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转轮?
我选择转轮作为比喻有很多理由。首先,转轮是连续的,它没有开端也没有终点。完整对于转轮来说极其重要,像是自行车的车轮。如果你不会骑自行车,可能想象不出自行车怎么用两个窄窄的轮子支撑你的体重并向前移动的。车轮在转动,但是如果一个轮子少了几根辐条,或者轮缘变形了,平衡就变得困难起来。如果你继续骑着一辆缺少辐条的自行车,短时间内它可能还会支撑你的体重,但轮子最终会因为缺乏整体的平衡而被压扁。同样,我们的身体和健康也是如此。只要缺少健康的任何一个必不可少的元素,一时可能还过得去,比如,我们可能运动很少或者饮食中缺乏蔬菜。但是如果我们一直这样,最终健康一定会受损,这是必然的。人类健康的秘诀是多方面的。我们不能忽视身体和情感的健康,不能仅仅依靠合理的饮食就获得全面的健康。要想了解这些,那就去和那些吃得健康但缺少亲昵关系的人谈谈,或者和那些天天运动却痛恨自己工作的人聊聊就知道了。一旦你这么做,整体观将开始在你面前展开。
我选择用转轮作为比喻的第二个理由,是你能从任何一面去感受它,不需要通过错综复杂的迷宫来接近其中的某个层面,也无需彻底完成一个层面的任务之后才能开始另一个。你可以从任意一边开始,然后转动转轮,自然就开始相对的另一边。这样你将明白,所有的部分都是整体和谐的。当你开始探索其中一边的时候,就会自然进入另外的层面而不是有意识地刻意开始。或许是你生活中缺少的层面指引你拿起这本书,如果是这样,你可以从转轮上那个特别的层面开始,之后再移动到下一个。
找回你的健康和生活
信息爆炸的今天,你不必再费力寻找关于如何生活和增进健康的模式,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容易获得最新、最好的流行趋势。从石榴籽、枸杞子到奇亚籽,每周都有更新,层出不穷的事物不断挤上我们本已满满登登的清单。不是最新的食物和营养品,就是更新换代声称能让人更年轻、更开心或者能提高我们性生活质量的特效药。所有这些信息,无论好坏,都只起到了一个作用,那就是让我们脱离自己去找寻健康,而最终,我们被逼疯了,因为我们不知道到底该听谁的。说真的,当信息飞速更迭的时候,你能相信谁?就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我的很多客户就正在从各种谈话节目中获得饮食、运动和平衡生活的各种建议。坦白讲,我并不反对养生节目,我敢肯定邀请的嘉宾都十分博学。但是,我要再一次重申,再多建议也并不会让观众来掌控自己的健康。而且由于大多数信息都是碎片化的,并不完整,因此不一定能够作为方法让人获得或者保持健康。
阿育吠陀医学教育人们首先审视内心。由内而外地去了解自己,搞清楚是什么让自己这样。而让你变成这样的原因,可能和你生命中的其他人是不一样的。如果你不先迈出这重要的一步,无论是芽苗、草药、维生素、果汁还是药物都无法帮助你。
20世纪80年代,流行将饮食中的脂肪看作是不好的东西。根据某些断言,最好所有的东西都是零脂肪,否则就没法减肥。结果,食品公司开始脱脂一切,就连黄油,绝对百分百的脂肪,也做成脱脂的了。这种流行趋势最高涨的时候我18岁,和众多十几岁的少女一样,也想减肥。于是,我开始了零脂肪饮食,确保饮食里绝对不出现任何脂肪。
接着发生了一些改变。首先,我开始没有胃口,食物简直让我想吐。我无法容忍脱脂的奶酪、酸奶或者调味汁,它们都太甜太腻了。其次,我开始头疼并且全身没劲,情绪也糟透了。我确实减了些体重,不过却是以我的健康作为代价。最后,几个月不到,和其他不吃某种主要食物的减肥方法一样,我的身体报复了我。我放弃了,开始大吃特吃身体一直渴望的所有脂肪,然后我又胖了回去。多年后,当我遇到阿育吠陀医学,我才知道为什么我的身体对零脂肪饮食的反应那么糟糕。首先,我们的身体需要脂肪才能存活,特别是人类的大脑,60%都是脂肪,是我们身体当中脂肪最多的器官。此外,我的阿育吠陀身心类型是由大量的空间和空气构成的,缺乏脂肪只会在我的身心中增加这些元素,对我而言,这意味着灾难。
通常,当我们做出对身体无益的事情时,身体会不舒服,会向我们发出信号。然后我们的思想会无视这些信号,用理由去推翻它们,说明这些做法事实上是有利于健康的,即使现实并非如此。那些时刻,我们都在忽视身体本能的讯号。P5-7
写得很棒!全面、真实!米歇尔·芳汀出色地指引读者完成转型之旅并教导大家用强大、简单且便利的策略“平稳度过”人生的曲折。
——大卫德奇?热卖书作家
通过阿育吠陀的原理积极参与自身疗愈,米歇尔·芳汀是见证阿育吠陀之美和成效的活生生的范例。她列出的整体性的疗愈方案,让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可以保持健康和平衡。简单而不失深刻,大爱!”
——莉莎·玛丽·科菲?热卖书作家
米歇尔·芳汀的这本书将带你认识阿育吠陀并为你提供简单、实用且赋予创造性的方法来改善你健康的方方面面。
——苏答·布鲁苏及谢卡尔·安南姆柏特拉博士
印度阿育吠陀包罗万象,是有着超过5000年历史的生命养生学。通过这古老的生命学说不难发现:现代人的身心痛苦来自人们日常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以及无穷无尽无法满足的欲望。作者以自己的亲身体验,不仅向人们讲述了阿育吠陀的疗愈原理,同时给读者提供了非常简单易行的实践方法,让人们在阅读中获得疗愈和乐趣。本书是一本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书,愿有缘遇见这本书的人们能真正从中获得身心疗愈的力量。
——林敏?《清心瑜伽》《生活瑜伽》作者
健康是生命之基石,每个人都有对于健康的需求,今天并不缺乏一些健康方法,但稀缺的是一个健康体系。与中国的中医学一样,来自古老印度的阿育吠陀是一门系统完整、博大精深的自然医学,在科技快速进步的现代,它显得越发珍贵,其对于身心保养的指导,犹如挖掘不尽的宝藏,是人生路上的一盏明灯!
愿本书能给您提供指导和帮助。
——迷罗 元瑜伽创始人?《24节气养生法》作者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个典故常常被我们用来形容拥有健康的重要性,而健康在东方的思想里既有身体层面的,也包括情感和心灵层面的。本书将阿育吠陀这门印度传统身心医学的原理及拥有身心全面健康的诸多方法,包括健康的身体、健康的情感、疗愈你的过去、健康的环境、健康的职业、健康的人际关系、健康的财务状况,以及健康的精神等,以形象的疗愈之轮的方式深入浅出地展示出来,它对现代生活方式下的我们有着保持健康并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指导意义。
——沙金?山地瑜伽静修中心、雪山静修中心、中国瑜伽在线创始人
常被人问起“什么是阿育吠陀及其与当今世界的关系”,我总是直接了当地说:“你现在为平衡自己所做的,就是阿育吠陀。进食,免除饥饿,是阿育吠陀;添衣,以适应季节变化,是阿育吠陀;锻炼,以保持健康,是阿育吠陀。”有意无意地,我们都在随阿育吠陀之轮旋转。阿育吠陀让我们理解自己的体质(督夏),有意识地发展我们自身的潜能以致能和这个神奇的世界相处。
本书的美妙之处在于读者无需漫长的学习,就可以获得对阿育吠陀快捷而简易的理解,并从中获益。正如常言所说,阿育吠陀一滴足以长流。
——Dr. Muruli Naik?印度阿育吠陀医生、阿育吠陀营养师
12年前我在喜马拉雅山静修中心听到阿育吠陀这个名字时就感到莫名喜悦,随后便在杭州吴山筹建了中国头一家阿育吠陀中心。正如您可以在本书中看到的那样,阿育吠陀是一门系统、健康的生命科学,秉持人体内外环境协调、统一、平衡的理念,运用简便的方法,通过饮食、生活方式和瑜伽练习来平衡我们的身心。希望通过本书,大家可以更加了解这门瑜伽的姐妹学科,为促进国人的健康服务。
——郝宇晖?有美堂创始人
阿育吠陀是古老的印度生命科学,涵盖了医学、养生、生活方式、精神成长的方方面面,是瑜伽的姐妹花。阿育吠陀着眼于人的身体和精神的自我疗愈,而瑜伽则更侧重于人生意义和价值的自我实现。
相比较而言,我们对阿育吠陀的了解还知之甚少。本书以简洁明晰的语言介绍了印度的古老生命智慧,着重将阿育吠陀中的养生和生活方式做了阐述,其结合作者自身抗癌经历和恢复体验的部分尤其珍贵,非常具备实践性和操作性。值得我们参考和学习,并加以实践应用。
阿育吠陀和中医曾经在历史上有过紧密的交汇,相互之间在理论和方法上吸收彼此的长处,又各自保留了自己的特色,但也由于历史原因而中断了交流。
如今,瑜伽在中国已经逐渐被主流社会接受,并成为中国人养生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正因为瑜伽的缘故,大家也开始对阿育吠陀愈发重视。阿育吠陀专著在国内的出版还很稀少,希望本书的出版能给予我们更多的参考和借鉴。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感到身心失衡、压力大、不舒服,疲惫不堪却仍然不能安睡?西方医学经常忽视会导致疲劳、疾病的潜在问题,然而有一种方法,无需药物,也不用担心危险的副作用,就可以让你的身心恢复活力——阿育吠陀——“生命的科学”,一套完整的健康体系,包括与医疗护理有关的一切——疾病防治、监测、诊断和治疗——以及西医通常缺失的自我护理的方法。
这是一种真正的整体性疗法,不只考虑饮食、运动、基因等方面,还包括人际关系、人生目标、财务状况、环境和过往经历。在米歇尔·S.芳汀著、邢彬译的《阿育吠陀疗法》这本详尽实用的书中,作者温柔地引导读者完成专门设计并针对其需求的自我评估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方法,例如饮食计划、成瘾治疗、身体排毒以及改善关系的技巧,等等。她列出了您可以轻松实践且成本最低的方法,来治愈常见的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体重超标、焦虑和沮丧等。这些对身心灵健康屡试不爽的方法为任何年龄的人都带来裨益。
米歇尔·S.芳汀著、邢彬译的《阿育吠陀疗法》介绍一种真正的整体性疗法,不只考虑饮食、运动、基因等方面,还包括人际关系、人生目标、财务状况、环境和过往经历。在这本详尽实用的书中,作者温柔地引导读者完成专门设计并针对其需求的自我评估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方法,例如饮食计划、成瘾治疗、身体排毒以及改善关系的技巧,等等。她列出了您可以轻松实践且成本最低的方法,来治愈常见的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体重超标、焦虑和沮丧等。这些对身心灵健康屡试不爽的方法为任何年龄的人都带来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