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悲惨世界(全彩青少版)/世界最畅销儿童文学名著导读本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外国儿童文学
作者 (法)雨果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雨果编著的《悲惨世界(全彩青少版)》以拿破仑滑铁卢失败和反对七月王朝的人民起义为背景,为读者展示了近半个世纪的法国历史的宏伟画卷,塑造了冉阿让、雅韦尔、芳蒂娜、珂赛特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深刻再现了当时法国社会的景貌和下层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

内容推荐

雨果编著的《悲惨世界(全彩青少版)》介绍了,19世纪的巴黎,冉阿让为了挨饿的孩子偷了一块面包,结果被判处19年的苦役。获释后,走投无路的冉阿让被好心的米里哀主教感化,他化名马德兰,决心重新做人,10年后他成功地成为商人并当上市长。他收养了苦命女工芳汀的孤女珂赛特,视她为掌上明珠。平静的生活再起波澜—一珂赛特与共和派贵族青年马吕斯相恋,尽管冉阿让几次搬家,但深情的马吕斯最终仍找到了珂赛特。多年来从未放弃追捕冉阿让的警长沙威也再次出现……最终冉阿让成全了两个年轻人,但当他表明身份后,马吕斯却将他拒之门外,最后得知冉阿让曾救过自己的命,马吕斯终于放下偏见,与珂赛特一起回到冉阿让身边,但冉阿让已不久于人世。

目录

第一部 芳汀

 第一节 挨个儿敲门的人

 第二节 米里哀主教

 第三节 主教的银烛台

 第四节 绝妙玩笑

 第五节 仓促的寄托

 第六节 马德兰伯伯

 第七节 苦命的芳汀

 第八节 商马第事件

 第九节 油尽灯枯

第二部 珂赛特

 第一节 德纳第客店的生活

 第二节 远离孟费郧

 第三节 相依为命

 第四节 修道院

第三部 马吕斯

 第一节 不存在的父亲

 第二节 男爵的故事

 第三节 离开吉诺曼

 第四节 痴情少年

 第五节 戈尔博老屋

 第六节 丑恶的人

第四部 卜吕梅街的儿女情和圣德尼街的英雄血

 第一节 花一样的珂赛特

 第二节 事情的由来

 第三节 短暂的甜蜜

 第四节 起义

第五部 冉阿让

 第一节 血染麻厂街

 第二节 心的斗争

 第三节 得到的与失去的

 第四节 白日西沉

试读章节

第一部芳汀

第一节挨个儿敲门的人

一八一五年十月初的一个黄昏,距太阳落山大约还有一个钟头的时候,一个人来到了小小的迪涅城。

他很受人关注:中等身材,体格健壮,光头上扣着一顶皮沿儿便帽,胡须很长,可能四十六或四十八岁,这些都还正常。不过,他的打扮就有点儿出人意料:外面套着一件黄粗布衬衫,因为没有扣子,露出毛茸茸的胸脯,领带已扭得像根粗麻绳子,老灰布衫左右两肘上都已用麻线缝上了绿昵布;蓝棉布裤的膝头,一个已磨成了白色,一个已有了窟窿;背上一只布袋,装得满满的,系得紧紧的;手里拽根多节粗棍,一双粗糙的脚踩在两只钉鞋里。要是谁想在迪涅城碰见一个比他更褴褛的过路人,恐怕还不大容易!

当时,迪涅城最好的一家旅馆叫“柯耳巴十字架”。流浪汉向这家旅合走去。他走进厨房:所有的灶都生了火,壁炉里的火熊熊燃烧着,店主人正在厨房忙着为车夫预备丰盛的晚餐,车夫们在隔壁屋子里高谈阔论,长叉上一只肥田鼠夹在一串白竹鸡和一串雄山雉中间,在火上不停地转动,两条乐愁湖青鱼和一尾阿绿茨湖鲈鱼正在炉子上烹着。

主人听见动静,但双眼仍然紧盯着炉子:“您要什么?”

“吃和睡。”流浪汉回答。

“再容易不过了。”待他转过头,目光落在这位衣衫褴楼的客人身上时,却郑重地说,“……要付钱的呀!”

当客人从布衫袋里掏出一个厚钱包时,主人又满脸堆笑了:“好,就来伺候您。”

客人把钱包塞回衣袋里,把包裹放在门边,木棍仍拿在手里,坐在灶火旁的一张矮凳上。主人来回穿梭着,却总在打量这位特殊的客人。客人实在是饿了,转身问道:“很快能有东西填肚子吗?”

在他问时,旅馆主人正急忙从上衣口袋里抽出一支铅笔,又在窗台旁的桌上撕下了旧报纸一角,在报纸边上写了两行字,写后折好,交给一个小伙计,还在小伙计耳边交代了几句,小伙计便跑向市政厅了。

流浪汉对此毫无察觉。他又冷又饿,只关心:“马上能吃东西吗?”

“还得等会儿。”主人说。

不一会儿,小伙计就带着纸条回来了,主人急忙打开,仔细读了一遍,点了点头,沉思半晌后,走向矮凳上的客人。

“先生,”他说,“我不能接待您。”

“为什么?您怕我没钱付?要不我先付钱?”客人倍感诧异。

“不是为钱的事。”

“那是为什么?”

“您有钱……”

客人还是不了解被拒的原因,回答说:“有。”  “但我没有房间。”

客人并不挑剔,表示即使睡在马房也没关系。

“那也不能。”

“为什么?”

“那些马把所有的地方都占了。”

客人继续让步:“阁楼上有个角落也可以,哪怕是一捆草。要不,我们吃完饭再说?”

“我不能为您开饭。”主人的态度强硬了。

客人意识到事情不妙,站起来说:“我要饿死了。太阳一出来,我就上路了,到现在已走了十二法里了。我也有钱,我就是要吃的。”

主人继续打马虎眼,表示一点儿吃的也没有了。

客人扭头看见炉灶上的食物:“没有东西,那是什么?”

“那些东西都是客人定好的。”

“谁定的?”

“隔壁那些车夫先生们。”

“他们一共多少人?”

“十二个人。”

“但那里的东西足够二十个人吃。”

“那些都是早已定好并已付过钱的。”主人语意坚决。

客人再次坐下,斩钉截铁地说:“我到这儿了,我饿了,我不走。”

主人凑到他耳边说:“快走。”不容商量的口吻让客人吃了一惊。

客人弯腰用棍子铁梢拨了一下炭火,转过身来准备解释,旅馆主人盯着他,像先头一样低声说:“废话已经说够了。您非要逼我说出您的姓名吗?您叫冉阿让。您一进来,我心里就有了些疑惑。我已经派人到市政厅问过了,这是那里的回音。您识字吗?”

客人往纸条上瞟了一眼。主人停顿了半晌,继续说:“无论对什么人,我向来都是客客气气。您还是走吧。”

那人低下了头,拾起地上的布袋,紧靠墙壁,往前走了,一次头也没回。他马不停蹄往前赶,穿过了许多他不认识的街道,敲开多少扇门,就被拒绝多少次。天黑了,他饿得难熬,想寻找一个能过夜的地方,哪怕简陋的破屋也好。

他走到监狱,大门上垂着拉钟的铁链,他拉动了,随后,墙上一个小洞开了。“看守先生。”他一面说,一面恭恭敬敬地脱下他的便帽,“您能开开牢门,让我在里面住一晚上吗?”

“监牢又不是旅馆。您得先叫人逮捕你,这门才会为你开。”

他不得不继续游荡。他出了城,田野一片荒凉,又顺原路回去。他不认识街道,只得信步走去。他到了省长公署,过后又到了教士培养所。经过教堂广场时,他狠狠地对着教堂扬起了拳头。广场角落上有个印刷局,他已无力坚持,也不再奢望什么,便径直走到印刷局门前的石凳上躺下来。

这时,恰巧有位老妇人从教堂里出来,见有人躺在石凳上,便问:“您在这儿干什么,朋友?” 他气冲冲、粗暴地回答:“没看见吗?老太婆,我在睡觉。”

“睡在这石凳上吗?”她还真是有耐性。

“我已睡了十九年的木板床了,今天偏要来睡睡石板床。”

“您当过兵吗?”

“是呀,老太婆,当过兵。”他乐意胡诌。

“您为什么不去旅馆?”

“所有的门我都敲过了。”

“结果呢?”

“所有的地方都赶我走。”

老妇人推了推他的胳膊,指着广场对面主教院旁边的一所矮房子,对他说:“所有的门您都敲过了?”

“敲过了。”他眼皮都懒得抬一下。

“敲过那扇没有呢?”

“没有。”

“去敲那扇门。”P7-10

序言

法国大作家雨果在少年时期就显示出了惊人的文学才华,很早就开始发表诗歌作品了。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他小时候就已经是个出色的少年作家了。他不但写诗歌、写戏剧,还写小说——并且,小说使这位才华横溢的作家博得了世界性的声誉,成为许多后世作家的良师益友。

在法国,甚至在法国以外的很多国家,他的《悲惨世界》几乎是无人不知的。这本厚得出奇的长篇小说,是雨果的代表作,是文学宝库中的经典,也是19世纪法国社会生活鲜活的历史画卷。

《悲惨世界》写的的确是一个悲惨的世界。一个人如果背负上污点或者耻辱的印记,这个社会就很难接纳他向善的决心。小说的主人公冉阿让正是处于这样的压力之下,饱尝艰辛与绝望的滋味。他出狱以后,不为这个社会所接受,处处受到排斥和歧视,甚至连食宿等最基本的生存条件都无法获取。如果不是米里哀主教伸出温暖的双手来帮助他,让他的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从而下定决心重新做人,我们很难想象他会做出怎样的选择,怎样去对待他所遇到的一切。当然,这只是19世纪的法国巴黎,而不是我们现在这个世界。

在文学创作上,雨果总喜欢把心血放在主人公道德担当的层面上。从《巴黎圣母院》中的敲钟人卡西莫多,到《悲惨世界》中的主人公冉阿让,他们或者面貌丑陋,或者遭遇坎坷,但他们的心灵无限仁慈,无限善良。无论环境多么恶劣,多么黑暗,主人公的人格中散发的光芒都足以照亮整个世界。这是人类的希望所在。

雨果说,释放无限光明的是人心,制造无边黑暗的也是人心。所以,这个世界的黑暗和光明全取决于人心的指向。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15:2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