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落纸云烟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蔡怡琳
出版社 厦门大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落纸云烟》是一部散文集,收录了作者蔡怡琳70余篇文章,共分为“世间草木香”、“却把青梅嗅”、“渺渺烟波蓝”、“脚底烟云涌”、“几阙碎词章”、“缱绻女儿红”,作品笔触细腻,文字优美,却又包含着诸多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展现了作者在创作方面的实力和成绩。

内容推荐

在《落纸云烟》中,有青涩的爱情、真挚的友情、温暖的亲情,有亲密的家人、意趣相投的朋友,也有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相信,每一个进入作者蔡怡琳生命中的人事,都是带她接近幸福的青鸟。

目录

渺渺烟波蓝

 陶然记

 衣履情怀

 妈妈的木瓜树

 三地的月

 金鱼项链

 画在白布上的琴键

 四季

 漂亮如瓷

 时光何时归

 一花一世界

 蝶舞翩翩

 自夏徂秋

 五月

 又是一年清明时

却把青梅嗅

 错出花开

 戒指

 星海间的时光

 谁用湖见证海枯石烂

 一花蓖麻

 擦肩而过

 冷暖自知

 十二月的暖

 四月鱼

 缘分天空

缱绻女儿红

 愿作鸳鸯不羡仙

 想念那只飞鸿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旧时天气旧时衣

 小妇人

 婚嫁心情

 也谈玫瑰

 又见玉兰花

 玛瑙镯子

 记取彼此的青春

 白盏

 春城拾梦

 清欢

世间草木香

 外婆的房客

 尘世几缕

 凡间的烟火

 难忘一课

 浮生三味

 花事

 粽香中的海峡

 雨中的甜蜜(外一篇)

 城市里的一些人

 七色花

 开在灯座上的玫瑰花

 玉兰爱

脚底烟云涌

 春访省委

 永恒的林则徐

 地瓜稀饭

 秋入杜鹃谷

 江南四绝

 三月昆明

 清明尝春

 夏临鼓岭沐清风

 铁路情缘

 夜游鼓浪屿

 凤凰红里忆嘉庚

 指尖年华

 城市的风骨

 古田四韵

几阕碎词章

 花信

 春晨(外一篇)

 寻医记

 琐碎记

 苦瓜

 音乐心情

 跨年杂感

 一瓢清浅系流年

 秋天,桂花雨

 如果当时能够换一种方式

 叩时光

后记

试读章节

妈妈的木瓜树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爱上吃木瓜。那种馥郁金黄的果实,勾得我食指大动。药典上记载:木瓜,助消化之余还能消暑解渴、润肺止咳。它特有的木瓜酵素能清心润肺还可以帮助消化、治胃病。对于胃不好的我来说,许多水果只能是“致命的诱惑”,唯有木瓜,满足味蕾之外还能照顾我那脆弱的胃,世间还有比这更让人觉得亲爱的事吗?于是,或将木瓜对半切,拿着小银勺像吃冰激凌一样挖着果肉一勺勺送入口中,或将它和牛奶混合后快速搅拌做成木瓜牛奶,或盛上雪蛤微火慢炖。妈妈在一旁看我花样百出乐此不疲,忽地兴致大起:“女儿,我们种一棵木瓜树如何?”

“木瓜树?好呀!”我当即在大厅旋转起来。以前看书看电视,有什么成长树爱情树,心里还微微遗憾爸妈怎么没在哪种棵树伴我一起成长。如果那样,我也有一棵属于我的树了!或许它可以是一株桂树,在有月亮的晚上,能让我想起草原上清远的笛声;或许它可以是一株玉兰,在雨水丰润的季节,安慰我偶尔湿漉漉的心;再或许它可以是一株梧桐,在阳光明媚的时候,用巴掌大的树叶为我兜一眼阳光。我没想到在二十六岁的时候,我将要拥有一棵树了,而且,还是一棵木瓜树!不仅可以观赏,还能满足口腹之欲,好极,妙极!

说干就干。为了保证好种出好苗,妈妈特意托姑姑从漳州带来木瓜苗一棵,在初夏种到了楼下空地里。我看着和我一样瘦弱的木瓜苗,实在难以想象某一天它会一嘟噜一嘟噜地挂满青碧色的木瓜。妈妈倒是很有信心,每隔两天就喂木瓜宝宝两桶水。我们以木瓜宝宝身旁的一株邻居种的木瓜阿姨为参照物,期盼有一天它能像木瓜阿姨一样茁壮挺拔,顺带赐我们几个木瓜吃。

成长向来是艰难的事。夏天的傍晚有微微凉风,妈妈就坐在我家阳台上,隔着铁栅栏看她的木瓜宝宝,顺便等我回家。三片叶子、四片叶子、五片叶子……妈妈就这样一天天数着,一天比一天更神采飞扬。偶尔我下班一放背包,妈妈就唤我:“哎,女儿,你过来关心关心我的劳动成果嘛!”我便来到阳台伸长脖子鸭子一样地向下探:近视眼的我要费好大力气才看得到,木瓜宝宝张开几片绿莹莹的小叶子对我微笑呢。我对妈妈说,照这种速度,今年我吃得到木瓜吗?妈妈说:“你也太贪心了!我这才刚种多久啊!要不,你天天陪我浇水去,看它能不能长快点!”我想起那草丛里不知有多少飞虫,耸耸肩吐吐舌头就跑了。

木瓜宝宝在长成木瓜小女童的时候,突然停止生长,妈妈着急地叨叨起来。我边摸着我的小兔妹边说:“要不要让小兔妹贡献点肥料?”妈妈一拍脑袋:“对啊!早该这样!”于是,幸福的小兔妹的便便和尿尿成了宝贝的东西,被搜集进一个废弃的洗衣粉桶里。再次浇水的时候妈妈就要我帮忙,提着那桶宝贝下楼,协助给木瓜宝宝增加营养。我这才知道妈妈浇水的不容易。先得在空地一头的水龙头下面接满水,然后提着桶走到另一头。木瓜宝宝需水量大,至少得喝两桶水,而盛了水的桶是很沉的,我提都相当吃力,更何况妈妈呢!

妈妈不让我进草丛说是怕我被虫子咬,让我站一旁等她。傍晚柔和的光线下,我看着妈妈弯着腰把水缓缓地倒人木瓜宝宝脚下的土地里,一绺头发滑到妈妈脸上,妈妈那仍旧白净的脸微笑着,眼神里满是温柔和期待。刹那间有些恍惚,觉得别样温馨和美好。那样的神情在我成长的许多时刻,不是也经常见到吗?我当即就想走过去,从背后抱抱她,抱抱她。

从那天起我爱上了下雨,因为有雨的日子,妈妈便不用下楼浇水了。

写到这想起一趣事。我那童心蓬勃的爸爸,为了给妈妈省力,想了一招:趁炎热的午后或者寂静无人的午夜,在我家阳台接上水管,利用水压的原理,给木瓜宝宝来个从天而降的淋浴。我和妈妈强烈怀疑这个方案的可操作性。爸爸捋起袖子跃跃欲试,于是我们挑了个烈日炎炎的中午,看看四下无人,接了水管,妈妈按住水管和水龙头的交界处(怕水压太大水管被冲开),爸爸压住水管出水口处调节水柱方向。我呢,就在一旁观战。水龙头一开好戏就上演了。妈妈边使劲按住水管边伸长头去“监工”,叫着喊着:“喂!左移点,再右移点,都没正中靶心。喂!老头!你免费给绿化带浇水了啦!我们家木瓜底下的土都没湿!”爸爸被冲出来的水柱喷得满手是水满头是汗:“怎么没中!明明浇到木瓜了啊!你看,叶子上都是水,还反光呢!”“你浇叶子有什么用!要浇土啊!’,“叶子上的水会滑到土里啊!”“喂,有人远远走过来了,我关水了!”我在一旁早已笑得天昏地暗,趴在栅栏上半天起不来。水柱恰到好处地在那人经过木瓜宝宝前停住,我们仨集体缩回脑袋。我看见那一瞬间,太阳透过水柱,形成了一道迷你彩虹。估计经过的那人,要被那突如其来和戛然而止的水柱搞得莫名其妙吧。

这个方案据说在他们二老睡不着觉的某个午夜还施行过一次,但最终还是被妈妈否决,理由是太不低碳,说浪费的那些水她都可以让木瓜宝宝美美地喝上四天了。不干就不干,爸爸拍拍手说,被水喷一身的感觉也不那么美妙!

终于在秋天到来的时候,木瓜宝宝长成木瓜少女了,还结了几个青绿色的小果实。也许是品种的问题,我们的木瓜少女不如木瓜阿姨那么高,大约就一米五吧。妈妈安慰自己:浓缩才是精华,浇水施肥却更勤快了。我开始每天下班回家前绕过去看看,期盼那木瓜能像吹气球一样膨胀起来。这可是属于我的木瓜树,妈妈为我种的木瓜树呢。我幻想着木瓜成熟的一天,我可以东家送一个西家送一个,自豪地让大家分享劳动果实——哪怕不是我种的,但是是为我种的,嘿嘿。

可是,从秋分到立冬。再也没见木瓜那青绿色的小果实长大,它们永远停留在最美的豆蔻年华了。我怂恿妈妈摘几个下来炖排骨。妈妈无奈地应允。当房间里弥漫起排骨和木瓜混合的醇美的香气时,妈妈闭上眼使劲嗅了嗅,我也嗅了嗅,我们不约而同地说:“自己种的木瓜就是不一样啊,特别香!”我轻轻微笑了,我可以感受到妈妈的温情就像这香气一样,一层层浸润,在我的世界里翩翩起舞。

其实,自有木瓜树的那天起,有没有木瓜吃,就不那么重要了。

P12-15

序言

厦门历来是祖国东南的重要口岸,是与世界各地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门户。厦门文学自宋代开始,经过一代又一代文学人的努力,已经形成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在当今中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伟大征程和现实语境中,面对新的生活实践,厦门文学的使命又有了新的时代内容——厦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事业,提出了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大力推进文化生态保护工程,弘扬闽南文化、嘉庚文化、海洋文化等传统文化的优势,着力打造厦门地方特色文化品牌的目标。而弘扬地方文化优势,树立文化品牌,文学是中坚力量,不仅体现在其自身的创作深度上,而且体现在对于其他艺术门类的影响和带动上。这样,新形势带给文学新生机,也给厦门文学发展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为了繁荣我市文学创作,提升厦门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推进厦门文艺事业发展,同时也为了发现、培养、鼓励文学新人,大力推进厦门作家队伍建设,厦门市文联拨付专项资金,大力扶持厦门青年作家的作品出版,资助的作品体裁包括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儿童文学、文学评论等。因厦门市文联办公地点毗邻美丽的珍珠湾海滩,我们将该青年作家扶持文库命名为“珍珠湾文丛”。

“珍珠湾文丛”每年度出版一辑,每辑收录作品十部以内。期待每年推出的“珍珠湾文丛”,能不断地为厦门市文学生态注入新鲜血液;厦门青年作家的写作实绩和专业水平,也会通过文丛得以全面展现。

这是文学的信心和希望,春种秋收,让我们乐观其成。

厦门市作家协会

后记

当看着一沓打印出来的文稿厚厚地堆在眼前时,我不禁百感交集:离上一次出书已经十二年之久。

十二年,我从一个学生变成了都市白领,从一个未婚少女变成了已婚少妇(哪怕心里还住着一个小女孩,咿咿呀呀不肯长大),从一个风花雪月、不食人间烟火的梦姑娘,变成了天天和时事政治打交道,操心着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平凡女子。其间蜕变,于我,仿佛惊涛拍岸。笔尖日日打磨的,不再是如桂花酿般的清透文字,而是四平八稳、严谨如老学究般的公文。然而在每一个春天到来的时候,我依旧能闻到羊蹄甲沁人的芬芳,依旧能听见嫩芽在枝头歌唱,心里便庆幸,另一个我,始终没有走远。

实际上我一直多么害怕:心被生活磨砺成毛玻璃,离作家梦越来越远。

于是,工余时间,坚持将零零碎碎的日常感悟记下来,一衣一物、一人一景、一饮一啄,渐渐地,文档竞也有满满当当之势。在阅读的时候,被自己的文字带入某种情境,陷落于中。然而投稿甚少,故而发表更少,有时难免孤独,觉得无人知意。可文学毕竟不是为了热闹而来的,写作对我而言,更多的是种记录,似乎写下来了,就可以放心地清空脑子,去感悟更新的东西。有时,也是种探奇。下笔的时候,压根不知道笔下的文字会引领自己到什么地方,等到书写到某一句话时,竞会暗自惊艳,恍如冥冥之中有人指引,柳暗花明,感受妙不可言。

其实,只是自己和自己的一种约会罢了。

这本书,删删减减后分成六个部分,虽被我定义为散文集,但多篇已是散文和小说的混血,有些文字我竟是再也写不出来的。它们带着青草的香气,蒸腾在那个叫青春的夏日午后,随即隐匿不见,只能在某个清晨见它们变成露珠。在书中,有青涩的爱情、真挚的友情、温暖的亲情,有亲密的家人、意趣相投的朋友,也有素不相识的陌生人。我相信,每一个进入我生命中的人事,都是带我接近幸福的青鸟。因此,整理它们,也是对我一路走来的回顾。

再来说说书名:《落纸云烟》。这本来是个成语,意思是笔墨落到纸上如同云烟一样变幻多姿,形容书法或诗文高超玄妙。这样褒义的成语用作书名,着实让我脸红了许久。可天地良心,我当真没有自夸的意思。在最初用到这个词的时候,我只想表达经历过的事被写到纸上,终会像云烟般散开,如雪泥鸿爪,只在梦中的樱花树上偶然争鸣。在此特作说明。

此刻,翻阅着一堆文稿,仿佛在铺满了月光的山道上散步,我看到了在花香中前进的自己,四周弥漫着淡淡又轻盈的暖意。因为笔下的文字,我结识了一些人,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有人愿意为你的文字停驻,本身就是一种鼓励。心里非常感恩,为每一个参与我生命的人、读过我文章的人,谢谢他们给予我最大的肯定和善意。

也许只要一直有梦想,就不至于“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觅处”。

作者

二○一五年四月九日于月满小轩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13:3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