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心碎是爱情最美的样子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美)梅根·莱斯洛琦
出版社 湖南人民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东方和西方:爱的全球之旅

首先,让我们来快速地瞧瞧爱情在西方和中国的不同形式。东西方有截然不同的文化传统,但到了今天,东西方的爱情观念已经达成了某种一致。

费茨威廉·达西:启蒙运动的产儿

在西方,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开始,为人传颂最久的爱情故事无一不具有警示的意义,告诫人们罗曼蒂克的爱总与危险形影相随。当埃涅阿斯离开狄多,她登上为自己筑起的火葬台,用爱人的宝剑结束生命;罗密欧饮下毒酒,朱丽叶则将匕首用力地刺向自己的心脏;亚伯拉德惨遭阉割,艾洛伊斯不得不修道隐居。西方文学就是用这样的叙事,向大众摆出了警告的手势:瞧,浪漫爱情总会以悲剧收场——与耻辱、自杀、放逐、肢解脱不了干系。

这些浪漫故事中所具备的激情成分,当然会让生活中缺乏爱的大众向往不已;而那些毁灭性的成分却在告诫人们安分守己:“不要打破社会原有秩序。你仅仅是巨大未知中的一颗微粒。”这不无道理,多少年来,人们就是通过家族联姻和嫁妆交换来积累财富,缔结联盟。不过爱和欲望还是会节外生枝,打破老爹们的如意算盘。

但到了16世纪前后,事情开始起了变化。大航海时代、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以及科学和工业革命推动了巨大的文化变革。人们逐步意识到,他们是不同的个体,个体拥有幸福的权利,而在理论上讲,爱情正是一条通往幸福的道路。赫胥黎认为,最大的转折点出现在18世纪浪漫主义崛起之时。他将这场运动描述为“为了激情而崇拜激情”。

有人将这种观点更进一步阐释,认为直到启蒙运动和理性时代到来前,宗教一直是人们发挥激情的对象。随着宗教力量的减弱,人们才开始在浪漫爱情中寻求类似的安全感和心灵刺激。事实上,在许多人的生活中,浪漫爱情确实取代了有组织的宗教。进入19世纪之后,由爱酝酿婚姻——并且在生活中不懈寻找、耐心等待爱人——成为人们心目中崇高的理想。这一时期流传至今的文学作品就能揭示这一点:极度富裕的费茨威廉’达西先生因为爱情娶了中产阶级的班纳特小姐为妻;费尔法克斯‘罗彻斯特打破传统,爱上了身为孤儿的家庭女教师简。爱,最终与她缔结连理;甚至,精英中的精英,维多利亚女王和阿尔伯特亲王也陷入了激动人心的爱情。而真实存在过的人物亚伯拉德和艾洛伊斯落得悲剧结局,虚构人物罗密欧与朱丽叶陷入不幸,我们现代读者却感到他们的故事像出土文物一般古老,我们与他们的时代早已相去甚远,相比之下,达西先生则能让我们感同身受,兴奋不已。

在世界的另一端

相比较而言,在中国,这个世界上除欧洲文化外最大、最有影响力的文化古国里,爱情观走了一条不同于欧洲的发展道路。中国历史学家认为,在中国有历史记载的过去的四千年里(公元前3000年—公元1000年),浪漫爱情以及与它密不可分的性行为具有正面价值,是健康、合乎道德、令人快乐的。这甚至不仅限于男女之间——男性恋爱也在人们可接受的范畴内,在上层人士间颇为常见,文学艺术中反映女性间同性恋情的作品也并不鲜见。

到了宋朝,人们对爱和性的态度发生了转变,一直影响到现在。在政治和宗教领域中逐渐占到上风的是理学家,他们过于严肃的观念也转嫁到了对待爱情和性行为的态度上。当时流传的一则经典故事几乎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翻版,传达给人们“爱情危险”的讯号:男女幽会——两人私奔——被人发现——男子被人毒打并放逐——女子遭到毒打——终被活埋。从这时起,涉及性爱的艺术和文学渐渐被一本正经的艺术形式取代,未婚男女之间的亲密交往此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自宋以后却成了忌讳。

P5-7

书评(媒体评论)

从古希腊追求爱情的药水,到诺曼·梅勒六段婚姻背后的闹剧,这是治愈相思的一剂药膏。

——《奥普拉杂志》

在一瞥历史上浪漫爱情的光辉之后,莱斯洛琦也展现了爱情会多么艰难。对于如何处理心碎的实用建议只比以往的书籍、电影和音乐多一点,但这本书中还有很多的温暖与幽默趣味。这一长串的人从爱情中幸存的经历,也为莱斯洛琦“心碎是一次成长”的观点提供了佐证,还告慰读者,他们并不孤独。

——《出版人周刊》

后记

致谢

这本小小的书经过了多年构思和资料的收集准备。在此过程中,有太多人为我提供过帮助和专业建议,讲给我他们个人的经验故事,传递给我经过时间检验的人生忠告。假若没有他们的帮助,本书就不可能存在,它可能至今仍是堆在我桌面上的一堆零散笔记,藏在某个连我自己都很少翻开的文件夹里。

首先,感谢我的经纪人—列文一格林博格公司的林赛·埃奇康姆。她相当勇敢地表示对我的想法感兴趣,当时,我的主意还仅仅是脑海中一堆凌乱的信息。她在那混乱的一团中看到了价值,那些想法最终成为了如今这本书。我永远都要感谢本书编辑凯特·纳波利塔诺,在这本书尚无形无态时,她就完全理解我对它的设计和想象。整个编辑过程中,她都热情耐心,意见一针见血又精准。在写作这部书的几个月中,林赛、凯特和我组成了三驾马车,我们一定是有史以来对“出了错的爱”这个亘古话题绞尽了脑汁的三个女人。

我的丈夫布兰登和儿子亨利·斯普拉格忍受了我写书期间连续几个月的古怪脾气,那几个月里,他们在家总是找不到干净内衣穿。我感激你们的包容。写书时,我与亲人的交流经常心不在焉,因为我总是一边打字看书,一边打电话,而我的妹妹珍娜·莱斯洛琦、我父母拉塞尔与弗勒·莱斯洛琦从未急躁过,始终支持我。我也同样要感谢岳父母,永远受人爱戴的道格拉斯·斯普拉格和纳塔莉·福需斯特。

感谢佐尔丹·克韦斯、伊森·克罗斯、菲利普·舍夫、埃里克·雅格、阿特·阿伦、杰夫·麦克唐纳(Geoff MacDonald)、波佩·莎娜、

马克·埃特林根、西尔维亚·埃万杰利斯蒂和唐晓兵。他们以其专业知识,让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晦涩难懂的内容变得清晰生动。

假如没有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新闻研究生院的亚当·霍克希尔德和迪尔德丽·英格利希,我真不知道今天的我会在哪里—我百分之百确定,假如没有他们,我永远写不出第一本书。也感谢聪明、幽默、智慧的米切尔·威尔逊医生(Dr. Mitchell Wilson),几年前我自己深陷心碎泥潭难以自拔时,有幸与他相识,在他的关照下,我已经成为健康快乐的人(但愿如此!)。

斯蒂芬妮V.W.卢西亚诺维奇(Stephanie V.W.Lucianovic)是我的朋友,和我在同一时期埋头于各自的第一本书。我要大声向她喊出感谢—她从本书构思之初就理解它的用意,多少次我打电话给她讨论这本书,她总是在电话铃响第一声就接起电话。写作是漫长而孤独的工作过程,很多时候,我感到斯蒂芬妮是唯一能真正握住我的手的那个人。

我还要将感谢致以众多好友,是他们在我压力过大时鼓励我,与我分享他们在生活中经历过的心碎情感故事,告诉我他们喜欢的那些有关出了错的爱情的歌。他们是:凯夏普·德拉森、黛安娜·拉弗勒尔、莱昂诺尔·赖泽、切利萨·坦纳、弗兰基·邓利维·伊顿、本·沙尔尼、科林·威尔逊、维多利亚·米尔斯、让·梅西耶、珍妮佛·哈里森、黛比·赞贝蒂、乔斯林·拉姆·施塔茨、布里蒂·肖、格需斯·杰弗斯、爱莉莎·温斯坦、丹尼拉·科罗策尔、莎拉·艾希纳和蒂法尼·沙克尔福德。

最后,以前我从来没有想到,有一天我会感谢那些曾瞄准我的心,重重击上一枪的人。但现在,过了这些年以后,我想向你们说声谢谢—伤过我心的男孩们。

目录

自序

Chapter 1 History:我们祖先的爱情

Chapter 2 Culture:万变不离爱

Chapter 3 Music and Art:“咖啡里有一朵云”

Chapter 4 Film and Literature:永恒阳光的永恒问题

Chapter 5 Epilogue:现在我们聊聊生命

致谢

序言

许多年前,在一个阳光灿烂的九月的日子,有一个男人开着一辆黄油色的沃尔沃,从我的车道上倒车离开,走出了我的生活。我们交往的时间不算长,但在一起时激情洋溢,仿佛命中注定要相遇。那一天,我无助地站在石子路上,泪流满面地看着他倒车走远。他一手搭在座椅靠背上,背过头去看着后挡风玻璃,好像再也不打算看我一眼。

回到一分钟前,太阳高悬在我厨房窗外的干草垛上,为约会而准备的那些东西瞬间变成了废品—桌上还摆着他拿来的葡萄洒和巧克力。见鬼,谁带着礼物去分手?我准备的晚餐现在已成了残羹冷炙(沙拉和烤肉串),散落在吧台上。紧接着是疼痛—胸日剧烈的针刺般的疼痛,疼到无法排解,我只祈求这疼痛能转移到其他地方。

几个月后,我洗碗时仍然会掉眼泪,掉进哗哗的水里;做仰卧起坐时,仍会有股悲伤令我突然透不过气。现在,事情已经过去十五年了,我又经历了几次心碎,但每每在网络上跟个考古学家似的挖掘出这个男人的照片时,我仍抑制不住心脏狂跳—夹杂着渴望、困惑、悲伤和恐惧。尽管分手那一刻,我身体经历的那种弹击般的钻心感已经远去,但只要我停下来并情不自禁地回忆时,那疼痛仍如回声般萦绕。直到今天,高速公路上偶见的黄油色的沃尔沃都是打开我记忆闸门的钥匙,就像玛德琳点心之于普鲁斯特那样。

这本书的主题是浪漫后的心碎。心碎是人在胸日与灵魂中挥之不去的种种悲伤痛苦的一种,我尽可能在书中汇集历史、文化、科学、文学和艺术的不同视角,它们激活、组成了我们对心碎的看法和经验。从12世纪法国情人亚伯拉德和艾洛伊斯惊心动魄的爱情故事,到人大脑和身体之间的生理舞蹈,这解释了为什么爱情逝去之时会令人心碎;从有时暴烈异常、有时通于人情的古希腊的爱情魔法,到电影《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对当代爱情透彻无比的描绘,这本书的每一章节都令读者沉浸、思索。有时你甚至不知道自己是该哭还是该笑:有些片断相当滑稽,譬如画家奥斯卡·考考斯卡的闹剧和卡洛琳·兰姆夫人的故事;而有些片断则是悲剧性的,作曲家约翰内斯·勃拉姆斯和钢琴家克拉拉·舒曼的爱情故事大概会令

读者需要抓一张纸巾。有些时刻你会难以置信地摇头,有时你又会点头表示同情。

这本书并非百科全书。我有意令它不成系统,带着自己的想象,从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闹成一团的婚姻判决无效案出发,写到诺曼·梅勒的好斗一脾性。我意在记下别人在面对出错的爱情时会怎么做,那些人的生活或许初看遥远,但方法却如此相似—有人会喝洒喝个没完,有人给旧情人写奇奇怪怪的信。我为此做研究的过程是一次奇幻的旅行,包括阅读医学期刊论文、传记、民族志、中世纪学者著作,甚至从古希腊文翻泽过来的指南,整个过程中,我觉得自己像一条世界上最幸福的狗,能有机会溜达进茂密的森林,作漫长的散步,丛林中的点点花香,便可细细嗅来。

这是一本力图令读者愉悦的书,但它也期望那些深陷在失恋的苦楚泥潭里的读者走进来,抚慰心灵,吹散绝望,弥合痛苦。在我最黑涪的日子里,是阅读拯救了我—使我从痛苦的神经中渐渐抽离出来,成为智者。阅读让我的生活熠熠生光。

阅读是治疗的隐喻。就像身体需要慢慢好转一样,每一页都是上一页的延续,更深地触及我们的灵魂。捧起这本书,悲极而泣,每一页也许都会让你更加轻松自如。

内容推荐

梅根·莱斯洛琦是一名美国畅销书作者,她在失恋12次之后,写下了这本关于心碎的百科全书《心碎是爱情最美的样子》。

◎梅根·莱斯洛琦纵观古今,从古希腊男子为情所困时念诵的奇怪咒语,到作曲家勃拉姆斯混乱的爱情生活;从文艺复兴时的意大利情人乔万尼·迪·卡萨和卢莎娜·努齐的法庭剧,到画家奥斯卡·考考斯卡靠制作一个真人大小的玩偶帮助自己治愈情伤;忧郁歌手莫里西关于“爱情是无用的”的个人信条也许不被众人所相信,可海明威的妻子在不小心弄丢了丈夫的手稿之后,给自己的婚姻失败埋下伏笔的故事倒是令人唏嘘。在这本关于心碎的百科全书里,历史典故、名人故事信手拈来,为你细细叙述心碎这件事。

◎本书展现了浪漫爱情的光辉,也写出了爱情的艰难,作者温暖又幽默得给出了如何处理心碎的使用建议。

◎无数人从爱情中幸存的经历,让人明白:心碎是爱情最美的样子,因为它让我们成长。

编辑推荐

你一定爱过,哭过,心碎过。在心碎的那一刻,我们常常以为那是世界末日。

疼痛就像在心口爆炸的手榴弹,弹片穿越每一条血管、神经。

《心碎是爱情最美的样子》揭示了心碎的真谛:心痛是真实的身体感受,对爱情上瘾也是。

作者梅根·莱斯洛琦通过历史、文化、科学、文学和艺术的不同视角,激活组成了我们对心碎的看法和经验:最终,我们都将穿越伤痛,破茧成蝶。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23:4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