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在街上会四处撒尿,为的是告诉别的狗,那是它的地盘。
其实人也差不多,所以喜欢在风景区刻字,再不然四处涂鸦。墙壁车厢不过瘾,甚至吊绳索,在几百尺高的桥墩上画,除了展示才艺,更有宣示“老子大胆到此一游”的意思。
小孩虽然不会刻字,也有他们的方法。哪天你看到房间四处多了些花花绿绿的小贴纸,八成是娃娃干的好事。但这不能怨娃娃,我就在书店听过一个小娃娃不平地喊“老师也一样!”可不是吗?店员说小孩玩贴纸都是跟幼儿园老师学的,老师会贴“笑脸”“星星”“大拇指”,小朋友就贴花朵、白雪公主和米老鼠。店员顺手一指,天哪!墙上挂了一大片。国产的、进口的、闪亮的、随角度变形的,足有上千种。
店员又往下指了指说:“小孩也会盖章。”只见柜子下一大排,全是小图章,除了各种图释,“棒!”“再来一个!”一箭穿双心,还有整句的,像是“我爱你!”看样子多买几个这种图章,连写情书都省了。有一回去个朋友家,墙上挂了幅于右任的草书立轴,空白处赫然盖满了花花绿绿的印章,想必也是他孙女的杰作。我说右老的字现在一幅可值百万,朋友一笑:实用最重要,你瞧!上面还有电话号码呢!我太太临时找不到纸,写的!
我小时候也爱盖章,那年头没玩具章,但我有个正正式式的金属印章。是跟我爹去万华时,经过一个印刷厂,我对里面“垮啦垮啦”的机器声好奇,站着不走,里面的人就顺手捡了个小小的铅字给我。又大概因为我爹带我,所以那是个“爹”字。从此我就四处发挥,举凡课本、故事书、纸门上,都有我的“爹”。有一回在家长签名的地方,我也盖个“爹”,被老师抓去问:你这爹也太小了吧!
没过多久,我的印章就变大了,是我用刀片在橡皮擦上刻的,除了个大大的“刘”字,还有“可”“否”和年月日,我把它盖在每本故事书的扉页,意思是这本书可不可以出借,可以借几天。那印章虽然刻得烂,但我留作纪念,还带到美国。有一回清洁工看到,笑说他在另一个华人家也见过,男主人先在肥皂上刻,再小心翼翼地盖在文件上。
从我爹死,我的“爹”铅字就不见了。可能我娘看我没了爹,所以没收了我的“爹”。但才过不久,我就拿到了一个真正的“图”章,而且图是我画的。因为自从爹死,家道中落,我就靠投稿赚零花钱。我的稿没几个字,只有图,画的都是些“走迷宫”和“连连看”的儿童游戏。有一回我好奇找到报社去,除了看到一大屋子的人,一排排的铅字,和“垮啦垮啦”的机器,儿童版主编还送我一块“锌版”,上面正是我画的图。
我从来化学没及格过,只对“锌”和硫酸的化学程序记得清楚:zn+H2SO。=ZnSO。+H:。因为我后来知道锌版是先拍照,再感光到涂了药水的锌片上,最后用硫酸腐蚀的方法制作。我还特别跑去制版厂参观,见到几个大男孩拿着胶片描,原来他们在做套色印刷的版子。一张彩色封面,用了四色,他们就用肉眼依照原稿上的颜色描,再制成锌版上机印刷,他们的耐心和细心让我佩服极了。
真正接触到印刷是高中,自从我编校刊,功课就常拿丙,因为我总请公假去印刷厂,甚至整天蹲在那里。有时训导处说某文章有早恋倾向或不够爱国,抽下来!我甚至得蹲在印刷厂赶稿子。能以最快速度和最少字数补上“天窗”的是诗,一个字加个叹号,也能成一行。所以我后来成为诗人,还得到优秀青年诗人奖,参加了世界诗人大会。
蹲在印刷厂可真学到不少。只见那些老“手民”,一手攥着稿子和个小木盒,一手伸到铅字架上捡字,他们能只看稿,不看铅字架,出手飞快而且不出错。捡好的铅字送去排版,一行行像打麻将似的“码”整齐,空白地方用比较短的铅块,细线用金属片,行间用小木片。码好之后再用绳子缠紧,送上小机器打样。先在版子上滚油墨,铺张白纸,再把上面大大重重的圆筒推过去,就打好样了。
校对完正式上机印刷,如果一次印十六页,就得放十六块版,必须由有经验的师傅动手,因为印完之后折纸,页码得连接,稍不小心就会跳页。那时的活字印刷虽然有机器,还是得以手工一张张往机器里“喂纸”,稍没喂好,印出来就歪。我曾经站上机台喂过几十张,起先都好,喂着喂着突然就出错,从此我懂了,为什么棒球好手也会暴投!
进大学,我还编刊物,那时有了平版印刷加中文打字,比活字简单多了!到排版厂看到的不再是老师傅的长脸,是打字小姐的笑脸。只见她们一人面前一个大大的字盘,上面有个可以移动的夹子,要打哪个就由字盘上夹起来,唰!啪!打在前面的纸筒上,原理跟英文打字机差不多。
P3-6
心定入苔深
我很相信缘分,也从来相信没有白下的苦工。
举个例子:有一天我在画“小人书”,把汉字的象形文字,变成图画来解说。我太太在旁笑说:“那么多人等你的作品,你却花时间画小人书。”
我一时不知怎么答,问题是多巧啊!当天晚上北京匡时拍卖公司的老板来,看到我的小人书立刻说他要印,还要拿去拍卖。跟他同行的一位收藏家,则自告奋勇成为我的经纪人,让我的作品一下子进入大陆,甚至能在北京画院举行个展。
说到这次展览,如果您光临,会发现有很多“黑乎乎”的作品,那是我小时候跟妈妈抻被单,看她喷水得到的灵感,点点滴滴、一片一片!觉得过瘾极了!进入美术系之后照方抓药,狠狠用嘴含着黑墨喷了几张“大作”,在美术系走廊“秀”,被教授骂“少造反了!”
后来开画展,斗胆放几张,也很少人喜欢,只有几家博物馆收藏。
可是最近到大陆,我碰上贵人了,为我策展的贾方舟老师说得很肯定:“我不管市场好不好卖,这种风格是你特有,没别人画,我就要展。”
于是我的“黑画”出头了!
再谈回那本“小人书”吧!台湾的公共电视要做“一字干金”的竞赛节目,来访问我,原本只要我说几句话推荐。瞧见我小人书的稿子,居然决定在节目里加个“汉字好好玩”的单元,由我主持。最近节目告一段落,还要单独出版我那单元的DVD。
台湾联合文学出版社的李总经理看到我的电视节目,知道我在作“小人书”,也感兴趣,来访时一眼瞧见我这本《不疯魔,不成活》,居然先下手为强,抢了去,还说配合我在北京画院的展览,两个月内就上市。
您说缘分妙不妙!一本我自得其乐的“小人书”居然引来那么多好机会。
上天既然如此安排,大家既然这么厚爱,我决定把这本书的两岸版税和公共电视给我的酬劳全部捐作公益(并且公布细目)。
谢谢大家给我效力的机会,谢谢贾方舟大师的提拔、李向明老师的鼎力协助、匡时董国强总经理的厚爱、经纪人吴桐女士率北京团队的策划、拙荆的支持和联合文学的出版。
最近有人问我六十六年过去,一路走到今天的人生感触。我说:“敲我的锣,打我的鼓!任我行、听天命!”然后画了张淡淡的水墨,题了一首诗:
独自入山林,扶筇听鸟鸣;
云起迷前路,心定入苔深。
“不疯魔,不成活!”
这是京剧界常说的一句话!意思是如果不疯狂着魔,就很难有成就。
我不敢说自己有成就,但是对文学和绘画却十分“疯魔”。
我太太显然同意,因为她常笑我有病,每当我晚上怨当天不是没写文章,就是没作画,她都纠正:“怎不说不是写了文章就是画了画呢?”
对这两样我确实疯魔,但是因为时间有限,常常只能做一样,我曾经想放弃其中之一,却发现失去任何一项,就不是完整的我了。
写文章的时候我会想着画面,甚至用拍电影的方式想,要有动作、有声音、有色彩,甚至在平淡中有刺激,美好中有悲悯。所以写雪地里的红色山茶花,我会想到日本武士跪在雪地切腹、血溅三尺;写北京四合院,我会谈到文革时的哭声;写九份山城时,会想到早年瑞芳矿灾的心酸画面。
为了画“龙山寺”,我会一次次前往写生摄影,采访当地的老人,甚至把照相机伸到废墟围墙上拍照。而且因为那附近早年有印刷街,所以除了画龙山寺,我还写了篇《印情》,怀念带我参观印刷厂的父亲。
父亲在我九岁时就去世了,却留给我许多难忘的画面,这本集子里的《盒痴》《父亲的粥》和许多图画都有父亲的影子。至于“北京四合院”、《樱花祭》则是对母亲的思念。虽然都有些淡淡的感伤,但如同我写励志文章,感伤最终带来的,是对人生的领悟与豁达。
我常想自己能化解许多心灵的伤痛,都由于文字的倾诉和绘画的抒发,因为我用童心创作。尤其画画,我会在树里偷偷加只小猫头鹰、藏几只小熊,还有猫打架、狗撒尿、小童便溺、男女偷情。裱画师父曾为此迟不交件,为的是他跟我打赌,非找出我藏在画里的小东西不可。
我这么做还有个原因,是我认为文学需要时间阅读,绘画也要时间阅读,“画”不仅是空间艺术,也是时间艺术。古人说画要“可以观、可以游、可以居”。张大干因此有个画室取名“可以居”,居住当然要时间,如果您真能居住在画里,甚至还能看到画面上见不到的东西。
想想,如果画上有个人盯着山谷下面看,山谷被前景遮了,但是你把自己变成画中那个人站在崖边,不就可以想象山谷中的景象了吗?
我作画总是先想故事、酿情怀,所以很多画里的人物会相互呼应,譬如巷子这头小孩探头,往巷子另一头看,原来也有小孩,在躲猫猫。太太伸手警告偷窥邻家儿女约会的丈夫别出声,因为自己女儿正在屋里读书。还有些作品,画面上只见杯子打了、酒壶碎了、书画摊着没人收,主角呢?我不画,请大家自己想! 连花鸟作品都一样,我会画小鸟们争食、蜜蜂采蜜、鸽子调情、黄雀叫春,而且如同京剧的“无声不歌,无动不舞”。我必须感谢一对一教过我的林怀民、刘凤学与许常惠三位大师,我虽不是个用功的好学生,倒挺能移植,把音乐舞蹈带进了画中。
所以看这本集子,请尽量发挥您的想象,许多文章“奇兵突出”,许多绘画“别有洞天”,画中有文章,文中有画面,还可能是出人意表的东西!
此书出版,正值我在北京画院美术馆举行个展,如果您光临指教,很可能有新发现。因为我的一些怪招,只有靠近原作才看得到,譬如《金山寺月夜》里的小狗、《明朝有意抱琴来》里藏着的小熊,对了!还有龙山寺附近巷子里的阻街女郎、偷窥的坏小孩和提着棍子追出来的保镖!
当然,如果您的眼力超好,在书上的插图里也找得到小熊。
信不信小熊还不止一只?
咱也打个赌吧!
《不疯魔不成活(四色图文本)》暌违5年,刘墉最新暖心励志文集,新鲜出炉。作品收录23帧智慧箴言,26篇温情告白,60幅丹青墨宝。作者将66载心灵沉淀与感悟,献给在人生的起伏中一直勇敢奋斗的人们:人生短暂,应该活得洒脱,不负我生,不负我心。刘墉在书中鲜见地提到父亲生前点滴,还史无前例地插入60幅亲自创作的国画作品,文图相映,清新唯美。每一篇都是精心雕琢的感悟与思考,处处是睿思箴言。让我们在刘墉的记述里细细品味,心怀一份懂得,释放一份洒脱,行走在如歌的岁月里,活出全新的自我。
《不疯魔不成活(四色图文本)》收录刘墉的23帧智慧箴言,26篇温情告白,60幅丹青墨宝。
四色精美图文本,最唯美排版,赏心悦目。
唯一有详细图注和图片最多的一本,极具收藏价值。
随书附赠刘墉亲笔丹青墨宝书签1款,四款随机派发!
他在书中分享自己那段吃苦也像享乐的日子。教会我们心怀一份懂得和洒脱,活出全新的自我。
自上市以来,稳居当当励志榜第3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