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编的《中共党史人物传(第49卷)》收录周恩来、毛科文、何孟雄、罗登贤、陈寿昌、彭雄、张玺、李琪、张经武、许建国、曹菊茹等11位人物传记均为史学传记,在编写过程中力求做到史实准确、详略得当、评介公允、文字简明。每个传主都是按人物一生经历的时间顺序,抓住重点写。秉笔直书,功过分明,实事求是,不溢美,不掩盖重大历史过失。作者在忠于事实的基础上,对传主进行了艺术创造,使得传记生动感人。它对研究中国革命史、党史、军史,教育后代继承和发扬光荣革命传统起着重要作用。
| 书名 | 中共党史人物传(第49卷) |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 作者 | |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编的《中共党史人物传(第49卷)》收录周恩来、毛科文、何孟雄、罗登贤、陈寿昌、彭雄、张玺、李琪、张经武、许建国、曹菊茹等11位人物传记均为史学传记,在编写过程中力求做到史实准确、详略得当、评介公允、文字简明。每个传主都是按人物一生经历的时间顺序,抓住重点写。秉笔直书,功过分明,实事求是,不溢美,不掩盖重大历史过失。作者在忠于事实的基础上,对传主进行了艺术创造,使得传记生动感人。它对研究中国革命史、党史、军史,教育后代继承和发扬光荣革命传统起着重要作用。 内容推荐 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编的《中共党史人物传(第49卷)》共收11篇传记。周恩来、毛科文、何孟雄、罗登贤、陈寿昌、彭雄、张玺、李琪、张经武、许建国、曹菊茹。传记内容丰富,重点突出,真实地反映了人物一生的本质特点;写作方法符合历史人物传记体例要求;语言朴实、通顺、感人。充实和补充了党史,成为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的生动教材,是一部党史教科书。 目录 周恩来 毛科文 何孟雄 罗登贤 陈寿昌 彭雄 张玺 李琪 张经武 许建国 曹菊如 试读章节 只有社会主义可以救中国 周恩来初到欧洲的时候,对于采取什么主义来救中国,思想上还没有最后确定。究竟采取俄国十月革命的暴力手段,还是采取英国社会改良主义的做法?他当时的思想认识是:“若在吾国,则积弊既深,似非效法俄式之革命,不易收改革之效;然强邻环处,动辄受制,暴动尤贻其口实,则又以稳进之说为有力矣。执此二者,取俄取英,弟原无成见,但以为与其各走极端,莫若得其中和以导国人。至实行之时,奋进之力,则弟终以为勇宜先也。”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生产凋敝,满目疮痍,物价高昂,民生窘困。1921年1月,他到伦敦,对英国进行考察。英国这时正处在战后第一次经济危机之中,资本家疯狂地剥削工人,煤矿工人举行声势浩大的同盟罢工。这些使周恩来感到“劳资战争,舍根本解决外其道无由”。2月,他回到法国,辨析了工团主义、行会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等各派思潮,终于认定:中国应该走社会主义的道路。 这年春天,周恩来经张申府、刘清扬介绍,加入在巴黎的共产主义小组。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八个发起组之一。从此,周恩来一直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终生。 1921年底,周恩来和赵世炎等开始酝酿建立旅欧青年的共产主义组织。他们约李维汉到巴黎见面商量,然后分头进行。周恩来经常奔波于德、法之间,传达和贯彻旅欧党组织的意见,启发青年们的革命觉悟。经过多方筹备,1922年6月,在巴黎西郊布伦森林中召开了成立大会,建立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赵世炎为书记,周恩来负责宣传,李维汉负责组织。这个组织后来由中共中央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批准,成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 1921年七八月间,中国旅法的勤工俭学生联合华工和各界侨胞,成功地开展了一场反对北洋政府秘密借款的斗争,迫使它用出卖国家主权为代价同法国政府和资本家签订的5亿法郎借款合同中途停止。周恩来积极支持这一斗争,并向国内做了详细的报道。法国政府采取了报复手段,决定从9月15日起停发对勤工俭学生的维持费。在这期间,即将开学的里昂中法大学剥夺了勤工俭学生的入学权利。勤工俭学生被推人绝境,他们采取了进占里大的行动。里昂的警察逮捕了勤工俭学生的先发队,将他们押送回国。 1923年5月,国内发生了山东临城的劫车案,土匪扣留了30多名西方乘客,帝国主义各国借机提出要共同管理中国的铁路。6月12日,被劫持的旅客全部获释,但7月间法国《巴黎时报》透露列强共管中国铁路“不日即将见诸实行”。周恩来看到消息后,决定发动旅法华人开展保卫国家主权的斗争。7月3日,他主持旅法华人各团体联合会议,商讨行动计划。8日,又召集22个旅法团体的代表开会,组成“临时委员会”,发出《致国内各界公电》,指出“铁路共管,等于亡国,旅法华人全体反对,望农工商各界速起力争”。国内人民也强烈反对这件事,中共中央机关报《向导》连续发表蔡和森、张太雷等的文章。帝国主义见众怒难犯,后来不得不将“共管”方案搁置。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有10万左右工人远渡重洋到法国,“以工代兵”,表示中国的参战。周恩来到法国时,仅在克鲁梭这家法国最大的钢铁厂中就有华工5000多人。华工们吃的是黑面包,住的是帐篷和木板工棚,遭受奴役。旅欧党团组织十分重视华工,建立了统一的组织——华工总会,并且对华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阶级教育和共产主义教育,帮他们办好《工人旬报》。周恩来经常到巴黎近郊的华工聚居地区比央古,深入工厂工棚,同华工办事处负责人谈话,了解工作情况,进行指导帮助,有时还去做报告。旅欧期间,他自己也当过工人。在他的带动和号召下,旅欧党团组织和它所属的各单位经常召开各类华工会议,共产党员和青年团员深入华工中活动。华工领袖袁子贞、马志远等先后加入了旅欧青年团和中国共产党。 1922年8月,孙中山指派王京岐到法国组织中国国民党驻法支部。此前,即这一年的6月15日,中国共产党在《对时局的主张》中提出,愿与“国民党等革命民主派及革命的社会主义各团体”,“共同建立一个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王京岐一到法国,周恩来就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的精神同他取得联系。1923年6月16日,周恩来、尹宽、林蔚等代表旅欧青年团与王京岐达成协议,80余名团员全都以个人身份参加了国民党旅欧组织。由于旅欧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遍及法国、德国、比利时,国民党总部就令驻法支部改为驻欧支部。1923年11月25日,在中国国民党驻欧支部成立大会上,周恩来当选为执行部的总务科主任,在执行部部长王京岐归国期间,周恩来代理部长职务,实际负责国民党驻欧支部的工作。 在统一战线中,周恩来强调要遵循共同的革命纲领,联合其他革命势力,积极从事国民革命工作。但是,绝不能“抛弃共产主义不信”,忘了“国民革命后还有无产阶级向有产阶级的‘阶级革命’”。他和王京岐合作,一个对外,一个理内,关系处理得非常好。后来周恩来被调回国,王京岐深感“现中央(广东)夺之东归,全欧党务影响匪浅”。 中共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组织是很重视共产主义理论学习的,专门办了侧重于理论的杂志《少年》。周恩来在这段时间内读了不少马克思主义的书籍,同时,结合在欧洲的斗争实践,写了很多文章,提出了不少卓越的见解。P7-9 序言 《中共党史人物传》是经中央有关部门批准,由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主持编纂的大型历史丛书。从1979年至2015年,在第一届至第四届理事会的主持下,陆续编辑出版89卷包括1000余位党史人物的传记,总计2500余万字。该套丛书由陈云同志题写书名,收录的人物传记均为史学传记,在编写过程中力求做到史实准确、详略得当、评介公允、文字简明。 承担此项工作的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是1979年成立的全国性、群众性学术团体,主要致力于中共党史人物的研究和传记的编纂与出版工作。现主管单位为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会员由从事中国近现代史、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的教学研究机构和学者组成。 中共党史人物研究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即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为完成这两大历史任务进行持续不懈的探索和努力,付出了最大牺牲,做出了最大贡献。诸多中共党史人物的人生经历,可以说是党为人民而奋斗的光辉历程的缩影。这些前辈人物的卓越功勋,是党的丰功伟绩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奋斗、磨难和考验中表现出来的理想、信念和精神,是党的历史中曾经感动并会继续感动我们民族的最生动、最精彩的部分;他们的思想和情操,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党史人物传记作品,与其他党史作品一样,在对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共党史人物传》第1至89卷自出版以来,受到广大读者欢迎,成为了解和研究各位传主生平和党的历史的重要参考。近年来,仍有许多读者不断来信要求购买;但由于该书是陆续出版的,且发行多年,早已脱销。为满足读者需要,我们决定再版《中共党史人物传》第1至89卷。再版时,我们对中共主要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陈云、邓小平的传记做了全面修订。同时请中央党史研究室的专家学者,审看了比较重要的100位党史人物传记。由于《中共党史人物传》出版时间跨度很大,陆续由陕西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和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收入此套丛书的部分完成较早的传记已无法联系到原作者。本次再版时,党史人物研究会的专家学者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编辑们,对稿件进行了细致的审定和编辑加工:吸收了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对原版体例不完全一致的地方尽可能做了规范化处理;校正了原版传记中的一些错漏之处;特别是在人名、地名、名词术语的核实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对一些难以核查的问题仍维持原貌,留待以后考证。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套丛书,无论在内容方面还是编校质量方面,都较此前有所充实和提高。尽管如此,仍难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以利将来的进一步修订,也有利于在今后的人物传记的续编工作中改进。 我们希望,本套大型传记丛书的再版对于推动中共党史人物的研究、宣传和普及党史知识、弘扬党的优良革命传统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也为今年即将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献上一份厚礼! 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 2017年5月30日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