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叶闻著的《黑面黄底》反映了当下交警火热的生活,是一部致敬交警、致敬英雄的作品,令人欣喜。公安题材的艺术作品汗牛充栋,也可以说是目不暇接,一般以侦查破案题材居多,刀光剑影,惊心动魄,甚至还有流血牺牲。而《黑面黄底》的作者将目光和笔触瞄向了文艺作品鲜有表现的交警,令人耳目一新。
小说的震撼之处还在于,房高和他的恋人共同参与一桩特大假币案的侦破。其中危险四伏,揪人魂魄。嫌疑人丧心病狂,不断地针对影响他们”生意”的交警制造车祸,撞伤了夏政委之后,又将倪支队长撞成脑震荡,杀害了”知情人”陆三,威胁房高亲人的人生安全,最后竟然绑架了房高心爱的人。
一件件、一幕幕,短兵相接,性命攸关,人们的情绪会随着小说情节的展开,一次又一次地起伏跌宕。
谈叶闻著的《黑面黄底》以公安交通警察房高为主人公,进述了他从一个一心想干公安刑警的转业侦察兵,却去干了交通警察之后发生的“汽车案件”“接境假币大案”等一系列案件。本小说内容由真实事伴改编而来,情节紧扣,既富逻辑推理斗智斗勇,又含剑拔弩张。
夏政委听了眨了眨那双深邃而智慧的眼睛,高而挺直的鼻子里传出无声笑音,肚子里的话到了喉咙口又咽了回去,脸上露出一丝不为人解的笑意。
汪处长看到夏政委一脸像捡了个宝贝的神情,他又对夏政委说:“你们交警队一不破案二不抓人,偏偏要个侦察兵回去站马路,你夏政委动的什么心思?”
夏政委仍是没有开口,他知道这个四川籍刑侦处处长的个性,只要他开口说话千万不能跟他较劲斗嘴,要不然他会和你没完没了,甚至他本来不需要的他也会改变主意,非要和你针尖对麦芒。
汪处长见夏政委一直不开口,心理上自然得到了某种满足,一转脸嘿嘿地笑了起来说:“政委就是政委,水平就是不一样,不但会挑人,而且涵养又高,我们这帮粗人只会舞枪弄棒,唉,大政委不要和我们粗人一般见识!”
旁边站着的公安巡警大队庞队长“扑哧”一声笑了出来,他一边笑一边用手指点点汪处长:“汪处长,你是仗着你们刑警有枪欺负人啊!你不要得意太早,哪天在路上交警扣了你的车,你就知道有枪未必就有用!”
本来硝烟渐去的战场,经庞队长这一搅和,现场气氛立时有了变化。
夏政委用眼睛瞄了瞄庞队长,知道再不说话,手上这个侦察兵能不能到交警支队就没法保证了,想到这里他有了主意,决定给汪处长和庞队长来点胡椒面,于是夏政委对汪处长说:“汪处长,就刚才庞队长的几句话,似乎有挑拨之嫌,汪处长什么时候以枪压人?说我们交警扣你汪处长的车,是不是暗指汪处长你行车有违章?”
说到这个时候,夏政委瞧见汪处长的一双眼睛瞪圆了,知道火候差不多了,边撤退边冲庞队长一努嘴说:“庞队长,汪处长绝对不会跟交警队争一个小小的侦察兵,我看你是醉翁不醉,看上汪处长的这条枪了吧!”
夏政委说得一语双关,明理人都听得出来。
“好,好,你们都有枪,只有我们交警没有枪,玩不起,跟你们玩不起!”夏政委的这句话传过来的时候,他人已在楼下过道上了,他要抢先一步去政治处把这个侦察兵的分配手续开了。
所以房高到交警队是支队政委亲自挑选的,而侦察兵出身的房高一个心思却在刑警队。今天夏政委是特意来接房高的,因为夏政委看了房高填的转业意向,知道房高想去刑警队,所以他决定来接房高去交警支队,另一方面也做一做房高这个小伙的思想工作。夏政委见房高给自己敬礼,他点点头,这个兵的素质不错,房高的档案政委看了,军队对小伙的评价很好。他见房高给自己敬礼,立时还礼并上前握住房高的双手,说:“你是房高同志吧,欢迎你加入交通警察队伍,我是受支队党委指派来接你的,我姓夏,单名一个邑字!”
“转业兵房高向领导报到!”房高说着话将手中的分配通知书递给夏政委,并上前握住夏政委伸过来的双手说,“领导亲自接我这个新兵,看来交通警不干也不行。”
“爽快!是我们交通警的脾气!”夏政委拍了拍房高偏瘦的臂膀笑说,“我们爷俩像,偏瘦!没有多余的脂肪,看你这身板就知道你是个勤快人,好样的!不似一身憨膘能说不能干的。”
夏政委这几句话真就让房高不愿去交警队的念头有了松动,心里一阵热烘烘的。原来交警队还有这样情面的领导,本来别扭的心里产生了变化,赶紧表态说:“是,交警队有您这样知冷知热的领导,交警队这个整体一定是个温暖的大家庭。”
P4-6
作为一名从警三十多年的老公安,对公安题材的文艺作品有着特别的情结和喜爱。无论是书画作品,还是影视作品,抑或是文学作品,总是令我尤为关注,经常会带着一种职业的思维习惯试图走进作品的核心,去触摸、探究并欣赏作品的思想价值、情感温度和艺术品位。现在,又一本以扬州城市为背景、以扬州公安交警为原型的长篇小说《黑面黄底》摆在了我的案头,让我欣喜、震撼和感动。
这篇小说反映了当下交警火热的生活,是一部致敬交警、致敬英雄的作品,令人欣喜。公安题材的艺术作品汗牛充栋,也可以说是目不暇接,一般以侦查破案题材居多,刀光剑影,惊心动魄,甚至还有流血牺牲。而《黑面黄底》的作者将目光和笔触瞄向了文艺作品鲜有表现的交警,令人耳目一新。
在一般人眼中,交警的工作枯燥单调、机械刻板,这也就成了艺术家们或有意或无意忽略这一群体的原因之一。而90后的谈叶闻,以初生牛犊不畏虎的胆识和勇气,让这一群体光彩夺目地走上文学作品的前台,成为主角,为全社会走近交警、理解交警、支持交警打开了一扇敞亮的窗户,进行了一次非常有价值有意义的探索,难能可贵。
之所以震撼,源于这是一幕惊心动魄的公安大戏。交警的工作无非是疏导交通、维持秩序、纾解拥堵,然而书中主人公、刚刚上岗的房高却在日常值勤中,以一名侦察兵高度的职业敏感、素养和经验,揪出了一桩碎尸案,出手不凡,旗开得胜,所以小说的开头就极大地震撼了我。
小说的震撼之处还在于,房高和他的恋人共同参与一桩特大假币案的侦破。其中危险四伏,揪人魂魄。嫌疑人丧心病狂,不断地针对影响他们”生意”的交警制造车祸,撞伤了夏政委之后,又将倪支队长撞成脑震荡,杀害了”知情人”陆三,威胁房高亲人的人生安全,最后竟然绑架了房高心爱的人。
一件件、一幕幕,短兵相接,性命攸关,人们的情绪会随着小说情节的展开,一次又一次地起伏跌宕。我相信读者读了这部小说,一定也会和我一样,为作品中事态的险象环生、敌我的斗智斗勇、民警的出生入死,而心潮起伏,血脉贲张。
谁是和平建设年代最可爱的人?作者用她情透纸背的笔墨告诉我们:房高和他的交警战友们!
这部作品是作者一份扎根警营的真挚情怀,也是令我感动之处。谈叶闻大学毕业后,在央视媒体干过新闻采编,2016年底加入了交警队伍,从事文职工作。她有空就往交警的岗位上跑,去观察交警的工作状态,了解交警的业务特点,体悟交警的苦乐人生,触摸交警的情感世界。
在《黑面黄底》里,可以读到大量的生动可感的细节,充满了语言张力和阅读质感,比如汪处长在长期的交警工作中,落下了不能憋尿的毛病,车里放着一只空可乐瓶以解决“方便”问题,以小见大,向读者传递出交警这份工作的艰辛;房高与晚报记者缪琴从相遇到相识再到相知相爱,洋溢着年轻人向往与追求美好爱情的甜蜜;陆三对三位大款“热情周到”的服务,代表了社会上一小撮爱占便宜爱耍滑头的小混混……这些真实性强、可信度高,读来如在眼前的细节从哪里来?答案只有一个:从生活中来,从观察中来。
当然,最关键的是从热爱中来。因为发自内心地热爱、崇敬交警这个职业,谈叶闻才会不辞劳苦地深入到交警生活里,扎根到交警世界里,沉浸在交警氛围里,目睹他们的飒爽英姿,感受他们的酸甜苦乐,亲历他们的战斗风采,从而抵达他们的心灵深处。反过来,这样“零距离”去深入、去体验,就是走进了一座艺术创作的富矿,使得她的写作拥有了大量真实的可信的素材,下笔有神,游刃有余。
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告诫广大文艺工作者:“热爱人民不是一句口号,要有深刻的理性认识和具体的实践行动……要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问题,拆除‘心’的围墙,不仅要‘身入’,更要‘心入’‘情入’。”谈叶闻虽然还只是一名文学青年,但她已经深深懂得创作之根植于生活,创作之源来自生活,在文学之路起步之时,就自觉地摒弃闭门造车、猎奇言怪的套路,本本分分地向生活学习,老老实实地向现实取材,勤勤恳恳地扎根于生龙活虎的警营,踏踏实实地追踪着精彩纷呈的现场。从而,成就了这样一部致敬交警、致敬英雄的作品,让我这位老公安激动不已。
诚然,用艺术精品的标尺来考量,这部小说还有很大的努力空间。希望作者更多地走进一线,走近民警,使得自己的专业知识得到更大幅度地提升,多方位、多视角、多维度呈现人物的工作、生活以及情感世界,使得人物更加可感、可信、可亲、可敬;同时,加强学习和实践,多多地从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中吸取营养,强化构思能力,丰富表达方式,提升文学素养,诚如是,一定会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看完这部公安警察题材的书,对于生长在物欲横流社会中的现代人来说,也许你会淡然一笑,因为在你的思想里,生活中的安宁和幸福那是来自自然,与每时每刻都忠于职守的公安警察没有多少关系,但当你被堵塞在交通道路无法行进时,你的生命面临罪犯的威胁时,你的安宁幸福的家遇到意外灾害时,相信你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公安警察。
水会倒流是地球磁场的引心力断层造成的,人的思想没有向心力就不会存在情感。
如果你正在读这本书,请一起向最可敬的公安警察致敬!
够园
2017年2月25日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