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作家沈念的《岛上离歌》讲述了来自湘西的少年力波第一次走出大山,跟随父亲前往洞庭湖割芦苇所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作者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洞庭湖湿地的景色,介绍了许多关于候鸟、麋鹿等野生动物的知识,赞扬了保护站工作人员对保护生态环境所做的努力,也揭露了部分渔民的冷漠与贪婪。作品主题鲜明,立意深远,是一曲深沉的生命赞歌。
| 书名 | 岛上离歌/小橘灯精品系列 |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
| 作者 | 沈念 |
| 出版社 | 安徽少儿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青年作家沈念的《岛上离歌》讲述了来自湘西的少年力波第一次走出大山,跟随父亲前往洞庭湖割芦苇所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作者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洞庭湖湿地的景色,介绍了许多关于候鸟、麋鹿等野生动物的知识,赞扬了保护站工作人员对保护生态环境所做的努力,也揭露了部分渔民的冷漠与贪婪。作品主题鲜明,立意深远,是一曲深沉的生命赞歌。 内容推荐 沈念著的这本《岛上离歌》讲述了,第一次走出大山的少年力波,秋冬之际跟随父亲前往东洞庭湖上的一个无名小岛砍割芦苇。天性好奇、调皮又有些内向的力波,担负着超出年纪负荷的繁重体力劳动之余,观察、探问着身边这片湿地上的人与事物。他和父亲一起搭救了一只意外遇险的麋鹿,并随湿地保护工作者一起,目睹了毒鸟人的无知和可悲,感受到了湿地保护工作的艰难。在即将完成芦苇收割回家前的一个雨夜,父亲参与到湿地保护站的围捕毒鸟人的行动中,身陷泥沼之地……岛上之行,帮力波提前完成了一个男孩的成人之礼。 目录 第一章 通往岛上的路 第二章 芦苇在风中歌唱 第三章 荒屋里的醉汉和鱼水宴 第四章 营救野麋鹿 第五章 天上的鸟数得清吗 第六章 施华洛世奇的眼睛 第七章 毒鸟人的午后 第八章 向天空吐露诅咒 第九章 懂鸟语的人 第十章 永远的朋友 第十一章 翅翼下的脆弱和破碎 第十二章 猎狐行动 第十三章 无声的结局 试读章节 一通往岛上的路 起风了。 黑蓝色覆盖的夜空下,少年力波感觉风像野孩子似的东奔西跑,冷不丁露出尖尖的牙齿,重重地咬他脸蛋一口,或大摇大摆地与他撞个满怀。他顾不得“咬撞”之痛,急急忙忙伸出双手却没能抓住这冒失的家伙。风又调皮地呼啸而去,留下火车鸣笛疾驶过后的“呜呜”响声,在耳畔飘来荡去。 岛在洞庭湖的什么位置,力波没有一点概念。父亲说,岛很大,四面环水,通往岛上的方式是乘船。 船,那是一条多大的船,能迎风破浪吗?浪花飞溅到船头,打在甲板上,碎成一颗颗发亮的珠子,滚来滚去。力波如此一想就来劲了。他山里生山里长,对父亲描述的这片广大水域有着天生的好奇。他那点偷偷学会的狗刨式,能在这不着边际的湖水中横冲直撞吗?闭上眼睛,往水里一跳,仿佛他就成了游泳健将,细长的手臂把水波划出一条条漂亮的弧线。 夜船开的时间不短了,仍然是在一团墨黑中行进,船尾驾驶舱挂着一盏汽油灯,光亮如豆,随时要被风吹熄灭的样子。距离的遥远让力波心里摇荡着焦躁,像远处听得到的水声,摇曳多姿,引人联想,却看不见。他和水之间,被一块巨大的幕布遮挡得严严实实。 “还有多久到啊?”力波焦急地问了好几次。 “快了快了。”这是父亲唯一的回答。船上的其他几位同行者早习惯了这样的跋涉,悄无声息,蜷缩着打盹。 他们一大清早从湘西大山出发,到县城再换大巴,山路转省道,跑了十来个小时。乘客大包小包,货物架、过道、座椅下堆得满满的,人们的双脚像陷进泥淖中,动弹不得。大家都是从山里出来割芦苇的,有邻村的也有本村的,出来一趟不容易,恨不得把家也搬着走。几个认识父亲的外村人看到力波,咿啧啧,表情尤其夸张,还带着手势,拍拍他的头,竖起大拇指,咿呀呀,夸赞几声。力波反感这些人的故作讶异,脸上准备发作,父亲横瞟他一眼,他便偃灭火气,吞下了怨怒。 车厢里多数时间是沉默的,途中有过一段激烈的讨论,是关于今年芦苇的价格猜测。价格涨跌,与割芦苇的他们并没直接关系,但力波听出来,卖上好价老板赚得多,他们的收入就会多一些,至少发工钱不会拖拖拉拉,这是大家的渴盼。 父亲不参与争论,歪靠着车窗做着梦。他素来就是个只顾埋头做事的人。 喧吵过后,车内又静寂下来,很多人闭目养神。一个粗胖的女人喃喃自语,儿子等着她今年赚的钱去登未来媳妇的家门。另一个尖刻的声音“刺”过来:“给你媳妇买全套银饰,你还得不吃不喝地砍十年,那时候媳妇早已是别人家娃的娘啦。”力波见多了这样的乡下女人,言语里刀光剑影,踢来蹬去。胖女人干瞪眼,生气地扭头望向车窗外。 力波也正看着窗外,他是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见识平原上的景物,没有峰峦叠嶂的遮挡,能望见远处的高高矮矮的房子、葱葱郁郁的大树、成片的稻田和甲壳虫般爬行的汽车,还有高耸的通讯塔和绵延的高压线。这些景致跟着他们一起跑,但一小会儿就被甩得远远的了。 不知过了多久,汽车“吱呀”停下,有人喊了一声:“到了!” 那些还在睡梦中颠簸的人纷纷醒来,咿啧啧地议论着外面的天色:“啥时间啦,比山里还黑得早!”然后伸懒腰,打哈欠,站身起立,搬弄东西。 车厢顶灯坏了,嵫嗞闪了几下就彻底“歇菜”了,大家只好借着远处晃来的水光和某个人打开手电筒的光,清理行李,徘徊下车。车厢像一个大洞,慢慢被掏空。叽叽喳喳的说话声此起彼伏,三三两两,几声招呼,瓮声瓮气或粗野豪放,很快都消失在空旷的夜色里。 再次见面,大约是在三个月后,大家再挤一趟车回家。P1-5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