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凶猛》是冯仑最新商业管理作品。在本书中,他对创业、企业管理、投资、创新思维等方面,结合自身的创业与企业管理经历,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与看法。对企业如何应对不断变化的互联网时代,如何正确定位,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完整公司治理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书名 | 岁月凶猛(精) |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
| 作者 | 冯仑 |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岁月凶猛》是冯仑最新商业管理作品。在本书中,他对创业、企业管理、投资、创新思维等方面,结合自身的创业与企业管理经历,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与看法。对企业如何应对不断变化的互联网时代,如何正确定位,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完整公司治理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内容推荐 《岁月凶猛》,冯仑收官之作,回望三十年峥嵘岁月,淬炼自己的观察和思考,纵论世界趋势、创业、管理、投资、成长,讲述鲜活的人物故事与命运,总结中国民营企业面对制度转型和市场竞争的挑战与奋争,指导我们应对不断变化的互联网时代,活在当下,把握未来。 目录 上篇 岁月的智慧 第一章 决胜未来的新思维 市场究竟有多聪明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电灯泡+” 在未来,住宅仍是重点,但会转向三四线城市 是什么在左右住宅价格 为什么大楼着火时我选择电梯逃生,而不是楼道 月球上的经济适用房 民营企业有“七夕”,却难有“百年好合” 老奶奶教孙女做爱,教的不是造人,而是怎么爱 性感十足的商用不动产 现在的年轻人知道疼自己了 小时候妄想改变中国,现在想着如何改变自己 第二章 创业的不确定性 投资者怎么看一家企业的好坏 爱一个人都有风险,何况创业 借钱的本事 创业就是找不舒服 活下来便好 活在未来,在当下混混 前妻 “妞”所创造的扎克伯格 结婚是误会,离婚是理解 心离钱越远,钱离口袋越近 向凤姐致敬 追杀合伙人 发结婚证的人,就别管别人怎么高潮 第三章 管理是永远的挑战 卖到1万块一碗的牛肉面 商人应该怎样好好说话 让你的公司更“张艺谋” 世上只有妈妈好 谈恋爱时可以互相吃口水,反目时看见鲜花都像凶器 要想活下去,就要强化自己的基因 资本的玄机 如果能从死刑中复活,你会冒险做坏事吗 第四章 大时代镜像下的企业家 特朗普东山再起的本钱和艺术 12岁就出来摆地摊的美女老板 世界的赌场都是他的 一个23岁的火箭公司创始人 他从100年前开始做公益 一亿人骂你,是怎样一种存在感 22年前打败小李子的那个“奸商” 我那杀了干爹的干爹 民间金融之“无间道” 北大眼镜屠夫 下篇 未来的新风景 第五章 当你的力量,还撑不起你的梦想 爹不牛的时候,我们怎么办 死缠烂打,人生不留遗憾 年轻时受苦是福气 君子立恒志,小人恒立志 人无废人,器无废器 每个“豪华男”都是从“经济适用男”开始的 大学究竟给了我们什么 学历只是敲门砖 别人吃过的苦,没法给你借鉴 爱死人,恨活人 小时候,我在山洞里读经典 好哥们儿不能装 活着都难,但不一定苦 第六章 软实力,硬道理 泼妇原理 人有三张脸 致命诱惑 人为什么不按自己懂得的道理做事 老男人要玩,小男人要思考 选择房子还是爱情,远比诗与远方现实得多 被放大的欲望,被忽略的能力 你的欲望是满汉全席,但眼前只有半碗粥 那一场青春的邂逅 我离死亡最近的一次 “老情人”的女儿长啥样了 选择就是放弃,自由就是枷锁 我们都在跟时间交易 扒下现实的底裤 越庸俗越自然,越堕落越人性 最大的考验是收场,而不是开场 第七章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56万美元的医疗费,这个医院给她免单 一个难民比居民还多的小岛,却最讲人权 我曾在海上漂了半个月,从加勒比到迈阿密 他的自私令人肃然起敬 这些美国“骗子”靠手艺攒了几栋楼 饥饿是没有乳房的 走得越远,胆子越大 在定军山读诸葛亮 月薪2000,他们为什么还那么幸福 害羞的屁股 牛的性生活与人的高潮 决定美国命运的不是总统,而是制度 第八章 我们的时代与社会 时代的烙印就像屁股上盖的戳 过年那些事儿 跟神走还是跟小妹走? 向代沟投降 白鹿原的后裔 老炮儿的黄昏与江湖的周期律 每一代人都很牛,只是没到时间 女人消费的水越多,气质越好 附录 少年冯仑日记 试读章节 泼妇原理 日前,和一群朋友吃饭,说起一个冲突。一个衣冠楚楚的经理人站在那,愤懑地讲她的道理的时候,我突然冒了一句,我说:“姐们儿,您这不行,您得把这身旗袍脱了,再把鞋脱了,穿个大裤衩子,拎着上衣,抖着奶出去,大声吆喝,一定就把对方给干倒了。”大家都乐了,说:“你这太有画面感了,这什么招啊?”我停顿一下,告诉他们:“这叫‘泼妇原理’。” 这话还要从野蛮生长时代的路数说起。我们在做生意时,总是会遇到一些冲突;社会上的人和人之间也经常会有些冲突。于是,我就时常观察,什么样的人在这种冲突、特别是在人和人之间的冲突中,会从心理上、手段上、方法上、气势上最终取得实际的好处,而且还能够泰然自若地收获这些好处。 我发现,有一种人特别有意思,这种人就是泼妇。泼妇和贵妇吵架,不用猜,泼妇一定赢。为什么呢?百度有云,“所谓泼妇者,就是高声叫骂的,不按章法出牌的,以道德底线以下的中年妇人为主”。这句话活生生地说出了“泼妇原理”重要的几个要素。 第一,就是高声,而且胡搅蛮缠,大声叫骂,不怕围观的人多,甚至有意召唤来更多的人,因为她不怕丢脸,甚至没脸可丢,脸早就掉在地上了。也就是说,世俗的道德、习俗、风俗对她已经没有约束力,所以她不怕人多,而且越多人围观,她越来劲。 当人多也不能让她得逞的时候,还有第二条——撒泼。典型的做法就是一屁股坐在地上,把衣服扯烂,露出肥厚的腰,再抓起一把泥土抹在脸上,一把鼻涕一把泪,哭天抢地,做出一副被侮辱、被蹂躏、被欺负的样子。 这个时候,贵妇往往是什么反应呢?首先,看见人多,贵妇首先就已经架不住了。因为她觉得自己有脸面,要讲道理,要按照规范去做一件事情。见到这架势,围了这么多人,而且贩夫走卒之类的什么人都有,大家都七嘴八舌地说,她一下子脸就先挂不住了,觉得自己一定不能有违道德底线和对方一般见识。贵妇在心理上先就怯了,于是很快放弃了自己的道理和原则,丢下几个钱(利益),打发了泼妇,马上转身离开。先赔偿,这是贵妇常见的反应。 如果脾气稍微犟一点的贵妇,可能就会申辩,说两句自以为有才识、有道德、有情怀的话,并试图讲出点道理来指责这个泼妇。在这种情况下,泼妇的反应就是从地上跳起来,扑上去连抓带扯。这时,贵妇往往不堪羞辱,转身落荒而逃了。她可能一边跑,一边嘴里还碎碎念:“不跟你这种人一般见识,太没有道德了、太野蛮了。” 但这个时候,泼妇不但收获了众人赞赏的眼光甚至是掌声,而且会捡起地上贵妇留下的一篮鸡蛋、一张信用卡、一沓钱,拿到了一切好处。她志得意满地站起来,拍拍屁股上的土就走了,又去享受她那市井但快乐的生活。 这样的一个过程,我看得多了,这种民间所谓的“一哭、二闹、三上吊”,我就把它叫作“泼妇原理”。 我时常会想,这个贵妇既然已经很文明、很有道德了,为什么她不能最终取胜呢?她手里难道没有法律的武器吗?她难道真不占理吗?她难道姿色不如人吗?她难道学识、修养不如人吗?她为什么会败下来呢? 半年前,我去了波兰的克拉科夫,去看了等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人屠杀犹太人的集中营奥斯维辛。我在那里发现一个特别令人震惊的现象。 犹太人一火车一火车地被拉到集中营,德国人其实很少,看守这些集中营的德军并不多,大概也就犹太人数量的1%。但是这1%的人命令所有这些衣着光鲜的、受过教育的、信教的、文明的犹太人,拿着自己的东西从火车站上下来。德国人先是命令他们男女分开,再命令他们老幼分开,再命令他们病弱的和强壮的分开,然后让这几批人在指定的位置站好。在这个过程中,大家并无任何反抗。 然后,德国人会先让那些老弱病幼的人去毒气室。这些人就按照要求一步一步地走去毒气室,取下耳环、眼镜、金牙、手表等值钱的东西。令人惊异的是,直到最后一刻,走到毒气室门口,他们还是会按照德国人的命令,把外衣也脱掉,只留一个裤衩,然后排着队走进毒气室。 第二批进去的人,甚至要先把第一批死了的人焚化掉,把骨灰弄干净。等他们进入毒气室之后,又进去第三批。这样有秩序地、一批一批地,自己按照德军的命令走进毒气室,绝少有人反抗。 我一直在想,数量在德军10倍以上的犹太人,其中不乏精壮的男人,为什么就这样几百万地被屠杀了,而且没有反抗。如果说这群人是几百万头牛、几百万头猪、几百万头驴,估计德国人都不能这么容易就把他们焚化了。可能几百万头驴会把德军全都踢死,即使德军有机关枪也无济于事。 那么文明和野蛮在一起的时候,为什么文明反倒容易被野蛮奴役呢?我就去看这后边的解释,终于有一条解释让我信服了。有一本书上的解释说,文明是一个驯化的过程,是让人脱离野蛮进入秩序、进入道德、进入法律、进入一个规则当中,人一旦被驯化变成了文明人以后,他就会按照这种习惯、道德、法律、规则去行事,认为这样的一种行为是理所当然的,是必须的,是可以被坦然接受的。 所以,越是被训练得好、越是受教育水平高的人,相对来说,他的底线也就越高。他的行事规则就被确定了,自己在心里已经把预设的程序确定下来,于是就只能按照被教化之后的这个方式,去应对外部的挑衅,从而丧失了本能。这时,一旦有野蛮人过来,命令他们把衣服脱下来、把耳环取下来、把眼镜摘下来,他们也没有任何反抗意识,认为就应该是这样的。接近毒气室的时候,他们已经绝望了,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仍然排着队进入毒气室。 这是一种悲哀,甚至可以说是文明被野蛮奴役的悲哀。越是文明程度高,也越容易被野蛮奴役。所以,野蛮在文明面前,往往还表现出一种原始的冲动和暴力的强大,以及不按游戏规则来玩的优势。这就是文明和野蛮在相处过程中的一种潜规则,或者说是一个显而易见的结果。 其实越是没有被教化的人,本能越强大。也就是说,越接近于野蛮,就越容易变成野蛮的胜利者。 话说回来,我们看到的泼妇和贵妇的关系中,贵妇就是被教化的文明人,但最后却沦落成冲突关系中的弱者、失败者和被奴役者。当贵妇遇上泼妇,当文明遇上了野蛮,野蛮就是这样取胜的。历史给了我们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警示:不要沉迷于我们的文明进步当中,我们其实是经常被野蛮征服的;而当野蛮征服文明的时候,我们常常会像贵妇一样落荒而逃。 P250-254 序言 也许是命运使然,也许是世事弄人,曾经有一个星期,我碰到很多非常奇怪的巧合。 先是一个十多年没见的朋友来访。碰面以后我才知道,他居然在约莫15年前被卷进一个案子里,被判了20年刑,过了十几年才出来。这个老板曾经是当地叱咤风云的人物,他的企业鼎鼎有名,无人不知。在我们分别的岁月里,他居然有十多年是在监狱里度过的。 一天后,媒体突然报道了我的另外一个朋友,也是刚刚出来。他因为一个经济案件被判了三年,一年多之后又因为另外一个经济案子,进到另外一座监狱里,而且那座监狱居然还不在国内。 这之后,我又在媒体上看到一个朋友,他之前坐了将近17年的牢,也马上要出来了。周边的朋友都在为迎接他做准备,要与他共同见证这个崭新的命运转折点。 在一周中,接二连三发生的这些事情,让我反复地思考一件事情:这二三十年以来,民营企业在制度转型和市场争夺这两件事情上,既挑战了人性,又挑战了商业技能,同时也挑战了企业家对制度转型当中一些法规政策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岁月就是这样一天一天地过去,把你从一个肉团团的婴儿,变得挺拔,变得亭亭玉立。当然,它也可以让你变得弯腰驼背,最后像枯枝败叶一样,在萧瑟的秋风中,颓然落下。 人们常说“岁月是把杀猪刀”。现在,已经年过半百的我,再度回望身边的人和事,很想知道这把“杀猪刀”究竟把人的哪些部位剃掉了。是剃掉了骨头,还是割去了肉、伤到了皮、挑断了筋?它荡涤了我们身上的哪些污泥,又伤及我们哪些柔软、善良、美好的部分? 我用心审视这些走过岁月的人,发现他们心底里已经不再计较是非。我看到,一个人经历了无数的蹂躏和摧残,或者从一段孤独痛苦的监狱生活走出来之后,他们的第一反应是淡然、冷静,而不是愤怒、激昂。 人一旦经过磨难,更能体会什么是“是非成败转头空”,更能看淡是非的绝对性,而对是非的相对性会有更深切的体会——“是”不一定就“是”,“非”也不一定就“非”,昨是今非,今是昨非,随着时间的推移,是非不再决然对立,有时候还可以画上等号。 时间还可以改变人的角色,甚至剥夺人的角色。在进入社会之前,每个人都是自然人,唯一的符号是家庭、父母和祖宗烙在身上的印记。进入社会以后,无论是教授、将军、书记,还是明星、运动员,每个人都拼命奋斗,其实都只是为了扮演好社会规定的某个角色。 人在青年、中年的时候,最渴望的是把某个角色演到极致,可以在自己的角色前面冠上“牛”这个字。但是当年纪大了之后,就慢慢退出社会,一代人逐渐凋零、谢幕。那时候就算你还在场上,周围跟你有相同经历的人也会越来越少,你能够跟社会产生的联系也越来越少,最终你还是会淡出社会。 我的干爹就从来不去参加什么追悼会,因为他看见自己身边的人一批一批地死去,这让他的角色慢慢被人淡忘,回到一个自然人状态。曾经的“牛”不再被认为是“牛”的,曾经的光芒也照耀不到现在,更别谈照耀未来了。80岁的人去跟20岁的人讲当年的辉煌,在我 干爹看来,无异于是痴人说梦,会让人觉得怪异。普通的人不一定会尊重你,反而还会觉得你很落伍。 人一旦年纪大了、心里没有是非之后,他可能也不想要有一个固定的角色。因为角色的副产品是“是非”,而这个副产品会强化这个角色。如果不想继续扮演这个角色,其中一个方法就是遁入空门,吃斋念佛去修行,使自己变成“空”,就像一滴墨水掉入水中慢慢地晕开,让这个角色浅浅地渗入社会,最后归于无形。 有一个词叫“褪魅”,褪去魅力。如果说年轻时候的奋斗都是在“增魅”,那么岁月会不可抗拒地使你褪去魅力。 除了角色之外,岁月还会消除人的性别。人的性别意识从青春期以后才开始强化,于是产生了男女交往的固定模式,有了相对准确和公认的是非概念,然后就开始扮演性别角色。而上了年纪之后,当胸脯已经变平,当身上所有的肉都松垂下来、只剩一张皮囊裹着一副骨架,当身体越来越佝偻、走路也越来越困难的时候,人就会忘了性别,也不会去关注性别——没有了性冲动,性别还有意义吗? 岁月像一个磨刀师,除了样貌之外,它还会一层一层地磨削你的心。有时会把你心里的老茧磨掉,露出鲜嫩的新肉,让你变得更加坚强,更加富有激情,能更有活力地面对未来,但这样的概率很低。更多时候,这个磨刀师会磨掉你身上的棱角、毛刺,磨掉所有那些与外界相冲突的部分,最后让你的内心变得圆润、不扎手,让你的潜意识也能与社会相融。 如果你愣是融不进去,那么还有监狱等着你。把你放在监狱里,让与世隔绝的生活伙同岁月一起来打磨你,最后你要么屈服,要么死亡。 岁月像一趟慢慢开往前方的列车,人生的经历、角色、故事、成败则像路两边的风景;列车把我们带到越来越遥远的地方,而风景在我们的身后远去,它们最终将无影无踪。 也许我们也会看见些新的风景,但真正能够触摸并融入新风景里的人,是下一代。我们只能在车上想象,未来与我们越来越无缘。这种想象大概就是岁月送给我们仅有的礼物了吧。 在整理《岁月凶猛》的时候,无意中又回头看了一眼《理想丰满》,再往前又抚摸了一下《野蛮生长》。当这三本书放在一起时,突然感觉,这正是人一生中所包括的全部阶段和拥有的所有感悟。《理想丰满》是经过岁月磨砺后仍然保存着的理想和激情,以及触摸未来时所留下来的温度。《岁月凶猛》则像是一位中年人手里捧着的一杯温热的老酒,这酒里有苦、有香,也有甜,有沉淀、有漂浮、有过往,也有未来。这杯酒量不大,但足够你喝一个下午,再加一个晚上。第二天醒来的时候,你会发现其实人生就是先经历《野蛮生长》,再去触摸和追求《理想丰满》,最后虽然你的心里可能会留下“凶猛”的痕迹,但仍然是一种丰富的完美。人生就当如此。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新年了,把这三本书一起拿去出版,就像是展示在人生路口的一个胴体,也算是送给大家的新年礼物。在此我要感谢中信出版社和风马牛团队,正是他们的关注和努力,让我手里原本这些零零散散和粗糙的文字能够变成像剥了皮的老玉米,虽然坚硬却也新鲜。感谢读者,也感谢岁月,同时也感谢我们将要一起迎接的未来。 是为序。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