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胡适书话/胡适文丛
分类 计算机-操作系统
作者 胡适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谈谈《诗经》

这是民国十四年九月在武昌大学讲演的大意,曾经刘大杰君笔记,登在《艺林旬刊》(《晨报副刊》之一)第二十期发表;又收在艺林社《文学论集》。笔记颇有许多大错误。现在我修改了一遍,送给顾颉刚先生发表在《古史辨》里。

二十,九,十一

《诗经》在中国文学上的位置,谁也知道,它是世界上最古的有价值的文学的一部,这是全世界公认的。

《诗经》有十三国的国风,只没有《楚风》。在表面上看来,湖北这个地方,在《诗经》里,似乎不能占一个位置。但近来一般学者的主张,《诗经》里面是有《楚风》的,不过没有把它叫做《楚风》,叫它做《周南》《召南》罢了。所以我们可以说:《周南》《召南》就是《诗经》里面的《楚风》。

我们说《周南》《召南》就是《楚风》,这有什么证据呢?这是有证据的。我们试看看《周南》《召南》,就可以找着许多提及江水、汉水、汝水的地方。像“汉之广矣”,“江之永矣”,“遵彼汝坟”这类的句子,想大家都是记得的。汉水、江水、汝水流域不是后来所谓“楚”的疆域吗?所以我们可以说《周南》《召南》大半是《诗经》里面的《楚风》了。

《诗经》既有《楚风》,我们在这里谈《诗经》,也就是欣赏“本地风光”。

我觉得用新的科学方法来研究古代的东西,确能得着很有趣味的效果。

一字的古音,一字的古义,都应该拿正当的方法去研究的。在今日研究古书,方法最要紧;同样的方法可以收同样的效果。我今天讲《诗经》,也是贡献一点我个人研究古书的方法。在我未讲研究《诗经》的方法以前,先讲讲对于《诗经》的几个基本的概念。

一、《诗经》不是一部经典。从前的人把这部《诗经》都看得非常神圣,说它是一部经典,我们现在要打破这个观念;假如这个观念不能打破,《诗经》简直可以不研究了。因为《诗经》并不是一部圣经,确实是一部古代歌谣的总集,可以做社会史的材料,可以做政治史的材料,可以做文化史的材料。万不可说它是一部神圣经典。

二、孔子并没有删《诗》,“诗三百篇”本是一个成语。从前的人都说孔子删《诗》《书》,说孔子把《诗经》删去十分之九,只留下十分之一。照这样看起来,原有的诗应该是三千首。这个话是不对的。唐朝的孔颖达也说孔子的删《诗》是一件不可靠的事体。假如原有三千首诗,真的删去了二千七百首,那在《左传》及其他的古书里面所引的诗应该有许多是三百篇以外的,但是古书里面所引的诗不是三百篇以内的虽说有几首,却少得非常。大概前人说孔子删《诗》的话是不可相信的了。  三、《诗经》不是一个时代辑成的。《诗经》里面的诗是慢慢的收集起来,成现在这么样的一本集子。最古的是《周颂》,次古的是《大雅》,再迟一点的是《小雅》,最迟的就是《商颂》《鲁颂》《国风》了。《大雅》《小雅》里有一部分是当时的卿大夫作的,有几首并有作者的主名;《大雅》收集在前,《小雅》收集在后。《国风》是各地散传的歌谣,由古人收集起来的。这些歌谣产生的时候大概很古,但收集的时候却很晚了。我们研究《诗经》里面的文法和内容,可以说《诗经》里面包含的时期约在六七百年的上下。所以我们应该知道,《诗经》不是那一个人辑的,也不是那一个人作的。

四、《诗经》的解释。《诗经》到了汉朝,真变成了一部经典。《诗经》里面描写的那些男女恋爱的事体,在那班道学先生看起来,似乎不大雅观,于是对于这些自然的有生命的文学不得不另加种种附会的解释。所以汉朝的齐鲁韩三家对于《诗经》都加上许多的附会,讲得非常的神秘。明是一首男女的恋歌,他们故意说是歌颂谁,讽刺谁的。《诗经》到了这个时代,简直变成了一部神圣的经典了。这种事情,中外大概都是相同的,像那本《旧约全书》的里面,也含有许多的诗歌和男女恋爱的故事,但在欧洲中古时代也曾被教会的学者加上许多迂腐穿凿的解说,使它们不违背中古神学。后起的《毛诗》对于《诗经》的解释又把从前的都推翻了,另找了一些历史上的——《左传》里面的事情——证据,来作一种新的解释。《毛诗》研究《诗经》的见解比齐鲁韩三家确实是要高明一点,所以《毛诗》渐渐打倒了三家诗,成为独霸的权威。我们现在读的还是《毛诗》。到了东汉,郑康成读《诗》的见解比毛公又要高明。所以到了唐朝,大凡研究《诗经》的人都是拿《毛传》《郑笺》做底子。到了宋朝,出了郑樵和朱子,他们研究《诗经》,又打破毛公的附会,由他们自己作解释。他们这种态度,比唐朝又不同一点,另外成了一种宋代说《诗》的风气。清朝讲学的人都是崇拜汉学.反对采学的,他们对于考据训诂是有特别的研究,但是没有仟么特殊的见解。健们以为宋学是不及汉学的,因为汉在一千七八百年以前,宋只在七八百年以前。殊不知汉人的思想比宋人的确要迂腐的多呢!但在那个时候研究《诗经》的人,确实出了几个比汉宋都要高明的,如著《诗经通论》的姚际恒,著《读风偶识》的崔述,著《诗经原始》的方玉润,他们都大胆地推翻汉宋的腐旧的见解,研究《诗经》里面的字句和内容。照这样看起来,两千年来《诗经》的研究实是一代比一代进步的了。

《诗经》的研究,虽说是进步的,但是都不彻底,大半是推翻这部,附会那部;推翻那部,附会这部。我看对于《诗经》的研究想要彻底的改革,恐怕还在我们呢!我们应该拿起我们的新的眼光,好的方法,多的材料,去大胆地细心地研究;我相信我们研究的效果比前人又可圆满一点了。这是我们应取的态度,也是我们应尽的责任。

上面把我对于《诗经》的概念说了一个大概,现在要谈到《诗经》具体的研究了。研究《诗经》大约不外下面这两条路:

第一,训诂。用小心的精密的科学的方法,来做一种新的训诂功夫,对于《诗经》的文字和文法上都从新下注解。

第二,解题。大胆地推翻两千年来积下来的附会的见解;完全用社会学的,历史的,文学的眼光从新给每一首诗下个解释。P1-3

目录

谈谈《诗经》

读《楚辞》

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序

与冯友兰先生论《老子》问题书

与钱穆先生论《老子》问题书

论《春秋》答钱玄同

钱先生来书

读《管子》

读《吕氏春秋》

《<淮南鸿烈>集解》序

《坛经》考之一——跋《曹溪大师别传》

《神会和尚遗集》序

不老——跋梁漱溟先生致陈独秀书

《科学与人生观》序

《国学季刊》发刊宣言

《中古文学史概论》序

介绍几部新出的史学书

《孙文学说》之内容及评论

《吴虞文录》序

《政治概论》序

南通《张季直先生传记》序

《王小航先生文存》序

校勘学方法论——序陈垣先生的《元典章校补释例》

《人与医学》的中译本序

介绍一本最值得读的自传——《克难苦学记》序

《詹天佑先生年谱》序

《小雨点》序

《蕙的风》序

《吴歌甲集》序

评康白情的《草儿》

评俞平伯的《冬夜》

评《梦家诗集》

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

《词选》自序

序言

胡适(1891—1962),安徽绩溪人,原名嗣糜,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学者和社会活动家,曾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民国驻美大使、美国国会图书馆东方部名誉顾问、北京大学校长、普林斯顿大学东方图书馆馆长等职。

胡适于1910年留学美国,入康奈尔大学选读农科。1915年,入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师从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约翰·杜威。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揭开了中国现代文学革命运动的序幕,同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并加入《新青年》编辑部,继续大力提倡白话文,后发表了《历史的文学观念论》《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并撰写了中国现代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之一。1919年,胡适接替陈独秀主编《每周评论》,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提出“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实用主义方法论,引发了“问题与主义”的论战,在全国影响较大。胡适是中国现代较早引入西方治学方法的学者,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等诸多领域均有很高的造诣,编写了《中国哲学史大纲》《中国禅宗史》《白话文学史》等一大批具有深远影响的文章和著作。胡适不同时期的著作曾编辑为《胡适文存》《胡适文选》等出版发行。这些成就逐步奠定了胡适在中国现代思想文化领域的突出地位。

身为学者的胡适,也是一位积极的教育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1922年胡适任北京大学教务长兼代理文科学长,创办《努力周报》;1924年参与创办《现代评论》周刊;1927年,与徐志摩等组织成立新月书店;1928年创办《新月》月刊,任中国公学校长;1929年在《新月》杂志上发表《人权与约法》一文,标志着“人权运动”的开始;1932年任国立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国文学系主任,参与创办《独立评论》,先后共为其撰写了1300多篇文章;1938年任中华民国驻美国大使;1945年出任中华民国政府代表团代表,在旧金山出席联合国制宪会议;1946年7月任国立北京大学校长;1950年应聘为普林斯敦大学葛思德东亚图书馆馆长;1957年11月,任台湾国民党政权中央研究院院长直至逝世。

对胡适的学术研究、政治观点的争议伴其一生,甚至在其逝世后50多年也从未平息。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曾经评论:“适之先生以青年暴得大名,誉满士林。我觉得,他一生处在一个矛盾中,一个怪圈中:一方面是学术研究,一方面是政治活动和社会活动。他一生忙忙碌碌,倥偬奔波,作为一个‘过河卒子’,勇往直前。我不知道,他自己是否意识到身陷怪圈。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认为,这个怪圈确实存在,而且十分严重。”我们从卷帙浩繁的胡适著作中选取了各个时期、各个类型比较有代表性的文字编辑这套《胡适文丛》,正是为了让广大读者能够尽可能全面地了解胡适的学术思想、政治观点、人生道路,同时也可以感受中国近现代学术研究的演进、发展以及政治和社会的变革变迁。

这套《胡适文丛》共七册,其中的《胡适诗歌选》代表了胡适在新文化运动时期白话诗歌方面的成就;《胡适古典小说考证》《胡适书话》主要反映了胡适在学术研究和出版方面的方法、观点和部分成果;《胡适演讲录》《胡适杂文选》《胡适散文选》比较综合地反映了胡适的政治观念、社会理想和人生价值观;《胡适自述》则完全使用胡适自己的文字来描述他的生命历程。囿于编者的水平和认识,文章的选择难免挂一漏万,编校过程中的错漏也请读者指正。同时,由于所处时代与环境的不同,本套丛书对某些具体问题的阐释或许与其他版本略有出入,对这些说法,我们未作统一。本套丛书的人名、译名、地名、标点等,也因为时代原因,有的与现代用法略有不同,但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持作品的原貌,我们亦未作修改。本套丛书在编辑过程中参考了大量胡适研究的成果及其著述,在此一并致谢。

内容推荐

《书话》从《诗话》、《词话》等演化而来,《胡适书话/胡适文丛》收录了胡适《谈谈<诗经>》《读<楚辞>》等有关古籍考证、读书、版本和出版、书刊序言、自序等文章三十多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胡适的部分治学方法、学术主张和思想观念。

编辑推荐

胡适(1891—1962),安徽绩溪人,原名嗣糜,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学者和社会活动家,曾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民国驻美大使、美国国会图书馆东方部名誉顾问、北京大学校长、普林斯顿大学东方图书馆馆长等职。《胡适文丛》让广大读者能够尽可能全面地了解胡适的学术思想、政治观点、人生道路,同时也可以感受中国近现代学术研究的演进、发展以及政治和社会的变革变迁。

本书是其中一册之《胡适书话》,主要反映了胡

适在学术研究和出版方面的方法、观点和部分成果。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18: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