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帝王是皇帝和君王统称,是封建王朝最高的统治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在周朝之前,“帝”与“王”字义相近。而在秦朝以前,帝王是至尊君主,等同“天子”。自秦赢政称“皇帝”后,“王”与“皇”有了区别,“王”成为地位仅次天子而掌控一方之诸侯的称呼了。
为此,编者根据最新研究资料,在有关专家指导下,特别推出了本套书系,主要精选了我国历史上十大著名帝王——他们都有运筹帷幄的雄才伟略,曾经叱咤风云,纵横天地,创造着世界,书写着历史,不断开创中华民族的辉煌篇章,不断推动我国历史的飞速发展,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
郭艳红编著的《唐太宗李世民传》主要以帝王的人生轨迹为线索,并以真实历史事件贯穿,尽量避免冗长的对日常琐事的叙述和演绎戏说,而是采用富于启发性的历史故事来传达他们的人生与时代,尤其着重描写他们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和他们建功立业的艰难过程,以便广大读者产生共鸣并有所启迪。
郭艳红编著的《唐太宗李世民传》记述了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是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他的文治武功,自古为人津律乐道,颂扬备至。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他官居尚书令、右武侯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了许多军阀,在唐朝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他即皇位后改年号为贞观,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他与各民族融洽相处,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的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
武功别馆诞生神婴
在我国的西部地区,有一片名叫渭河平原的地方。渭河平原又称关中平原或渭河盆地,介于秦岭和渭北山系老龙山、嵯峨山、药王山、尧山、黄龙山等之间。
渭河平原西起宝鸡,东至潼关,因在函谷关和大散关之间,所以被称为“关中”。这里曾经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故地,东西长约三百五十千米,平均海拔约五百米,西窄东宽,号称“八百里秦川”。
在关中平原的西部,有一座小城,名叫武功。武功境内,有一条小河,名叫漆水河。隋开皇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漆水河按平时的河道从乾县流入武功,过了游凤、苏坊后,正要穿过武功镇中心直达渭河,突然,引水的龙王发现天降祥瑞,随即传来玉帝的声音:“此地将有天子降生,赶快改道拐弯而行吧!”
于是,漆水河来了一个急转弯,河水顺着东坡蜿蜒流去,武功城现出“金龟戏水”的形状。而就在这时,一个新生儿的啼哭声,打破了渭水之畔武功别馆的寂静。
小男孩在出生时,有两条龙来到他家的门前,游走嬉闹,连续三天才离开。神迹的出现,预示了这名男孩不平凡的人生,更寄托了普通人对于非凡人物的幻想。
这个武功别馆的男主人名叫李渊,字叔德,陇西成纪人,祖籍邢州尧山。李渊是十六国时期西凉开国君主李嵩的后裔,世代显贵。他的祖父李虎在西魏时官至太尉,这是当时最高的武官官职。后来,李虎跟宇文泰一起,共同打天下。因为辅佐有功,被封为西魏“八柱国”之一,成为显赫的大贵族,死后被追封为唐国公。
李渊的父亲李日丙,在北周时历任御史大夫、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袭封唐国公。李渊的母亲是隋文帝独孤皇后的姐姐。
北周天和元年,李渊出生在长安。李渊七岁时,父亲李日丙英年早逝,于是李渊就继承了他父亲的爵位。李渊长大后,为人洒脱,性格开朗,待人宽容。
李渊的妻子窦氏是京兆平陵人,出身于鲜卑贵族。她父亲窦毅在北周时官拜上柱国,继母则是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姐姐襄阳公主。隋灭周自立之后,窦毅被封为定州总管和神武公。
那时据说,窦氏在出生的时候,头发下垂超过了脖子,三岁的时候,头发就长得与身体一样长了。窦氏自幼异常聪颖,习读《妇诫》《列女传》等书,能够过目不忘。
窦氏自小聪明伶俐,很受舅舅周武帝宠爱,经常在宫中居住。当时,周武帝出于政治需要,与突厥联姻,娶了一个突厥女子作为皇后,但却很少宠幸她。年幼的窦氏居然告诫皇上说:“四方还没有平定,突厥还很强大,舅舅应该多为老百姓想一想。虽然你不喜欢舅母,但是你毕竟娶了人家,怎么好老是让人家独守空房呢?只要能够得到突厥的帮助,有了这个强大的靠山,江南和关东也就称不上什么问题了。”
P2-3
浩浩五千年的中华历史长河,涌现出了许多帝王,他们曾经煊赫一时,有的是历史长河中的顺风船,有的是中流石,有的似春汛,有的如冬凌,有的是与水俱下的泥沙,有的是顺流而漂的朽木……总之,浩浩历史千百载,滚滚红尘万古名,史海钩沉,各领风骚,薪火相传,承继着悠久的中华历史。
在我国,帝王是皇帝和君王统称,是封建王朝最高的统治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在周朝之前,“帝”与“王”字义相近。而在秦朝以前,帝王是至尊君主,等同“天子”。自秦赢政称“皇帝”后,“王”与“皇”有了区别,“王”成为地位仅次天子而掌控一方之诸侯的称呼了。
在我国历史上,“皇帝”这个名称是由秦赢政最先确定的,也是他最先使用的。“皇帝”取“德兼三皇、功盖五帝”之意。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并自称第一个皇帝,称为“始皇帝”。皇帝拥有法律制定权、行政决策权和军事指挥权。自此,我国开始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皇帝制度。
我国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称帝起,到1911年宣统帝退位止,在2131年的时间里,共产生了230位皇帝。第一个皇帝是秦始皇,最末皇帝是清朝宣统帝。其中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是清朝康熙帝,在位61年;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是明朝明光宗,在位仅1个月。当然,关于皇帝数量还存在多种说法。
这么多帝王,我们细细思量他们在历史上的价值和分量,还是有轻有重的。他们有的文韬武略兼备,建有盖世奇功,开创了辉煌历史,书写了宏伟的英雄史诗,成为了民族的自豪,十分值得千古赞颂;有的奸猾狡诈,就是混世枭雄,糟蹋了乾坤历史,留下了千古骂名永远被人们口诛笔伐;有的资质平平,没有任何建树,在历史上暗淡无光,如过眼云烟.不值一提……
但是,无论怎样,帝王是我国古代中央政权的突出代表,是最高的当权者,是政府和社会的核心,享有最高的权力和荣誉。作为历史的重要角色之一,帝王是当时左右和影响国家、民族命运的关键人物。因此,有人忠从,有人利用,有人艳羡,有人嫉妒,有人觊觎,有人怒斥。他们充满了谜一般的神奇诱惑力,我们能够从他们身上,集中感受到历史的丰富内涵与时代的沧桑变化。特别是历朝皇帝的贤愚仁暴、国运的兴衰更迭、政治的清浊荣枯、民生的安乐艰辛,都能给后世以镜鉴。至于帝王本人的成长修养、家庭的维系安顿、处世的进退取予、行事的韬略谋断等,我们都可以从中受到震撼,获得巨大的启示。
为此,我们根据最新研究资料,在有关专家指导下,特别推出了本套书系,主要精选了我国历史上十大著名帝王——他们都有运筹帷幄的雄才伟略,曾经叱咤风云,纵横天地,创造着世界,书写着历史,不断开创中华民族的辉煌篇章,不断推动我国历史的飞速发展,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
当然,这些帝王作为历史杰出人物也难免具有历史局限性,在他们身上也有许多封建、腐朽、落后、残酷等糟粕,这些都需要广大读者扬弃。而我们在讲述他们的人生事迹时,综合参考了大量史料,尽量挖掘他们优秀、积极、阳光、励志的正能量。因此,我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难免会出现挂一漏万等现象,也请广大读者理解。
总之,我们主要以这些帝王的人生轨迹为线索,并以真实历史事件贯穿,尽量避免冗长的对日常琐事的叙述和演绎戏说,而是采用富于启发性的历史故事来传达他们的人生与时代,尤其着重描写他们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和他们建功立业的艰难过程,以便广大读者产生共鸣并有所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