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吾金著的《实践与自由》大体上分成上、中、下三编:上编的主题是“马克思哲学的理论背景”,所选论文主要涉及德国古典哲学和以非欧社会作为研究对象的人类学与马克思哲学之间的关系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人们观察马克思哲学的理论背景的视野。值得指出的是,在上篇中,有较多的文字和篇幅探讨了康德哲学对马克思哲学的影响,而长期以来,这一研究话题在理论界几乎是完全遭到忽视的;中编的主题是“马克思哲学的深度阐释”,所选论文都不是“蜻蜓点水式”的泛泛之论,而是力图引入新的眼光,对马克思哲学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如异化、资本、辩证法、现代性等做出专题性的、深入的阐释;下编的主题是“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意义”,所选论文则从哲学观、本体论、外国哲学、中国哲学、美学等不同的侧面着手,试图展示出马克思思想对当代理论界的巨大影响。
前言康德是通向马克思的桥梁
上编 马克思哲学的理论背景
第一章 究竟什么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遗产
第二章 康德:自然辩证法的创制者
第三章 一个被遮蔽了的康德问题
第四章 康德的两种因果性概念
第五章 实践观和自由观:康德vs.马克思
第六章 马克思对康德哲学革命的扬弃
第七章 重思马克思哲学与黑格尔哲学的关系
第八章 思维与存在:同质性vs.异质性
第九章 让马克思从费尔巴哈的阴影中走出来
第十章 马克思主义的第四个来源和第四个组成部分
中编 马克思哲学的深度阐释川
第一章 两种不同的历史唯物主义概念
第二章 历史事实、客观规律和当代意义
第三章 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叙述方法
第四章 自然辩证法vs.社会历史辩证法
第五章 超越物质本体论
第六章 实践诠释学
第七章 物、价值、时间与自由
第八章 异化理论的视角转换
第九章 现代性之诊断
第十章 资本诠释学
下编 马克思哲学的当代启示
第一章 哲学的困惑和魅力
第二章 追问“哲学基本问题”的合法性
第三章 存在、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
第四章 西方哲学史研究中的三个神话
第五章 如何理解并翻译贝克莱的命题esse is percipi
第六章 究竟如何理解尼采的话“上帝死了”
第七章 培植公平正义观念的文化土壤
第八章 “天人关系”说之颠覆
第九章 美学研究新论
第十章 喜剧美学宣言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