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出剑(1950-1951)/胜利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军事
作者 侯晓蒙主编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1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虽然中国的革命事业已经取得辉煌胜利,占人类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但是,面对长年战争造成的满目疮痍和百废待兴,新中国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朝鲜战争爆发前,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和中国政府正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医治战争创伤上。

随着国内大规模战争的结束,为适应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形势,中国人民解放军当时面临着五个方面的任务:一是准备进军台湾和西藏;二是消灭残余土匪,安定地方秩序;三是参加生产建设工作;四是加强教育工作,提高部队的文化水平;五是整编和复员工作。然而,朝鲜战争爆发后,由于美国政府立即武装干涉朝鲜内部事务,并派遣军队入侵朝鲜和中国领土台湾,打乱了中国政府的计划,迫使中国人民必须做出新的战略抉择。

朝鲜战争初期,人民军虽然节节胜利,但中共中央却保持了清醒的头脑。在密切关注战局发展的同时,中央估计到,由于联合国军的干涉,朝鲜局势有恶化的可能,中国对此不能疏于防范。1950年7月13日,中央军委作出了《关于保卫东北边防的决定》,抽调第13兵团所辖第38、39、40军和在齐齐哈尔从事农业生产的第42军,以及炮兵第1、2、8师等部队,共计25万余人,组建了东北边防军,保卫我国东北边防,并准备在必要时支援朝鲜人民军作战。

1950年9月,朝鲜战争形势发生重大逆转。10月1日深夜,刚刚参加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周年庆典的毛泽东,收到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首相、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委员长金日成和朝鲜外相朴宪永联名发出的紧急求援电,急切盼望中国人民解放军能够直接出动,援助朝鲜人民军作战。

邻人有难,唇亡齿寒。如果朝鲜全境失陷,中国大陆,特别是东北地区的安全也将面临严重威胁。但是面对各方面的种种困难,中共中央要作出出兵朝鲜同美国军队作战的决定,这个决心实在不好下。

1950年10月上半月,在毛泽东主持下,中共中央政治局多次举行会议,讨论是否出兵援助朝鲜的问题。在全面权衡利弊得失,并全面分析参战的困难和有利条件后,中央政治局会议于10月5日,最终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决定立即在东北边防军的基础上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同时并决定由彭德怀出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在决策出兵朝鲜的问题上,中央高层领导和军队高级干部之间存在着不同意见。据当事人回忆,出兵朝鲜是毛泽东一生中最难做出的决策之一。经历了18个昼夜的苦苦思考,下达出兵命令后由于苏联方面的原因还出现过两次暂缓,最后还是决定出兵参战。

1950年10月19日,美军和南朝鲜军攻陷平壤,随后兵分多路继续向北快速推进。麦克阿瑟扬言,要在感恩节前让自己的士兵回家吃上美味的火鸡和苹果派。尽管美国政府此时已经收到来自中国的警告“我们不能坐视不顾,我们要管”,但是狂妄至极的麦克阿瑟却认为:中国人“进行干涉的可能性很小。最多,他们可能派五六万人进入朝鲜”,但是他们没有空军,如果南下,“那一定会遭受惨重的伤亡”。即使有俄国的飞机来支援中国的地面部队,也不足为患,因为“俄国空军和中国共产党的地面部队根本就配合不来”。麦克阿瑟还骄横地断言:“假如中国人要向平壤进军,那里将会有一场血腥的屠杀。”

麦克阿瑟为他的预言付出了代价,他错把一只下山的猛虎看成了长角的绵羊。正是在平壤陷落的同一天,1950年10月19日,鸭绿江边细雨霏霏,阴云低垂。新中国的英雄儿女们高唱战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了鸭绿江。朝鲜战争并没有结束,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拉开了帷幕。

2

1950年10月19日黄昏,中国人民志愿军遵照毛泽东主席的命令,开始跨过鸭绿江,隐秘进入朝鲜。按照预定计划,志愿军第13兵团第40军从安东过江,向球场、德川、宁远地区开进;第39军从安东、长甸河口过江,军主力向龟城、泰川地区开进,另派一部分兵力进至枇岘、南市洞设防;第42军从辑安过江,向社仓里、五老里地区开进;第38军尾随第42军过江,向江界地区开进。

P17-19

目录

序言 王树增

前言

引言

一 不期而遇的初战

 ——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

二 立稳脚跟之战

 ——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

三 新年攻势

 ——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

四 一场前所未有的防御战

 ——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

五 一次不圆满的胜利

 ——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

序言

作为军事行动的一条主线,三八线见证了朝鲜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全过程。战争从三八线开始,又回到三八线附近,终点即是起点,历史在这里画了个圆。

抗美援朝战争从1950年10月25日开始,至1953年7月27日结束,历时2年9个月。此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又进行了维护朝鲜停战协定的斗争和帮助朝鲜人民恢复家园的工作,直至1958年10月全部回国。

抗美援朝战争晚于朝鲜战争开始整整四个月,但二者同时结束。从战场态势而论,朝鲜战争是从三八线开始,又回到三八线附近,打成了一个势均力敌的休战平局;而抗美援朝战争则是从鸭绿江边开始,将世界头号军事强国率领的百万“十六国联军”击退500公里,将战局稳定在三八线,取得了有目共睹的伟大胜利。

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成立后被迫参加的第一场反侵略战争,是中国人民以志愿军名义出境参加的一场大规模现代化局部战争;是新中国与美国互为主要对手进行的一场极不对称的较量。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演了一出威武雄壮的活剧,经受住了各种严峻的考验,最终打败了美国侵略者,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谱写了我军战争史上的又一个光辉篇章。

1

1945年8月9日,苏联对日本宣战并出兵中国东北,其第25集团军同时攻入朝鲜北部。由于没有遭遇强大的抵抗,苏军在朝鲜境内长驱直入,并于8月19日解放平壤。此时,距离朝鲜最近的美国地面部队还远在600英里以外的冲绳岛。

1945年8月10日深夜,美国国务院一陆军部~海军部协调委员会在五角大楼举行紧急会议,商讨盟军在朝鲜的受降问题。出席会议的有助理国务卿邓恩、陆军部助理部长约翰·麦克洛伊和海军部高级官员巴德等五人。会上,邓恩提出美国军队应赶到尽可能北面的地区去受降,但马歇尔的一位年轻参谋人员迪安·腊斯克上校指出,军方缺乏可供立即投入使用的兵力,加上时间和空间的因素,美国军队在苏军进入朝鲜北部地区之前抵达北部纵深地区有困难。这时,麦克洛伊便请腊斯克和另一位上校查尔斯·博尼斯蒂尔到第三休息室去,要求他们搞出“一条尽可能向北推进”,但又不致“被苏联拒绝”的界线。于是,两名上校在研究朝鲜地图30分钟后,按照南北面积基本相等的原则,沿着北纬38度线划出一条笔直的受降分界线。

8月15日,杜鲁门向斯大林发出密电,通报有关日本武装部队投降细节的“总命令第一号”,该命令的内容之一就是以三八线为界,划分美苏军队在朝鲜半岛的受降区域。8月16日,斯大林复信表示“基本上不反对命令的内容”,对于有关朝鲜分界线的问题也没有提出异议。  9月2日,麦克阿瑟在东京湾密苏里号舰上举行的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后,发布了“总命令第一号”,其内容根据斯大林提议略有修改。命令提到:“驻北纬38度线以北的韩国、满洲、库页岛、千岛列岛等地的日本军高级指挥官以及陆、海、空军和辅助部队,应向苏联远东军最高司令官投降;日本帝国政府大本营和驻日本本土及其周围诸岛以及驻北纬38度线以南的韩国、琉球列岛等地的日本军高级指挥官以及陆、海、空军和辅助部队,应向美国太平洋地区陆军最高司令官投降。”

就这样,三八线作为美苏两国在朝鲜受降和实行军事占领的分界线便被明确地规定下来。受降命令传到战地时,分兵进击的苏联军队已经越过三八线,正沿着公路向汉城运动。但他们一接到关于分界线的命令,就迅速撤回到三八线以北。9月8日,首批抵达朝鲜的美国军队第7步兵师在仁川登陆,占领了整个南朝鲜并接受当地17万日军的投降。

这条约300公里长的三八线斜穿着将朝鲜半岛一分为二,截断了75条小溪和12条河流,以不同的角度越过崇山峻岭,穿过181条小路、104条乡村土路、15条道际公路和8条高级公路,以及6条南北铁路线。对于行政管理和经济发展来说,以及从地理的角度来看,三八线都县一条极不合理的分界线。

……

然而,此时的朝鲜人民军,由于经过近两个月的连续作战,主力部队损失很大,人员装备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补充,加之战线拉长,后勤补给出现困难。朝鲜战局陷入了僵持。

朝鲜战争爆发后的第五天,麦克阿瑟亲自飞往南朝鲜战地视察,并在汉江大桥边目睹了南朝鲜军溃败的场面。在二战中太平洋战场上曾多次成功组织实施两栖登陆的麦克阿瑟坚信,改变南朝鲜军败局的唯一办法是投入美国的地面部队,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唯一出路就是在人民军侧后实施登陆。虽然这一想法得到美国军方的一致认可,但是在具体登陆地点的选择上却出现了重大分歧:麦克阿瑟坚持要把登陆点选在仁川港;美国陆军和海军方面却坚决反对,理由是仁川港的地形、水文、潮汐条件决定其是朝鲜海岸最不适宜实施登陆作战的地方,而在群山港或在仁川以南20英里的海岸登陆,成功的机会可能要大一些。

然而,麦克阿瑟把仁川登陆比作一场“投下5美元,可以赢回5万美元”的豪赌。他坚持认为,所有关于仁川不适合登陆的观点,“恰恰有助于保证出奇制胜的效果”。他断定,人民军的所有主力已经投入到洛东江前线,在仁川肯定没有进行充分的防御准备。尽管在仁川登陆存在许多地理上困难,但依靠美国海军的经验和装备,均能够予以克服。而仁川登陆一旦成功,最大的收益是可以彻底切断人民军的后勤补给系统,从根本上扭转朝鲜战场上的不利局面。麦克阿瑟的观点得到杜鲁门总统的认可,他于8月28日批准了这一计划。

1950年9月13日,美军开始攻击仁川港外人民军的要塞月尾岛。美军舰艇在压制月尾岛火力的同时,清除了人民军在飞鱼峡布设的水雷,扫清了通往仁川的航道。

9月15日凌晨6点30分,在麦克阿瑟亲自指挥下,代号为“铬铁行动”的仁川登陆作战开始了。经过一天激战,到次日清晨,人民军守备部队损失殆尽,麦克阿瑟取得仁川登陆作战的成功。

仁川登陆后,美军和南朝鲜军转入全面反攻,人民军腹背受敌,功亏一篑,朝鲜战场的形势出现重大逆转。美军和南朝鲜军于9月28日攻占汉城,次日,美第8集团军推进到三八线,并准备越过三八线继续北进占领整个朝鲜。而此时的人民军主力基本上被隔绝在三八线以南,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

内容推荐

侯晓蒙主编的《出剑(1950-1951)》通过极其细致、动人心魄和详细的叙述,介绍了朝鲜半岛如何从一场“本土战争”演化成美国和共产党中国之间大规模的军事对抗以及如何维持为一场“有限战争”。

编辑推荐

《胜利丛书》共分八卷,按时间进行分期,每卷收录10个左右著名或具有历史影响力的战役,一共65个战役,全面展现了我军历史上的胜利过程。全书以穿插连环画的形式出现,更具吸引力和可读性。侯晓蒙主编的《出剑(1950-1951)》即为抗美援朝上卷,主要记录抗美援朝前期的重要战役。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9: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