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晴佳著的《台湾史学史(从战后到当代)》细致地勾勒了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台湾史学的动向。书中不单介绍了诸多史家与史着,也从宏观的视野掌握“历史实践舆时代风云变迁之间的种种联系”。作者在书中所描绘的主轴包括史学如何走出政治的羁蚌、如何追求史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如何转向文化史与乡土认同的台湾史等。而这些上历史学菁英所主导的变化又影响了历史教育与教科书的争议。本书有如一把钥匙,可以解答当代台湾学术与政治的各种谜团。
序言 也是一番反省
自序
初版前言
上編 科學傳統的建立
一、“科學史學”之演變
二、“史料學派”之興起
三、“史料學派”之影響
中編 科學史學的轉折:1960年代中期至1987年
一、《思與言》與史學革新
二、《食貨月刊》和史學方法論
三、社會史的興起與史學領域的擴大
四、從地區史到臺灣史
五、“鄉土文學”與認同意識
六、政治變遷中的歷史意識
下編 “解嚴”之後的臺灣史學:1987年至2000年
一、史料的開發與臺灣史的興盛
二、“臺灣史研究的新精神”
三、《新史學》與生活文化史
四、歷史教育與歷史認同
五、反省與反思:民族史學之“後”
補編 2000年以來臺灣史學的趨向
一、由公而私:從國家民族到社會生活
二、觀微見著:抑或“小的就是美的”
三、解構與重構之間
四、現狀和展望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