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得真好听,你这个瘦马骝,凭什么上山争饭吃!”谷队长摸了摸我的脑袋,拍了拍我的肩膀,一挥手,坏笑地说,“呵呵,拉尾,先别急着拿工分嘛,等你长出屌毛再来找我吧。”
一场空欢喜。我被玩弄似的,有点怏怏不乐,又有点不服气,一路脚踢泥土下山。
没办法,我只好另谋生路。
干什么好呢?我想了又想,决定在房前屋后开垦几畦自留地,种瓜种豆。每逢“三六九”,是南岭墟镇的墟日,我摘瓜摘豆挑到墟镇上卖;曾有一段时间,我通过单车谷的介绍,顶着烈日,挑着两个大木箱,到开山造田的崩崖山山腰卖冰棍,换几个零用钱过日子。可是老天爷没有关照我这个落魄人,偏偏天公不作美,有两次突然台风来临,大雨倾盆,雨下了一天一夜,木箱里的冰棍全部溶化,我挨了一顿臭骂,还把赚来的钱蚀个精光。后来,我还给一位进驻村祠堂干活的木匠当助手。他骗我说,只要我肯替他卖力,他就收我为徒,日后跟着他走街串巷混口饭吃。可是祸不单行,这个油嘴滑舌的汉子没给一个子儿,连夜收拾工具,一声不响地溜走了。我还时不时站在村口,望着前面两排长着葵树之间的小路,傻乎乎地等了他十天八天哩。
真倒霉。人不走运,倒霉的事会接二连三地缠住你。
我并不气馁。母亲说过,天无绝人之路。我凭着偷学来的一点手艺,打算在村里揽工当个小木匠。可是没人相信我,没人上门找我干活,我上门也找不到活干。值得半点安慰的是自造了几张稳当木椅,给单车谷造了一个小巧工具箱,一个摆放衣服的结实大柜。手工不算精致,单车谷却派得上用场。许多时候,我无事可干,像一只被抛弃的小鸭一样在村里东窜西走,可怜巴巴。这段时间,我窝囊极了,乏味透了。晚上,我孤零零地躺在家里的木床上,望着房顶那被台风掀翻瓦片的洞口,痴痴地等待爬进洞口的月亮,脑子里不停地转。不久,社会上接二连三发生了许多大事,首先全国恢复高考,无数中青年奔赴考场。接着,农村分田到户,生产队改回自然村,谷小龙不再兼任村长,继续当他的治保主任。我想了各种各样的门路。最后,我决定到外面闯荡闯荡。
我找到了单车谷。
单车谷八岁时,父母双亡,被南岭墟镇没儿女的老迈夫妇收养,从此过上领取布票、粮票、油票之类的生活,吃上令人羡慕的“皇粮”(那时叫“国家粮”),我经常听村里的唠叨婆娘说,他是吃“米”的,我们是吃“谷”的。言下之意,他高人一等,好像我们不住同一个星球。但是,单车谷从来不会看不起人。养父养母相继去世,在米市街留给他一间房子。房子前面有一大块空地,紧靠最宽阔水面的环城小河,环境挺不错。没多久,国家又出台大政策,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鼓励承包集体企业,搞个体。南岭墟镇迅速兴旺。米市街一下子多了许多商店,夜里出现几个炒米粉、炒田螺的大排档。单车谷兴致一来,辞掉集体工,另立门户,利用养父养母留下的房子搞个体经营,独撑门面修理自行车。
他爽快地对我说:“我需要帮手,跟着我学修车吧。”
这正合我的心意,不过我还是担心做得不好,连累了他,心里不免有点儿忐忑:“你不嫌我笨手笨脚吗?”
“你并不笨啊!你懂木工哩。我每天用你做的工具箱。你给我做的衣柜放在宿舍里,有人来我宿舍聊天,都打听衣柜是在哪里买的哩。修车是简单的手艺活儿,并不复杂,比木工活还要容易,一学就会,”他又鼓励我说,“你这人老实,我喜欢。”
我非常感激地望着他:“谷哥,你真好。”
于是,我就住在他的店铺里学手艺。
P12-13
我喜欢抒写卑微小人物
张启雄
春暖花开,花园鱼池悄然孵出许多小鱼,或一群一群地追逐,或星星点点地闲游。我既开心又揪心,跟渔民心态截然相反。渔民想的是能卖好价钱,因此唯大是尊。他们会想方设法消灭这些消耗饲料的小鱼。我偏偏特别关心这些比米粒还小的“毛毛鱼”,白天经常观赏这些小生命,夜色稠浓时还打着手电筒照来照去。喂鱼的时候,我希望大鱼不要抢食。我还担心那些大鱼会把这些小鱼吃个精光哩。
撇开利害关系,在强弱角逐较量中,我的情感天平自然偏倚弱小者。观看足球竞赛,我往往替弱队忧心戚戚。这种心态非我独有,我试探几个朋友:“大小个子街上斗殴,倘若不明就里,你会帮助谁呢?”回答皆毫不犹豫:“帮助小个子。”
这是人的本性?而我呢,小时候喜欢和弱小同伴打交道,做朋友,日后诸多经历又将这份情感叠加,形成一种挥不去抹不掉的心结。这是我的小说创作几乎都以卑微小人物为主人公的原因。而且,我也难以想像,同情心之缺失,这个世界将何堪之乱哉!
卑微小人物立足于世,仅博得同情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一颗正义与善良之心才让人觉得可爱。否则,人们只是把你当作一条可怜虫而已。
问题是,喧哗与躁动面前,人的本性在魔力牵扯中失真,道德沦陷,天平的另一头肆意加码,同情之心日益稀罕,善良之心日益不屑,甚至嗤之以鼻。于是,鬼头马之流过早地发育了,尚未懂事已家常饭般捉弄卑微的“傻瓜”拉尾。捉弄了还“捧腹大笑,个个像打鸣的公鸡一样笑得前仰后合”。再说,“史泰龙”威风八面,成为全班的小布什,班主任也让着他几分,因为他有一位‘阔佬’父亲。奈何世俗眼光里,套用了银行的贷款法则。于是,商业性不规则的竞争游戏大行其道、沸反盈天。
有这样的口头禅:“手快有,手慢无。”“抢”的意识植根于不少人的脑里。以至于善良愚钝的拉尾在走投无路当“走鬼”时,也学会了这样叫卖:“手快有,手慢无啊……走过路过,千万别错过……”我熟悉鸭场,小时候也养过鸭。一群鸭子中往往有一两只孱弱的拉尾鸭。喂食的时候,群鸭哗啦啦争先恐后、飞也似的赶去围着抢食,等到拉尾鸭奋力上了岸,呱呱呱哭喊似的远远赶上来,那些鸭已经吃得半饱了。拉尾鸭拼命往里钻,却一次又一次地被鸭身挤压出来,或者被鸭翅膀刮打出来。好不容易跻身深入,尚未站稳,刚伸长脖子,也大多被肥大的鸭子啄得头破血流,情状凄惨。饲料就这么多。意思是,你抢吃多了,就等于抢吃了我的份额。你长膘了,我就瘦了。这样一来,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姑且勿论这是否是一个恰当的比喻。
像拉尾这类卑微的小人物,唯一出路是争取正义,奋力地与命运抗衡。跌倒了,爬起来;屡次跌倒,屡次爬起。这是卑微者由让人同情跃升到让人敬佩的必由之路。弱者的抗争,倍觉可敬,弱者抗争的成功,特别让人振奋。正如观看足球比赛,输球的一方反败为胜,会让我激动得热泪盈眶,禁不住跳起来呐喊一样。
挺与忍,进与退,不同的概念,不同的结局,不同的人生。因为卑微,所以顽强。一味埋怨、忍耐、退却,在当今无济于事。重压之下,只会在沼泽里越陷越深,只有抹干泪,挺过去,拼命向前追。
我无意为卑微者立言,只想在此说些心里话。仅此而已。
在此,请容我衷心感谢关心爱护我的老师与朋友。在创作过程中,正因为有你们,这本《爬过沼泽》才得以顺利出版问世。特别感谢花城出版社对本书在选取素材、故事结构和人物形象塑造上给了我有效的帮助,才使这部作品更加成熟。同时,感谢我的朋友和我家人给我提出很好的修改意见。出版前,一位好友专门为这部《爬过沼泽》作了一首同题粤语摇滚歌词,特收录在此文一并感谢!歌词是:
步履蹒跚黄毛鸭子奋力赶队
前头喧哗争抢剩下一潭浊水
靠一口气支撑不沉沦拼命追
到那天羽翼丰满明了我是谁
世事欲说还休或是注定些许
一味认命没救世主替你赎罪
无端是非杀到近身退无可退
难如愿匹夫不可夺志出重锤
啊……不必叹喟无聊时光穿透生命空隙
啊……不必理会恶毒嘲讽满布四周冲击
啊……不必介意肮脏躯体散发污秽气息
啊……也不必计算卑微角色配衬什么价值
终此生高低深浅寻寻觅觅
看不尽三教九流各种货色
爬过了沼泽远去混沌往迹
何来仙人指路最可靠自己分析
梦想过镜花水月人间春色
尘世里找我所爱不遗余力
面前杯中酒怀藏从前一段记忆
2016年4月16日于西江河畔
2016年6月1日改于西江河畔
张启雄著的长篇小说《爬过沼泽》以珠三角近几十年来的发展变化为背景,叙述憨厚老实、备受欺凌的主人公拉尾颠沛流离、路途曲折和不断抗争的一生,给人们以启迪与思考。
小说着重刻画了拉尾这个人物典型,同时还重笔描写了其他几个人物的命运悲剧,主要是儿时的同伴鬼头马、吕沙尘等。他们都因为行为不轨、不择手段、贪婪自私而没有得到好下场。
全书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现在,时间跨度四十多年,从乡间到城市,互相穿插,一连串的故事中,有悲有喜,有分有合,宏观的时间推进与微观的人物变化,使得作品内涵丰富,故事精彩,情节曲折,环环相扣,扣人心弦,反映了一个小人物近几十年来在社会转型期间的人生经历和跌宕命运,在一个个复合的故事当中让价值升华,耐人寻味。
张启雄的写作很多时候是关注内心与回归本土化,《爬过沼泽》这本书却从拉尾这个卑微者身上做一个大胆的、时间跨越一生的描述,风趣幽默又不乏深度的语言风格,与一贯批判意味的行文思想,将拉尾从年少到耄耋的一生坎坷活灵活现地展现在纸上,形象生动,具有强烈的辨识度,并赋予主人公更高的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在启发人性与宣扬正能量方面有更多的体现,再现了卑微者的恢弘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