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韩文琦、张金龙、李诗琦著的《常德八千师(1943常德保卫战影像全纪录)/中国抗日战争战场全景画卷》记录的是:1943年11月2日,侵华日军第11军司令官横山勇率领澄田的藤兵团、赤鹿的镜兵团、山本的幸兵团、岩永的京兵团、佐久间的侩兵团以及直属部队10万余人,气势汹汹地从鄂西和洞庭湖以西的华容等地,分三路向常德推进。11月13日,日军攻陷石门,继而向桃源和慈利进犯。11月16日,日军伞兵空降桃源,日军在汉奸的带路下从陬市、河袱进逼常德,一路日军则从湖北经津市、澧县从临澧直扑常德,另一路日军则同时经南县、安乡进攻常德。11月18日,日军第116师团与第68师团逼近常德,守军在常德外围涂家湖打响了保卫常德的第一炮。国民政府的战略意图是如何诱使日军第11军出击的主力汇聚于常德城下,然后让两线兵团顺利于常德钳杀日军。因此,常德成为会战主战场已确定无疑,常德保卫战的成败则成为整个会战的关键。1943年11月19日至24日,常德城被5万余日军四面包围,而担任守城任务的不过是第74军第57师一个师。孤军孤城,八千壮士以劣势装备和血肉之躯与日军展开生死决战,谱写了抗战史上以少敌多、以弱抗强的可歌可泣的一幕。
由韩文琦、张金龙、李诗琦著的《常德八千师(1943常德保卫战影像全纪录)/中国抗日战争战场全景画卷》全方位、多视角、全景式地记述了1943年11月至12月问,常德八千中国守军面对日军四面包围、困守孤城、浴血奋战的全过程。第一手的历史资料图片,让读者更加直观地了解这段历史。
本书兼具纪实性、文学性、史料性。
余程万为官公正、爱民如子、为人低调,但他和他的“虎贲”却是扬名世界。那封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电报,也已是千古绝唱。
横山勇,一个让日本军队从上到下都公认为“庸才”的人,却出人意料地为中国军队布下了一个大迷阵。中国军队在他的“占”号作战中,逐渐迷失了方向。
布上照一对拿下长生桥的计划很感兴趣。从作战地图上,他似乎已经看到了长生桥之役胜利的结局。志得意满之余,他带着几个人策马前去勘察地形,想不到这一去却成了他人生的落幕。
一张假照片,让蒋介石大怒,一纸文件让余程万含冤入狱。事实不容置疑,功勋用血写就,岂能任人抹杀,余程万获平反昭雪重回“虎贲”。
常德会战已成历史,将军也已然远去,只剩下那一尊石碑在风雨中述说着1943年的那段故事,述说着那些人、那些事……
一、一部小说引发的佳话
1944年的一天,作家张恨水正在家中读报,关注着抗战的形势。正在此时,保姆跑来告诉他,有两名军人登门拜访。张恨水一时不知所措,在这样一个动荡的战乱年代,军人的造访带来的不大可能是好事。带着一丝不安和焦虑,他谨慎地打开了家门,将两名军人带进了客厅。张恨水仔细地打量了两名军人,军人特有的气质,严整的军容及刚毅的脸庞上带有的一些紧张,倒让张恨水放松了下来。几句交谈,张恨水得知,两名军人是国民革命军第74军第57师师长余程万手下两个参谋。此次两人前来正是受余程万之托,携带了大量关于一年前常德会战的作战资料,恳求作家张恨水能够根据作战实际写一本纪实小说,一来能够向世人表明常德会战的惨烈,二来也向世人表明余程万本人得以生还的过程。
对于余程万,张恨水并不陌生。事实上,常德会战激烈胶着之时,全国牵心万民关注。张恨水就曾在重庆《新民报》上赞扬余程万的固守,将余程万比作唐朝“安史之乱”的张巡守睢阳(今商丘)。唐朝时,为摒蔽江淮,张巡死守唯阳十个月,断粮之时易子相食,张巡杀妾以食军士,城破之时被俘,大骂不止,为叛军所杀。由于张巡阻挡了叛军铁蹄南下,江淮地区赖以保全,江淮财富得以从江陵绕道汉中运至关中前线接济军用,对唐朝的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因此,张恨水这一比喻不仅评价很高,而且还暗含余程万的死难。然而,常德会战结束后,余程万竟没有牺牲殉国,活着回来了,有人便攻击他贪生怕死,全9币几乎都“光荣”了,何以独存?因此,余程万以“临阵脱逃”罪名被押解重庆接受军事法庭审判。对此,余程万深感委屈,派了两个参谋找到了张恨水。张恨水以写言情小说见长,遂以不懂得军事、没上过战场婉谢了。但是拗不过抗日英雄的热情,他答应从长计议,将来再说。两位参谋在离张恨水处不远的地方住下了,此后便常常到来和张恨水聊天,久而久之竟成了朋友。事隔数月,参谋们又旧话重提,这样,张恨水碍于情面不好再说拒绝的话,只好应以先看材料,等有工夫再写。
到了1944年11月,张恨水已辞职乡居,便抽暇看了一部分材料,于1945年春正式动笔写《虎赉万岁》。他在自序中隐晦地讲出了他拒绝的真实原因以及他被感动的经历。
我写小说,向来暴露多于颂扬,这部书却有个例外,暴露之处很少。常德之战,守军不能说毫无弱点,但我们知道,这八千人实在已尽了他们可能的力量。一师人守城,战死得只剩下八十三人,这是中日战争史上难找的一件事,我愿意这书借着五十七师烈士的英灵,流传下去,不再让下一代及后代人稍有不良的印象,所以改变了我的作风。
小说完稿后,余程万非常高兴,特地派人送来一笔相当丰厚的谢金,但是张恨水没有收;抗战胜利后,余程万正驻守南京,要请张恨水吃饭,也被其谢绝了。但是他却接受了余赠予的一件特别礼物:一把从日俘手中缴获的战刀。不久后,第一部完整表现抗战重大战役的小说——《虎贲万岁》得以问世。小说以优美的文字细腻地记录了常德保卫战中第57师同仇敌忾、背水一战,与日军浴血巷战的不朽战绩。全书写得可谓可歌可泣,气壮山河,而且还牵引出一段意外的佳话。
读者中有一位苏州姑娘吴冰,被余程万的爱国精神与英雄事迹深深感动,爱上了这位勇敢的军人,千方百计要嫁给余程万。据说,其中“千方百计”的精神与过程都很令人感动。无奈,余师长早有妻室,这只能是一幕单相思。吴冰并未放弃,执著地等待着,或许是“天遂人愿”,余夫人不幸亡故,余程万也无暇续弦。抗战胜利后,余程万率部驻扎南京。那年夏天,余程万赴上海游玩,随行数十人,余程万是抗日名将,一路上自然好不风光。余程万一众走到长江岸边歇脚。围观群众也一路跟随到岸边。正在纳凉休息时,副官来报,有一位女士求见。余程万循指望去,不远处江边一位美丽的女士在焦急地等待,便吩咐召见,得知此人便是苦恋其多年的吴冰。原来,吴冰一直暗随余程万从南京到上海。听了吴冰的倾诉,余程万大为感动,深深地为吴冰的痴恋之情所动容。不久后两人结为连理,苏州姑娘得偿所愿。
当然,这只是《虎贲万岁》发表后的一个小小花絮。张恨水花费大量心血写作该书,诚如他所说:“我愿意这书借着五十七师烈士的英灵,流传下去……”小说发表后,在社会上反响很大——余程万的“冤情”昭雪得申,蒋委员长将其提升为副军长。
但抗日名将余程万的“冤情”到底是什么呢?
P2-5
爆发于上世纪50年代到40年代的抗日战争,是中国现代史上最成功抵御外来侵略,并最终取得胜利的战例,是近百年来中华民族屡遭外辱、屡战屡败之后取得的唯一一次伟大胜利。然而,中华民族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在这场战争中,国共两党也都为此作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记住这段历史,颂扬抗战英雄,并将全民族的抗战精神代代相传下去,对于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乃至对于海峡两岸和平统一,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大陆尚没有一套系统、全面介绍抗日战争,特别是包括国民党军队在抗日前线正面战场的全景丛书。在海峡两岸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今天,编辑这样一套丛书在大陆出版,已经到了可以付诸实施的时候。
由长城出版社组织、策划未撰写的《中国抗日战争战场全景画卷丛书》,集海峡两岸抗战研究成果,以纪实文学形式全方位、多视角地描绘了自1931年至1945午间中国抗日战争的全过程。
丛书作者均是当今军史、战史、军事文学及军事研究领域著名专家、学者、文学大家,参与创作及编辑。该套丛书通过不同渠道征集了反映中国抗战的万余幅历史图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将那场铭刻于史的战争,直观、真实地呈现于读者眼前。
本套丛书经过专家充分论证,并且得到了台湾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及国民党党史馆等有关方面的支持与帮助。
这套丛书分为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正面战场
涵盖了长城抗战影像全纪录、平津抗战影像全纪录、一二八淞沪抗战影像全纪录、淞沪大会战影像全纪录、太原大会战影像全纪录、南京保卫战影像全纪录、徐州大会战影像全纪录、武汉大会战影像全纪录、长沙大会战影像全纪录、桂南会战影像全纪录、枣宜会战影像全纪录、中原抗战影像全纪录、中条山会战影像全纪录、滇缅大会战影像全纪录、滇西反攻战影像全纪录、缅北反攻战影像全纪录、浙赣会战影像全纪录、常德保卫战影像全纪录、衡阳保卫战影像全纪录、桂柳会战影像全纪录、湘西会战影像全纪录、上高会战影像全纪录、南昌会战影像全纪录、随枣会战影像全纪录、美国援华空军抗日影像全纪录、东北义勇军抗日影像全纪录、绥远抗战影像全纪录、中国空军抗战影像全纪录、苏军出兵东北抗日影像全纪录、侵华日军投降影像全纪录、审判日本战犯影像全纪录,计31册。
第二部分:敌后战场
涵盖了平型关抗战影像全纪录、百团大战影像全纪录、东北抗联抗日影像全纪录、八路军抗战影像全纪录、新四军抗战影像全纪录,计5册。
全书共36册,单册15—20万字左右,每册均配有百余幅珍贵历史图片。 此套丛书是建国以来第一次系统、全面地反映国共两党共同抗战的丛书,以报告文学形式全景式反映国共两党共同抗战的图书尚属首次。这是一项具有传承和警示意义的浩大工程。它将昭示后人:中华民族是不能分裂的,中华民族是有能力抵御任何外来侵略的,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比什么都重要!
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