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坤主编的《黑龙江民间文学丛书(鹤岗卷)》是对黑龙江民间文学的一次系统的整理,它覆盖了黑龙江省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多种形式的民间文学样本。这些样本,包含了各民族的民间神话、民间传奇和民间故事,有记述英雄、有记述地理、有记述民俗,有记述奇异植物、动物,有对爱情的向往,对善良和美丽的讴歌,对贪婪、丑恶的诅咒。堪称黑龙江的一套完整的地方风物志、地方民俗志、地方传奇志。
| 书名 | 黑龙江民间文学丛书(鹤岗卷) |
| 分类 | |
| 作者 | 丛坤主编 |
| 出版社 | 黑龙江大学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丛坤主编的《黑龙江民间文学丛书(鹤岗卷)》是对黑龙江民间文学的一次系统的整理,它覆盖了黑龙江省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多种形式的民间文学样本。这些样本,包含了各民族的民间神话、民间传奇和民间故事,有记述英雄、有记述地理、有记述民俗,有记述奇异植物、动物,有对爱情的向往,对善良和美丽的讴歌,对贪婪、丑恶的诅咒。堪称黑龙江的一套完整的地方风物志、地方民俗志、地方传奇志。 内容推荐 丛坤主编的《黑龙江民间文学丛书(鹤岗卷)》所收文章多为民间百姓口口相传之作,有的故事流传时间久远,在流传过程中于不同地区可能演变成不同的版本。本书立足于选编内容的完整性及多样性,为了能向读者全面展示黑龙江各地区的民间文学,均予以收录。并且在收录、出版过程中,不做具体分类,各文章按照名称首字汉语拼音进行排序。 目录 白吃 白莲河 白龙泡的传说 白天鹅的故事 白兔娶妻 拜寿 拜大寿 北斗星的传说 本本先生 笨儿子学话 不懂装懂 布谷鸟 苍蝇的传说 成仙 长白参 吹牛 聪明的兔子 打新春过新年 大耳毛的故事 大马哈鱼的传说 得妻 洞房内外 都柿果的传说 斗狼 独灵山 笃斯女 二郎担山赶太阳 放狗屁 哥俩种麻 公鸡下蛋 公主选婿 狗为什么咬猫 古城的传说 蛤蟆儿 蛤蟆姑娘 海青与小青 赫里柯与笃斯女 鹤立冈的传说 黑龙江的传说 黑鱼泡子的传说 红灵 红衣龙女 狐狸精的故事 黄蛤蟆 灰鼠和黄鼠狼 活神仙 嫉妒 将军石 教子 结婚彩礼 姐俩计杀老狼精 金瓜和银豆 金马驹 金马驹的传说 金香瓜 九姐 九头鸟 烯干灯 矿山工人歌 矿山劳工号子 兰亭造律肖何死 狼和鹿 浪子回头 劳工头字谣 劳工怨 老大和老三 老虎和豺狼子 老君庙的泥马 老龙坑的传说 老猫 老鼠嫁女 老鼠与牛斗智 连襟对诗 刘三玄骗舅 六月仙 龙、虎和老果松 漏 路平旁人踩 路遥知马力 露营之歌 马舅舅还账 猫不下腰 闹元宵 牛的来历 怕打雷的财主 婆母悔过 七参下酒馆 千里姻缘 桥头灰 巧破杀人案 勤与俭 全家唱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仁义商号的来历 任长与任短 三个女婿上寿 善恶分明 神笔王三喜 神医天书得失的传说 十二属相排座次 十姐妹 十五挂红灯的由来 石塔 四个长工 四个懒汉 太阳是公鸡的儿子 天怕乌云地怕裂 头戴一盏灯 秃尾巴黑龙 吐金豆的芦花公鸡 兔子豁嘴猴腚红 兔子判官 晚霞的传说 王恩和石义 王恩与石义 王二草编 王天宝成仙记 王小与蛇精 乌鸦和蛇大舅 吴蝉和黑鱼精 五湖四海交朋友 西阿巴依和蔑努娌 喜鹊、鹌鹑和耗子 下雪的传说 小春儿上工 小鬼抹泥 小花匠 小姐与乞丐 小金鸭崽 小人和贵人 小铜锣 孝顺 孝心 杏花村 兄弟俩 秀才打狼 丫丫葫芦与小皮老鼠 药郎救鹿记 一对二百五 一毛不拔 因祸得福 有理与无理 有缘千里来相会 月家府 云陀山的双丫树 枣核儿 粘和开 张奎巧遇白鸽女 掌鞋匠拣媳妇 真假新媳妇 智斗老色鬼 啄木鸟和喜鹊 自作自受 做人 试读章节 第二天一清早,哥哥就做好了进山的准备。弟弟从昏迷中醒来后,知道哥哥要进山,就拉着哥哥的手,流着泪说:“哥哥,多少年来,进山采参十个人里没有两个活着回来的。哥哥,求求你不要进山了……”哥哥流着泪对弟弟说:“哥哥就是死了,也要采来长白参给你治病。哥哥给你准备好几天吃的饭,饿了,就自己吃点……弟弟,我的好弟弟,你可千万要等着哥哥回来呀!”哥哥流着泪告别了弟弟,独自一人进了长白山,沿着无边无沿的深山老林,一连走了三天三夜,找遍了所有走过的山坡草丛,可连个山参的影子也没有见到。 这天,哥哥走到一个长满青草的山窝窝里,已经是又累又饿,眼前一黑,忽悠一下昏倒在草棵子里。昏迷中,只见一个天仙似的女子走到跟前,笑眯眯地说:“棒槌窝,宝参多。吃一棵,壮体格。吃两棵,百病脱。”说完,在他脸上轻轻吹口气,化成一片青云,转眼工夫就不见影了。哥哥只觉得浑身一爽,从昏迷中醒来,只见自己躺着的地方前后左右都是大朵大朵的参花。他就挣扎着坐起来,小心地挖出一棵,连根带须吃了起来。他刚吃下第一口,就觉得神志清醒多了;吃下第二口,觉得身上热乎乎的;等到一棵宝参都吃下去,就觉得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这时,哥哥才想起病重的弟弟,就又挖了两棵最大最好的宝参,小心地放在怀里,朝山下走去。 哥哥到家一看,弟弟病得只剩下一口气了。哥哥就急忙熬了参汤,一口一口地给弟弟喂下去。哥哥刚喂下第一口,就见弟弟睁开了眼睛;喂了第二口,弟弟就能说话了;喂了第三口,弟弟就能坐起来了;等到参汤喝完了,弟弟就像从来没得过病一样,壮实得就像一头小牤子。哥哥一高兴,对弟弟说:“弟弟,哥哥找到了棒槌窝。咱们再去挖几棵宝参回来。咱们苦了这么多年,也该过过好日子了。”弟弟高兴地答应了。 第二天,天没亮就进了棒槌窝。小哥俩挖呀挖,一直挖到日头偏西。哥哥说:“弟弟,这么多宝参咱哥俩这下子用也用不完。别再贪多了。趁天没黑下山吧。”于是,哥哥背着装宝参的布袋,弟弟跟在后面,满心欢喜地朝山下走去。弟弟跟在哥哥后面,走着走着,就觉得哥哥肩上的参袋里的宝参变成了一堆堆的黄金,心里便产生一个怪念头:“咳,要是没有哥哥,这么多的宝参可就都是我自己的了。”这么一想就忍不住要动手害了哥哥。可又一想,哥哥为了给自己治病,冒了那么大的风险,怎么忍心以怨报德,害了他呢?于是,弟弟对哥哥说:“哥哥,说来奇怪,我只要一见到你肩上的参袋,就起了贪心,想着要害了你。还是让我来背着参袋吧。免得一见到参袋就起了贪心。”哥哥只是一笑,就把参袋给了弟弟,让弟弟走在前头,说来也真怪,哥哥也和弟弟一样,只要一见到弟弟肩上的参袋,就觉得参袋里的宝参变成了一堆堆的黄金,就不由自主地想害了弟弟,自己独占了宝参。哥哥想来想去,叫住了弟弟说:“弟弟,哥哥也和你一样,一见到参袋就起了坏心眼。我想好了,咱们还是把宝参送回棒槌窝吧。你想,咱兄弟俩一向情同手足,可一见这么多的宝参就起了坏心。如果让外人知道了咱带了这么多宝参,更不用说会起歹心害了咱们。那时,咱兄弟俩必然是人财两空。所以,我想还是把宝参送回去的好。”弟弟也觉得哥哥说得对,也就同意了。 小哥俩回到棒槌窝,把一棵棵宝参重新栽在原来的地方。经这么一折腾,天已经大黑了。小哥俩歇了一会儿,摸黑朝山下走。谁想走来走去迷了路,越走天越黑,还不时传来狼嚎虎叫。小哥俩又累又饿又害怕,只好停下来,身挨着身蹲在一棵老松树下。这时只见从密林深处飞来成群结队的萤火虫,在他俩面前飞来飞去。荧光里,一位鹤发童颜的老人怀里抱着两个赤身童子,走到跟前说:“孩子难得你们不贪财。今日你们落难,老夫给你们指点一条生路一顺着这萤火虫飞去的方向下山去吧。这两个娃娃没爹没娘,你们带回去,好生收养。”说着,把两个小童子往小哥俩怀里一放,化成一阵风向南飘去,小哥俩吃了一惊,知道是遇到了山神爷,慌忙朝南拜了几拜,抱着童子跟着荧光下了山。 小哥俩抱回两个小童子,心里十分欢喜,就把他们当成掌上的明珠,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碎了,白天上山背着,夜里睡觉搂着,疼爱得不得了。这两个小童子也十分乖巧,满口哥哥叫个不停,叫得小哥俩心里喜滋滋的。一晃过了三年,两个小童子长到七岁了。 P33-34 序言 黑龙江省地处祖国北疆,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上的特点是四季分明,冬季漫长。每当冬季来临之际,万物肃杀,大地一片银装素裹。正如《红楼梦》中那句人皆可诵的诗句:“落得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黑龙江省的历史也如同它的气候一样,更迭起伏,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是出现诸多空白,让今天的史学工作者费尽猜测。 一、孕育黑龙江民间故事的生态环境 黑龙江省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欧亚大陆东部、东北亚的中心区域,是亚洲与太平洋地区陆路通往俄罗斯和欧洲大陆的重要通道。因境内最大的河流黑龙江而得名。 (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黑龙江省地处北纬43°26’—53°53’,东经121°11’一135°05’,位于欧亚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中国位置最北、纬度最高的省份。全省土地总面积47.3万平方千米,仅次于新疆、西藏、内蒙古、青海、四川,居全国第6位。 黑龙江省与俄罗斯水陆相连,边境线总长2000余千米。黑龙江是中俄两国界江,全长4440千米(海拉尔河为源),干流全长2821千米,其中中国境内流域面积89.1万平方千米。两岸植被完好,至今仍保持着原始生态环境,是世界上四大无污染水系之一。这条粗犷、寂静的大河山远水长,岛屿星罗棋布,是开发界江国际旅游的珍贵资源。 黑龙江省地貌形态差异明显,境内西、北、东三面有逶迤起伏的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张广才岭、老爷岭等两大山区。在地图上,黑龙江省的形状很像一只展翅飞翔的天鹅。南北长约1120千米,东西宽约930千米,地势大致是西北、北部和东南部高,东北、西南部低。地貌类型比例:山地、丘陵占60.5%,余为平原、水面及其他。 黑龙江省地处欧亚大陆东缘,深受日本海海洋季风的影响,南北相距10个纬度,从北到南分为寒温带和中温带,气候的地域差异明显。全省大部分地区气温年较差大于40℃,大兴安岭地区大于44℃。黑龙江省冬长夏短,全省大部分地区冬季都长达6个月以上(205_215天);有些地方可达8个月左右(220一-265天),夏季不足1个月;甚至有一半左右的地区春秋相连,没有真正的夏季。西南部夏季最长也只有50天。冬季的北疆,坚冰锁寒江,瑞雪铺大地,为开展冰雪运动,制作冰灯、雪雕创造了条件;连绵起伏的山地,过去是冬季狩猎的好去处,如今是建设滑雪场的理想地。 黑龙江省总体生态环境呈现出特殊的多样性和相对的整体性。大、小兴安岭不仅是黑龙江省,也是东北、华北地区的天然生态屏障。黑龙江省资源丰富,大森林、大草原、大沼泽、大田作物都是国内罕见的,同时在国际上也颇闻名。森林覆盖率、木材蓄积量和木材产量均居中国之首。黑龙江省拥有世界公认的黑土带、大豆带、玉米带和奶牛带,非常适合发展粮食生产和畜牧业生产,尤其适合发展生态绿色食品生产;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养分高于全国其他省份2—5倍,素以世界三大黑土平原之一和中国“黑土地之乡”著称,是中国最大的商品粮战略后备基地,是大豆、玉米、水稻等绿色优质农产品的主产区。 黑龙江省野生动物区系组成复杂,种类较多,数量可观,加之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特殊的地理位置,其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更具有北方特色。黑龙江省野生动物种类众多,其中鸟类和兽类占全国的20%一30%,为国内种类较丰富的省份之一。境内有东北虎、紫貂、貂熊、梅花鹿、丹顶鹤等17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黑龙江省现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6处,其中五大连池自然保护区已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扎龙自然保护区、洪河自然保护区已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三江自然保护区、丰林自然保护区已加入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网。 黑龙江省矿产资源在全国名列前茅,已发现矿产资源135种,其中石油、石墨、天然气、煤炭等资源量均位居我国前列。 改革开放以来,与东南沿海地区,乃至中原诸省相比较,黑龙江省属于经济欠发达省份。但自然生态环境破坏较小,已成为黑龙江省的后发优势。 (二)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 1857年,马克思说,“黑龙江两岸的地方”是“当今中国统治王朝的故乡”。这一精辟论断印证了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历史格局的形成所做出的卓越贡献。黑龙江省早在距今三万至四万年的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在今黑龙江省五常市龙凤山乡学田村,曾居住着旧石器时代晚期智人,从伴生的具有人工打击痕迹的石片及哺乳动物骨骼化石看,当时这里的人们已将狩猎作为谋生的重要手段。位于哈尔滨市的阎家岗遗址中发现了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头骨化石石片,石核和砍砸器,动物化石等历史遗迹,推断其地质年代距今约22000年。距今约6000年的密山肃慎先民(渔猎文化)的新开流古文化遗址,其存在年代大约相当于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辽西地区的红山文化、山东半岛的大汶口文化以及龙山文化。距今约6000年的东胡族系(草原族系)昂昂溪遗址,广泛分布于嫩江流域。距今约4000年的小南山遗址是黑龙江流域文明起源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界标。据考古发现,位于肇源县民意乡白金宝村的白金宝遗址分布范围有20多万平方米,是黑龙江省境内嫩江流域一处规模最大、保存最好、最有代表性的从新石器时代晚期经青铜时代到早期铁器时代的大型原始聚落遗 有些原住民族,如鄂伦春族、赫哲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等,历史上一直没有能够创制出自己的民族文字。他们利用口耳相授的传统,不仅娱乐生活,联系亲朋,而且还传扬民族历史,歌颂民族英雄,传承民族伦理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教育后代,传授生产劳动知识,培养同自然斗争的顽强精神。所以,民间故事又起到了教科书的作用。几乎直至20世纪30年代,在某些少数民族如赫哲族、鄂伦春族中,民间故事依然能够在对民族产生潜移默化作用的同时,起到一部包括哲学、历史、宗教、伦理、民俗、生产知识等在内的民族生活百科全书的作用。在距今尚不算久远的族内老辈人观念中,某些种类的传说故事(如关系到“民族信仰”的故事、族源故事、祖先故事等)甚至还能产生这样的效果:无论情节多么离奇,幻想成分多么浓重,故事还是会被作为“真实”接受下来。许多故事不仅是讲给人听的,讲故事甚至成了一种礼仪、一种传统。它们是献给灶神、家神、各种自然神、山林水泽渔猎之神,献给林中鸟兽、水中游鱼的。人们在愉悦自己的同时,还以此来愉悦大自然,愉悦神灵,以求好运和好收获的回报。在民族心理上,某些故事甚至具有“圣经”的地位,它们代代相传,不容随意“篡改”。在民族生活中,故事曾经是一种无法取代的实际需要,是民族精神生活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黑龙江省的民间故事,早在20世纪初即曾引起过俄国学者的注意,但并没有像样的采录成果存世。凌纯声先生于1934年发表的《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一书中,采录整理了19个赫哲族长篇故事,是为黑龙江省民间故事有文字记录之始。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1956—1959)起,随着对省内少数民族开展全面系统的社会历史调查,对本省少数民族民间口头文学作品也有所采录整理。其间经60-70年代有所停顿,但于80年代初又恢复了这项工作。先后有隋书金、马名超、王士媛等人采录、编辑、出版了一些故事集,如《鄂伦春族民间故事选》《赫哲族民间故事选》等,所取得的成绩引人注目。从1981年开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黑龙江分会由王士媛主编的《黑龙江民间文学》(不定期集刊)陆续发表了大量以省内少数民族民间故事为主体的民间故事(至1991年停刊止,前后共发表民间故事、神话、传说2000余篇,约400万字)。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全省共出版地方《民间故事集成》95卷,收入故事近两万篇,总数约计2356万字;采集期间共整理出文字资料和录音资料5000余万字,积累故事总计约5万篇。2005年,《中国民间故事集成.黑龙江卷》(主编徐昌翰)出版,该卷选人神话、传说、故事计580篇,异文22篇,约140万字,基本涵盖了全省所有地区和县、市,具有广泛代表性。比较集中地折射出黑龙江这块土地的历史文化特色。 本套丛书主要以《中国民间故事集成·黑龙江卷》为蓝本,以全省13个市、地为划分,每一市、地各出1卷,共计13卷。在此谨向徐昌翰、栾文海先生,以及为黑龙江民间文学整理工作做出过突出贡献的王士媛、马名超、隋书金、李路、郭崇林等先生表示由衷的谢意。 《黑龙江民间文学丛书》编委会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