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中午,周实应邀到乡绅何钵山家午宴。刚一结束,姚荣泽派人通告周实,说:“姚知事有请,在学宫(俗称“文庙”)等候您前去议事。”周实不虞有他,欣然乘马前往。当周实行至学宫魁星楼下时,突然有人拦住马头,周迎面遭到枪击,连中七枪毙命!开枪者是前清参将杨建廷等团勇。他们撂下周实,不少停留,直奔阮府。阮式刚刚吃完饭,一出家门,就被捆了起来,绑到学宫。阮式心知即将身遭不测,但他面对姚荣泽毫无惧色,怒斥道:“要杀就杀,快刀立断!”在供奉着“至圣先师”的学宫里,姚荣泽指使无赖朱二,将阮式“刳腹剖胸,肝肠俱出”,惨不忍睹!阮式是年23岁。
姚荣泽杀害周实、阮式以后,称周、阮二人勾结乱匪,扰乱秩序。当天又将周、阮家属一并拘捕。经过姚荣泽的所谓“审判”,周实的父亲周鸿翥被判十年徒刑,而阮式的两个哥哥阮保麒、阮玉麒,以及弟弟阮锦麒,也多次被姚荣泽毒打,被迫远走他乡。倡新法论战激开启民国新法制
周实、阮式惨案发生后第二天,革命军抵达山阳县,闻周、阮被害,立即四处搜索凶手姚荣泽等人。姚趁夜潜逃,避匿南通民军总司令张察家中。由于得到张察的庇护,姚荣泽迟迟未能归案。
“南社”的人惊悉周实、阮式惨死噩耗,不断在《民立报》《太平洋报》披露周、阮惨案,一时舆论哗然,群情激奋。柳亚子为伸张正义、惩凶复仇,到处奔走呼号,与朱少屏等联名上书沪军都督陈其美(陈亦南社成员),告以“虏令无状,一日杀二烈士,不捕杀此獠,无以谢天下”。
1911年12月2日,革命军攻占南京。12月末孙中山先生回到上海。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诞生。
在这改天换地的伟大日子里,孙中山闻报清廷官僚杀害革命党人的惨案,异常气愤,批令江苏都督庄蕴宽从速讯办,并为周实、阮式题挽联:
喋血于孔子庙中,吾道将衰,周公不梦;
上海都督陈其美派人去提解姚泽荣时,张察以此案为江苏管辖范围,拒绝引渡。陈其美乃请柳亚子起草了一份数千言的电报发给南京政府,请求把姚荣泽从南通押解来上海,按照军法进行审讯。电文中说:“大总统及法部,保护人道,尊重人权,当知吾辈之所以革命者,无非平气不平,今民国方新,岂容此民贼汉奸,戴反正之假面具,以报其私仇,杀我同志,其美不能不为人昭雪,虽粉身碎骨,有所不辞。倘若张察再不就范,我们便不管三七二十一,要派兵舰去攻打南通了!”
孙中山于2月9日、10日连发三次电令,分别给江苏都督庄蕴宽、沪军都督陈其美及南通民军总司令张察,要求“迅将姚荣泽及此案证据卷宗解送沪军都督讯办,以彰国法,而平公愤”。张察接令后,不敢怠慢,将姚荣泽从南通押解到苏州。2月23日,陈其美派人把姚从苏州押解到上海。
姚荣泽案立刻被上海各报报道,几乎天天都有这一案件进展的消息。这一案件已牵涉临时总统、沪军都督、江苏都督等权力高层及多位名流。革命志士大部分人都冷静不下来,革命者竟死于旧官僚之手,是可忍,孰不可忍!他们像陈其美一样,认为“这种罪大恶极之人不需要审判,直接判处死刑!”
就在陈其美将姚荣泽押解至上海的同时,身为中华民国新政府司法总长的伍廷芳,主张此案应按照司法程序审理判决。
伍廷芳,广东新会人,中国自费留学第一人,在英国林肯法学院研习法律,取得法律博士学位,获大律师资格,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法学博士、大律师。他曾出任清政府驻美公使、清末修订法律大臣。上海光复后,他又任南方民军全权代表,与袁世凯派出的北方代表唐绍仪举行南北议和谈判。
P6-P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