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马林、王亮、张扬等著的《中国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论》从牧区的多元文化背景和本土经验出发,探讨了牧区、牧业和少数民族牧民可持续发展问题。首先,从研究范围上来说,本书内容涉及内蒙古、新疆、西藏和青海四大牧区,草地面积2.52亿多公顷,占全国草地总面积的63%。从研究内容来看,本书采用了总报告和分报告相结合的形式,总报告从整体视角全面分析了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系统梳理了国际、国内关于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研究状况,全面、客观地研究了中国四大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构建了科学、可行的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与预警体系和理论模型,总结出中国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的11种典型模式,提出了促进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分报告从内蒙古、新疆、青海和西藏草原牧区的具体实际出发,进行了更为深入和微观的研究。
第一篇 中国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模式与创新研究
第一章 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
第一节 实现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
第二节 国外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分析
第三节 国内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分析
第四节 研究评述
第二章 我国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模型构建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二节 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的独特内涵
第三节 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模型
第三章 中国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现状与问题
第一节 四大牧区基本状况分析
第二节 “十一五”期间中国草原牧区发展的主要成绩
第三节 四大草原牧区的发展现状
第四节 四大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中国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分析及对策建议
第一节 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分析
第二节 中国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二篇 内蒙古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第五章 内蒙古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第一节 内蒙古草原牧区基本概况
第二节 内蒙古草原牧区发展历程
第三节 内蒙古草原牧区发展现状分析
第四节 内蒙古草原牧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六章 内蒙古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
第一节 国内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第二节 指标体系建立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
第三节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特征与功能
第四节 内蒙古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第五节 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
第六节 内蒙古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评价
第七章 内蒙古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预警系统的构建与分析
第一节 内蒙古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预警的意义
第二节 内蒙古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预警的前提与基础
第三节 内蒙古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预警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与框架
第四节 内蒙古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预警系统的构建
第五节 计算结果与分析
第八章 内蒙古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模式构建与创新
第一节 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
第二节 内蒙古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典型模式
第三节 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模式构建的基本经验
第九章 实现内蒙古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第一节 树立生态优先的科学发展理念
第二节 加强草原牧区的法制与政策设计
第三节 调整草原牧区产业结构,促进草原牧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节 完善草原牧区的社会保障体系
第三篇 青海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第十章 青海草原牧区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节 青海草原牧区发展现状分析
第二节 青海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十一章 青海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模式选择
第一节 海南藏族自治州生态畜牧业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发展模式
第二节 海北藏族自治州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
第三节 三江源地区生态产业发展模式选择
第十二章 青海草原牧区及重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预期目标和政策建议
第一节 青海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的预期目标
第二节 海南藏族自治州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预期目标
第三节 海北藏族自治州现代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预期目标
第四节 青海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第四篇 新疆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第十三章 新疆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节 新疆草原牧区特点
第二节 新疆草原牧区发展成效、优势与问题分析
第三节 新疆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定量评价
第十四章 新疆草原牧区发展模式总结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第一节 新疆草原牧区发展模式总结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二节 新疆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
第五篇 西藏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第十五章 西藏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节 西藏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分析
第二节 西藏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十六章 西藏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的模式选择及对策建议
第一节 西藏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的模式选择
第二节 西藏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要报(牧区可持续发展项目)
附录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要报(草原保护红线项目)
附录3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通报表扬函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