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力挽风暴(首部抗洪题材长篇历史小说)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梁金才
出版社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力挽风暴(首部抗洪题材长篇历史小说)》不仅题材新颖,故事情节也十分精彩。作者梁金才以现代抗灾视角为引线,写了一部古代民间与洪水抗争的故事。这是一部弘扬古老民族文化、展示当今社会和谐之美的精品力作。作品中那种大爱精神,是过去、现在和将来人类必不可缺的精神文明支柱。

内容推荐

梁金才著的《力挽风暴(首部抗洪题材长篇历史小说)》这部长篇小说是弘扬正能量的文学作品。本书讲述宋代在黄河、淮河、焦岗湖畔的历代英豪,为救灾民与贪官污吏作斗争的精彩故事。书中英雄们冒着血雨腥风、倾家荡产甚至掉脑袋的风险,挽救了百姓的生命,干出了惊天动地的事迹。

目录

内容简介

主题歌 力挽风暴

主题歌 劈波斩浪为梦想

序 他用爱心打造精神力量的家园

上部 黄河浪沙

 第一章 吉日姐妹同时出嫁 姐姐争坐妹妹花轿

 第二章 丽萍为家努力付出 勤劳儿媳得到母爱

 第三章 穷女儿归宁起风波 孙丽娘侮辱张志如

 第四章 洪水天灾家破人亡 张志如投黄河自尽

 第五章 丽娘假自杀找苦吃 不讲道理众叛亲离

 第六章 求官抗洪被拒门外 梁慷锦愤怒砸县衙

 第七章 何梁联手备战洪水 孙丽娘刁难老公公

 第八章 好心公公遭到诬陷 刁蛮孙丽娘被蛇咬

 第九章 为老百姓开仓放粮 魏县宫为百姓吃草

 第十章 狂洪冲不破的母爱 梁慷锦为救人被害

 第十一章 关世雄吊孝到何家 发放谷子收买民心

 第十二章 孙丽娘到何家偷粮 张志思去何家害人

 第十三章 被困树林粮车被劫 何家兄弟大战山贼

 第十四章 张志恒无奈审弟弟 弟不让县官看笑话

 第十五章 梁慷程被请上梁山 宋江备酒热情招待

 第十六章 孙丽娘向何家求援 玩弄银子自己收藏

 第十七章 何家老爷进京求援 关蹬派人跟踪追杀

 第十八章 先来后到不如不来 孙丽娘趣赶梁慷程

 第十九章 森林遇见老人自杀 仔儿落难投奔何家

 第二十章 万众一心抗击洪水 泥浆里摔跤真快乐

 第二十一章 孙丽娘顺手偷玉簪 张志思巧妙盗白银

 第二十二章 何家事迹得到认可 朝中奸臣针锋相对

 第二十三章 仔儿闹君被赶门外 宁死不屈死而无憾

 第二十四章 攻打梁山高俅反对 招安宋江如虎添翼

 第二十五章 县太爷霸占救灾粮 何振彪与关蹬交锋

 第二十六章 关蹬设陷阱害何家 孙丽娘钱多不知错

 第二十七章 县衙救灾白银被盗 何家老少蒙受冤屈

 第二十八章 县官逼钱多做假证 志恒受冤血喷大堂

 第二十九章 春芝探监亲情难断 丽娘惭愧归还玉簪

 第三十章 关世雄设计杀何家 张志思跃墙探县衙

 第三十一章 何家老少被押刑场 孙丽娘奋勇救亲人

 第三十二章 人醉人的本性不醉 大浪淘沙血洗黄河

中部 淮河风情

 第三十三章 春芝南下历尽艰险 群狗相助摆脱危难

 第三十四章 回望黄河永断亲情 再返寿春寻找亲人

 第三十五章 何春芝雪地遇温情 徐八公立志斗恶狼

 第三十六章 梁慷程开棺救母子 母子得救王贵惊喜

 第三十七章 天降淮王鱼真奇怪 玉簪有灵感进孙家

 第三十八章 何春芝被救尼姑庵 大年三十寒雪相逢

 第三十九章 黑心的好友不可交 后悔莫及伤透了心

 第四十章 魏管家为静心害人 何春芝被困枯井中

 第四十一章 静心尼姑庵内纵火 方太太针灸救春芝

 第四十二章 六安遇山贼劫车行 何振彪大战顾霸天

 第四十三章 六安王难舍何振彪 好医术施救老泰山

 第四十四章 梁盛堂落难村妇家 救命之恩应当报答

 第四十五章 静心尼姑忽悠春芝 方老太太棒打光头

 第四十六章 魏管家杀害小尼姑 何春芝南下寻盛堂

 第四十七章 何春芝话别尼姑庵 寻亲路上巧得黄金

 第四十八章 何振彪兄妹情意重 快马加鞭赶往寿春

 第四十九章 春芝妹妹下落不明 风雨再狂哥要寻找

 第五十章 淮河洪峰涌向寿春 张天伦向孙家求援

 第五十一章 张天伦为灾民化缘 孙氏家族付出大爱

 第五十二章 高俅派兵增援宋江 童贯蔡京上前阻挡

 第五十三章 讨债者来到寿春府 张天伦感到有麻烦

 第五十四章 焦家硬想铲除梁家 天伦带病体恤民情

 第五十五章 挪用官银引进粮种 高俅想刁难张天伦

 第五十六章 万人大会战修城墙 无赖焦际波耍威风

 第五十七章 寿春美食名不虚传 高俅遭受百姓戏弄

 第五十八章 刑场上斩首张天伦 宋徽宗驾临寿春城

下部 焦岗湖畔的春风

 第五十九章 梁邦风闹着要送亲 爹娘怕年幼出差锴

 第六十章 邦风机智巧对对联 赢得众人大声喝彩

 第六十一章 何春芝渡淮河落水 梁邦霞情定焦浩楠

 第六十二章 败坏头赌鬼张冀中 梁盛堂一家都忧愁

 第六十三章 青冈城内好不热闹 巧停马车为了防盗

 第六十四章 梁邦风为姚家翻案 显神通助魏破奇案

 第六十五章 案子难住了梁邦风 寻找证据不惜流汗

 第六十六章 梁邦雷大搅发财亭 砸赌场罗鑫鸣叫好

 第六十七章 康山越墙死于非命 真相大白大快人心

 第六十八章 积劳成疾邦风晕倒 邦云姐姐巧遇弟弟

 第六十九章 梁盛堂救儿梁邦风 梁邦雷教训张冀中

 第七十章 梁盛堂移迁青冈城 运气不佳房屋倒塌

 第七十一章 天降暴雨洪水逼人 老百姓避难青冈城

 第七十二章 惊天感神抗击洪水 神驴下凡铲出蛟苗

 第七十三章 梁邦雨街上捡菜叶 小邦风为姐被狼咬

 第七十四章 梁家的天下第一球 赛出风格赛出风采

 第七十五章 鲁民慧为焦家提亲 梁盛堂感到很无奈

 第七十六章 老百姓涌上梁家门 梁邦霞无奈嫁出门

 第七十七章 缺德康占不给救药 梁邦雷劫药送李家

 第七十八章 康占想挑拨焦际波 再好的人也怕三撮

 第七十九章 阻挡焦际波毁大堤 邦霞惊天壮举惊世

 第八十章 梁盛堂飞马向前冲 何春芝陷入痛苦中

 第八十一章 为保大堤强借军粮 借粮不成无奈抢劫

 第八十二章 梁邦雷大战顾方达 顾方达投奔寿春城

 第八十三章 抢军粮引发祸临头 梁盛堂狠断父子情

 第八十四章 梦中发现妹妹有难 哥哥感到内心不安

 第八十五章 两条道路并列向前 为国为民谁对谁错

 第八十六章 梁邦风逃脱姬沟寺 历尽艰辛为娘辩护

 第八十七章 罗鑫鸣拳打罗士怀 巧审张针尖李枣刺

 第八十八章 两岸百姓扬眉吐气 淮河水清春风得意

 第八十九章 何振彪前往青冈城 喜从天降兄妹相逢

附录

 《力挽风暴》读后感

 一路奔走的农民写书人

 他是社会底层文学创作的后起之秀

人物表

跋 我写作,我快乐

试读章节

不一会儿,姐姐站起身来,把皮鞭向妹妹手中一放,叫道:“起来,你掌着,我来拉!”

姐姐用尽全身力气也同样拉不动,只见姐姐咬着牙回头叫道:“打呀!用皮鞭打我!”

而妹妹扬起皮鞭又收了回来,姐姐见了回头骂道:“死丫头,你怎么不打我?再不打,回头我踢死你!”

妹妹听后,轻轻地打了几鞭,却并没有打在姐姐的身上,姐姐咬紧牙关拼命地用力拉,妹妹在后面也不停地用力推。刚走几步,突然,绳子断了,顿时孙丽娘摔在地上,不知所措的妹妹急忙上前想扶起姐姐,姐姐抬起一脚将妹妹踹出丈外,姐妹俩坐在地上痛哭起来。

这时,一位姓胡的媒婆路过,上前说:“女孩子家逞什么强,没有爹娘真是可怜,明天我就去为你俩提亲,希望你俩都能嫁出去。”

经媒婆介绍,姐妹俩分别许给当地的两个富贵人家。孙丽娘许给何家药铺何佳坤做妻子,孙丽萍说给街上一家饭店名叫张志思的做妻子。商定了好日子之后,两姐妹同时出嫁。

娶亲当天,孙家那破旧的院门内外热闹非凡,唢呐连天响。可这时,孙丽娘在房间坐立不安,心想:我是孙家大女儿,婆家应该让我挑选,怎么把我选给何家,他是个卖药的,药味难闻。嫁给张家吧,但是张家已经同意迎娶妹妹。如果妹妹嫁到张家,有吃有喝多痛快,而我嫁到何家则要一天到晚与药材相伴,到那时我可就要受苦了。不行,说什么我也不能嫁到何家。于是她找到媒婆,要求让自己嫁到张家,媒婆坚决不允,说:“丽娘啊丽娘,你什么时候才能让着妹妹一点,常言道‘姐大如父母’,现在婚配已定,绝不能反悔!”

门外的两个新郎,一个是张家二少爷张志思,虽然个头不高但看起来十分机灵,不过在众人面前却显露出几分傲气;另一个是何家少爷何佳坤,一看就知道他是一个忠厚才子。他们俩各骑着一匹骏马,在门外等着新娘上轿,可是等了好长时间也不见新娘出现,两边的唢呐不得不互相比试,好像要吹破天。

一直到午时初,媒婆才出来喊道:“新娘准备入轿!孙家大女儿孙丽娘嫁入何家先行上轿,孙家二女儿孙丽萍嫁入张家随后上轿。”

两个新娘由伴娘搀扶着,很有秩序地进入轿内,还没等喊“起轿”,只见孙丽娘从前面轿子里蹿了出来,口中还不断地叫嚷:“我不想嫁到何家,我是孙家大女儿,嫁到谁家任我挑选!”

大家顿时都静下来,吹鼓手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而惊呆,停止了吹打。马背上的何家少爷很不是滋味,在众人面前脸面尽失,显得很不自在,而张志思坐在马背上却傲气倍增。只见孙丽娘顶着盖头,向妹妹的轿子走去,她来到张家的轿门前,把轿门打开,双手伸入轿内把妹妹双手紧紧抓住,用尽全力将妹妹孙丽萍从轿中甩出。由于用力过猛,孙丽萍被甩得像陀螺一样旋转着,头上的盖头也随风飘起,正巧落在何家少爷的手中。“扑通”一声,孙丽萍不偏不倚地摔倒在何家少爷的马前,半天都没爬起来。她疼痛万分,泪水从眼眶内不断地涌出。她回头望了望姐姐,只见姐姐大摇大摆地钻进张家的花轿。马背上的张志思显得更加自豪,认为自己比何佳坤高贵得多。何佳坤则感到十分心酸,在马背上拿着孙丽萍的盖头不知所措。

僵持了一会儿,看到趴在地上的新娘伤心痛苦的样子,何佳坤勉强从马背上跳下来,上前将孙丽萍扶起。这时何佳坤无意中看了孙丽萍一眼,顿时被她的美貌惊呆,心想在这穷家破院,竟然生出如此美丽的姑娘,如果能把她娶回家,也是我的福分,于是他看了看手中的盖头。

这时孙丽萍才发现,将自己扶起身的竟然是一个英俊潇洒的公子,还穿着新郎官服,她不知道是张家公子还是何家公子,在痛苦中露出几分羞涩。就在这时,媒婆灵机一动,向何家公子赔礼说:“何公子,真不好意思,我也不知道事情会闹成这样,这是孙家二小姐,长得十分漂亮,也很贤惠,如果你不嫌弃就把她娶回去吧。”

何佳坤拱手说:“好心的婆婆,谢谢你的操劳,我已经被孙家大小姐搞得颜面尽失,如果再让二小姐伤害我一次,那我简直就是无脸见人了。”

媒婆上前拉住孙丽萍的手说:“何家公子是个好人,如果你嫁到他家一定会幸福的。”

孙丽萍用手擦了擦脸上的泪水,顺着指缝又看了一眼何佳坤,说:“我现在无亲可靠,自己也做不了主,全凭婆婆安排。”

媒婆面带喜色地说:“那我就替你做主了,你就上何家的花轿吧。”

孙家二小姐情绪安稳了许多,站起身来甩了甩头发,拍去身上的尘土,向何家花轿走去。就在这时,何佳坤突然喊道:“站住!”

在场的人都愣住了,孙丽萍顿感震惊,心想:难道我就这么命苦,连何家公子也不愿娶我?

P4-6

序言

他用爱心打造精神力量的家园

《力挽风暴》这部小说,不仅题材新颖,故事情节也十分精彩。作者以现代抗灾视角为引线,写了一部古代民间与洪水抗争的故事。这是一部弘扬古老民族文化、展示当今社会和谐之美的精品力作。作品中那种大爱精神,是过去、现在和将来人类必不可缺的精神文明支柱。

当今世界,风云莫测,灾难频仍。地震、海啸、干旱、洪涝、泥石流……天灾人祸每年都在肆虐着地球,危害人类。这些自然灾害大有愈演愈烈之势。由于人类破坏大自然的速度加快,大自然也对人类进行超速性、毁灭性的报复。这不得不让人类重新认识它的严峻性,自觉地保护地球,捍卫地球这个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而这种保护和捍卫更需要人类高度的团结协作,需要高度的责任感和无畏的抗争精神才能延续地球新的文明。

纵观人类发展史,无论是图腾崇拜的过去还是科学发达的今天,在一步步向前发展的过程中,除了劳动,还需要一种精神的力量来支撑,这种精神支撑转化的力量,使人类从钻木取火到现代文明。人类有了精神和力量,才能克服重重困难艰险,见到风雨之后的彩虹;才能从低级文明走向一个高度文明,实现人类的和谐和人本文化的发展。

从历史文明的演变足迹来看,传说中的女娲补天、大禹治水,从菩提树到月亮宝石,从阿拉丁神灯到芝麻开门,不论是离奇的神话,还是一般的百姓传记,无不诠释着一种精神。人类在这种精神力量的支撑中驰骋,实现了人类无数个梦想。

作者带着一种对人类的大爱和虔诚之心,耗时七年写下了《力挽风暴》这部小说。小说在语言表达上通俗易懂,故事情节感人肺腑。作为一个仅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民来说,写这样的历史题材作品,本身就有一种精神力量支撑着他。作者从来没有写过一篇文章或发表过作品,但他创作的初衷就是父辈们的精神鼓励和自身力量的支撑。整部小说,通过一群小人物抗击洪水、救民于水火之中的事例,通过紧凑的故事要素和起伏跌宕的故事情节,讴歌了民族团结力量和抗灾斗志。

之前,作者梁金才先生与我从未谋面,彼此都不了解。当我读完《力挽风暴》这部作品时,我惊奇地发现,这样类型的文学作品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是一部大型的抗灾剧本,拍成电影肯定精彩!因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在农忙之余笔耕不辍,完成了一部具有历史性、政治性、思想性以及文学特色浓厚的作品,而且文字通俗易懂,让我刮目相看。我为自己发现这样一个有才华的同龄人而感到自豪,也为他的作品闪耀精神力量的光芒而感到由衷的敬佩。

读完这部小说后,我掩卷沉思,小说中的人物历历在目,个性特点非常鲜明,他们随着故事的发展,起伏、跌宕、栩栩如生。虽说是一群普通人物,但作者运用白描手法,用人物对话和简洁叙事的描写,塑造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以何佳坤、梁慷程、梁盛堂、何春芝、梁邦风、梁邦霞、张天伦和佛道教界尼姑、张九公、徐八公等一群具有正义感,带有美好灵魂的人物群体,成为作品的主角。同时,小说用犀利的笔锋揭示了封建社会统治阶级贪婪地欺压百姓、鱼肉灾民的丑恶嘴脸,还有一批弃恶扬善、逐步走向光明的人物。特别是书中仔儿、春芝、邦风等几个孩子的出现,使小说更加增强了精神活力。小说通过不同人物的刻画,抨击了封建社会的腐朽思想,揭露了贪官污吏的罪恶本质,以大爱精神力量弘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小说中的人物忠奸分明,丑恶易辨,通过各种人物的不同遭遇和故事的深入浅出,让读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小说以粮食、玉龙杯精神为主题,阐述了国以法为本、民以食为天这个千古不变的人本文化真理。

梁金才先生笔下的《力挽风暴》之三部曲《黄河浪沙》《淮河风情》《焦岗湖畔的春风》具有它的整体性和连续性,讴歌了三代人为黎民百姓生存、抗击天灾的英雄气概。这是一部再现大禹治水、弘扬治水精神和民族之魂的鸿篇巨制;是一部抗击自然灾害、保护人类自然生存环境的典型教材;也是凝聚人心、团结抗灾、传承中华美德的好作品。

作者梁金才(又名淮上水)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类就是在天堂里生活,也要下地狱去看看。这样才能认识到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才能倍加珍爱我们的美好家园。”

梁金才先生,是生活在社会基层的农民,用他的智慧和锐利的目光,从抗击自然灾害这个角度选题,使得小说成为当今文坛里很难寻觅的文学作品,对今后中华民族乃至世界人民团结抗灾起到了发人深省的作用。他用大爱诠释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真谛,精心打造了人类精神力量的家园。

2015年6月18日于安徽淮南毛集

后记

我写作,我快乐

近几年来,不仅是中国,全球都在遭受各种自然灾害。我的家乡,淮河岸边,也是饱受洪涝灾害的地方。每隔几年,在汛期,我们都要组织抗洪抢险,国家也会派出大批人民子弟兵前来救援。每当我与爷爷看到战士们奋勇的英姿,我们都不由得心情激动。爷爷那深邃目光凝视着抗洪的英雄们,悠悠地给我们讲述这古老而又遥远的抗洪故事。

爷爷说:“传说,我们梁家先辈有只玉龙杯,此杯十分神奇。只要是道德高尚的人饮用此杯,将酒倒入杯内,就会神奇地发现,杯里会出现一条小白龙,在杯上来回盘旋,酒味浓香扑鼻;品格低劣的人饮用此杯,不但杯中不会出现白龙,而且杯内的酒会立刻变质,喝起来像马尿。关于玉龙杯的传说很多,许多人都知道它的神奇,却不知道它的来历。现在我告诉你们,此杯是宋朝皇帝宋徽宗赐予我们梁家先辈的,它带着一种思想和无穷的力量,激励着我们奋发向前,定会让我们干出惊天动地的大好事。但是,它也给我梁家先辈带来血腥风雨,让人痛思千年。”

现在,我们在灾难面前什么都不怕,因为我们有强大的祖国,我们的人民有超强的力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充分彰显出中华民族强烈的凝聚力和拼搏精神,而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推崇和赞赏。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管在任何时候,比如在战争、天灾、贫穷饥饿、贪污腐败面前,只有正确的指导思想,才能产生向心力、凝聚力,那么我们就能战胜任何困难!如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思想不统一,精神不振奋,力量不凝聚,那么这个国家和民族生存是很危险的。我们不难看出在西方一个个国家分裂解体,这是为什么?力挽风暴这个词应用范围很广,不仅仅是刮风下雨,它涉及危险局势和生命财产安全,比如:抗击天灾人祸、反击侵略战争、避免金融风险、预防瘟疫爆发等等。只要我们团结起来,奋勇抗争,就能避免或减少生命财产的损失。有位作家曾经说过:“希望一部作品想改变什么,是根本不可能的!”我认为这句话说得有道理。但是,我认为一个国家能有好的领导,能担当,有气魄,出台一项好政策,真的能改善老百姓生活。

在生活中,老人们口中不断地传颂着正能量。每到农闲之时,茶余饭后,老人们都会给晚辈们讲一些抗敌斗争的精彩故事,其中包括3i,龙杯的故事。而这些脍炙人口的故事,不同程度地讴歌了古老的华夏民族的优秀传统,所以我下决心把它记下来,让人们都能分享到这喜怒哀乐的故事。这不仅仅是娱乐消遣,更希望读者能够有所体会。

然而我知道,对于一个文化水平不高的农民来说,想写本书谈何容易。但在我心中有一种神圣的力量,一直在激励着我。于是我提起笔,开始了我的创作历程。

对于一个贫困农民,搞文学创作,真是困难重重。因为家庭经济拮据,就是想解决一张书桌也很困难,只好在小饭桌上写作。为了加快写作的速度,提高写作质量,在休息前我把手电筒、纸笔放在床头,只要一觉醒来就拿起笔写作。我白天参加建筑、农田劳动,晚上才有时间,而雨天是我写作的最好时候。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都尽力克服,坚持创作!

冬天还好,冷了我就坐在被窝里;到了夏季,蚊叮虫咬,奇痒钻心,日子真是难受寂寥。尽管困难很多,但我仍然坚持了多年,不知不觉字典翻烂了一本又一本,终于在2008年完成了这本书的手稿。

我的手稿完成后,拿给文学界前辈看,得到他们的首肯。尤其是一段感天动地的神话传说,看起来十分热闹,而意义非同于此。这段神话故事,反映出我们要珍爱自己的家园,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千万不能忘本!特别是那些养尊处优的人,不能贪图享受,因为洪水天灾还在不断地侵袭我们,我们时时刻刻都要防患于未然。历史上梁氏兄弟的义举证明了什么?证明了人类崇尚光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证明中华儿女不管在任何条件下,都要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创造辉煌,为后代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就像诗歌中写的“大爱无止境,沧海映蓝天。雄心立大志,慷慨为奉献”的中华民族精神。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在毛集文体局212作的陈士根先生,以及在凤台县工作的从善平老师。他们看了我的作品后赞不绝口,并且都说:“这部小说内涵丰厚,有着一种民族精神和无穷力量,是过去、现在直至将来世人所求的精神食粮。”

感谢淮南市委宣传部!

感谢淮南市委宣传部文教卫体科!

感谢淮南市委宣传部文化发展改革办公室!

感谢毛集区工委宣传部!

感谢毛集区文广新体局!

感谢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诸位领导和责任编辑疏利民先生以及特约编辑顾雪寅先生和疏丽云女士。

感谢社会各界人士对《力挽风暴》小说的厚爱。

同时感谢胡苏安、吴波、宋颖春、赵期中、朱家新、孙以明、马继援、朱克云、徐瑞成、刘涛贤、从善平、陈t:根、孙全友、梁中胜、毛群等领导和同志们给予我的关心与帮助。

感谢江苏省扬州市邗江黄珏卫生院梁万荣先生和淮南市毛集区退休老干部袁长礼先生对我的无私关怀,是他们,才让我走到了今天!

在这里我还要向我相濡以沫的妻子孙志敏深深地鞠躬,感谢她为我,为家庭付出了太多的牺牲……

写到这里,我又情不自禁地想到了已故的父亲,在他老人家弥留之际还谆谆地教导我:“将来一定不要忘记曾经帮助你的人!你难得有这个爱好,不管生活多么困难,一定要坚持创作下去。以后不管你创作什么类型的作品,千万不要忘记,一定要维护公众利益,把咱老百姓记忆中的理性用美好的思路勾画出来,希望能更好地弘扬正能量。你是我的骄傲!”我一边听,一边流泪,并且坚定地答应:“好!我一定做到!”我的父亲虽然是平民百姓,但在临走前还关心国家大事。父亲在2014年农历十一月二十六日走了,我再也听不到父亲那安慰我的声音。我只能一次次地流泪,回想起父亲的教诲。我决心狠下心来,坚持创作下去,一直到老!

“我爱文学,她是民族的灵魂、精神的缩影、社会的原动力,是社会前进道路上的护栏,是加油站。让我们文学爱好者团结起来,多创作,出好书!为我们的民族、为我们的社会,创造和谐幸福美好的春天,谱写一曲曲新的篇章!”

梁金才

2016年3月3日于安徽淮南毛集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13: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