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炒股为生。
这是本写给有心成为炒股专家的人的书,如果你炒股的目的是业余消遣的话,这本书并不适合你,因为按照本书所说的去做,你将失去“小赌怡情”的乐趣。
要想成为炒股专家,你需要专心致志、废寝忘食地学习和实践。这和成为其他行业专家的要求并无两样。
要想成功,聪明、努力、经验和运气缺一不可。运气往往偏爱最努力的人,而不是最聪明的人。
这不是一本股票常识简介,因为我期待这本书的读者已具备这方面的基本知识。我还期待读者有一定的炒股经验。_不把钱押在股市,你不可能体验到股价升落所带来的贪婪、恐惧和希望,你也就很难明白这本书所提供的炒股规则。
话说回来,虽然这本书是为炒股写的,我相信书中阐述的原理适合任何行业。成功的人士往往具有很多相似的素质,如果你具有炒股成功所需的素质,在其他行业,我相信你也一样能获得成功。所以不曾也不打算炒股的你如果偶然得到了这本小书,也无妨一读。
必须承认,炒股只能算是金融行业的一个分支。股票上市的目的不是给大家炒的。股票上市是公司把股权的一部分出卖,筹集资金用来扩大生产或其他用途。在公司成长的过程中,股东们共享成长的果实。但公司经营有好有坏,有盈利有亏损,股价的反应就是有升有跌,由此提供了炒手们赚取差价的机会。由于牵涉的金额数目巨大,自然吸引各路的英雄豪杰都来一展身手。
虽然股票业也有大小“鳄鱼”,总的来说,这个行业是健康的。股票大市的走向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整体经济的发展。长期而言,投资股票是保持现金购买力的最佳渠道。
金融是庞大的行业,影响股价波动的因素数之不清,有关的知识也列之不尽。要写本炒股的书,怎么选材,从什么角度写,很不容易决定。我如果也在“著”前加个“编”的话,这一“编”可能会把这本书编到经济学大辞典那么厚。我不喜欢大厚本子。这本书写的都是我的亲身体验和观察,都是我认为和炒股有最直接关系的知识。我期待读者每次在炒股中犯了错误以后,或多或少地能在本书中找到犯错的原因,找到不再犯同样错误的答案。最起码,知道什么是错。
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自己犯了错,知错却不肯认错就更加不可救药。
无论想在什么行业成功,你需要有成功的欲望、实现这个欲望的知识及应用这些知识的毅力。我将一步步地告诉你怎样在炒股中做到这些。
我在美国生活了15年,和来自全世界的不同种族和文化背景的人打过交道,结论是人性共通。我在商学院学的专业是国际金融,研究过世界各地的金融市场,结论是它们的变化规律都一样。你学会了炒股的技能,就真正掌握了走遍天下都不怕的一技之长。
这本书没有任何理论和公式,它是我炒股12年来的观察和经验之总结。其中最近的7年,我专职炒股。为这本书里的每条规则,我都没少付学费,我希望读者能因为读了这本书而少付些代价。
有些人把炒股当成投资,有些人把炒股当成投机。记得英国有位成功的炒家是这么说的:“我年轻时人们称我是投机客,赚了些钱后人们称我是投资专家,再后敬我是银行家,今天我被称为慈善家。但这几十年来,我从头到尾做的是同样的事。”我找不到比这更好的解释投资和投机的语句。
在股市偶尔赚点钱很容易,困难在于怎样不断地从股市赚到钱。炒股也是一行,任何行之所以能够成为一行,是因为它能够给入行者提供不断的收入来养家糊口,否则便不可能成为一行。养猪是一行,种菜是一行,炒股也是一行。炒股这行的特点是入行极其困难。看看你的周围,入行容易的行业通常既辛苦,且报酬也低;而那些入行困难的行业,一旦成功地入了行,你以后的日子往往很好过。炒股就是这样的行业。
有些一入股市便捞了几个钱的人会认为炒股很容易,我要说这是错觉。说白了这只是初始者的运气,这些钱是股市暂时“借”给你的,迟早会收回去,不信的话你就等3年看看。只有在你成为专家之后,你才可能不断地从股市赚到钱并把它留下来。这本书将教你怎样做到这一点。
对还未入行的人来说,炒股是压力极大的行业。因为赚钱时,你不知自己为何赚了钱,你不知下次要怎么办才能重复赚钱的经历;亏钱时,你不明白自己为何亏了钱,下次要怎么做才能防止亏钱再次的发生。我希望你能在这本书中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答案。
要在炒股这行成功并没有什么秘诀,和炒股直接相关的知识其实也并不多,否则街角卖茶叶蛋的老太太不可能偶尔也会在股市露一手。至今我还未见过卖茶叶蛋的老太太偶尔客串设计卫星导弹什么的。
股票不是上就是下,否则就是不动。我还想象不出股票有第四种的运动方式。阻碍着一般人在这行成功的不是股票有多么复杂,而在于人本身有很多缺点。本书的第一章就谈些股市的特性及它对人性的挑战。
第二章讲一些和炒股最直接相关的知识。读者应带着两个疑问来读这一章:(1)什么是影响股价的因素;(2)股票在什么情况下运动正常。这一章包括三个部分:基本分析、技术分析及股票的大市。当这三部分的分析都给你正面信号的时候,是你在股市胜算最大的时候。
第三章谈成功的要素。它告诉你炒股成功应做到什么及怎样做,还告诉你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心理素质。知道什么该做并不难,难在怎么在实践中做好它。
第四章是何时买卖股票。在这一章你看不到“低点买入要谨慎,高点卖出不要贪”之类的废话,什么时候才是低?高到多高才是高?在办公室空想出来的炒股绝招没有什么实用价值。买卖股票的要点在于怎么寻找“临界点”。希望这章能改变你炒股的整个思维方式。
第五章是华尔街的家训。牛顿说:“我所以能看得更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这一章,让我们看看炒股这行的先辈们给我们留下了什么经验。
第六章谈心理建设。人性中根深蒂固的恐惧、希望、贪婪影响着我们所做的每一个决定,使我们常常做不到自己知道应该做的事。要完全克服人性中的弱点是很困难的,但我们首先必须知道它是什么及什么是正确的做法。
第七章分析了什么是大机会及其特点。读完这一章你就明白了我在谈什么。这里不只是在谈股票。
第八章是和炒手谈谈天。在这一章我简述了我的学股历程。如果人性共通的说法不错的话,你学股走过的道路应和我相似。希望你在学股的挣扎过程中因为有了路标而能显得平顺一些。
第九章是2016年版新增的一章。大家在前面的章节学习了怎么提高在股市的胜率;学习了在股市中应有什么样的心态。这一章告诉大家怎么分散风险,怎么以预期回报来调节资产配置。告诉大家这一行的最后成功者通常不行险斗狠,孤注一掷。成功者不断累积小胜成为大胜最终达致财务自由。
在今天的社会,我看到很多人为金钱不择手段。而这本又是教人怎样赚钱的书,不加点“金钱的反思”让我觉得这本书不够均衡。如果因为这一附录能使读者对人生有更进一步认识,我会觉得努力没有白费。
最后,谢谢你读这本小书!
陈江挺
陈江挺,1962年生于福建,198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83年赴美留学,分获机械工程和国际金融硕士学位。现在华尔街以炒股为生。
第一节 学股的四个阶段
在我学股的历程中,我最希望的是知道我已经学到什么地步。当我达到什么地步的时候,才可以认为已经毕业。当然,毕业并不表示已成为专家,但起码它表示我已拥有足够的知识在这行生存。就数学而言,小学的内容从加减开始,中学的数学包括几何代数。你很清楚你的数学知识已经达到了几年级的水平。学股有没有这样的级别之分呢?答案是“有”。
我在这里就以自己的学股历程谈谈学股经过的阶段,你可以参照我的描述,估计一下自己现在处于什么阶段。这些阶段的划分并不严格,很多时是互相交错的。如果人性共通的话,我学股的历程应该和你十分相似。
蛮干阶段
第一阶段可以称蛮干阶段。
这段的特点是自己没有什么主意,买时不知为何买股票,卖时也不知为何卖。买卖的决定完全由他人或自己的一时冲动所左右。比如某某股评家推荐买这只股票,他认为这只股票最少还会升10点等等。卖时也没有章法,觉得有钱赚就可以卖了。在这个时期是绝不肯止损的。
我有位亲戚,他从未炒过股票,有一天他听说我卖了两只亏钱的股票,立即就指出我的过错:“亏钱的股票怎么能卖?最少要等到升回有钱赚时才可以脱手。亏钱的股票快快卖掉,赚钱的股票不肯卖,要等到跌回亏钱后才卖,你怎么可能从股市赚到钱?”这段话大概说出了新股民的心声。这本书读到这里,读者也应能明白为何带有这样心态的股民不可能在股市不断赚到钱。
新股民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不贪;二、不怕。
“不贪”:他们只要有一点利润就赶快卖股获利。“我昨天10元价进了500股,今天升到11元,赶快卖掉,500块钱能买不少菜呢。”只要股票的价钱升到他们的买价之上,身上的每根神经都在喊:“卖!卖!卖!”生怕明天跌回来怎么办?他们不贪,满足于赚小钱。
“不怕”:假如不幸10元一股进的股票跌到9元怎么办?答案是:“真倒霉,被套牢了,等到反弹再说。”“套牢了不怕,反正我也不急着用,等就是了。”亏钱时他们不怕,他们绝不愿亏小钱。挺令人遗憾的是,就我的观察,80%以上的股民都无法从这个阶段毕业。问问你自己有这样的心态吗?如果有的话,你学股的道路还很漫长。你还处在原始阶段。
摸索阶段
我自己在蛮干阶段大约待了半年,幸运的是,我居然在这阶段赚到钱,使我对自己的悟性有极大的信心。或许这就是初始者的好运。这段时间我开始大量阅读有关炒股的书籍。我知道这样蛮干是不对的,我开始试验“截短亏损,让利润奔跑”。首先学习止损,我给自己定个规矩,只要股票从我的买价跌1美元,我就卖掉,以后这样的损失积累成很大的数目,股票常常一碰我的止损价就回弹,我便傻乎乎地不断止损,小损终于加成大损。我明白1美元的止损不对,我便开始把止损点放大,由1美元加到10%,最后加到20%。这段时间持续了两三年。结果还是不行。举例说,30美元的股票我将止损点定在27美元,股票升到35美元,我就将止损点定在31.50美元。实验的结果,我买卖的次数少了,但我常常是亏钱时在27美元卖股,赚钱在31.50美元出场。这样亏时亏3美元,赚时只有1.5美元,算算总账,还是亏钱。
情况并不完全如此。当股价从30美元跌到28美元时,我总是把止损点下移,有时移到26美元或25美元。我给自己定10%的止损,在实际中的损失常超出10%的数目。我知道这样做不对,但我忍不住。我怕股价一碰到27美元就反弹。这样的事情发生过很多次。当股票升时,我通常没有困难地在进价之上卖股。如35美元的股票跌到32美元,我不会将31.50美元的止损价往下移,因为我已有1.5美元的利润。
最惨的是这段时间,我试过专用基础分析来炒股,研究股票的盈利及公司资产值,研究成本收益比率,你想得到的指标我全试过。结果还是不赚钱。我试过用技术分析来炒股,找最低点,找最高点,结果不断以“止损”收场。止损,止损,止损,我不断止损,就是看不到盈利。止损把我止怕了。我还试过各种电脑的计算指标,如平均线、威廉%、MACD等等,没有一样有效。结果总是不断地在止损。好不容易偶尔赚次钱,也常因为止损点定得太低,没赚多少。这段时间我不仅将蛮干阶段幸运地赚到的钱全赔了进去,还亏了一部分老本。就是说我不仅白干了3年,还亏了本。
别忘了,这段时间我是专职炒股,我把读到的、想象得到的各种炒股方式全试过,就是赚不到钱。我也将华尔街的各种各样的家训读到能倒背的地步,在实际中似乎它们完全无效。你可以想象我是多么的彷徨。
我对炒股失去了信心,我决定试试自己在期货上的运气。我开始炒卖黄金、白银、外币、黄豆、石油、小麦。那些在炒股中学到的规矩似乎也完全无效。期货的人为操纵更厉害,我只是亏钱亏得更快。这时我的第一位女儿来到人间,我感觉身上的责任重大。我真正地开始考虑是不是应该放弃了,该转行了!如果付不起日后女儿上学的学费我怎么向她交待?
花了近4年的时间,什么也没有得到,亏了老本,换来一大堆经验。如果离行另谋他就,这些经验一钱不值,你可以想象我是多么的不甘心。期货炒卖是极特殊的行业,它不注重基础分析,你说日元或黄豆应定什么价?它极其注重技术分析,其中特别重要的是走势和阻力线及支撑线的概念。把这些概念放回股票,我突然感觉股票运动其实有迹可循!我突然间觉得有灵光在脑海中闪耀。
让我先在这里停一下。因为上述的阶段可以称为学股的摸索阶段。你如果还处在蛮干阶段,这本书讲的一切对你可能太深,你还不怎么明白我在讲什么。你如果正处在摸索阶段,你会开始明白这本书。
摸索阶段的特点是你已多多少少明白炒股的行规。你知道要止损,要让利润奔跑,但你还不清楚止损应怎么止。你用10%或20%等机械的方法定止损点。有时你能办到,有时你又想方法不去止损。让利润奔跑时你不知应让它跑多远,你不知怎么判定获利点。各种各样炒股的规则有时有效,有时无效,你还不知怎样有选择地应用它们。看到蛮干的炒手,你已知道他们在蛮干,你知道不能那么干。你自己有时赚到钱,有时亏了钱,但你还不明白为何亏钱,也不清楚怎么赚到了钱。你还没有有系统的买点和卖点,这只股的成本收益比率很低了,那只股的红利比较高,张证券行推荐这只股,李股评人看好那只股,你还在用自己的直觉加上“应该不会错”的理由来买卖股票。这些描述适合你吗?如果对的话,你还在摸索阶段。
P174-178
作者陈江挺以在华尔街十几年搏击股海的经验教训为感悟素材,在研读了西方几百年来所有的炒股名著和炒股大师传记的基础上,对如何在股市获利最基本、最重要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和探索。
《炒股的智慧(在华尔街炒股为生的体验第4版)》是为那些和作者一样、真正想以炒股为生的投资者而写。
本书初版于1999年,由三联书店出版后,在读者中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十多年来受到各界投资者的广泛推崇,被誉为“炒股圣经”、“最经典的投资著作”,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炒股圣经”畅销15年经久不衰,陈江挺经典投资著作,华尔街炒股25年经验总结,西方投资理论精华和炒股大师的实践成果!
《炒股的智慧(在华尔街炒股为生的体验第4版)》归纳出在股市中成功获利的方法:实证有效的基本面分析及技术分析;如何利用大机会赚钱;怎样选择临界点以决定进出股票的时机;资金管理的艺术;洞悉及应对主力的操控;培养对股票运动的直觉;炒股大师的必胜法则;学习炒股的四个阶段;如何训练炒股心态。
本书作者以在华尔街十几年搏击股海的经验教训为感悟素材, 在研读了西方几百年来所有的炒股名著和炒股大师传记的基础上, 对如何在股市获利最基本、最重要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和探索。内容涉及炒股的挑战、股票分析的基本知识、成功的要素、何时买股票何时卖股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