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古代十大思想家/传世励志经典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周月亮主编
出版社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弗恨厥学坠 祇怜“吾道穷”

——孔子

我欲仁,斯仁至矣。

公元前479年春季,也就是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孔子患病的消息已在鲁国的大街小巷到处流传。正在外经商的端木赐一听到这个消息,便撇下手上的事情,驾上车就往老师家里奔去。在院子里,他看见那位将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的老人正拄着一根拐杖,在院子里踱来踱去,望望天又望望远方。正是初春,院里才有些许青色。这位名叫赐但被人们习惯叫作子贡的人凝视着老师那佝偻的身影,不禁悲从中来。他知道那个身影一消失,郁郁多文的周代文化将急剧黯淡,他和其他一些弟子的心灵也会陡然丧失依托。

孔子回过头来,低声呼道:“赐,你怎么现在才来呀!”紧接着孔子叹了口气,用沙哑的喉咙低吟道:

泰山真的要崩坍了吗?

梁柱真的要摧折了吗?

哲人真的要枯萎了吗?

孔子虽然不可一世地把自己比作泰山梁柱,但自己也意识到了大势已去,立刻老泪纵横地对子贡说,天下无道已经很久了,没有谁能尊崇我的思想。我昨天梦见自己坐在两根房柱中间。那是我们殷人停棺材的地方。而我正是殷人的子孙啊!7天之后,孔子去世。时年73岁。

一、出道

关于孔子的出生情况,颇富传奇色彩。当然这基本上是后人的附会,在此不必赘言。倒是有必要将其家世略加阐述,这对他一生经历,也许并非是无足轻重的。

孔子的祖先是宋国人。宋国和鲁国是邻国。孔子五代祖木金父因其父孔父嘉在宫廷内讧中被杀而从宋国避祸奔鲁。宋国的开国君主是微子启,原为殷王室贵族。周武王灭殷,封微子启于宋,让他继续承祀殷国宗祠。微子启死后,由弟弟微仲继位。那就是孔子远祖。从微仲传了九代到孔父嘉。本来孔父嘉姓子,可能由于他比较有名的缘故,子孙开始以孔为姓氏了。木金父由于父亲被杀,在宋国站不住脚了,因此避难奔鲁,从此定居鲁国陬邑。

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是孔父嘉的五代孙。叔梁纥在有孔子之前已生了九女一男。那个叫孟皮的儿子是个瘸子,叔梁纥怎么看也觉得孟皮不像样子,难以承继宗庙,他觉得应该再要一个儿子。但是叔梁纥那时已60多岁了。这么大年纪再娶妻,是不合乎礼法的。那时各国都希望增长人口,认为老夫少妻或老妻少夫对生育不利。叔梁纥却不甘心,仍然鼓足勇气向颜家求婚,颜家有3个女儿,老大老二都不愿意,只有不满20岁的小女儿颜征在表示愿意嫁给叔梁纥。颜征在可能很钦慕叔梁纥,再说叔梁纥虽年事已高,还算比较强壮。叔梁纥也确实在诸侯间以勇力闻名。他立过两次大的战功,最有名的一次是在偪阳之战。当时以晋国为首的几个诸侯国攻打一个叫偪阳的小国。叔梁纥作为鲁国武士,也参加了作战。当他们攻入偪阳城时,守城的人突然把城门上吊起的悬门放下,意欲把入城队伍拦腰截断,然后分别消灭。正在这危急时刻,叔梁纥赶到,用手托起悬门,使先入城的队伍能够赶紧退出,避免了损失。所以一时威名遍传。

由于叔梁纥年纪大了,也怕自己不能得子,所以和颜征在结婚之后,就去向尼丘山祷告。孔子生下来时头顶坍陷,四围却比较高,很像尼丘山的样子。所以干脆就取名叫丘,字仲尼。尼丘山在后世也随着孔子的名气变得越来越神圣。后人甚至去尼丘山凿石做成砚台,认为质地很好,用得特别舒心。但恐怕都想借此沾沾孔子这位圣人的光。唐朝的李贺对此不以为然,写诗嘲讽尼丘山砚不值一哂。

孔子3岁时,叔梁纥就死了。葬在离城东25里的防山。但是孔子却不明白父亲的坟地到底在哪儿。他母亲颜征在本来由于嫁给老翁,属于野合,脸上就不大光彩。加上年少守寡,很是羞愧,也没好意思参加送葬。所以在她自己死的时候,孔子想把父母合葬,由于找不到地方,只好把母亲的棺柩停在街上。孔子从小就是一个谨慎小心的孩子,乡里人都比较尊重喜欢他,最终有一个好心人告诉了他。他才算把父母合葬了。

颜征在死后不久,鲁国贵族季孙氏请士一级的贵族宴会。孔丘大概也以为自己有资格参加,本来他父亲也是个赫赫有名的武士,就穿着孝服跟着别人想进去。季氏的家臣阳虎看见孔子一副酸丁样,又是个乳臭未干的青年,就酸溜溜地挖苦他:“季孙家宴请宾客,可并没敢宴请像你这样的大学者呀。”孔子没有办法,只好告退。当然,历史也给这两人开了个玩笑。几十年后,人们看见在曲阜的大街上,这两人的车子又相遇了。那个叫阳虎的家伙一改昔日的傲慢神色,恭敬地邀请孔丘去当官。但圣人孔丘却有些不愿意。当然,孔丘也许早已忘了年轻时受到的那番侮辱了。

P1-3

目录

弗恨厥学坠 祇怜“吾道穷”——孔子

命世之才 百代之师——亚圣孟子

先秦最后的儒者——荀子

汉儒宗师——董仲舒

诋诃百事推圣学——朱熹

圣贤相传一点真骨血——王阳明

一代儒侠——黄宗羲

行奇学博 清学开山——顾炎武

六经责我开生面——王夫之

托古改制 借儒维新——康有为

序言

我们这里只选取了10位大儒,各有其时代和学派的代表性,自然不能“尽”儒,却可以“见”儒了。选择传记这种文体,是上承纪传体之传统,下应今日阅读要求人情味之品位。每位传主两万来字的篇幅也是个很刁的幅面,既是现成话撑不起来的,也不能容纳过于艰深专业的探索。它要求一种“后学术”的表达,要求尽量地化议论为叙述,将高文典册换成家常话。既要有无可挑剔的学术准确性,又要有可读性。要将那些神秘(假如不神圣的话)的圣贤还原为一个个既平凡又伟大的有血有肉的人物,也尽可能地将他们的思想变成可以感性地来体认的思路,从而能够面向多层次的读者。养育人格最现成的办法是读杰出人物的传记,而全部文化运作的最后成果是人格。

这些彪炳史册的大儒们自然各有其过人之处,然而最让我们心仪的是:他们那种“麦田守望者”式静观人生的姿态却反而成为巨大话语发布者的秘密何在?可能还在于那个神秘又神圣的“道”,至高无上的道是终将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的巨川淘尽了无数英雄,也浮现出一位位的大儒,如中流砥柱支撑着中华文明的“过河桥”、“铁路桥”。他们固守着心中那份文化良知,说那是天道在我心中结成的“圣胎”,我个人生死穷通等若轻尘。是这份高贵的价值体验使他们与庸人、歹徒彻底区别开来,判若凡圣,也使他们无论居江湖还是在魏阙却如居火宅,如入敌困,惺惺忧道,如履如临。若说天道是虚幻的,为什么这么多人像抱着千年古玩似地维护着它?若说天道实存且有效,怎么偏偏有皇帝来收拾圣道的维护者?一个更大的问题是儒学这朵农业文明之花在工业文明中能结什么样的果实?

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入这个古老的文化帝国后,君主专制体制以及这种体制所派生出来的八股文化体系无法应付这三千年未有的变局,八股文化养育出来的官员更是出尽洋相,这样暴露出来的所谓儒家文化的困境,恐怕不是孔学的真困境。第一个寻找西化之路的学者严复就认为:让王阳明这样内圣外王均了得的人来“当今日之世变”则会不至于此。今天陆续有一批新儒家来反驳韦伯,说儒家文化具有推动社会改革的内在驱动力,而且“亚洲四小龙”飞出了“黑天鹅”。我们不管老内圣能否开出新外王或新外霸,我们只关心这内圣一路是否有益于人性建设,内圣之乌托邦情结能否成为国人走向21世纪的精神资源?这当然不是一个靠一厢情愿就能解决的情绪化的问题,而且谁也无法预卜结局。但是就连仰望宇宙星系说没有道德这一系的爱因斯坦都说:“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龚自珍在给秦敦夫的信中说:“士大夫多瞻仰前辈一日,则胸中长一分丘壑;长一分丘壑,则去一分鄙陋;潜移默化,将来或出或处所以益人家邦与移人风俗不少矣。”恩格斯谆谆教导青年人:提高哲学思维水平除了读以往的哲学著作之外,没有更好的办法。假若读者能从本书中所列大儒们的际遇中得到人格方面的营养呵护,又能拎出一个儒学的大致脉络,则算是落实了主谋魏鸿鸣先生的预设。

内容推荐

周月亮主编的《中国古代十大思想家》—书,是中国历史上10位大儒的人物传记,它将丰富的儒文化人格化,使读者在领略大儒们人格魅力的同时,接受儒文化的养护,进而横向展现每位大儒在儒学发展史上的地位,纵向梳理儒学两千余年发展的脉络。

编辑推荐

周月亮主编的《中国古代十大思想家》一书,选取中国历史上十位著名的思想家立传,将丰富的中国古代文化人格化,使读者在领略思想家们人格魅力的同时,接受中国古代儒家文化的养护,进而横向展现每位思想家在儒学发展史上的地位,纵向梳理儒学两千余年发展的脉络。本书作者着力要将那些神秘(假如不神圣的话)的圣贤还原为一个个既平凡又伟大的有血有肉的人物,也尽可能地将他们的思想变成可以感性地来体认的思路,从而能够面向更多层次的读者。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11:4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