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桂柳大撤退(1944桂柳会战影像全纪录)/中国抗日战争战场全景画卷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蔡郁枫
出版社 长城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就在抗日战争胜利的前一年——1944年,就在走过七年的艰苦抗战之路,淞沪抗战、南京保卫战、武汉保卫战、台儿庄血战、百团大战??许许多多的壮烈剧目已经上演完毕之际;就在日本军队在太平洋海域和印缅大陆接连走向失败,人们已经能够眺望到历史拐弯处的曙光之时;中国战场、中国政局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能影响世界盘局之刻,垂死挣扎的侵华日军发起“一号作战”,半年之间,15万人渡过黄河,一路南下,先后占领长沙、衡阳再沿湘桂线折向西南,攻陷桂林、柳州、南宁,12月初直抵贵州独山,陪都重庆一片恐慌,如临末日。日本的“一号作战”使中国遭到了巨大的损失:将近50万士兵死伤;领土被日本人的南北通道切成两半;它足足丧失了1/4的工厂;政府税收来源锐减,平民伤亡和财产损失无可计量。胜利在望的战局竟发生如此逆转,这是人们无法理解的。无论是当时或后来的人们,都不得不问一声:为什么会是这样?

蔡郁枫、徐华编写的《桂柳大撤退(1944桂柳会战影像全纪录)》全方位、多视角、全景式地记述了1944年中日双方桂柳会战的全过程。

内容推荐

衡阳日军被打退,中宣部长梁寒操说:“这个胜利教训了日本人”。

参谋总长何应钦言:“吾人实不忧敌人打通我平汉、粤汉两线之蠢动”。

蒋介石却异乎寻常地清醒,“日本人还会打下去”。

方先觉率劣势兵力抵抗强大日军,形势危急。救援的中国军队辗转十几天都没到,原因居然是:“衡阳解了围,方先觉岂不成了抗日英雄。”

桂林一战,是桂军老将陈济恒参加的第100场战斗。

但前边那些都是自己人打自己人,这一场意义不同,是为民族而战。

蔡郁枫、徐华编写的《桂柳大撤退(1944桂柳会战影像全纪录)》全方位、多视角、全景式地记述了1944年中日双方桂柳会战的全过程。

第一手的历史资料图片,让读者更加直观地了解这段历史。

本书兼具纪实性、文学性、史料性。

目录

第一章 山雨欲来

 一、“日本通”预言战事

 二、预言成真,“一号作战”出笼

 三、困坐愁城

 四、山雨欲来,风云骤起

第二章 兵临城下

 一、鬼子来了

 二、麻痹的中国军队

 三、衡阳陷落

 四、恶魔般的“中国通”

第三章 困顿的正面战场

 一、蒋介石的兵

 二、蒋介石的官

 三、尴尬的整军

第四章 千里大逃亡

 一、千姿百态桂林城

 二、惊恐,逃亡

 三、乱世流离图

 四、“一号作战”暴行记

第七章 桂柳保卫战(下)

 一、血肉巷战

 二、“黑豆司令”忙突围

 三、正气长存“阚将军”

 四、谁的责任

 五、英勇的民众

第八章 一溃千里,

 一、心猿意马的防御计划

 二、混乱的日军进攻

 三、柳州的失守

 四、“飞虎将军”助阵

第九章 风雨飘摇

 一、强弩之末

 二、炸弹砸向了自己

 三、逃了三千里,人在棺材里

 四、在苦难中行进的文化群落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蒋介石边说边在客厅中央走动着,突然间与号称“日本通”的王芄生的目光-撞在了一起……

王芄生,时任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长期研究日本和以日本为中心的国际关系,多次出席国际联盟大会,揭穿日本侵华阴谋。他曾经准确预测了“九·八”事变和“七·七”事变,被外国人称为“中国的神秘人物之一”,被日本公私书刊称为中国的“日本通”之一。

蒋介石脑海中迅速地翻捡着有关王芄生的记忆。抗战爆发后,自己与之彻夜长谈的情景浮现眼前。当时王芄生力主抢修滇缅公路,抢储战争资源,蒋介,5T--解:“即使中国失海,还可利用香港和越南转运,为何舍近求远?”王艽生答道:“不然,日本内部分陆海两派,陆军主张北上,海军主张南下,陆军现已兵,海军南下亦跃跃欲试,必有一天搞英法的突然袭击,占领香港、越南,那时中国就会陷入困境。但修好滇缅公路,即使日本占领缅甸首都仰光,中国仍可通过缅北从印度取得外援。”

当年的一席话使蒋介石茅塞顿开,此后的战略谋划即依此执行。而那次谈话过后,蒋介石特意为王芄生成立了国际问题研究所,专门组织针对日本的情报工作。

王芄生也不负所望,在1941年9月6日做出了对珍珠港事件的预测:11月至-12月间日本可能对珍珠港和新加坡同时动手,一举消灭美英海军主力。他的分析报告论据充分,事理透辟,毫不牵强附会,也没有丝毫的隔岸离间之意,全然是一种势之必然的专业学术分析。这份报告正好暗合了蒋介石的心思,他立即派人翻译并转呈罗斯福。

珍珠港事件后,罗斯福重新翻阅这份报告,感叹道:“西方情报界身处实祸却没有一份如此透彻准确的分析。”后来罗斯福特意嘱咐其子访华时要拜访王芄生,使得王芄生名重。

但是珍珠港事件之后王芄生怎么就没有动静了?蒋介石原来不知,王芄生的情报都是来源于最一般的书籍报章,他的特点是长于专业分析,将之作为学问来研究。而军统嫉妒王芄生的就是这点。军统的情报站密如蛛网,在对情报的筛选和判断上却往往欠缺眼光。军统恼羞成怒,找出王艽生对苏联战略的分析而大做文章。这恰恰触动了蒋介石反苏反共的敏感神经,他一怒之下批示:“王芄生永远不要写文童。”

蒋介石与王芄生目光相撞的一瞬间就觉察到了他消沉回避的内心徘徊。是的,王芄生主张中苏亲善,从国际大环境讲是不错的,但却会触及国内的一大政治问题,即中共问题。

“是的,就是这个这两年没怎么关注他。”蒋介石低头踱步,思索着,他决定激激这个书呆子。

“形势大家看到了,同盟国提出先欧后亚,这个‘后’是怎么个后法,多少时间,一年?两年?是不是更长?在这中间,日本人还会做什文章?收缩战线是可能的,日本人兵力不足,当然会去保重点。我们过去对日本人的强势进攻做过一些准确的判断,如今日本在太平洋处于弱势防守,但在中国战场却并不弱。今年会怎样,有没有大规模行动?要是收缩的话,对日本人的秉性我还是了解一些的,临撤退前一定要洗劫一空的,这个,也是灾难性的,这些问题我们能够不研究?!”

罗斯福频频来电催促中国单方面出兵缅甸,想到这里,蒋介石满心的冤屈无从诉说,不如人强,只能听命于人,国际大势,能不屈从?真的把精兵强将移兵境外之后,国内日军如果真有大的行动,怎么办?士气低落、缺兵缺饷的国民党军能否抵抗住日军的打击,这都是蒋介石不放。

不过他的投石产生了效果。王芄生脸上的消沉淡漠溶化了,热切的眼神分明告诉大家他有话说。他把眼镜向上推推,带着对学术问题的专注和单纯说道:“委座之言极是,国际研究所的研究目前正集中于此一目标。自1 942年起我们一直在收集日军在南洋至日本问的海象情报及运输状况的变化。这项工作颇费人力精力,我们花了很长时间积累资料,搜罗数据……形式有对各港口进出船只吨位统计、空载与实装的鉴别、日海军和陆军战备仓库的分布及库存变化、日本报刊对运输交通方面各种报道……”

看着众人不耐烦的表情,王芄生赶紧做出了简洁而明晰的结论:“1943年,南下日军与本土联系所仰赖的海上运输出现了初度的紊乱,这条运输线在美军潜艇和空中轰炸威胁下运力顿减,许多船舶龟缩不出;1944年,美军会继续从中太平洋向西太平洋挺进,日军这条长达上千公里的海洋通道会被美军完全切断。这样,南下占领南洋诸岛及越南、缅甸的日军就会孤悬海外,和日本本土成为互不相连的两大板块……”

序言

爆发于上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的抗日战争,是中国现代史上最成功抵御外来侵略,并最终取得胜利的战例,是近百年来中华民族屡遭外辱、屡战屡败之后取得的唯一一次伟大胜利。然而,中华民族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在这场战争中,国共两党也都为此作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记住这段历史,颂扬抗战英雄,并将全民族的抗战精神代代相传下去,对于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乃至对于海峡两岸和平统一,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大陆尚没有一套系统、全面介绍抗日战争,特别是包括国民党军队在抗日前线正面战场的全景丛书。在海峡两岸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今天,编辑这样一套在大陆出版,已经到了可以付诸实施的时候。

由长城出版社组织、策划、撰写的《中国抗日战争战场全景画卷丛书》,集海峡两岸抗战研究成果,以纪实文学形式全方位、多视角地描绘了自1951年至1945年间中国抗日战争的全过程。  丛书作者均是当今军史、战史、军事文学及军事研究领域著名专家、学者、文学大家,参与创作及编辑。该套丛书通过不同渠道征集了反映中国抗战的万余幅历史图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将那场铭刻于史的战争,直观、真实地呈现于读者眼前。

本套丛书经过专家充分论证,并且得到了台湾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及国民党党史馆等有关方面的支持与帮助。

这套丛书分为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正面战场

涵盖了长城抗战影像全纪录、平津抗战影像全纪录、一二八淞沪抗战影像全纪录、淞沪大会战影像全纪录、太原大会战影像全纪录、南京保卫战影像全纪录、徐州大会战影像全纪录、武汉大会战影像全纪录、长沙大会战影像全纪录、桂南会战影像全纪录、枣宜会战影像全纪录、中原抗战影像全纪录、中条山会战影像全纪录、滇缅大会战影像全纪录、滇西反攻战影像全纪录、缅北反攻战影像全纪录、浙赣会战影像全纪录、常德保卫战影像全纪录、衡阳保卫战影像全纪录、桂柳会战影像全纪录、湘西会战影像全纪录、上高会战影像全纪录、南昌会战影像全纪录、随枣会战影像全纪录、美国援华空军抗日影像全纪录、东北义勇军抗日影像全纪录、绥远抗战影像全纪录、中国空军抗战影像全纪录、苏军出兵东北抗日影像全纪录、侵华日军投降影像全纪录、审判日本战犯影像全纪录,计31册。

第二部分:敌后战场

涵盖了平型关抗战影像全纪录、百团大战影像全纪录、东北抗联抗日影像全纪录、八路军抗战影像全纪录、新四军抗战影像全纪录,计5册。

全书共36册,单册15—20万字左右,每册均配有百余幅珍贵历史图片。  此套丛书是建国以来第一次系统、全面地反映国共两党共同抗战的丛书,以报告文学形式全景式反映国共两党共同抗战的图书尚属首次。这是一项具有传承和警示意义的浩大工程。它将昭示后人:中华民族是不能分裂的,中华民族是有能力抵御任何外来侵略的,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比什么都重要!

编者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21: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