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三晋抗日寇(1937太原大会战影像全纪录)/中国抗日战争战场全景画卷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张兴才//单海峰
出版社 长城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也被视为中国的象征。巍巍太行山脉,北起燕山,南至王屋,绵延千里,堪称中华巨龙之脊梁。70年前,笃信风水的日本侵略者,在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之初,就把目光投向这里,认为要牢牢控制这条庞然巨龙,首先就要敲碎它的脊梁。1937年9月5日,在发动卢沟桥事变58天之后,日本侵略军就以其蒙疆兵团为先头部队向天镇发起进攻,为期两个月的太原会战由此揭开序幕。整个会战自天镇战役开始,经历了平型关战役、忻口战役、娘子关战役和太原保卫战等多次大规模作战……

张兴才、单海峰编写的《三晋抗日寇(1937太原大会战影像全纪录)》全方位、多视角、全景式地记述了太原大会战的全过程。

内容推荐

蒋介石前后三次前往山西,板垣征四郎也不落后于人,携带一干人等“友好访问”而来。

阎锡山在两方的“重视”之下,志得意满,感觉自己打了一手漂亮的太极。

第424团团长吕超然认为暖泉镇地处偏僻,日军不会调动太多兵力侵袭,于是只安排一个警戒连在暖泉镇。

但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的是,迎面而来的竟然是日军主力部队……

张兴才、单海峰编写的《三晋抗日寇(1937太原大会战影像全纪录)》全方位、多视角、全景式地记述了太原大会战的全过程。

1937年“七·七”事变58天之后,日本侵略军发起了为期两个月的太原会战。

会战自天镇战役开始.经历了平型关

战斗、忻口战役、娘子关战役和太原保卫战等。

丰富的中日历史资料图片,让读者更加直观地了解这段历史。本书兼具纪实性、文学性、史料性。

目录

第一章 会站前的背景与态势

 一、笼罩在东亚上空的战争阴云

 二、山西大佬阎锡山

 三、蒋介石一访太原

 四、日本人对阎锡山的争取

 五、蒋介石二访太原

 六、彭雪枫秘密抵达太原

 七、蒋介石三访太原

 八、日本人的企图

 九、太原会战的幕后推手

 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十一、中国军队在华北的部署

第二章 天镇之役

 一、雁北古镇

 二、打响天镇之战

 三、以寡敌众,阳高惨案

 四、天镇失

 五、血染天镇城

 六、李服膺成了替罪羊

第三章 平型关战斗

 一、板垣剑指平型关

 二、阎锡山布下II袋阵

 三、林彪率部抵达平型关

 四、阎锡山“扎口袋”

 五、作战部部长黄绍珐视察前

 六、平型关前的第一次较

 七、将Ⅱ巾不和埋祸根

 八、第115师做好了战斗

 九、高桂滋擅自撤防

 十、第115师冒雨设伏

 十一、郭宗汾的顾虑应验

 十二、运动战还是游击战?

 十三、抢占老爷庙

 十四、残酷的白刃战

 十五、血战驿马岭

 十六、没抓到俘虏的胜

第四章 血战忻口

 一、卫立煌赶往太原

 二、“常胜将军”卫立煌

 三、曾经的恩恩怨怨

 四、忻口备战

 五、板垣下令血洗忻口

 六、第19军受命守崞县

 七、崞县失守

 八、第196旅血战原平

 九、一代名将郝梦龄

 十、郝军长全力备战

 十一、将有必死之心

 十二、第322团三战南怀化

 十三、战在何处,死在何处

 十四、郑廷珍实现了自己的诺言

 十五、咱们都不得怕炮弹

 十六、举国祭英魂

 十七、董其武受伤不下火线

 十八、卫立煌撤守忻县

 十九、阎锡山学不来八路军的战法

第五章 娘子关失守

 一、娘子关一战的前景难以乐观

 二、毛泽东的战略考虑

 三、黄绍滚亲赴娘子关

 四、“攻不破”的娘子关

 五、黄绍鳆惶惑了

 六、受命娘子关总指挥

 七、薄弱的防线

 八、娘子关为日军侧攻方向

 九、坚守雪花山

 十、枪决张世俊

 十一、第129师参战

 十二、孙连仲顶上前线

 十三、救命稻草李振西

 十四、教导团卧血待天明

 十五、娘子关失守

第六章 太原沦陷

 一、太原势如危卵

 二、阎锡山要撤了

 三、守城名将傅作义

 四、傅作义临危受命

 五、准备必败之战

 六、最后一次紧急军事会议

 七、独守孤城

 八、日军发起总攻

 九、患难之交叛离了

 十、太原沦陷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阎锡山,字伯川、百川,幼名万喜,山西五台人,1883年(清光绪九年)1 0月8日生于五台县河边村(今属定襄县)永和堡。阎锡山出身富裕家庭,5岁那年母亲因病去世。次年阎父续弦后,为避免家庭不和,遂将他寄养在其舅父家。阎锡山9岁入私塾,1 6岁随其父到五台县城经商。然而好景不长,阎锡山学商未足一年,阎家经营的钱铺就倒闭了。为逃避巨额债务,阎锡山随父流落太原。1902年,他到山西武备学堂应试,被录取后,在那里接受初级军事教育。

阎锡山考入武备学堂的当天深夜,他的爸爸阎书堂就失眠了。儿子从今天起,便是军旅之人,今后光宗耀祖也不再是梦想。越想越高兴,阎书堂几度笑出了声音。

突然,阎书堂从床上坐了起来:还有一件大事!

他草草地穿上衣服,抓了几个大钱放进怀里,摸着黑走出了家门。

没多久,阎书堂来到一所屋前。夜晚的宁静,被他拍门的声音冲破了,“先生,先生,开一下门呀!”

门“吱呀”的一声打开,一位带着墨镜的瞽目先生走了出来,他听了听,说: “是阎先生么?这么晚有什么事情?先进来坐吧。”

阎书堂刚刚坐下,就说道:“我们家的万喜,考上了山西武备学堂。我寻思着他今后飞黄腾达了,总不能还是叫现在的乳名呀,所以想请先生您给这孩子取个学名。”说着把怀里的几个大钱放在了桌子上。

钱与桌子接触的声音,让瞽目先生头微微侧了一下。他伸出皙长的手指,说: “你家少爷的生辰八字是……”

“癸未年,辛酉月,乙酉日,丁亥时。”阎书堂赶紧回答。

瞽目先生不再说话,右手拇指在几个指关节上飞速地点触着,嘴唇上下翕动,念念有词。半响,先生说道:“这孩子命中五行缺金,倒是要给他取个能配足五行的名字才好。”

“请先生多费心吧。”阎书堂说道。

瞽目先生用手轻敲额头,想了想说:“就叫‘锡山’吧。”

阎书堂轻轻念道:“锡山……阎锡山……好多谢先生!我的万喜从今天起就叫阁锡山了!”

从这一天,小万喜有了正式的学名——阎锡山。从此这个名字伴随着这位风云人物开始了不平凡的一生。

1904年,恰逢清政府选派大批青年到国外留学,阎锡山前往应试,顺利过关。之后,东渡日本,从此开始了他和日本的不解之缘。

阎锡山在东京共生活了5年,先是就学于振武学校,预修日语和近代科学基础知识,后到弘前步兵第31联队实习,1907年,正式进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6期。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期间,阎锡山通过同学和师生关系,结识了土肥原贤二、樱井隆治、板垣征四郎等日本军官。直至毕业后,他与这些日本故交仍保持着友好的关系,多次接待他们到太原访问。数年之后,也正是阎锡山的这些“密友”们,把他苦心经营的晋中大地,糟蹋得满目疮痍。

阎锡山在日本留学期间,正值孙中山在日本倡导革命。他看到中国封建王朝行将结束,遂加入中国同盟会。不久,阎锡山又遵照孙中山的指示,联合李烈钧、程潜等28名同盟会中学习军事的成员,成立铁血丈夫团,誓言参加推翻中国满清封建帝制的革命工作。P5-6

序言

爆发于上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的抗日战争,是中国现代史上最成功抵御外来侵略,并最终取得胜利的战例,是近百年来中华民族屡遭外辱、屡战屡败之后取得的唯一一次伟大胜利。然而,中华民族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在这场战争中,国共两党也都为此作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记住这段历史,颂扬抗战英雄,并将全民族的抗战精神代代相传下去,对于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乃至对于海峡两岸和平统一,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大陆尚没有一套系统、全面介绍抗日战争,特别是包括国民党军队在抗日前线正面战场的全景丛书。在海峡两岸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今天,编辑这样一套在大陆出版,已经到了可以付诸实施的时候。

由长城出版社组织、策划、撰写的《中国抗日战争战场全景画卷丛书》,集海峡两岸抗战研究成果,以纪实文学形式全方位、多视角地描绘了自1951年至1945年间中国抗日战争的全过程。  丛书作者均是当今军史、战史、军事文学及军事研究领域著名专家、学者、文学大家,参与创作及编辑。该套丛书通过不同渠道征集了反映中国抗战的万余幅历史图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将那场铭刻于史的战争,直观、真实地呈现于读者眼前。

本套丛书经过专家充分论证,并且得到了台湾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及国民党党史馆等有关方面的支持与帮助。

这套丛书分为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正面战场

涵盖了长城抗战影像全纪录、平津抗战影像全纪录、一二八淞沪抗战影像全纪录、淞沪大会战影像全纪录、太原大会战影像全纪录、南京保卫战影像全纪录、徐州大会战影像全纪录、武汉大会战影像全纪录、长沙大会战影像全纪录、桂南会战影像全纪录、枣宜会战影像全纪录、中原抗战影像全纪录、中条山会战影像全纪录、滇缅大会战影像全纪录、滇西反攻战影像全纪录、缅北反攻战影像全纪录、浙赣会战影像全纪录、常德保卫战影像全纪录、衡阳保卫战影像全纪录、桂柳会战影像全纪录、湘西会战影像全纪录、上高会战影像全纪录、南昌会战影像全纪录、随枣会战影像全纪录、美国援华空军抗日影像全纪录、东北义勇军抗日影像全纪录、绥远抗战影像全纪录、中国空军抗战影像全纪录、苏军出兵东北抗日影像全纪录、侵华日军投降影像全纪录、审判日本战犯影像全纪录,计31册。

第二部分:敌后战场

涵盖了平型关抗战影像全纪录、百团大战影像全纪录、东北抗联抗日影像全纪录、八路军抗战影像全纪录、新四军抗战影像全纪录,计5册。

全书共36册,单册15—20万字左右,每册均配有百余幅珍贵历史图片。  此套丛书是建国以来第一次系统、全面地反映国共两党共同抗战的丛书,以报告文学形式全景式反映国共两党共同抗战的图书尚属首次。这是一项具有传承和警示意义的浩大工程。它将昭示后人:中华民族是不能分裂的,中华民族是有能力抵御任何外来侵略的,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比什么都重要!

编者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21: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