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培根随笔集/中小学生课外必读文学经典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外国儿童文学
作者 (英)弗朗西斯·培根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弗朗西斯·培根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散文作家、哲学家。他不但在文学、哲学上多有建树,在自然科学领域里,也取得了重大成就。培根的一生是追求知识的一生,也是追求权力的一生。作为一个兼哲学家、文学家、法官和政治家于一身的培根,其思想复杂,面目多变。

从《培根随笔集》中,可以看到一个热衷于政治,深谙官场运作的培根;可以看到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培根;可以看到一个自强不息的培根;也可以看到一个工于心计、老于世故的培根。你可以把它当作生活交友的教科书,也可以把它看成混迹官场的厚黑学。

内容推荐

弗朗西斯·培根著的《培根随笔集》是英国随笔文学的开山之作,文笔优雅简练,得到黑格尔、雪莱、罗素等大师的一致推崇。该书浓缩了睿智和真理,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宗教、爱情、婚姻、友谊、艺术、教育和伦理等方面,不同的读者均可从其中获取思想的养分。该书1985年被美国《生活》杂志评选为“人类有史以来20种最佳书”之一,同年入选美国《优良读物指南》推荐书目。

目录

真理论

死亡论

宗教统一论

复仇论

论逆境

论伪装与掩饰

论父母与子女

论结婚与单身生活

论嫉妒

论爱情

论高位

论大胆

论善良与善良天性

论贵族

论暴动与叛乱

论无神论

论迷信

论旅行

论帝王

论接受建议

论时机

论狡诈

论利己者的小聪明

论创新

谈速率

论假聪明

论友谊

论花销

论国家真正的强大

论健康之道

论多疑

论言辞

论殖民地

论财富

论预言

论野心

论假面和比武

论人的天性

论习惯和教育

论好运

论有偿贷款

论年轻与年长

论美

论残障

论建筑

论花园

论协商

论随从与朋友

谈请愿者

论学习研究

论结党

论礼节和尊重

论赞誉

论虚荣

论荣耀与名望

论法官的职责

谈愤怒

论世事变迁

试读章节

真理论

“何谓真理?”彼拉多曾经戏问,但却没有明确给出答案。当然,很多人都喜欢自由一点,并将笃信看作是一种束缚,认为它会影响自由思考与行动。虽然持以上观点的哲学家大多数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持有类似思考方式的人仍不占少数,尽管他们已经不及前辈执着。然而,人类寻找真理之困难不仅在于寻找之艰辛,或是真理会束缚我们的自由,更重要的是,人们热衷谎言。希腊晚期一位哲人曾经讨论过此事,他认真地检视了世人喜欢谎言的原因。令他困惑的是,人类喜欢谎言,既不像写诗那样为了娱乐,也不像经商那样获取利益,而仅仅是为了谎言本身。真理是赤裸的,犹如日光般明亮。真理从来没有伪装、虚礼以及征服世界的欲望,这些矫揉造作虽然在烛光之下看似堂皇典雅,但在真理面前却黯然失色。真理的价值犹如珍珠,在日光的照耀下才是最美的;但它却绝不可能贵如璀璨灯火下的钻石与红宝石。各种谎言可能为世人增添乐趣。如果将脑中自负的想法、谄媚的希望、虚假的估价和随意的空想排除,那世人脑中可能就只剩下些干瘪的东西,充斥着忧郁、负面及不快乐的想法。对此,又有谁会怀疑呢?

一位先贤将诗歌称作“魔鬼之酒”,因其充满着想象,但是诗歌只不过是谎言的影子。如前所述,造成最大伤害的并非穿越我们脑中的幻觉,而是那些深深嵌人心底的谎言。尽管有些谎言已经驻人世人堕落的观念和情感当中,但自身有评断力的真理依然教导我们去追问真理。追寻真理就像追求真爱,追求真理的知识就要与之共存,笃信真理就要找到真理的乐趣——这同样是人类天性中至善的部分。

在开天辟地的几日当中,上帝首先创造的便是感知之光,最后创造的是理性之光。从那之后,他在安息日的工作是以圣灵启迪众人。起初,他将光明洒于万物表面或混沌之上,接着将光明挥注入人类的面庞;然后又将光明挥洒和授意于他的选民身上。一位令其学派不逊于其他学派的诗人曾经非常精确地说道:“站在海边,远眺船只远航,这是一种快乐;伫立于城堡中的窗前,看着窗下的激战和命运,亦是一种乐趣;但是没有快乐比得上凌于真理之巅(犹如伫立于充满着新鲜、清澈空气且还未被征服的纯净山丘之上),俯视谷底的谬误、彷徨、云雾和骚动。观者需要一直心存怜悯,而非自命不凡。毋庸置疑的是,若使人心存悲悯仁爱,遵循天意,依真理之轴而转,那么凡尘即是天上人间。”

从哲学理论之真理穿越到文明俗世之真理,我们必须要承认的是,坦率行事与光明磊落是人性之荣耀,即使不践行真理的人也必须承认这一点。在真理中掺杂虚假,正如在金银钱币中掺杂合金,这虽然便于钱币的使用,但是却降低了钱币的成色。人也如此,好行不正的狡猾之人就像蛇一样,只能够依腹部苟目爬行,而无足可立。  世间再没有其他罪行比弄虚作假或背信弃义更令人羞愧的了。蒙田曾探究为何谎言这个词如此令人蒙羞,如此令人厌恶?他说:“如果很好地衡量一下,一个人之所以说谎,是因为他可以勇敢面对上帝,但面对世人却像懦夫一般;因为谎言直面上帝,却怯于面对世人。”可以确定的是,虚假和背弃忠信的邪恶不可能被揭示得如此彻底。谎言犹如最后的钟声,召唤上帝对人类世代做出审判:所以说,当“基督降临”,他将不会“在人世间找到诚信”。

P1-2

序言

《培根随笔集》为英国17世纪著名哲学家、散文家弗朗西斯·培根所写的思想随笔散文。培根出生于伦敦的一个官宦之家,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文学家。培根曾在剑桥大学攻读法律,才华横溢、学富五车,同时生活奢侈,挥霍无度。23岁时,培根便被选为英国下议院议员。在伊丽莎白女王统治期间,培根并未身居要职。伊丽莎白女王去世后,在詹姆斯统治期间,培根平步青云,1607年任法务次长,1618年任英国大法官,同年被封为男爵;1621年被封为子爵。培根少年得志,紧逐名利,仕途可谓一路春风,羡煞旁人。晚年却因受贿而被逐出国会,身陷囹圄,晚节不保。晚年的培根从此专心理论著述。培根不仅在文学、哲学方面成就显赫,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里同样建树颇丰。他推崇科学、崇尚知识,一生追求真理。被誉为“法律之舌”“科学之光”,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著有《学术的进步》《新工具》《培根随笔集》等。

《培根随笔集》最早发表于1597年,培根时值36岁。后来几易其稿,直至去世,仍未定稿。可以说,《培根随笔集》是培根穷其一生的经历来写作、修订的书稿。《培根随笔集》是英国随笔文学的开山之作,文笔优雅简练,得到黑格尔、雪莱、罗素等大师们的一致推崇。该书浓缩了睿智和真理,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宗教、爱情、婚姻、友谊、艺术、教育和伦理等等方面,不同的读者均可从其中获取思想的养分。如果忽略培根所处的时代,培根与现代人之间并不缺乏共同话题,其思考的深度却远甚于现代人。关于学习,培根认为,“即使拥有天生的能力,也需要学习来精进,就像植物需要修剪一般”;关于友谊,培根认为“友谊的主要成果是心灵的满足,它可以安抚心灵,宣泄情绪”;关于教育,培根认为“在人年少之时,习惯最容易养成,我们把这称作教育,即教育只不过是早期的习惯”。

《培根随笔集》在1597年初版时只收有10篇文章,1612年版增至38篇,1625年版(即末版)增至58篇。在培根逝世31年后的1657年,由培根的私人秘书罗利(William Rawley)将培根的未完稿《论谣言》作为第59篇收入《培根随笔集》。但是后来的通行本仍多以58篇为标准。由花城出版社出版的《培根随笔集》,共收入58篇译文,译文精准地表达了原意,对读者了解400多年前的培根的思想智慧,很有帮助。

书评(媒体评论)

弗朗西斯·培根是近代归纳法的创始人,又是给科学研究程序进行逻辑组织化的先驱,所以尽管他的哲学有许多地方欠圆满,他仍旧占有永久不倒的重要地位。

——伯特兰·罗素

培根的文字有一种优美而庄严的韵律,给感情以动人的美感。他的论述中有超人的智慧和哲学,给理智以深刻的启迪。

——雪莱

培根的著作虽然充满着最美妙、最聪明的言论,但是要理解其中的智慧,通常只需要付出很少的理性努力,因此他的话常常被人拿来当作格言。

——黑格尔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19:5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