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辩证逻辑--资本批判的利器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逻辑学
作者 刘珍英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刘珍英著的这本《辩证逻辑--资本批判的利器》除了导论和结语外,正文共分六章。第一章梳理辩证逻辑的理论渊源,在发展与比较中阐明辩证逻辑如何汲取形式逻辑、先验逻辑、思辨逻辑的营养,又如何实现对它们的超越。第二章是历史一面的梳理,阐明辩证逻辑的现实生活基础,近代以来,资本对生活世界的颠覆使逻各斯发生病变,在货币同一律的规制下,人变成了单向度的人,世界变成了单向度的世界,正是在辩证法的否定形态中,马克思把握住了其中的逻辑。第三章阐明马克思如何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运用辩证逻辑,以及他所揭示的辩证逻辑基本规律。第四章和第五章则从辩证逻辑是对话的逻辑、实践生成的逻辑、总体性的逻辑、批判的逻辑,以及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统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抽象与具体的统一、人与自然、社会统一的角度来阐述辩证逻辑的真实意蕴,力图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人们能够辩证地理解辩证逻辑,而不再是知性地误解辩证逻辑。第六章阐释辩证逻辑的当代意义。

内容推荐

列宁曾经说过:“不钻研和不理解黑格尔的全部逻辑学,就不能完全理解马克思的《资本论》,特别是它的第一章。因此,半个世纪以来,没有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是理解马克思的。”他还说过:“虽说马克思没有遗留下‘逻辑’,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应当充分利用这种逻辑来解决当前的问题。”《资本论》的逻辑即辩证逻辑。列宁的话表明,不钻研和不理解黑格尔的全部逻辑学,不掌握马克思的辩证逻辑,就不可能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刘珍英著的这本《辩证逻辑--资本批判的利器》试图在理解黑格尔逻辑学的基础上把握马克思的辩证逻辑,为解决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问题”提供分析工具。

目录

导论 困境与出路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意义

 三、研究背景与本书思路

第一章 什么是辩证逻辑

 第一节 “对话”的根源

一、苏格拉底的概念辩证法

二、柏拉图的理念辩证法

三、为什么产生形式逻辑

 第二节 “是”的逻辑对存在的遗忘

一、思维和存在(是)的关系

二、形式逻辑:“是”的逻辑

三、对象、现实、感性与人的存在

 第三节 先验逻辑与二律背反

一、先验逻辑的产生

二、先验逻辑的核心:先天综合判断的逻辑

三、二律背反:思维矛盾现身

 第四节 思辨逻辑:“扬弃”的逻辑

一、思维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扬弃的普遍性

二、思维与存在同一的逻辑

三、思辨逻辑的基本特征

 第五节 辩证逻辑:对立统一的逻辑

一、从绝对精神的活动到人的活动

二、从思维矛盾到生活矛盾

三、由扬弃到辩证否定

四、从《手稿》看辩证逻辑对思辨逻辑的超越

第二章 逻各斯病变:资本对生活世界的颠覆

 第一节 劳动与人的生成

一、劳动的存在论涵义

二、劳动的历史嬗变与logos的生成

三、劳动的异化

 第二节 普遍交换与社会有机体形成的逻辑进程

一、自然经济社会与感性思维

二、商品交换的发展:个别、特殊、一般的逻辑进程

三、社会结构变迁:普遍联系的建立

 第三节 抽象劳动主体化与资本世界的形成

一、抽象劳动的形成:资本的逻辑前提

二、从质到量:对价值量的追逐

三、抽象的极致:虚拟经济和虚拟财富

四、抽象劳动导致私有财产

五、价值主体化即抽象劳动主体化

 第四节 资本的二重性:对立统一的逻辑行程

一、肯定的方面

二、否定的方面

 第五节 生活世界的抽象化

一、拜物逻辑:抽象统治世界

二、自我被掏空:精神的沉沦

三、同一性逻辑:社会存在的失落

 第六节 从否定的方面理解生活世界的客观要求

一、否定生活世界就是否定抽象化

二、被颠覆的世界亟待颠倒回来

三、资本的逻辑蕴涵自我超越

第三章 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辩证逻辑

 第一节 异化劳动学说

一、从“异化”概念到“异化劳动”概念

二、异化劳动学说中的辩证逻辑思想

 第二节 共产主义学说

一、共产主义的历史渊源

二、共产主义学说中的辩证逻辑思想

 第三节 剩余价值学说

一、剩余价值的产生:既在流通中又不在流通中的“二律背反”

二、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资本积累的自否定性

三、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结构

 第四节 副本与原本双重批判

一、现实批判与资本

二、理论批判与《资本论》

 第五节 资本的前提与范围

一、资本的前提

二、资本的范围

第四章 辩证逻辑的真实意蕴(上)

 第一节 对话而非独白

一、从概念辩证法到形式逻辑的变化

二、思维矛盾不可排除

三、辩证逻辑:人与世界的双向对话

 第二节 总体性而非片面性

一、“事实”与“现实”:知性概念与辩证概念

二、从“实体即主体”到“对象性即主体性”

三、总体性视域中人的存在图景

 第三节 生成而非构成

一、生成的涵义

二、辩证逻辑与历史的生成本质一致

 第四节 批判而非实证

一、肯定与否定相结合的批判

二、批判与发展相结合的批判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批判

第五章 辩证逻辑的真实意蕴(下)

 第一节 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

一、资本与工具理性的泛滥

二、辩证逻辑与价值理性的复归

 第二节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一、与资本同谋:自然科学陷入危机

二、科学精神的人文维度

 第三节 抽象与具体的统一

一、科学研究的两条道路

二、抽象与具体的辩证关系

 第四节 个人与自然、社会的统一

一、二元对立的人与自然、社会关系

二、辩证逻辑的人与自然、社会关系

第六章 辩证逻辑的当代意义

 第一节 世纪之辩

一、波普尔的误解

二、辩证逻辑视阈中的因果性与规律性

 第二节 辩证逻辑的当代意义

一、关于“《资本论》的逻辑”

二、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逻辑

结语 辩证逻辑与马克思主义的未来

一、“看不见的手”、“看不见的脑”与“看不见的人”

二、毁灭还是拯救?

参考文献

后记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23:5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