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风舞河湟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出版社 青海人民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立足西宁,放眼河湟,放眼高原,一派浩然之风荡胸涤怀,催人意飞神驰,聚力奋进。

汪生鲸主编的《风舞河湟》共收集了青海本土六十多位作家的散文随笔,选用文章都紧紧围绕河湟地区的风情、风貌、风俗以及新时代的风动云涌,笔致触及河湟地区生活的各个方面,可以说是一部新时期以西宁市为代表的河湟地区人民生活的大集萃大书写。

内容推荐

汪生鲸主编的《风舞河湟》主题突出,内容丰富,文采氤氲。全书60余篇文章,约20万字,分为“风雨”“风流”“风物”“风韵”及“风味”五个章节,从不同侧面与角度分别展现了西宁与河湟地区历史社会的文明嬗变、新世纪新时代的斑斓印记、山水脉动的人文地理、丰富多彩的故土风情和藏在味蕾深处的乡愁记忆,字里行间忽而大风起兮云飞扬,忽而清风习习拂人面,河湟万千气象,涌来眼底,注入心头。

目录

三河流域

一水穿城而过

文昌宫的风铃

谷地絮语

隆务一故乡般的神龛

柳湾:乡愁里的坐标

历史烟雨中的临津古渡

多巴:白象的足印

寻访南凉皇族后裔

记忆深处的故乡

我家住在湟水岸边

在门源

安定英和他的“丝绸之路”

西宁:绿与黄的角力

一微米的追求

沙塘川:泰元的伊甸园

砂罐里盛放的光阴

大山深处的木雕世家

精美的石头会唱歌

母亲的工资

暖阳

街坊

“转世”的老家

唐生发:我有一个梦想

驻村扶贫日记

大河在尕玛羊曲以下

湟水谷地大写意

阿尼玛卿:高耸的信仰

河曲草原:三河滋润的芬芳

黄河岸边的城

世上只有巴扎加定

五车站

雪地里的山耳

情系湟水

南朔山览胜

柳色北禅寺

秋雨日月山

杨柳松柏西宁天

经幡飞舞的黄河之南

丹噶尔老街的阳光

酥油花:指尖上的虔诚

金色殿堂瞿昙寺.

土族人的家园

撒拉尔:白驼的传奇

四片瓦:祈福的绝响

北山跑马竞风流

老爷山下“八月六”

想起当年“二月二”

正月里来“浪十五”

草色青青四月天

一地菊色

从前深巷有杏花

那些浪花,亦曾澎湃

乡野食味

面片片语

乡味三题

踏着春雪捡“地软”

天香菜

藏在味蕾深处的乡愁

母亲的搅团

青海“老八盘”

腊八粥

煮豆子,河湟立夏的记忆

人在草木间

本草味道

难忘酒乡情

酩馏传奇

后记

试读章节

三河流域

祁建青

发源或流经青海东北部的湟水河、大通河、黄河史称“三河”。三条大河天然一域,先人早有高见。现今,“三河”一说很少用到,皆日“河湟”,就远不及古人眼光口吻大气了。

诚然,“河湟”亦是古称谓(见《后汉书·西羌传》),专指黄河与湟水。那“河湟”的“河”也应含大通河了?想来这个可以有。有时,我们也会听到当问及何谓“河湟”却分不清即黄河、湟水者仍大有人在,可见此概念似清楚实又有些含混,如仍沿用“三河”,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再往南,是高原上的高原,玉树、果洛、黄南、海南等州。长江、黄河、澜沧江从那里奔腾流出。此情形,让人很容易联想到费孝通先生“输出型青海”的观点——古戎、羌等走出西北成为东南某地区族群来源,自身随后却消失于甘、青、藏地域。而现在,要说到在中华水资源上的地位作用,如何夸赞都不为过。

河水赐予人喝的吃的用的。有一史前名器为证:陶罐。这河湟早期文明的经典标本,器形繁多,数量庞大,可知那时需要盛装的物什多多。

陶罐需要水与土和拌,需要火烧制,之前之后都需灵巧熟练的手。所以你看,涵盖了丰富的水、黄土和那时同样丰富的森林草木三大要素的陶罐,如远古河湟定居者封存至今的面孔、掌纹与语音:三河中部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的我国发现最早的舞蹈彩陶,证明上五千年时,吃喝用不愁的乡亲们,早早就过上了他们想要的有歌舞有乐趣的多彩的部落生活。

先民们久居河畔,也渐渐积攒了精神头,萌发了挡不住的理由。江河破土开路,人逐其而居,同时跟其移动。这便是河流的另一功能:它不仅吸引、诱惑着人,而且给出具体的路径指向。据北京和云南的史学家最新考证,两千多年前居住甘青的氐羌部落,辗转迁徙至云南,融合繁衍成新的世居民族,从而破解了上古滇王国消失之谜。首领为三弟兄号称氐羌“三骑士”一路行进的路线,正是循着河流朝向东南流出的去向。

就这样,一些人走向平原,走至陆地尽头,甚至走出海洋……走出者又将信息反馈,说那边如何如何好。走的走,留的留,无疑,留下者当居十之八九,其情由更不由分说。坚定不移的眷恋故土者,从那时就将我们把根留住。

这就是我等的福啊。福乃前世、前前世修下。又一个超前世之水、土、人造就下来的圣物是酒。酒,当和火药、造纸等等,为劳动者重大发明之一。粮食能够变换出酒,不仅标志农耕文明的富足成熟,更标志生活已向精神情感的需求和享有提升。

而圣物之圣物乃是青稞。记住,它不是高粱、玉米、稻麦。要问三河流域什么最适合生长,青稞,只有青稞。青稞从哪里来,青稞不会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吧?

一种对“输出者青海”的精彩响应正在于此。公元3世纪末,鲜卑慕容一支吐谷浑鬼使神差从辽东奔袭而来。鲜卑,这个在历史上初创了北方农耕文明,也曾驰骋于马背酷爱骏马的先古民族,与青海草原结缘而驯育出“青海骢”。

鲜为人知的是,他们还成功种植了被称作大麦的青稞。试想,若无青稞与青稞酒,那青藏高原还是青藏高原吗?

青稞在山西、内蒙古、西藏至甘南及川、滇西北广有种植(此又一个随迁徙而输出的传播佐证),但中心显然在青海。青稞覆盖的今青海北部及甘肃一带,正是当年吐谷浑王国最富饶的中心疆域。世居于民和、互助、门源、大通、贵德、同仁即三河地区的土族,确凿无误地记录着这个强盛王朝衰落之后,子民们的无奈退缩和成功坚守。

无疑,一个理想家园的追寻选定,食物保障乃终极目标之一。简言之,吐谷浑之所以奇迹般雄踞西北数百年之久,必有赖于他们握有青稞这样大面积种植的粮食资源。青海的青稞,生命力真是旺盛无比啊,其品种随手列来就有白青稞、黑青稞、紫青稞、瓦蓝青稞等不下十几种!P3-5

序言

序:风舞河湟万象新

汪生鲸

10月24日,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西宁,这座承载着河湟悠久历史和深厚文明的古城更显得神采飞扬,风生水起。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繁荣和发展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提出了新要求。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党的十九大为我们创造出新时代丰富多彩的中国故事、中国形象、中国旋律,指点了迷滓,指明了方向。近年来,西宁市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基本遵循和根本指南,始终对党绝对忠诚,坚决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绝对一致,牢牢把握发展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实现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夯实了建设“幸福西宁”的坚实基础,形成了竞相发展、奋勇争先的生动局面,汇聚了多点支撑、协调推进的强大合力。

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一张张亮丽的城市名片,记载了西宁人民艰苦奋斗的历程,展示了高原夏都的独特魅力,使其成为河湟地区和全省发展进步的领航旗舰。

在团结拼搏、勇毅笃行、不断开拓创新的伟大实践中获取的丰硕成果,是对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最美好的献礼。

日月不淹,春秋代序。为将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到行动上,记载西宁及整个河湟地区走过的这段辉煌历程,展示经济、社会、文化诸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荟萃河湟人事风物,彰显河湟宏大气象,领略河湟独特风韵,西宁市文联特编辑了《风舞河湟》这本文学专辑。

立足西宁,放眼河湟,放眼高原,一派浩然之风荡胸涤怀,催人意飞神驰,聚力奋进。这是世纪之风,时代之风,和谐之风,文明之风,幸福之风……艳阳高照,惠风飞舞,古老的河湟谷地正迎来一个丰盈的金秋,一个激动人心的伟大时刻。

这就是《风舞河湟》的主旨所在,寓意所指。

《风舞河湟》主题突出,内容丰富,文采氤氲。全书60余篇文章,约20万字,分为“风雨”“风流”“风物”“风韵”及“风味”五个章节,从不同侧面与角度分别展现了西宁与河湟地区历史社会的文明嬗变、新世纪新时代的斑斓印记、山水脉动的人文地理、丰富多彩的故土风情和藏在味蕾深处的乡愁记忆,字里行间忽而大风起兮云飞扬,忽而清风习习拂人面,河湟万千气象,涌来眼底,注入心头。

本书作者们以饱含思想情感和个性色彩的笔墨,为读者描绘出一幅幅风格各异的长幅或小品,给人以精神激励和审美愉悦。《安定英和他的“丝绸之路”》生动描述了一位创业者不断创新,开拓奋进,抢抓国家发展“一带一路”的契机,追寻自己“中国梦”的故事,一个新时代创业者的形象跃然纸上,鼓人心,催人行。《一水穿城而过》顺着岁月的脉络,将一条穿城而过的河流的故事娓娓道来,透过湟水这条河流的影子,折射出西宁这座古城的沧桑巨变。文笔朴实绵密,情感真挚感人,再现了一条河流与一座城市的曲折命运。《西宁:绿与黄的角力》记述了西宁与黄尘与荒山抗争,建设绿色城市的艰难历程,令人感慨不已。

“尕玛羊曲流淌着大河的沉稳与悲怆……”《大河在尕玛羊曲以下》表达了作者对黄河最深情的赞美、最深沉的忧患以及由此引发的强烈的生态意识,给人以深刻思考。“河口,三河如三军会师。会师去向何方?以地理地势观察,黄河可以直向东走或向南而下。可它偏不,一扭身挺然向北!作为江河源人,我们必须替黄河说说话:它向北流经甘肃、宁夏、内蒙古,就是要把整座黄土高原浇灌滋润。”这是《三河流域》作者给黄河母亲的崇敬献辞,激隋磅礴,撼人心扉。《在门源》中,作者在时空交错、现实与梦想叠加的回忆中幻想:“骑一匹瘦驴,于如烟的细雨之中,于浅到近却无的草色之中……如果风起,衣衫如同叶响……”穿越珠固峡,寻找时光流痕、生活真相,给人以幽远的生命体味。

还有《杨柳松柏西宁天》《草色青青四月天》《乡味三题》《本草味道》《酩馏传奇》等作品从不同视角表现了河湟风物、风情与风味,都是记忆深处的风景和味道,唤醒着那永远的乡愁。

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坐标上,这注定是继往开来的重要里程碑。

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一个江河奔涌、百舸争流的时代,一个初心不改、团结奋进的时代,一个铸造辉煌、追逐梦想的时代……

挽住云河洗天青,物华又与岁华新。今天的西宁,正以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崭新形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辨明历史方位,肩负时代使命,让我们倍加努力,满怀豪情,奋笔疾书,浓墨重彩谱写河湟历史新篇章。

后记

金秋十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胜利落下帷幕,为了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新篇章,用文字艺术记录下西宁市在各方面发展中的新成果,西宁市文联编辑出版了《风舞河湟》一书。

此书共收集了青海本土六十多位作家的散文随笔,选用文章都紧紧围绕河湟地区的风情、风貌、风俗以及新时代的风动云涌,笔致触及河湟地区生活的各个方面,可以说是一部新时期以西宁市为代表的河湟地区人民生活的大集萃大书写。

成书过程中,西宁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给予了充分的支持和关心。西宁文联精心组织认真编辑。海东市作协副主席王海燕先生于百忙之中为此书出谋划策,分辑分类。青海人民出版社杨敬华先生为此书进行了装帧设计,马婧女士进行了精心校对。在此,深表感谢。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16:5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