鸣鸿)、施冬机、施金力等,加人了‘吴部’,即第八大队。”曹宝彩、曹聚溪等人在曹景堂、曹景泰等势力的庇护下,同时拥有日本和中统等特务机构的双重身份。施世柱等人叛变投敌。张启圭在曹宅投敌后,最终被第八大队收编。邢子雷、施世樟、施冠如等一批为了拯救国家和民族敢于牺牲的革命青年人,于1945年9月奉命北撤,为国英勇捐躯……

创作过程中,我始终遵循着“寻找真相,还原历史”,力求全方位还原当时的那段历史。由于时间跨度大,涉及面广,某些方面不能一一再现。

在近现代史上的中国饱受了战争的血雨腥风,每一场战争的胜利都是由无数先烈用生命换取的,每一段历史都是他们用鲜血写成的。在熊熊的战火中,无数个血肉之躯变成不朽的灵魂。他们曾经是儿子,有着倚门守望的母亲;他们曾经是丈夫,有着梦里期盼的佳人;他们也曾是父亲,有着等待哺育的孩子。而如今,他们却变成亲人们的嚎哭与伤悲,变成了友人的一杯苦酒一掬泪。那些为国家作出贡献的地下工作者们,他们中多数人的名字没有机会被镌刻进历史档案,甚至不曾留下一张照片,一行文字,有些甚至是我们至今仍闻所未闻的英烈。他们的英灵应该受到敬仰和缅怀,他们的英雄事迹更应该被世代传颂和讴歌!这也是我写本书的初衷。

为了还原真相,我深入发掘了第八大队抗击侵华日寇的历史,把真正的英雄塑造成一座伟大的丰碑。为已逝的英烈们,为参加过抗日战争的勇士们写一首赞歌,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在调研结束后,我结合档案文史资料,尽量全方位地重现当年金华遭受日军侵略、金华人民面对凶残的日军奋起反击的一曲曲彪炳史册的壮丽诗篇。我提起手中这支笨拙的笔,写下了当年浙江省政府主席黄绍竑与中共金衢特委联手抗日,到金属特委特派员陈雨笠领导中共义乌县委成立“金萧支队第八大队”,他们与侵华日军浴血奋战、英勇不屈的一个个悲壮的故事。

由于我文化水平所限,加上性格耿直,不愿意去凭空想象,写一些没有历史根据的故事。这本书,因受诸多因素的限制,我只是从一个侧面去写,很多历史事件并未涵盖进去,也有很多人物和事件没有交代清楚,敬请读者和本书中提及的革命后代给予谅解为感。

承蒙金字火腿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施延军给予大力支持!本书才得以顺利完成创作,在此谨表谢忱!

            2016年8月于金华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7:4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